新浪科技 張麗娟
知識百科應該怎麼呈現?無論是生活還是教育經歷中,總有一些知識是必須學習的,但又很枯燥,看著就會感覺到累,此時就適合更好的方式來展現。而視頻本身就是在傳遞信息,然後用圖形幫助大家加深理解,聲音和音樂又有助於更好地接收,這個形式會讓人更容易去接受。飛碟說就屬於此類視頻知識百科。
「飛碟說」創立於2011年,slogan為「讓知識變得更加性感」。而其對於性感的定義則是簡單、有趣、有態度。這也是創始人湯懷創業之初就定下的基調。
具體來說, 「簡單」是降低知識門檻,跟聊天一樣;其次是「有趣」,用各種各樣有趣的方式去傳遞給大家,在網際網路上,沒有人會喜歡枯燥的東西;第三是「有態度」,正能量。無論你去講一些問題還是講一種現象,你最後除了跟大家取得共鳴之外,你還是要讓大家溫暖,讓大家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就是認為這個世界充滿愛。
其現有產品包括:「飛碟一分鐘」是專注於做實用的知識的技巧。「飛碟詞庫」是做詞的解釋,就是一個詞。「飛碟唱」更專注於一些職業、星座,用唱歌的方式去表達。像什麼VC之歌、設計師之歌、快遞員之歌,用一種輕鬆的方式去表達某個職業的狀態。這些產品的區別在於表現形式的不同。
為了內容的出新,飛碟說也加強了自製內容部分,截止到現在,已經籤了兩個團隊。一個叫做「飛碟寶貝計劃」,就是說孕前、孕中、孕後的知識,這是為媽媽量身打造的。然後還有一個就是 「飛碟劇透狂」。因為開放的心態,跟更多人去合作,這可能會對我們是最有利的一個方式。
在把握整體內容方面,飛碟說有著自己的方法論,熱點、痛點、high點、G點都是他們談論的對象。
G點就是性,痛點很多,比如屌絲、備胎、肥胖等;high點是從話題性角度來看的,比如廣場舞;熱點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大家都在討論的,一個是大家永遠都會關注的。比如當下大熱的「武媚娘」就沒有做,而之前習大大提出不熬夜,飛碟說則做了《如何防止你猝死》。其實,說白了,就是從用戶的角度去分析,這個社會大家的生活都是什麼樣的,大家面臨哪些問題。
那用戶來了之後,如何留住用戶?在飛碟說看來,不僅要有內容做支持,還要有很強的病毒傳播性,也要跟用戶互動,給用戶下載App的理由,等等。當然,飛碟說之前比較專注在內容創造,之後則會在用戶運營上投入更多的時間。
內容之後則不可避免地提到商業模式,第一個一定是廣告。這方面飛碟說也做了一些有意思的嘗試,比如用《中國電視機進化史》推出小米電視,用《為裝逼去旅行》,講旅行當中的一些知識,旅行就要用到紙巾;《一口氣毀掉小清新》,就講如果你口氣不好的話,或許就需要黑人牙膏。
相對而言,飛碟說對商業化還是比較克制的。其廣告基本會分為兩類廣告,一些是前端的硬廣告,一類是原始廣告,植入廣告。如果說做一個硬廣,講講公司有多麼好,產品有多麼好,現在已經沒人愛看,所以更多的還是植入廣告,其中網際網路和快消品牌更多一些。
至於傳聞中五花八門的員工選擇,飛碟說則比較看重員工的網感,在一部分專業人才之後,如果你具備網感,無論是富士康的員工,還是城管,都可以納入麾下。
現階段飛碟說正在進行B輪融資,團隊成員也已擴張到七八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