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老家什重現申城街頭 買假領頭天天換「行頭」

2020-12-23 東方網

  東方網9月9日消息:棕繃床墊、假領頭、立式縫紉機、布鞋、絲瓜筋……這些停留在50後、60後、70後記憶中的「老家什」已經遠離我們很多年,逐漸成了懷舊的一部分。然而,最近在申城街頭,這些老物件正以全新面貌回歸,成為都市新寵,大有捲土重來之勢。一些重新睡上棕繃、穿上假領頭、搖起縫紉機的市民說,它們當年走俏主要是因為人們崇尚勤儉節約,如今卻注入時尚元素,更適合都市人的現代生活。

  棕繃售價超過席夢思

  「阿有壞額棕繃修……還有藤繃修……」的吆喝聲雖已鮮有聽到,但棕繃專賣店在洛川中路上的出現卻讓人眼睛一亮。開出上海首家棕繃專賣店的浙江人老夏說,過去的棕繃選用木材和棕繩質量都不過硬,往往兩三年就會鬆軟,所以越來越不受歡迎,如今的棕繃保留手工工藝,選用上好材料,還開發了一面是藤繃一面是棕繃的複合繃,透氣、保護脊椎,時髦好看,適合一年四季使用棉褥、涼蓆的不同需求。

  一些家庭在裝潢新居時,舍席夢思改選棕繃,即使售價最高達到五六千元,老夏的專賣店一天仍能售出兩三張。多數顧客相中的是三五千元價位的中高檔產品,五六百元單價的低檔產品反而乏人問津。

  買假領頭不僅為節約

  在復興東路中華路口一家服飾商場,假領頭佔據著一個櫃檯,藍、白、咖啡等顏色應有盡有。銷售最火時,單價13元的假領頭一天能賣掉二三百個,其中一成銷往外地,為郵購顧客服務。

  假領頭的出現最初是為了節約購買襯衫的開銷,在人們生活條件改善後,消失多年。不過,如今它的好處又被大家重新發現,受到物業員工、計程車司機和列車員的青睞。採訪中,記者遇到一位慕名而來的陳先生,他說自己做的是銷售工作,每個月有一大半時間在不同城市出差,每天洗襯衫太麻煩,不如買一打假領頭,穿在套頭衫裡面,天天換款式,看上去體面還很省事。

  復興老家什還有不少

  幾元錢一根的絲瓜筋,曾經是祖母輩的沐浴用品,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使用尼龍絲編織的浴球,不過,樸素的絲瓜筋已經和各種材質的沐浴用品相伴,重新走入一些家庭。除了貨郎擔,還有不少家居用品店把各種各樣的絲瓜筋浴球、絲瓜筋洗碗刷等放在顯眼處,單價也漲到了幾十元,儼然成了天然環保又高檔的家居用品了。

  笨重的立式縫紉機經過縫紉機廠退休師傅的巧手改裝,成了輕便、不佔地方的臺式縫紉機,主婦們不僅可以像母親、祖母一樣,在家裁製被面、窗簾,還能在老師傅指導下,學習漂亮的女紅活計,縫製手提包、發卡等各種時尚裝扮。開設在魯班路上的縫紉機維修門市部每天總會接到一兩單改裝縫紉機的生意。

  嫌傳統布鞋模樣笨拙,但又喜歡布鞋透氣、舒適的人,不妨去看看「小花園」的改良布鞋。100多元一雙的布鞋鞋面鞋底全是手工縫製,穿著舒服。售價高達320元的改良手工布鞋,採用毛料縫製小圓口鞋面,再衲上牛皮鞋底,很有派頭,讓不少辦公室白領和開車一族心動。老西門全泰服飾商場的小花園布鞋專櫃,一個月能賣掉三四百雙布鞋,半數顧客是過去很少穿著布鞋的中青年人,一旦買了一雙,往往都會成為回頭客。

相關焦點

  • 申城創意園區:節日新景觀
    假日裡,出門遊玩的,在名家打造的創意園區內採風;裝修小家的,從老洋房、老廠房別具創意的室內外設計中汲取靈感;喜歡逛街的,在此採購出自名師之手的各類創意服飾和物什;樂於休閒的,則到園區內風格獨特的茶座、咖啡吧、餐廳中品嘗時尚餐飲。據了解,上海目前授牌的創意產業園區已有4批共計75家。
  • 地名記憶:螺城圍頭池 記憶的故鄉
    已經搬到山頂的圍頭池大祠堂  (一)故鄉有田螺姑娘  都說,那裡有愛,那裡有記憶,那裡就是故鄉。  故鄉有田螺姑娘,清水悠悠的圍頭池,小巷深深的青石板,墨綠節節的木麻黃,一座座出磚入石的古厝老房,一對對燕尾脊在飛翔,一串串至親至愛的鄉親,一股股老家的古早味道香,一幅幅德高望重前輩的親情慈祥。  老家在惠安螺城鎮的圍頭池旁。聽老母說,以前老家門口有一湖清美的池水,傳說中美麗的田螺姑娘會在彌霧繚繞的晨曦中時隱時現。據說,螺城就是以此得名的。
  • 申城街頭現無人早餐櫃:掃碼點單 30秒後可取出熱包子
    /晨報記者 謝竲  早起出門,在家門口買個煎餅或是在公司樓下捎上一份早點是很多市民的習慣,但你試過在「無人車」、「無人櫃」裡買早餐嗎?  近日,申城街頭出現了「無人早餐車」、「無人早餐櫃」 的身影,原本的現金支付變為了「掃碼點單」,拿到手的包子、雞蛋、豆漿似乎又多了幾分「科技含量」,好奇之餘,不少市民也提出了一些疑問:這樣的早餐到底安全、放心麼?
  • 申城記憶 | 外灘的巴伐利亞風——消失的德國總會
    申城記憶 | 外灘的巴伐利亞風——消失的德國總會 2021-01-05 2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記憶中的老家——靜安寺《讀者留言集》
    重溫➽記憶中的老家——靜安寺自去年9月3日本公眾號推送《記憶中的老家——靜安寺》記憶中那幅列寧招手的巨幅畫像,馬路中間的古井,大發南貨店,可以發電報的郵政局,一幕幕久久不能忘卻。第一次到西郊公園去玩,是父母帶我坐的三輪計程車,就在南京西路烏魯木齊北路口計程車站頭。。。作者寫得太好了,我情不自禁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努力從照片中尋回自己童年的記憶,仿佛又回到了童年,那種記憶是刻骨銘心的。不經意間,用手揉了揉眼睛,滿滿的淚水流不盡。。。
  • 電纜線上晾內衣水泥管成垃圾桶 申城街頭現多幕"亂鏡頭"
    東方網3月3日消息:紅領巾掛上攔車杆、電纜線「變身」晾衣架、路邊驚現「水泥管垃圾桶」……近日,多位讀者反映他們在申城街頭看到的一幕幕「亂鏡頭」,呼籲有關部門儘快處理,維護市容,消除帶來的隱患。
  • 開漢樓中的物什,勾起了童年的往事
    二十載春秋二十年風雨,老家的舊屋早已坍塌在歲月的煙塵中,而年華易逝卻記憶長存。對於老家的記憶,並未湮沒在俗事雜務之中。周末得空,帶著孩子和母親來到了後山的開漢樓。在開漢樓裡,見到很多城裡人難以見到的物什,比如:籮篼、笆簍、簸箕、風車、石磨等等,都是幼年時在老家時常見到的東西。從離別農村來到城裡工作後,父母也離開了老家隨我們生活。除了清明節和大年三十那天回老家掛墳祭祖外,幾乎就沒有再回去過。
  • 朱道偉​:記憶中的老家——靜安寺(2020修改版)
    原創 朱道偉 上海老底子記憶中的老家——靜安寺(2020修改版)作者:朱道偉回讀:➤記憶中的老家——靜安寺➤記憶中的老家——靜安寺《讀者留言集》(點擊上述文字連結可回讀)修改版前言「記憶中的老家——靜安寺」這篇美篇,有幸被「上海老底子」公眾號的編輯發表於2019年9月3日刊。
  • 向日葵搖曳 鳳凰浴火重生 申城街頭花卉景點「上新」
    圖說:申城街頭花團錦簇,68個主題景點遍布全城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象徵平安的「鳳凰」矗立人民廣場,徐家匯商圈成為「花的海洋」,音樂廳前向日葵迎風搖曳……國慶、中秋雙節臨近,申城街頭花團錦簇,68個主題景點遍布全城。
  • 柚子俏慄子香 節日裡申城「碩果纍纍」
    柚子俏慄子香 節日裡申城國慶期間,申城果市柚子銷售升溫,據上海果品行業協會透露,其銷量已穩坐果市的頭把交椅,達到了日銷60萬餘公斤的歷年同期最高紀錄,而價格同比跌去30%還多。  柚子好銷,除了成熟的柚子散發出的香味吸引人之外,還在於鮮食柚子有消食、健胃、強身等作用,尤其是其豐富的維生素C含量、獨特的營養價值和不使用農藥的無汙染,給人們帶來好味道的提升,滿足了公眾水果消費求健康的心理。
  • 申城記憶 | 文脈流長,嘉定州橋
    申城記憶 | 文脈流長,嘉定州橋 2020-05-02 0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海街頭記憶:老吳和他的23年老上海零食情結
    原標題:上海街頭記憶②|老吳和他的23年老上海零食情結  吳國隆至今還記得,每到冬天華夫餅乾出產的旺季,益民一廠門口天天都有人排隊買華夫餅乾的「邊角料」,並且得憑票購買。當時的「邊角料」大約是5元一斤,比成形的華夫餅乾便宜了近一半。
  • 消費者申城街頭上演「城市定向賽」 百聯捉貓火爆堵了地鐵
    消費者申城街頭上演「城市定向賽」 百聯捉貓火爆堵了地鐵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17-11-07 摘要:今年天貓雙11前,天貓與眾多50多個商場合作,在11
  • 老家的樹——記憶
    70後的我,也許在農村長大的原因,對老家的樹總有一種眷戀與記憶揮之不去!那或高或低的各種樹木不知多少次出現在夢裡!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都知道,老家的房前屋後或者院子裡外一般都會種幾棵樹,這些樹不知種於何時,反正打記事起就已經生長在那裡了。
  • 申城記憶 | 紅色搖籃——大同幼稚園
    申城記憶 | 紅色搖籃——大同幼稚園 2020-05-31 0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調查與研究|塔什庫爾幹的巴基斯坦珠寶商
    店中堆滿了來自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國的寶石和手工藝品。今年74歲的巴基斯坦人古拉姆是這家商店的主人之一,他的皮膚黝黑,右手無名指上戴著一顆紅寶石戒指,筆挺的西裝顯得紳士範十足。阿明這次到塔什庫爾幹來是要接替父親看管商店。塔什庫爾幹的全稱是「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本地人都簡稱其為「塔縣」,5月中旬的一次地震使這裡成為全國關注的對象。
  • 「暴力梅」遭遇早高峰 今天申城溼溼溼
    圖說:凱旋路鎮坪路路口,市民在大暴雨中匆匆行走街頭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丹)上周梅雨還是「神出鬼沒」,本周一開場就迎來暴雨,攪亂了申城早高峰之路,還觸響了暴雨黃色和雷電黃色雙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