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心繫人民冷暖健康,清潔能源替代高汙染能源已是不可逆的大趨勢。同時,空氣能作為綠色環保的清潔能源,得到了政府和用戶越來越廣泛的認可。
近期,河北趙縣全縣城407萬㎡空氣能熱泵集中採暖項目備受矚目,1200臺60P紐恩泰空氣能熱泵低溫機組,出貨時間僅需一個月,而從安裝到使用也僅花了一個半月。
這個被譽為「全球體量超大的熱泵採暖工程」,紐恩泰是如何圓滿完成的?它的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重重困難?讓小編帶大家一一深度解析。
項目難點
1、供暖面積大,工程範圍廣且量大
趙縣總人口60萬,供暖末端建築面積407萬㎡,涉及熱源站的重新分布、老舊管網的合理改造、電力配套等工程。項目站點數量眾多,同時還要考慮機組運行效果、站點周圍環境影響等因素,工作難度極大。
2、施工周期短
該項目需要在四個月內建設達到供暖要求,難度非常大,涉及到多個施工隊、多道工序平行施工等問題。
3、複雜的末端情況
針對縣城情況有老舊小區、新建小區、公建商戶、城鎮村等等建築類型,供暖需求、保溫情況、末端形式、管網等都不一樣,在複雜的現場環境中如何精準的分片區供暖,實現高性價比改造?
4、設備集中擺放
在空氣源熱泵行業中,大型項目幾乎都會多臺設備集中擺放,但這對機組效果會產生一定影響。如何設計設備擺放位置,一直是困擾多年的問題。
5、如何降噪
機組運行,如何保證噪音不擾民?
項目攻克:
01、降噪
①採用隔音屏障,即一種類似於牆壁的,可以降低噪聲影響的聲阻隔設備。
②空氣源熱泵機組隔振——加裝空氣彈簧減振器。
③管道隔振管道入口出口處加雙球軟連接。
02、機組位置擺放設計
在熱源布置上,為了避免鋪設管網工程量大,建設周期長等缺點,紐恩泰將整個方案設計為使用分布式空氣能站為主的方式進行供熱,設計熱源站數量 42 座。
基於採暖統計數據,結合末端形式的不同、管網工程量的大小,對各站點所轄區域進行分配,通過對現場周邊環境的勘察、對熱泵機組安裝效果的預估、對電力配置的校核,確定機組、泵房、配電室的選址。
紐恩泰技術團隊根據對站點機組負荷、進風量等因素的精準計算,通過模型校核,針對各站點不同情況,分別制定出不同方案。以下為部分站點擺放設計位置。
森都站
建設方式:架高9米 ,混凝土做基礎,支架下部無設施。
設備臺數:115 臺
廣場首府站
建設方式:架高8米 ,混凝土做基礎,下建變電站。
設備臺數:110 臺
鎮中站
\
建設方式:食堂房頂直鋪
設備臺數:44 臺
03、工程設計團隊的傾力支持
圖紙設計:
根據各站點機組設計數量、循環水流量、末端形式、管路損失等,分別展開設計工作;考慮到工作量大、周期短、任務重,紐恩泰配備了10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專項項目組,從初稿繪製、修改、完善,到專家審核,經過兩個月的時間(平均 1.5 天出一個站點圖紙)完成設計出圖工作,圖紙量 1230 張。
調試開機:
從 2019 年 11 月初開始,對趙縣 46 個空氣源站、103 套系統分別進行開機調試。
04、40 天1200 臺空氣能熱泵全部到位
作為空氣源熱泵行業較大項目,趙縣項目建設周期短,供貨時間緊。從 2019 年9月底開始,40 天內,1200 臺空氣源熱泵全部到位。紐恩泰增城、龍川兩大生產基地同時趕貨,保證項目及時供貨!
05、全程現場技術指導
趙縣項目共分為六個標段,多個施工隊同時平面施工,紐恩泰技術人員從站點選址、 技術交底、施工指導、安裝檢查等,全過程提供技術支持!
十九大報告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進冬季清潔取暖,一頭牽著百姓溫暖過冬,一頭連著藍天白雲,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隨著低溫熱泵採暖技術的日益成熟,近幾年,空氣能熱泵在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中發揮巨大的作用,涵蓋大型居民社區、酒店、體育館、學校、遊泳館、醫院、養殖場等場所。
作為空氣能行業的標杆企業,紐恩泰擁有超千項專利,成為第18屆亞運會官方合作夥伴、中國南北極考察官方合作夥伴、亞奧理事會官方合作夥伴。
在大型集中供暖、煤改電項目中,無論是產品交貨周期、系統設計、整體保障還是售後服務等方面,更是展現了紐恩泰的實力。趙縣大型集中供暖項目是紐恩泰乃至業界的標杆工程,這也為後續大型集中供暖項積累了寶貴的技術和運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