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論文能再投期刊嗎?英文發了能再發中文嗎?一稿多投到底有無精確標準?

2022-01-31 浙大學報英文版

收錄於話題 #期刊寫作與投稿技術專題 18個

首先來看一下國際知名出版商Elsevier關於杜絕重複投稿/發表的行為規範指南(我們按行為類型,分四個條目敘述)

行為方式:同時將同一語種的稿件投向2 或多個期刊。

違背倫理規範嗎:是!

2) 除非所投期刊對投稿有明確退稿答覆,作者才有權投向他刊。

行為方式:作者不做任何表明,把已發表的文獻或者取其一部分內容權當新文章再次投稿到另一期刊。

違背倫理規範嗎:是!

應該如何做:

1) 切忌將已經發表文獻投向他刊;

2) 切忌將相同研究內容拆分成多篇文章投向多個期刊;3) 刊發已經公開存檔並註冊的文本內容(如會議論文集、會議文本等)也會被認為重複發表;

行為方式:作者將其自己的一篇原始研究文章從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拆分出2 篇或多篇文章投稿,而不加任何標明注釋。

違背倫理規範嗎:是!將同一研究成果人為地分拆成幾篇文章, 必然致使幾篇文章中的內容重合這是一種抄襲或原文本再循環利用的現象。

1) 對任何已發表的文本要直接做出標引,即使作者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詮釋已刊的內容;

行為方式:作者在另一語種的投稿中未對原文獻做任何誠信標註和說明。

違背倫理規範嗎:是!將作者原文(或他人文獻)的譯文內容不做任何引用和標註,權當新文章投稿。

1) 如作者欲將母語文本的譯文投向不同國家不同語種的期刊,首先要得到原出版者的許可;2) 一定要詳細明示原文獻,並標註其語種的譯釋內容與概略範圍等。

其實重複出版與雙(多)語出版的界定關係與是非曲直並非一言能蔽之,在此首先談談雙(多)語出版的概念與要點。

雙(多)語發表的合理性與透明性


       據互動百科資料顯示,世界最暢銷書籍《聖經》的外語譯本截至1997 年已達2197 種, 這已經證明世界書面語種有2000 多種,同理,我認為全球使用最多的幾種語言文本中一定有愛因斯坦關於相對論的文字譯本。這些都說明世界文化與科技交流需要不同文種的翻譯與出版,佐證了一稿雙(多)語發表的合理性。正如人類其他活動一樣,出版行為同樣涉及倫理道德問題。尤其是版權與著作權的法律文本誕生以來,對出版行為就有了遵守規範的要求。筆者結合多年從業實踐與國際出版理念的強化,提出以下幾點,以供期刊編輯與投稿作者參考:

       1) 透明與許可:當以第一種語言發表後,如果其內容有再發其他文種的必要性,前提是,一要有原刊授權(有些國際期刊已經在版權許可(License)籤署文本中有授權說明),二要在另一語種文稿中「承認(Acknowledge)」 這是二次文獻(Secondary publication,即譯文;或者說明有多少內容屬於二次文獻)。如此作為既無侵犯版權嫌疑,又坦誠原始文獻,就沒有任何「不端」問題。剩下的就看期刊編輯與審稿專家是否認可其內容有解譯刊發二次文獻的價值, 並給予許可刊發了。這是一稿能否雙(多)語刊發的幾個要點。

       2) 成果與評估:雙語發表後,相關科研與人事等部門對相同作者的科研成果計量評估中只能計算一次原創成果,另一語種的文本只能計為「譯文」,不屬於科研原創成果,這點要特別強調,客觀區分。簡言之,即原創論文(一次文獻)與譯文(二次文獻)的區別。當然,譯文也是語言的創作成果,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林語堂先生的譯著就久遠地惠澤著文化讀者。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將譯文作為語言能力參考指標考慮。

       3) 檢索與引用:對於原文與譯文的索引與引用問題要分別討論。索引是針對資料庫而言的,如原文獻與二次文獻同時出現在同源期刊時,如一些加拿大的學術期刊是以英語與法語同在刊的雙語刊物, 而Medline 資料庫中只索引源刊中的英文文摘,法語則無索引。其他不同語種的期刊原文與譯文的索引規則視情況而論,可能會在同一資料庫中出現文摘的「重複」問題;而原文與二次文獻的引用多據作者的語言閱讀偏好,一般無特殊規定。

      正如上述,雖然雙(多)語出版在理論上具有合理性,但是如果操作中無法保證透明性,無疑會被界定為重複出版(Duplicate publication)。由此而論,重複出版不是一個褒義詞,因為其行為操守有悖於倫理標準,並導致同一個研究成果的評估重複計量,還可能導致一個有效的科研成果被支離曲解。那麼重複出版到底有那些類型?這些錯誤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雙(多)語發表在什麼情形下是錯誤的?如何操作是正確的?在此,本著同一個地球村應該具有同一學術出版規範的原理,不妨解譯與借鑑國際著名的愛思唯爾出版社關於杜絕重複投稿/發表的行為規範指南(文章開頭的四種類型列表),來論證重複出版與雙語發表正誤性。

      列表對4 種類型的重複發表行為的解析與指正,清晰地表明國際學術出版業的道德倫理標準是一致的。特別是對雙(多)語發表的分析說明,如果沒有「透明」這個前提條件,就有侵權與失準的嫌疑,也會被歸類為重複出版。

        進一步論及「重複」發表的問題,筆者想與同行交流近期相繼完成的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基金項目的幾項調查研究結果。其中計算機/電子領域會議刊發論文再投期刊是否涉及重複出版的調查結果值得期刊界同行與作者借鑑。計算機與電子領域在20 世紀80—90 年代被一致認為會議論文集的優先發表有助於本行業的信息快速交流,因此在會議論文集發表之後再投期刊發表是理所當然的行規。然而隨著網絡信息日新月異的發展,出版業的理念與技術隨之更新,學術圈的倫理規範也在提高,因此這個行規近幾年開始受到抨擊。如果再沿用老行規就可能因重複發表而受到指責,正如美國計算機協會主辦的《ACM-C(計算機通訊)》,其主編Vardi 教授在主編論壇中就這個領域的出版問題大聲疾呼:「是否我們還駛在一條錯誤的出版路線上」(「We are driving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publication road」)。當然行規的改變也非一蹴而就,需要認同與提高的過程。

       另外,關於重複出版的正誤性,我們還可以參閱與借鑑近期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的一個典型案例。該例的作者因4 篇已發的文章(其中3 篇為作者的母語文種,1 篇為英文)有一定的重合性,其文章內容有重複出版的嫌疑而被舉報,並被調查。調查的牽頭者是這份英文期刊。各個語種的期刊編輯為這樁「傷腦筋」的事件協同合作,並與作者取證調查。最後幾家期刊的編輯認定只有1 篇文章無重複問題,而其他3 篇文章(包括唯一的1 篇英文文章)均屬重複發表行為,涉及學術倫理問題,因此同時被不同期刊撤稿。這個案例的處理進一步證明同處一個地球村的學術界與出版界倫理標準是一致的。從另一個視角也說明如今的期刊編輯除了正常的編輯出版業務之外,還要花不少的精力處理此類問題,因此重視學術倫理是科技界與出版界共同的責任。

註:本文整理至科技導報2013年第16期張月紅教授的文章《雙(多)語出版與一稿兩(多)投的是非曲直》,經作者同意稍有改動。另文中涉及引用參考文獻的地方,因微信文章格式原因未列出,請參考原文連結查看參考文獻。

微信加群

為了方便廣大科研人員交流討論,本平臺建有以下科學微信群,有需要加群的用戶,請加小編個人微信號zdxbywba,並留言要加入的群,小編會拉您進相應的微信討論群。營銷廣告人員請勿擾。

人工智慧討論群

臨床類討論群

農學類討論群

食品類討論群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術群

機械與製造學術群

材料-化學-環境類學術群

土木-建築學術群

3D列印-生物設計製造及材料

科研項目討論群

控制科學與技術學術群

信息與通信學術群

電力電子學術群

光學工程與技術學術群

能源類學術群

實用寫作投稿技術類熱文

一篇所有研究生都該讀的好文:陽光溫熱科研靜好

最全最實用Endnote的使用技巧

絕對乾貨!論文圖表基本規範大全

如何快速寫作論文初稿?

原創乾貨:參考文獻,論文寫作的重災區!

90%以上的作者都會忽略的寫作規範

稿件狀態大全及剖析

論文查重軟體輕易能揪出來的幾種寫作問題,小心別被抓典型噢

會議論文能再投期刊嗎?英文發了能再發中文嗎?一稿多投到底有無精確標準?

英文科技論文時態運用速成

研究生第一篇學術論文常犯問題總結

浙大學報英文版是四個英文學術期刊的統稱,收錄範圍涵蓋了理工農醫各個方向,歡迎向我刊投稿,可關注我刊公眾號zdxbywb了解更多信息。

相關焦點

  • 會議論文能再投期刊嗎?英文發了能再發中文嗎?一稿多投到底有無精確標準?【中國科訊】
    正如上述,雖然雙(多)語出版在理論上具有合理性,但是如果操作中無法保證透明性,無疑會被界定為重複出版(Duplicate publication)。由此而論,重複出版不是一個褒義詞,因為其行為操守有悖於倫理標準,並導致同一個研究成果的評估重複計量,還可能導致一個有效的科研成果被支離曲解。那麼重複出版到底有那些類型?這些錯誤的行為有哪些表現形式?
  • 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論文再投英文期刊算不算一稿多投?
    很多問題都是我始料未及的,比如這條:「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論文再投英文期刊算不算一稿多投?」這個問題問的人非常多,很多人都有疑惑或者是內心有不安。因為近年來爆出的很多學術不端的事情讓大家都人心惶惶。如果一篇論文中的英文論文比中文論文原文的內容增加了30%以上,我認為是可以的,不能算是一稿多投,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關於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和論文,其數據和實驗結果可能是固定的,很難再增加新的內容,這種情況下就要謹慎對待「中翻英」的方式,最好不要再進行投稿。如果是關於人文社科領域的研究和論文,增加內容就相對容易一些。
  • 期刊論文投會議算一稿多投嗎_一篇論文既投會議又投期刊 - CSDN
    作為編輯,我們時常遇到作者收到退改意見後堅持要求撤稿的情況,不久前,一位博士生作者坦白自己是一稿四投,並且是奉「老闆」之意而為的,當我們與這位「老闆」溝通時,他竟然振振有詞地表示:為了學生能準時畢業,我們只有一稿多投,但我們最後只選擇一種能最先發表的期刊,這不能算作重複發表吧?
  • 發表論文可以一稿多投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一稿多投,顧名思義,就是一篇稿子同時或者先後投給多個期刊社。現在期刊社的編輯期普遍很長,而且都是來稿不退,投稿人不知道稿件是否被錄取,什麼時候被錄取,導致投稿人很迷茫。這種情況下,有的人為了更迅速地發表文章就一稿多投,採用這種廣撒網的方式去投稿,想著這麼多期刊社總有一個會錄用。學術刊物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特別是核心期刊,同一學科的期刊社都為了下一屆能進北大中文核心、CSSCI、CSCD和統計源核心期刊目錄而在用論文的質量上下功夫,方式很多:約稿著名專家,拓寬徵稿來源,加快審稿速度,以爭取第一時間錄用到好論文。
  • 到底是誰在逼我們「一稿多投」?
    一方面是頻繁出現的一稿多投、一稿多發造成的學術不端,給期刊社和作者單位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一方面是漫長的投稿周期,快節奏高強度的科研論文考核壓力之下,學術論文投稿處於絕對劣勢的地位,那麼可以深入的分析一下,到底是誰在逼我們一稿多投。
  • 拒絕「一稿多投」能救文學雜誌嗎?
    按理說,作家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作品被刊發出來,有一家發了就好,為什麼還要冒那麼大的風險,投那麼多家雜誌呢?一、反對「一稿多投」的聯合聲明,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發出?「一稿多投」是個很普遍的現象,長期以來解決辦法不多。
  • 如何辦好國內的英文期刊?
    有人說當前學術界很大的矛盾是國內日益增長的論文發表的需求,與國內高水平國際期刊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為什麼這麼說呢?以我給國外幾個期刊做編委的經驗,經常能聽到期刊主編訴說幸福的煩惱。這對國內期刊來講,無疑是惡性循環。那麼如何擺脫這個困境呢?首先,一個期刊的生存與發展最關鍵的無疑是稿源,稿件的質量。對於羽翼尚未豐滿的國內英文期刊,如何與國外老牌期刊競爭呢?最有效的措施無疑就是爭取到更多的國內優秀學者的稿件,近水樓臺先得月。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光喊愛國口號是毫無作用的,唯一有有效的辦法就是官方認可投國內英文期刊的工作考核量與國外期刊等同。
  • 你真的完全了解什麼是一稿多投嗎?
    然而,他們對為何一稿多投會被退稿卻很是模糊,甚至是不能理解。通常來說,一稿多投指的是同一作者在法定或約定的禁止再投期間,或者在期限以外獲知自 己作品將要發表或已經發表期間,在期刊(包括印刷出版和電子媒體出版)編輯和審稿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試圖或已經在兩種或多種期刊同時或相繼發表內容相同或相近的論文。是不是只要重複投稿就是一稿多投?
  • 科學網—一篇論文能中英文「兩連發」嗎
    大概20年前,我讀研究生的時候,能在EI收錄的國內核心期刊發表一篇中文論文都能顯擺好幾天,要是能在SCI收錄的國外期刊,甚至是論文集上發表一篇英文論文那都是大神級的表現。 當時那麼崇拜英語論文尤其是SCI論文的主要原因是,當年無論老師還是學生的英文水平或國家視野普遍比較低。所以總覺著只要是英文的就比中文的水平高。
  • 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容易嗎
    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容易嗎?國際英語期刊發論文有一定的門檻要求,肯定不能輕易發表,至於容不容易,是要根據作者個人的能力以及國際英文期刊的要求來說的,因人而異,因期刊而異。首先,就作者個人能力而言。個人能力水平是有高低之分的,當一個人的能力達到足夠高的水平,在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就變得很簡單。當一個人的能力還不足以達到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的要求,那很難很難。就好比一個領域的大牛,與一個領域的新人相比,在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面對的難度是不同的。另外,國際英文期刊,意味著發表論文的語言是英文。
  • 一稿多投被拒稿,確實是你的錯
    嚴禁「一稿多投」/「雙重提交」(no dual-submission rule)是各個頂會的硬性規定,但每年仍有許多投稿作者會犯同樣的錯誤。事實上,嚴禁「一稿多投」不僅是頂會的規定,也是絕大多數正式會議、期刊投稿的規定。據AI科技評論了解,各個出版期刊之間、頂會之間的資料庫都是共享的,類似於國內的知網查重(當然操作要高級很多~)。
  • 請問我這樣做算「一稿多投」嗎?
    事實上一稿多投有非常多種不同的表現,程度有輕有重,有很多情況恰恰處於學術道德的邊緣地帶,很多情形連期刊界專業人士間都有爭論。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筆者發現,每每有初寫者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其描述的行為基本上就是一稿多投了,但存有一種僥倖心理(特別是對於一些界限還比較模糊的行為),想找人告訴他不是。這裡筆者想表達的觀點是:年輕學者在對待這個問題上,一定要從一開始,就給自己設定嚴格的界限。
  • sci一稿多投後果嚴重嗎
    如需了解詳情,請加責編微信:xueshuzhishisci一稿多投後果嚴重嗎?嚴重。發表sci論文,需要花時間等審核結果,一稿多投雖然可以節約時間,但這一行為屬於學術不端,是被期刊嚴令禁止的,一旦被發現,後果比較嚴重。
  • 學術論文投稿時,一篇論文可以同時多投幾本期刊嗎?
    論文可以同時投幾本期刊很多作者認為論文投稿審核的時間比較長,如果可以投多本期刊,哪本期刊通過投高哪篇,作者的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危險的,最壞的結果都可能導致我們的論文被判定無效,因此在此還是建議作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期刊
  • 導師讓第一篇論文投中文期刊,可同門卻投英文,是覺得我不行?
    2020年1月1日,有研究生給小西留言:小西老師,您好。研究生導師讓我第一篇論文投中文期刊,可是同門卻投英文期刊,老師是覺得我不行嗎?導師讓某個碩士生第一篇論文投中文期刊,同門第一篇卻投英文期刊,並非是所謂的不公平對待,往往處於不同的考慮,如:1.中文期刊並非都不如英文期刊,後者一樣參差不齊,如sci四區的不少期刊遠不如國內一級學報。
  • 禁止「一稿多投」是合理的嗎?
    按:如果「3個月」的初審回復期限不變,那麼,禁止一稿多投,便不過是一種學術界/期刊界的霸權主義!《學術出版規範——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作為行業標準,於2019年5月29日發布,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明確將「一稿多投」定性為學術不端。註:在上面的規定中,f條實際上是作者以一稿多發為目的進行的一稿多投。當在禁止之列。
  • 論文投稿到論壇還能投期刊嗎
    論文投稿到論壇還能投期刊嗎?在職稱評審中或者畢業、各種考核中,論文大多是要求見刊的,也就是公開發表在出版物的論文才是能發揮作用的論文,公開發表的論文要求文章必須是沒有使用過、沒有在其他平臺公開發表的文章,保險起見,在論壇發表的文章也算是公開發表了,有些刊物可能會不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