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不入流詩人,回鄉途中遇大風停留,詩興大發,竟成為千古經典

2020-12-22 安久文化

每日詩詞欣賞,關注安久文化!

在古代詩歌創作領域,題材一直是很關鍵的。比如寫花、寫雨、寫雪,其中「風」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崔護曾經寫「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裡的春風是美的,也是遺憾的。但是今天小編和大家介紹的,是一首別樣的寫風的詩。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沒什麼名氣的詩人。但是他創作的這首詩,卻是驚豔了世人,成為流傳千古的經典作品。

《武昌阻風》

宋·方澤

江上春風留客舟,無窮歸思滿東流。與君盡日閒臨水,貪看飛花忘卻愁。

這首詩在宋代備受推崇,詩人本是歸家心切,但是遇到大風滿懷愁緒,卻偏偏將這種感情,寫成是春風在挽留自己。這種故作灑脫之態,實則是在表現詩人內心更深處的感情。更加表現詩人對家人的思念,對回歸家鄉的渴望。

這首詩的大意很好理解,江上吹起了春風陣陣,將客船留在了武昌。而內心中對家鄉的無盡的思念,都化作江水向東流去。我每日與你一起在江水邊,看那柳絮飛花,漸漸忘卻了愁怨。

這首詩,前兩句是表達的自己因風不得歸家的愁緒,但是後兩句寫自己忘記了愁緒。看起來是截然相反的,其實更是一種相輔相成。歸家心切的人,哪裡還有心思欣賞景色呢,但是詩人寫「貪看飛花忘卻愁」其實自己內心的愁緒,正如那漫天的飛花。這是對歸家心切的更深一層描寫。

首句「江上春風留客舟」,交代了詩人所處的環境,以及事情的起因。這是一個引子,引出下面的事情,和詩人的感情。

第二句「無窮歸思滿東流」歷來被人們稱讚。這是因為詩人在這首詩中,一個非常突出的地方就是從眼前取景來寫情。這一句也是如此,自己眼前看到的正是無盡的江水。將自己歸家的情緒,比作無盡水流。這其實不是詩人的首創,李煜最著名的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及李白筆下的「寄情與流水,但有長相思」,這都是典型的代表。

但是詩人又是特別的,他表達的不是相思,不是愁苦,而是歸家的心切。最重要的,是這是他眼前真實所見的景象,用眼前所見的實景,寫內心的感情,更加的真實。情景交融,在這裡實現得更好。

最後兩句「與君盡日閒臨水,貪看飛花忘卻愁。」是聯繫在一起的,無端被風耽誤了行程,本應焦急。但是詩人還有心思與友人一起臨水賞飛花,這可能嗎?詩人是沒有這種閒情逸緻的,所以說其中的「貪看」二字,從對立的角度寫出了詩人的內心真實狀態。

這首詩,詩人的心思是非常絕妙的。本是大風阻礙無法歸家,但是詩人非說是春風「留」客。詩人內心非常焦急,沒有閒情逸緻來欣賞景色,但是他非得寫「閒」、「貪看」,這都是詩人在故作灑脫。這種故作灑脫的狀態,使得這首詩更加有意味,藝術魅力更強。

宋人曾說:方澤「不以文藝名世」,而《武昌阻風》一絕。可見對這首詩的推崇。你喜歡這首詩嗎?歡迎和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蘇軾與小妾王朝雲一同過端午,詩興大發了寫了一首極為深情的詞!
    蘇軾的才華縱觀整個宋朝,也是沒有幾個人能夠與之相比,雖然歐陽修和王安石等人,也都同樣的被稱為天才型的詩人,但是比起蘇軾來,還是要稍稍遜色一些,這並不是說他們兩人水平不高,而是蘇軾的人生經歷與他們大不相同,正是他的那種顛沛流離的生活經歷,不僅造就了堅韌不拔的蘇軾,同時也使得蘇軾在文學上獨樹一幟
  • 夜歸的蘇軾詩興大發,寫下千古名作,朋友卻說:千萬勿讓人看見
    一天晚上,蘇軾跟泗州太守劉士彥相約到南山遊玩,見到南山的美景,這瞬間就讓蘇軾詩興大發,回到家中之後,他就立馬提筆又寫下了一首《行香子·與泗守過南山晚歸作》北望平川,野水荒灣。共尋春,飛步孱顏。和風弄袖,香霧縈鬟。正酒酣時,人語笑,白雲間。飛鴻落照,相將歸去,澹娟娟,玉宇清閒。何人無事,宴坐空山。望長橋上,燈火亂,使君還。
  • 唐代一個不入流的詩人,卻寫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唐代的輝煌離不開唐代哪些多如繁星的詩人,正是他們緊隨時代的變化,對詩歌的格式體裁內容進行革新改變,才有了深受大眾所喜愛的唐詩。也正是他們的創作,才使得今日能夠讀到那些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如果為唐代詩人作粗略的等級劃分的話,那麼從詩作數量、藝術成就、流傳程度、對後世影響等角度來看,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人可以位列一流了;而大曆十才子、孟郊、賈島等人則可說是二流;而一些作品較少、詩名不顯者幾乎都被列入三流了!一般而言一二流的詩人詩名顯著、名片佳句極多,對後世詩壇的影響力也很大。
  • 史上唯一一首一句詩,不但是千古名句,還催生一個成語人人會用!
    史上唯一一首一句詩,不但是千古名句,還催生一個成語人人會用!窮詩人寫詩才開個頭,催租人就來敲門要債,只此一句也流傳千古!在人們的印象中,古人寫詩最少也是四句一首,多則可上千言。此二句詩為宋代小吏蘇麟的《斷句》,是一首自薦詩。蘇麟,北宋人,生卒年均不詳,曾為杭州府下的一名巡檢,雖為武職,但也習文善詩。前文的《斷句》是他寫給時任杭州知府範仲淹的一首自我推薦詩,或者,叫牢騷詩也可。傳說,範仲淹任杭州知府時,城中文武官員,大多得到過他的推薦提拔,受到過他的關心幫助,唯有蘇麟,因為在外縣擔任「巡檢」,不在杭州城裡,所以沒有得到什麼照顧。
  • 皇帝和高僧合寫了一首詩,每人各寫兩句,成就一首經典的千古名篇
    據說當時的唐宣宗由於被唐武宗嫉妒,為此他只好離家出走,去往大山裡修行,一日出外遊玩時遇到了鼎鼎大名的黃檗禪師,兩人坐下來交談,正好是面對著瀑布,為此更是詩興大發,從而每人各自寫了兩句詩,那這一段故事,也正是被記載在了《庚溪詩話》裡。那這段故事,也是被後人所津津樂道,也正是兩人有著這樣的一種經歷,也使得此詩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 楊萬裡詩性大發,揮筆寫下一首詩,句句名篇,結尾更是經典,成就千古之作!
    註:本圖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在盛世大唐時期曾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著名詩人,他們依靠著大唐恢宏的氣象,所創作的作品多以唐詩為主。而到了宋朝,宋詞卻如一陣春風一般,從南吹到北,可以說,宋詞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 蘇軾和兩位好友同遊,詩興大發寫首趣詩,其中14個字堪稱誇人典範
    林語堂先生說蘇軾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從詩詞中讀到的他並不樂天,妻死後他也有「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之痛,面對困境他也會發出「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灰心之語。但在傷感過後,他總能找到勸慰自己的理由,他將這些記錄在詩詞中,安慰了自己,也勸慰了世間多少逆境中人。
  • 宋代才子一首詞寫出八處風景,三種情懷,兩個道理
    一首好詩不僅可以使我們享受文字的樂趣,感受詩人的情懷,還應當從中悟出一些哲理。我們讀李白的靜夜思,簡單明了,卻了解了詩人豐富的想像力,還懂得了明月寄相思的道理。我們再讀王維的鳥鳴澗,空靈澄澈,卻知道了人閒才感夜靜,也懂得了桂花落、山鳥鳴等都表達了山幽人更醉的意境。
  • 十首珍惜時光的詩詞,句句經典,值得收藏!
    十首珍惜時光的詩詞,句句經典,值得收藏!魯迅先生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鼓勵年輕人應當珍惜時間,熱愛生命。從古至今,許多文人都對時間有著獨特的理解,那麼不同時代的詩人對時間有怎樣的感慨呢?
  • 《楓橋夜泊》並不是落榜回鄉的愁怨詩,而是逃難途中的羈旅詩
    《楓橋夜泊》並不是落榜回鄉的愁怨詩,而是逃難途中的羈旅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可是這麼一首經典的七絕,好多人都理解為詩人因為科舉落榜而寫:一、網上、生活中不少人就持此說。竟單單容不下他的名字「張繼」那兩個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筆一划寫在榜單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覺裡,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這件事,令他羞慚沮喪。離開京城吧!議好了價,他踏上小舟。
  • 杜牧失意後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經典,最後七字令人深思!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初冬夜飲》,便是杜牧失意後寫下的一首千古經典。《初冬夜飲》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杜牧在初冬寒夜中自斟自飲的情形,勾勒了一個幽獨苦悶的詩人形象,抒發了杜牧官場失意後的惆悵。全詩格調悽婉,深沉感人,短短二十八字,美到讓人心碎。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杜牧的這首《初冬夜飲》: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 第一偉人在黃鶴樓上寫下的詞,跟李白崔顥的一樣經典
    武漢長江邊上的黃鶴樓,是中國大地上最有名的文化勝地之一,在這裡發生了許多傳說故事,誕生了許多流傳千古的經典詩詞文章。關於黃鶴樓,有兩個流傳甚廣的傳說故事。一是《[南齊書·州郡志下》中載:「夏口城據黃鵠磯,世傳仙人子安乘黃鵠過此上也。」
  • 八境文旅:跟隨蘇東坡,重遊宋代贛州
    公元1094年,蘇東坡被貶官去惠州的途中,經過贛州,在贛州停留一月有餘。公元1101年,從流放之地北歸,途徑贛州,又小住40多天。或許是贛州的溼潤的空氣、溫潤的美景,給了處於貶謫途中,滄桑奔波的蘇軾一點慰藉,讓他在這裡心靈得到了少有的放鬆,所以才情滿溢,留下數十首佳作。
  • 江上遇到大風,北宋詩人寫出最瀟灑古詩,最後7字乃是自由的吶喊
    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卻實實在在的存在著,在詩人的筆下也變成了一種詩意的存在。「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這是李白的豪爽。「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這些風的自信。而當長風遇到大江大河,就會出現另外一種精彩。北宋初年,一個詩人坐著小船行駛在淮河之上。
  • 此人一首詩評判高下,成為千古經典!
    自古以來,詩人就把梅、雪認為是冬去春來的象徵,紛紛寫下關於梅、雪的傳世名篇。如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就分別描寫了梅與雪的特點。那麼,問題來了。梅雪爭春誰更勝一籌呢?
  • 大江浪流,詩意氤氳,歷代詩人筆下的「江蘇段長江」有多美
    元代詩人崔斌在遊覽鎮江金山後寫詩讚嘆長江水波濤澎湃:「浩浩長江天際來,中流砥柱獨崔巍。風搖萬壑秋聲動,潮捲千堆雪浪回。」(《金山》)但距離鎮江不遠的南京段,長江有時卻是一副安詳寧靜的樣貌。南齊山水詩人謝朓在離開建康(南京),赴任宣城途中寫下著名的《晚登三山還望京邑》:「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在他看來,靜靜流淌的長江,好似一條鋪在大地上的白綢子。「澄江靜如練」因此成為描繪長江靜謐的名句。
  • 詩人陳與義最經典一首詞,意境唯美,動人心弦
    宋代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後期經歷國破家亡,生活顛沛流離,詩風趁向沉鬱悲壯,雄闊慷慨,把自己的遭遇和國家的命運融合在一起,題材廣泛,感時傷事,寫了不少寄託遙深的詩篇, 成為宋代學習杜甫最有成就的詩人。在他29歲時的詩作《和張矩臣水墨梅五絕》,竟被徽宗看上了,並由此受到器重。
  • 一首古詩詞,兩個千古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一位詩人,留下一句千古名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一位詩人在一首詩詞裡,包含兩句千古名句,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但就是有一些經典的詩詞做到了。一句「多情總被無情惱」勾起詩人的思索,卻留下了豐富回味、想像的空白。《鵲橋仙》宋代: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 明初一詩人眺望長江寫下此詩,氣勢磅礴、壯懷激烈,堪成千古名作
    關於長江,古來文人墨客多有讚頌,就像本文要說的這首詩一樣:詩人高啟登高遠眺長江,見其氣勢磅礴、壯懷激烈,心生感慨,遂寫下此詩,可稱千古名作。唐詩宋詞的光芒似乎完全掩蓋了後來朝代的詩人,於是他們就像蒙塵的珍珠,被掩蓋在了歷史的洪流裡。但,金子總會發光!
  • 李白抒發壯志,遭暗諷「你咋不上天呢」,他懟「丈夫未可輕年少」
    在我國詩壇上,李白可是家喻戶曉的浪漫詩人,瀟灑不羈的酒俠之客,胸懷大志的豁達君子。李白生於公元701年,經歷了唐代開元的盛世和安史之亂。他的詩流傳千古,他的詩豪情萬丈,清新飄逸,有仙人之風,人送「謫仙人」,李白也是歷代才子們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