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學校學費每年20萬,七成在滬港人覺得太貴
港人家長希望子女將來在哪裡升讀大學?調查顯示,選擇最多的是美國,次選是香港,接著是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地。205名受訪者中,有100名考慮送子女回香港升讀大學,比例相當高。
不少在滬工作的港人反映,子女升學面臨著不少困難,這已成為港人來滬發展的困擾之一。香港全國人大代表考察團在滬考察期間提交了一份《在滬港人子女教育調查報告》。
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了解到,為了解在滬港人對子女的教育需求,研究香港人才在滬港兩地相互流動時相關的教育銜接問題,2016年1—2月,上海香港聯會以問卷形式訪問了205位在滬生活的港人家長,而這份報告即是調查的結果。
66.3%港人家長:10萬元以下願意承擔
調查發現,香港學生在上海報讀中小學的選擇是比較多的,既可通過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按居住地報讀公辦學校或民辦學校,也可以按自身意願報讀合適的國際學校。
上海已經為香港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良好教育服務。據資深教育界人士介紹,不是每一所公辦學校都可以招收港澳學生,通常都是一些比較好的學校才能納入招收港澳學生學校名單。
據官方統計,2015年有3709名香港籍學生在上海就讀中小學,其中1634名(佔44%)學生在本地中小學就讀,2075名學生(佔56%)在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即國際學校就讀。這與問卷調查的結果相近,現在香港學生最多選的學校類別首先是國際學校,其次是民辦學校,然後是公辦學校。
隨著CEPA的實施和國家的開放趨於多元化,來滬發展的港人已不再局限於早期的商人和企業高管,而是遍布各行各業的不同階層。從調查結果看,雖然上海為香港學生提供了不同種類的教育服務,但許多家長還是希望安排孩子在國際學校就讀。而國際學校的學費一年大概20至30萬人民幣左右,調查中,七成家長表示高昂的學費是他們擇校主要的困難。
如果在上海有專門針對港人子女的小學和中學,家長每年願意支付的最高學費是多少?調查顯示,66.3%家長表示,10萬元以下是他們願意承擔的範圍,24.3%家長則選擇了10—15萬元的選項。
港人家長希望能教廣東話和繁體字
由於兩地教育體制不同,很多來滬發展的港人對上海的教育體系、升學選擇和門徑並不了解。調查顯示,除了高昂的學費外,有78名家長表示學校資訊匱乏,是他們擇校主要的困難。
據了解,上海市教委已提供網上諮詢和電話諮詢的服務,香港特區駐滬辦也介紹了上海升學的相關資料。可由於信息不對稱等原因,還有很多家長不知道。在今年2月舉行的香港家長座談會上,很多港人家長對子女升學信息也不了解、甚至誤解,很多人不知道子女可以就讀本地公辦和民辦學校。
調查發現,香港家長對子女中文教育很重視,有68名家長提出國際學校中文教育課程薄弱是他們擇校主要的困難,很多家長希望子女能學好中文,包括講廣東話和寫繁體字。不少父母一方為國內居民的孩子不懂廣東話,小朋友和家裡長輩溝通有些費力,所以,有些家長提出,學校能否舉辦一些學習廣東話的活動,好讓小朋友跟親友有更好的溝通。
家長擔憂孩子回港是否能適應
雖然大部分在滬生活的港人安排子女在上海升學,但還有小部分子女(佔8.8%)在香港升學,這意味著這部分家庭不得不分居兩地,部分原因是工作前景不確定,還有人擔心日後回港學校銜接存在問題。
港人家長希望子女將來在哪裡升讀大學?調查顯示,選擇最多的是美國,次選是香港,接著是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地。205名受訪者中,有100名考慮送子女回香港升讀大學,比例相當高。
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了解到,香港實施12年免費教育,凡年齡介乎六至十八歲,且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兒童,均可獲得香港教育局安排公營學校學位,除此之外,家長也可以選擇國際學校銜接子女的學業,所以原則上在滬香港學生回港繼續升學是沒有問題的。
但實際情況有點不同,很多家長擔心子女回港中途插班能否找到好的學校;而兩地教育制度和課程的差異,孩子回去以後能否跟上香港的課程,再加上兩地文化差異,對於在國內成長的港人子女,尤其是不懂廣東話的小朋友能否適應、融入香港同學的學習生活,這都無形中為給家長增添重重憂慮。
還有一些家長擔憂,香港的國際學校學位非常緊張,加上部分學校對債權證、學生國籍和母語的要求,能否找到合適的國際學校也是未知之數。
如何化解在滬港人的這些擇校困擾?
上海香港聯會教育調查小組建議,要加強在滬港人子女教育信息服務,比如就在滬港人子女升學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與相關部門和辦學團體聯繫,把相關信息放在網站及以微信方式發布,供家長參考。同時建立在滬港人教育問題分享平臺,促進大家分享信息和經驗,推動港人之間的互助。
調查中,不少港人建議,在上海開辦針對港人子弟的學校。
「我們粗略估計約有3成在滬港人家長會考慮讓子女就讀港人學校,當然這要看具體學校的教學方法、課程、師資等因素來決定。」調查小組表示。
聯會建議,在上海創辦一所便於滬港兩地人才流動的港人學校。第一,錄取學生以在滬港人子女為主,以方便日後回港銜接香港的課程和學校生活;
第二,港人學校課程參照香港的課程內容,融入更多香港文化元素,包括學習廣東話和繁體字內容等,以便與香港銜接和應對香港的公開試。
第三,在收費方面,港人學校力爭把學費控制在人民幣10萬元以下一年,讓不同階層的人士可以負擔得起。
在上海香港聯會看來,港人學校的建立,不單解決在滬港人子女的升學困擾,更是團結在滬港人的重大舉措,鼓勵在內地生活的港人互相合作,為上海與香港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