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的34個坑!

2020-12-11 中國教育在線

  春節來學習!高考物理的34個坑!

  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對物體受力分析,是物理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識,分析方法有「整體法」與「隔離法」兩種。對物體的受力分析可以說貫穿著整個高中物理始終,如力學中的重力、彈力(推、拉、提、壓)與摩擦力(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電場中的電場力(庫侖力)、磁場中的洛倫茲力(安培力)等。在受力分析中,最難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別,最容易錯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個力。在受力分析過程中,特別是在「力、電、磁」綜合問題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雖然解題思路正確,但考生往往就是因為分析漏掉一個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個力做功,從而得出的答案與正確結果大相逕庭,痛失整題分數。還要說明的是在分析某個力發生變化時,運用的方法是數學計算法、動態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滿足一個力大小方向都不變、第二個力的大小可變而方向不變、第三個力大小方向都改變的情形)和極限法(注意要滿足力的單調變化情形)。

  2.對摩擦力認識模糊

  摩擦力包括靜摩擦力,因為它具有「隱敝性」、「不定性」特點和「相對運動或相對趨勢」知識的介入而成為所有力中最難認識、最難把握的一個力,任何一個題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難度與複雜程度將會隨之加大。最典型的就是「傳送帶問題」,這問題可以將摩擦力各種可能情況全部包括進去,建議同學們從下面四個方面好好認識摩擦力:

  (1)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永遠與其相對運動方向相反。這裡難就難在相對運動的認識;說明一下,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略小於最大靜摩擦力,但往往在計算時又等於最大靜摩擦力。還有,計算滑動摩擦力時,那個正壓力不一定等於重力。

  (2)物體所受的靜摩擦力永遠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相反。顯然,最難認識的就是「相對運動趨勢方」的判斷。可以利用假設法判斷,即:假如沒有摩擦,那麼物體將向哪運動,這個假設下的運動方向就是相對運動趨勢方向;還得說明一下,靜摩擦力大小是可變的,可以通過物體平衡條件來求解。

  (3)摩擦力總是成對出現的。但它們做功卻不一定成對出現。其中一個最大的誤區是,摩擦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總是負的。無論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都可能是動力。

  (4)關於一對同時出現的摩擦力在做功問題上要特別注意以下情況:

  可能兩個都不做功。(靜摩擦力情形)

  可能兩個都做負功。(如子彈打擊迎面過來的木塊)

  可能一個做正功一個做負功但其做功的數值不一定相等,兩功之和可能等於零(靜摩擦可不做功)、可能小於零(滑動摩擦)也可能大於零(靜摩擦成為動力)。

  可能一個做負功一個不做功。(如,子彈打固定的木塊)

  可能一個做正功一個不做功。(如傳送帶帶動物體情形)

  (建議結合討論「一對相互作用力的做功」情形)

  3.對彈簧中的彈力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彈簧或彈性繩,由於會發生形變,就會出現其彈力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但要注意的是,這種形變不能發生突變(細繩或支持面的作用力可以突變),所以在利用牛頓定律求解物體瞬間加速度時要特別注意。還有,在彈性勢能與其他機械能轉化時嚴格遵守能量守恆定律以及物體落到豎直的彈簧上時,其動態過程的分析,即有最大速度的情形。

  4.對「細繩、輕杆」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在受力分析時,細繩與輕杆是兩個重要物理模型,要注意的是,細繩受力永遠是沿著繩子指向它的收縮方向,而輕杆出現的情況很複雜,可以沿杆方向「拉」、「支」也可不沿杆方向,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5.關於小球「系」在細繩、輕杆上做圓周運動與在圓環內、圓管內做圓周運動的情形比較

  這類問題往往是討論小球在最高點情形。其實,用繩子繫著的小球與在光滑圓環內運動情形相似,剛剛通過最高點就意味著繩子的拉力為零,圓環內壁對小球的壓力為零,只有重力作為向心力;而用杆子「系」著的小球則與在圓管中的運動情形相似,剛剛通過最高點就意味著速度為零。因為杆子與管內外壁對小球的作用力可以向上、可能向下、也可能為零。還可以結合汽車駛過「凸」型橋與「凹」型橋情形進行討論。

  6.對物理圖像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物理圖像可以說是物理考試必考的內容。可能從圖像中讀取相關信息,可以用圖像來快捷解題。隨著試題進一步創新,現在除常規的速度(或速率)-時間、位移(或路程)-時間等圖像外,又出現了各種物理量之間圖像,認識圖像的最好方法就是兩步:一是一定要認清坐標軸的意義;二是一定要將圖像所描述的情形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關於圖像各種情況我們已經做了專項訓練。)

  7.對牛頓第二定律F=ma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第一、這是一個矢量式,也就意味著a的方向永遠與產生它的那個力的方向一致。(F可以是合力也可以是某一個分力)

  第二、F與a是關於「m」一一對應的,千萬不能張冠李戴,這在解題中經常出錯。主要表現在求解連接體加速度情形。

  第三、將「F=ma」變形成F=m△v/△t,其中,a=△v/△t得出△v=a△t這在「力、電、磁」綜合題的「微元法」有著廣泛的應用(近幾年連續考到)。

  第四、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是一個必須掌握的重點實驗,特別要注意:

  (1)注意實驗方法用的是控制變量法;

  (2)注意實驗裝置和改進後的裝置(光電門),平衡摩擦力,沙桶或小盤與小車質量的關係等;

  (4)注意數據處理時,對紙帶勻加速運動的判斷,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用「平均速度法」求速度)

  (5)會從「a-F」「a-1/m」圖像中出現的誤差進行正確的誤差原因分析。

  8.對「機車啟動的兩種情形」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機車以恆定功率啟動與恆定牽引力啟動,是動力學中的一個典型問題。這裡要注意兩點:

  (1)以恆定功率啟動,機車總是做的變加速運動(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大);以恆定牽引力啟動,機車先做的勻加速運動,當達到額定功率時,再做變加速運動。最終最大速度即「收尾速度」就是vm=P額/f。

  (2)要認清這兩種情況下的速度-時間圖像。曲線的「漸近線」對應的最大速度

  還要說明的,當物體變力作用下做變加運動時,有一個重要情形就是:當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平衡時,速度有一個最值。即有一個「收尾速度」,這在電學中經常出現,如:「串」在絕緣杆子上的帶電小球在電場和磁場的共同作用下作變加速運動,就會出現這一情形,在電磁感應中,這一現象就更為典型了,即導體棒在重力與隨速度變化的安培力的作用下,會有一個平衡時刻,這一時刻就是加速度為零速度達到極值的時刻。凡有「力、電、磁」綜合題目都會有這樣的情形。

相關焦點

  • 高考物理:34個易錯點詳解!
    還要說明的是在分析某個力發生變化時,運用的方法是數學計算法、動態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滿足一個力大小方向都不變、第二個力的大小可變而方向不變、第三個力大小方向都改變的情形)和極限法(注意要滿足力的單調變化情形)。
  • 高中物理最容易失分的34個坑
    還要說明的是,在分析某個力發生變化時,運用的方法是數學計算法、動態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滿足一個力大小方向都不變、第二個力的大小可變而方向不變、第三個力大小方向都改變的情形)和極限法(注意要滿足力的單調變化情形)。
  • 老師坦言:新高考選科,不想"入坑",物理和化學不要同時選
    我們經常說「理化不分家」,但是在新高考改革中,物理和化學是完全可以分開的;我們也經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現實中,能夠學好數理化的學生並不多,而且即便是學了,也可能一不小心「掉坑」裡了。
  • 2016高考倒計時50天:物理34個易錯易忘知識點
    今天是4月18日,距離2016年高考還有50天。­  今天的內容有四部分:第一部分:高招小貼士;第二部分:2016年高校招生政策,今天介紹天津大學2016年的招生政策;第三部分:高考志願填報必須知道,冷門專業真的好就業?第四部分:34個易錯易忘知識點,理科生請進來補充戰鬥值!
  • 高考物理易錯知識34點
    還要說明的是在分析某個力發生變化時,運用的方法是數學計算法、動態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滿足一個力大小方向都不變、第二個力的大小可變而方向不變、第三個力大小方向都改變的情形)和極限法(注意要滿足力的單調變化情形)。
  • 高中物理最容易失分的34個
    高中物理最容易失分的34個知識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同學們可以在考試中遇到,不犯錯!  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物體受力分析,是物理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識,分析方法有「整體法」與「隔離法」兩種。
  • 高考中,物理的多選題,怎麼選才更划算?
    高考中,物理的多選題,怎麼選才更划算?現行的高考制度全國卷考試中,唯獨只有物理有多項選擇題的題型,而物理的多項選擇題還分為兩類。一類是理科綜合試卷選擇題部分的第19題到21題,共3題是多項選擇題。另一類多選題是在理科綜合試卷的物理選做題部分,可能會出一道5選3的多選題。(現在為第33和34題中的第一小題,有些年份沒有,是以填空題的題型出現。)理科綜合試卷這兩個部分的物理多選題,其評分標準也是不同的。
  • 計算器使用斷檔「坑」了不少新疆高考考生
    原標題:計算器使用斷檔「坑」了不少考生 新6月14日,高考閱卷工作進入第1天,這些天,讓考生秦菲菲很擔心的一件事是:數學因為運算,恐怕要比平時低十多分。 王暢彤 攝   每年高考後,考生判斷數學科目試題難易的第一標準就是:運算量大不大。 成績好的也被「坑」 在高考數學科目結束當天,記者採訪了維語新疆烏魯木齊市的兵團二中、第八中學、第八十中學、八一中學等考點30名考生,幾乎所有考生都是一個答案:「運算量太大,卷子都沒做完。」
  • 高考物理原子物理複習的四個重點
    原子物理部分應從如下四個方面來重點複習。一. 玻爾模型、能級概念1. 原子能量的量子化:用n表示量子數,En和E1表示對應於n的能級和基態,則有:圖2給出氫原子最低的四個能級。氫原子在這些能級之間躍遷所輻射的光子的頻率最多有________種,其中最小的頻率等於________Hz(保留兩位數字)。
  • 2020年新高考,選考物理考生笑了
    2020新高考,選考物理的考生僅佔39.31% 2020年山東新高考,一分一檔表449分以上總人數是272673人,其中選考物理是143736,佔總人數的52.71.%;選考歷史94885人,佔總人數的34.80.%,也就是說物理、歷史科都沒選的人數佔12.49%。
  • 2017高考物理結束 考生:選擇、實驗題簡單 大題易錯
    海南中學高中部考點物理考試結束,考生走出考場。南海網記者 王旭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6月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王旭)6月8日上午10點30分,2017年高考物理考試科目結束,南海網記者在海南中學高中部考點就今年考題難度如何詢問了部分考生,考生表示今年物理考題實驗題和選擇題比較簡單,大題「坑」比較多,容易出錯。
  • 2019年「羅老師物理高考衝刺營」+「羅老師物理重要模型彙編」
    官方微信公眾號;新老朋友都可以點擊右上角「...」分享朋友圈,分享朋友圈後加羅老師物理微信(微信號15838394373)可免費獲得羅老師整理的中高考學習資料>「羅老師物理」應部分高三家長建議,特開設「高考物理衝刺課」!
  • 鄭外名師鄭孝發點評高考理綜物理:穩中有變 整體難度沒有增加
    2019年計算題為一電(12分)一力(20分),2019第25題涉及做物理關係圖像,其解答涉及多過程計算,並有剎車陷阱隱含其中,比較有難度,2020年的計算題是一力(12分)一電(20分),不涉及很複雜的計算。選考題33題依然為3個填空;計算題為氣體定律應用;34(i)為5選3,考查都卜勒效應,34(Ⅱ)主要考查了波的幹涉的相關知識及計算,與往年考查光的反射、折射有所不同。
  • 山大王閒聊近五年高考一卷物理
    閒著也是閒著山大王閒聊近五年高考一卷物理
  • 高中生物理競賽入坑攻略
    數學是物理競賽的基礎,沒有好的數學運算能力,物理競賽很難學好,尤其是目前的複賽,有人說:「如果一個公式不超過10釐米,都不好意思出現在卷面上」,對數學的要求可想而知。數學必修42、高中物理入門結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教材,快速自學一遍。掌握物理學的基本規律,以及對三角、矢量在物理的應用有個大致的認識。
  • 高中物理最難的部分 高考物理48個解題模型
    高中物理最難的部分 高考物理48個解題模型高中物理是很多學生頭痛的一大科目,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物理高考的解題模型,供參考!高中物理哪個部分最難動力學部分動力學是高中物理的基礎,在高中物理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高中在動力學方面出的題目也非常多,所以動力學被很多同學認為是物理最難的部分。高中生想要學好動力學,就要掌握好每一個物體的運動規律,熟練掌握每一個動力學公式。熟練掌握每一個公式之後,還要通過做大量的習題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真正的掌握動力學。
  • 2020新高考官方模擬物理試卷出爐!
    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三、非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共60分。13(實驗題6分);14(實驗題8分);15(牛頓運動定律計算題8分);16(氣體定律計算題8分);17(電磁場計算題14分);18(圓周運動計算題16分)2019年高考物理試題(全國1卷)(110分)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
  • 高考物理5個經驗教你奪取高分
    我覺得物理學習也需要一種感覺,這就是憑經驗積累起的直覺。  2.模型歸類  做過一定量的物理題目之後,會發現很多題目其實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物理模型進行分類,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題目,能夠判斷出物理模型,將方法對號入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3.解題規範  高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範,體現在物理學科中就是文字說明。解一道題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須標明步驟,說明用的是什麼定理,為什麼能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說明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
  • 新高考選科:避開物理,還是必選物理?按照這3個原則就行了!
    一直以來,新高考選科都是學生、家長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2021年,又有8個省份開啟新高考,由於此前北京、浙江等地「3+3」高考模式選科普遍存在棄物理的現象,湖南、湖北、江蘇等8個省份採用的是「3+1+2」高考模式,將物理和歷史變成首選科目,物理和歷史只能二選一,以減少考生「避開物理」的情況。然而,在「3+1+2」高考模式中,有人依舊堅持要「避開物理」,有人卻認為要「必選物理」。
  • 高考 | 南充一中名師分析2020年高考全國卷III物理試題
    【評者簡介】鄧果,大學本科,中學物理教師,小火箭班班主任,領航班物理教師。試題分析2020年全國卷Ⅲ理綜物理部分的試題繼續堅持&34;的命題指導思想,在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同時,較好地處理了基礎與發展、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將學科知識和能力融為一體,全面檢測考生的科學素養,利於發揮高考甄別選拔的測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