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冷、經痛,這些看似柔弱的症狀,真的只是「軟妹子」的「專利」嗎?
其實未必,提到女性體質和經期,我們不能忽略一個概念——宮寒。小金常聽到不少姐妹問:「我經常手腳冰涼,是不是宮寒啊?會影響懷孕嗎?」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宮寒的那些事。
什麼是宮寒?
「宮寒」是中醫學的一個概念,即「子宮寒冷」。但要注意哦,不是溫度計顯示的那種寒冷。
「宮」和 「寒」都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宮」即是指「子宮」,廣義的「宮」包括女性內生殖器官中的子宮、輸卵管、卵巢等, 中醫所稱的「胞宮」、「血室」、「胞髒」等均屬於此。
狹義的 「寒」即子宮受寒,感受寒邪; 而廣義上的「寒」可理解為女性生殖系統等陰寒內盛、陽氣不足、腎陽虛衰的寒。
為什麼會有宮寒?
中醫學認為「宮寒」與腎虛、脾虛、 血虛、肝鬱、痰溼、血瘀等因素有關。引起這些病理結果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體質因素:
有些女性天生體質偏寒,一部分與遺傳因素有關,父母體質偏寒,或出生時父 母年齡較大,身體陽氣衰減,子女出生後體質偏寒,脾腎陽虛,引起宮寒。
後天因素:
久居潮溼寒冷環境或夏日空調冷氣中,寒邪從肌表而入,傷人陽氣,導致宮寒。
冷食太多。在傳統中醫養生中,女性體質屬陰,不可以貪涼, 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冷飲、冰茶、瓜果等寒涼之物也不可以貪食,這些食物進入體內會消耗陽氣,寒邪內生,導致宮寒。
過度勞累,失於調攝,腎陽虧虛, 或外感寒邪陽氣久耗,胞宮失於溫煦,導致宮寒。
遇事不暢,久致氣血瘀滯,脾失健運,痰溼內生,經脈不通,陽氣不達,導致宮寒。
宮寒有哪些症狀
寒,中醫又分為實寒與虛寒。
虛寒與女性的體質有關,脾腎陽虛,機體失於溫煦,寒從中生。體質因素有天生的,也有因流產,採用不正確的方法快速減肥等原因而導致脾腎陽虛。一年四季手腳冰涼、月經來時肚子隱隱作痛,月經量多,顏色較淡,這些是虛寒的表現。
實寒多是因為生活習慣不好,愛吃冷飲,月經期都忍不住要去吃,或者月經前淋雨著涼,使得寒氣從外侵入胞宮,寒凝阻滯,就會表現為月經來時腹痛疼痛難忍(局部熱敷感覺緩解)、月經色暗有血塊等症狀。
宮寒會引起不孕嗎?
其實,由宮寒導致的相應病狀有痛經、閉經、月經後錯、功能性子宮出血、白帶過多、流產等,但引起這些病症的原因有很多,宮寒只是其中的一種病症表現,還有其他很多原因。
所以,宮寒可能增加懷孕的難度,但是不一定就會導致不孕。
注意保暖:平時要注意身體保暖,主要是小腹、腰部和雙腳保暖,不要經常穿露臍裝,在天氣轉涼時注意添衣,天冷的時候注意腳踝的保暖。
加強運動:不要長期呆在室內,要多出去走走,加強運動,增強體質,培養運動的習慣,有助於體內循環、血氣流通,驅走寒氣。
飲食調理:可以多吃一些核桃、當歸、阿膠等,如果受涼,可以及時喝杯薑茶驅散風寒。
多泡腳:在泡腳是加入艾葉、艾草和精油等,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針灸艾灸:可以針灸治療關元、子宮、足三裡、三陰交、太溪等督脈,疏通經絡、調和臟腑、行通氣血;也可在經期貼一些艾灸貼,溫經散寒。
願大家都遠離宮寒,做一個溫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