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黃金盛世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投資渠道的拓寬,玉器也成為保值增值的收藏品之一了。玉器市場主要分為兩個市場,即翡翠市場與和田玉市場。玉石和玉器的價格昂貴,千種瑪瑙萬種玉,挑選技術要求很高,絕大多數消費者都難以辨別其優劣、真假,稍有不慎就容易購買到劣質品或假貨,蒙受重大的經濟損失。
為了看起來更加逼真,又對染色過的假籽料進行滾磨處理
經過機械滾磨十幾天後再進行人工染色處理,原來的山料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籽料了
這些 假籽料及其成品手把件、手串等都是機械滾磨製品。
一塊和田玉中的青白玉,質地還不錯,但不是真籽料,是用山料經過修型處理後再經過機械滾磨、用噴砂或機針製作上假毛孔、再經過人工上色後,就可以假亂真,搖身一變成「籽料」了,價格就暴漲了十幾倍!
假戈壁玉,人工鑿痕明顯,與天然戈壁玉的自然風蝕波浪狀紋有很大區別。
目前國內市場上流通的翡翠分為A、B、C貨,C貨即染色翡翠。不管酸浸漂白與否,是否充膠,人工加色的翡翠都是C貨。
這件玉看上去顏色很正,與和田玉中的碧玉極為相似,還有類似碧玉的結構特徵,簡直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其實,這就是一個玻璃製品,行話叫「料器」。
如圖
一真一假玉石手鐲。左邊為真的碧玉手鐲,右邊為玻璃所做。業內人士介紹,玉石為天然礦石經過數千年生成,均有「生長痕跡」。比如透光下,玉石中往往會有纖維狀或粒狀及其他形狀的結構,而玻璃製品則非常勻淨,除了偶爾會有氣泡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瑕疵。
這個攤子上的玉板、玉牌、手鐲、手鐲芯等都是乳化玻璃製品。這種乳化玻璃手鐲在河南玉製品批發市場上的批發價每隻10元,玉販子轉手到其他地方就能賣到每隻數百元!
不法奸商在毫無利用價值的低劣玉石原石上「鑲門子」,將一小片真正的白玉鑲嵌在了原石上,以欺騙消費者。消費者入手後一刀切開就慘不忍睹,很可能幾萬元就化為烏有了。
奸商用石粉和粘合劑混合後進行做皮、內部放入鐵塊製作而成的假籽料。放入鐵塊是為了增加假籽料的比重,否則掂起來發飄。因為真玉石的質地細膩,比重和密度很大。
桃花玉原石。桃花玉的礦物學名稱叫「薔薇輝石」。部分玉商常把它說成是和田玉中的紫羅蘭,來忽悠和矇騙不明真相的消費者。
友情提示:
玉石市場的水很深、水很渾,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建議你在購買價格比較貴重的玉製品和原石時,還是要索取權威檢驗機構出具的鑑定證書,遠離社會「磚家」。
(以上圖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
欲了解更多珠寶鑑定及設計方面知識,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gicchina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