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學費標準對比
2016廣東高校學費調整方案出爐 新舊學費對比一覽從今年秋季起,廣東省公辦高校新生學費標準將上漲兩成。經廣東省政府同意,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財政廳昨日正式發布《關於調整公辦普通高校學費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小編了解到,區別於此前學費調整聽證會上的兩套方案,昨日公布的「終極版」調整方案中,高等院校的學費標準將上漲20.2%,而高職院校學費標準的上調幅度則維持方案一的幅度上漲約16.7%。同時,中山大學等七所高水平建設大學以及廣州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的18個重點學科的學費標準,將在具有博士授予權本科院校學費標準的基礎上再上浮10%。
農學類按理工外語類的80%收取
記者從省發改委了解到,根據此前聽證會上參加人員的意見,統籌考慮學費標準調整對高等教育的支撐力和居民的承受力,以廣東省「十三五」時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期增長水平為參照,調費決定將原方案一學費標準增幅(約17%)提高至20.2%,但與原方案二學費標準增幅(約26%)相比低約5.8個百分點。同時,考慮到省內高職院校的學生主要來自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相對較弱的粵東西北地區,並且高職院校學費標準基數較高的實際情況,對高職院校學費標準仍維持原方案一的上調幅度(即文科類16.7%、其他類16.6%)。
同時,《通知》明確,高水平建設大學和建設學科的學費標準在具有博士授予權本科院校學費標準的基礎上再上浮10%,也就是說,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這七所高校,以及廣州中醫藥大學等七所高校的18個重點學科,學費標準還將再上漲一成。
此外,《通知》明確,農學類專業學費按理工外語體育類專業學費標準的80%收取;交叉類學科專業以所屬學科門類收取相應的學費;藝術類專業劃分為理論類藝術專業和其他非理論類藝術專業,學費標準暫不作調整。調整後的學費標準將自2016年秋季新學年開始執行,實行「新生新辦法,老生老辦法」,現在校學生仍執行原學費標準。
勤工助學薪酬將不低於12元/小時
在今年4月底舉行的高校學費調整聽證會上,不少聽證代表關注到學費「漲價」後,對於高校貧困學生的資助如何相應地提高的問題。對此,《通知》中也明確,目前廣東省已建立起包括「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新生」、「精準資助少數民族大學生」、「南粵扶殘助學工程」在內的多層次學生資助政策,這些政策是現行學費標準下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保障。
廣東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調費決定採納了聽證代表的相關意見。其中,廣東省教育廳會同有關部門出臺關於加強高校學生資助經費管理的文件,將要求落實各高校每年要按照規定從學校事業收入中足額提取5%的經費,專款專用,嚴格用於校內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風險補償、勤工助學、校內無息借款、學費減免和特殊困難補助等。
此外,省教育廳還會同有關部門出臺關於提高全省高校勤工助學薪酬標準的文件,參考廣東省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將全省高校校內勤工助學臨時崗位薪酬標準提高至每小時不低於12元,有條件的高校提高到每小時不低於18元。
到2020年在校生全部執行新標準
昨天,廣東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財政廳還同時發布了《關於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學分制收費的管理辦法》,當中明確,廣東省內具備條件的高校(或部分專業),應按照「實行學分制收費的學費不得高於按學年制收費的總額」的原則,逐步將學年制收費改按學分學費和專業學費兩部分收取。而對於由高校按規定核算專業學費和學分學費的具體標準,應報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備案後,由學校向社會公示後執行。
根據本次學費調整中「新生新辦法,老生老辦法」的原則,到2020年,省內高校的全部在校生將執行新的學費標準。省發改委表示,今後根據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高校學費標準的調整,將根據培養成本,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物價變化情況及居民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進行。由於教育培養成本、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物價情況不斷變化,調費決定採納聽證會參加人的建議,下一步,省發改委還將完善高校教育培養成本定期監審制度,掌握高等教育培養成本變化情況以及學費標準總水平在年生均教育培養成本中的比重,逐步研究建立公辦普通高校學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算一算
以中山大學的醫學專業為例,今年9月新學期開學時,新生需要繳納的學費約為
6960×(1+10%)=7656元/年
高水平建設大學和建設學科學費再漲一成
(1)高水平建設大學名單(共7所)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2)高水平建設學科名單(共18項)
廣州中醫藥大學(3項):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項):面向國際語言服務的外國語言文學創新體系建設、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戰略需求的經管學科融合創新體系建設
汕頭大學(3項):化學與材料學、感染性疾病研究與防治、綠色海洋產業技術學科群
廣東海洋大學(2項):基於南海現代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水產學科建設、面向南海海洋變化與災害預警的海洋科學學科建設
廣州大學(3項):土木與建築學科群、數學與信息科學學科群、區域水環境安全與水生態保護學科群
廣州醫科大學(2項):臨床醫學(呼吸病學)、基礎醫學(免疫學)
深圳大學(3項):光電技術與材料學科群、智能信息處理學科群、特區經濟與中國道路學科群
相關專題推薦:2016廣東高考志願填報指南、高考錄取分數線、高考最新消息
>>>2016年廣東高考志願填報時間安排一覽
>>>2016廣東高考各高校招生簡章匯總(持續更新)
>>>2016年最新廣東各批次高考錄取時間安排一覽
【推薦閱讀】
2016廣州醫科大學有什麼專業?(附各專業學費)
2016年中山大學有什麼專業?(附各專業學費)
2016年華南理工大學學費多少?住宿費一年多少?
2016年廣東高校學費標準調整對學生影響如何?
2016年出國留學最新資訊(政策+申請+學費)
2016年香港大學學費及獎學金一覽(內地學生)
2016年廣東各高校新生獎學金方案匯總一覽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