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讀書人的詩與遠方(孔網店鋪:讀書人的詩與遠方書店)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晚飯,小表弟給出牛逼,說他在學校是生活部的部長,管十幾號人~拉橫幅,發傳單,一聲安排,大家必須聽~我批評了他,我說大學是學習的地方,不是賣弄權威的地方!我也知道大學,有一個神秘的組織叫學生會,按照字面意思,應當是學生自發聯合會,參與者為學生,學生起主導作用。實質上學生會多是服務於學校的學生管理,而學生會中又會分很多部門,每部有部長副部長,從本科一年級到三年級有一個晉升機制,但能否晉升,名義上有一個投票過程,實際主要看和學院管理人員的親疏遠近。這個現象非常普遍,高校越次,越是如此。經常看到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官威十足,把頭髮梳成官員模樣,說話分點,走路踩點。
學生會如果能完全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聯合按照意願組織社團活動並形成與校方管理的互動,將會非常好的培養學生的公共意識和對共同體的責任意識。異化後的學生組織會使學生道德墮落,且這種墮落是一種入場券。墮落並不是殺人放火,而是說你不能自由的表達和輕鬆的公共交往。校方管理者掌握著獎助學金評優入黨等一系列的資源,學生會就成為一種通向這些資源的捷徑,「辦事越多,收穫越多」。對於很多參與學生會的活躍積極分子而言,他們認為,「你不願意去做這些工作,完事了看我得了好處,你又心生嫉妒」。整個話語體系和心靈狀態完全改變了,那些正直的不願意拍馬屁做狗腿子的人,自然會被排除在這個利益攫取體系之外。是否意味著那些被排除在外正直的人就沒有公共參與熱情呢?不是的,因為他們有拒絕腐化的秉性,這需要一種天然正義感,這份正道自然會激發他們以更正當的方式公共參與。
很多高校管理者有一種理念誤區認為大學是社會的跳板,需要在大學期間訓練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這個所謂適應能力,指的是維繫社會發展的潛規則能力。他們默認個體對於「社會大勢」只有在順應中才會更好,因為這些管理者本身也受益於這種墮落。這種思維在越不專注於讀書和研究的校園越盛行,學校越次越惡劣。事實上,大學之道,在於外面社會風起雲湧,象牙塔內更要保護理想主義的火種,學生教育意味著這個社會有未來。大學爛掉了,社會就徹底沒有希望了。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要自絕於那些與社會聯繫緊密的偽教師,在最好的時光保持純真的心靈和對世界的驚奇。正是因為管理者的庸俗化,然後利用手中權力把玩學生團體,製作新人的墮落。如這些管理者所言,這種墮落不僅是日後入世的入場券也是在學校裡混的風生水起的「尚方寶劍」。
那些在校園裡風生水起,能夠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學生郎去了哪裡呢?這是官場吸納人才的重要方式。那些在高校裡將精力放在學生工作的學生們往往很難通過硬性的統一考試,因為他們已經無法安靜的付出。選調機制和推薦機制就會對這些具備社會能力的人開放懷抱,這些掌握命運的資源也是迫使他們自甘墮落的誘因。很多人即便在高校中很少參與學生工作,但在備考過程和面試階段,也會將自己偽裝成一個官場能手,而不是一個傻白甜。應考階段的偽裝在進入官場後,會以身份轉變來安撫自己的道德愧疚,默認在這樣的環境下,就應當是這個樣子。所謂墮落,從來都不存在。公僕形象一直都是墮落心態的面子,而紮實的利益才是願意公僕的裡子。當年在學生會中,面試的第一個環節被問,你為什麼參加學生會,他想的是更方便獲得獎助學金入黨資格和滿足支配慾,可他說的是「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公務員面試時,他說的是「為人民服務」。很多官員確實是在開廉政大會上被帶走的。
在公共事件中,公眾都會詫異某些官員為什麼那麼蠢,為什麼感覺和豬一般。當然也會有人提出辯護,你太狂妄了,人家好歹一步步混到這個份上,你能想到的人家都能想到。招考過程中是千軍萬馬過橋,可進了單位後,為了一個職位更是明爭暗鬥爾虞我詐,能到達一個位置更能說明的是利益盤剝中手段生猛,而辦事中能很好的調用下屬。精神的墮落終究會使那些看起來很優秀的人做出常人難以想像的愚蠢之事。讓人成為豬,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事,一手拿著利益,一手拿著命運,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瞬間轉變。因此,我們的眼睛不需要盯著那些墮落者,而是要思考什麼造成了這種墮落。
一個社會要進步人性首先不能被敗壞。人心中的理想主義不能失去,這種人心要被保護,尤其在高等教育學生管理之中,要摒棄官場氣氛學生化。學生們在長達十二年基礎教育後步入心中期盼的象牙聖殿,渴望在這裡認識自我理解世界,他們需要用最純粹的心接受人類文明的成果。他們與師長皆是平等友愛的關係,他們基於興趣和熱愛做自己想做的事,無拘無束。最好的學校是管的最少的學校,讓他們盡情的發揮創造力,社會的未來才會更有創造的氣氛,才會有豐富的社會形式。培育更多正直的人,才會有公義感的社會,以後的官場才會真正成為公職機關。
有的時候和00後小孩聊天,存在代溝,但是我還是想利用這個暑假,讓他們去送送外賣,發發傳單,或者找個機會,讓他們去跑跑手續,多讓他們感受一下真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