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好男孩,才是對女孩最好的保護

2020-08-29 幼教圈

今天在熱搜榜上看見一則新聞,禹州李女士年僅 7 歲的女兒被同齡男孩往眼裡強塞紙片,時間竟然長達一個多月,紙片數量有幾十片之多。

看著網上的小圖片,我都能感受到鑽心的疼。沒有勇氣點開大圖,更不敢點開視頻看醫生為女孩取出紙片的過程。實在太觸目驚心。

▲ 圖片來自@都市報導(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

平時睫毛掉進眼睛裡,我們都會疼到流眼淚,越揉越疼。誰又能明白,這個才 7 歲的小女孩經歷了何種漫長又痛苦的過程。

這則新聞令我想起,前不久發生的大連 13 歲男孩姦殺 10 歲女童的事件,男孩只判了 3 年收容,而女孩卻永遠離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

為什麼現在的小孩都這麼猖狂?

不是孩子太惡,而是因為他們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都說生兒子比生女兒好,從這些事情來看,確實有幾分道理。

每次出現女孩被欺負的新聞,總有人出來告知大眾,「女孩應該如何進行自我保護」「受到侵害如何求助」,這些言論的重心,都是在教女孩子應該怎麼做。

為什麼總是在教女孩保護自己,卻從來不教男孩怎麼管住自己?

其實,教育好男孩才是對女孩最好的保護。

教育好男孩,能從源頭上減少暴力事件的發生;教育好男孩,才能讓女孩得到更好的保護。

規則教育是最基本的底線

在美國的小學裡,孩子們上的第一節課就是「不要傷害他人」,這是最基本的規則教育。

大家都知道男孩更淘氣,更難被管理。

李玫瑾教授說過,成年人的問題,都能從他的童年時期找到答案。如果一個人在幼年時期沒有受到良好的規則教育,其在未來的發展將會遭遇嚴重的阻礙,尤其是男孩。

規則意識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家庭中的約束,到男孩自我管理,最後習慣成自然。

規則教育,就是要讓孩子知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讓孩子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能做。

結合男孩的行為習慣與生理特性,榜樣法和自然後果法是規則教育中兩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 榜樣法

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家長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那些孩子,不學無術、打架鬥毆甚至作奸犯科,究其原因,都能從他們的家庭教育裡找到答案。

作為男孩的家長,更要以身作則。倘若家長要求孩子與人為善,而自己卻在待人接物上傲慢不堪。身為規則的制定者,這樣的行為不僅會給孩子提供不良示範,還會給孩子留下家長不信守承諾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孩子會問你「憑什麼」?

「憑什麼你動不動就發脾氣我不可以?」

「憑什麼你可以玩手機我不可以?」

「憑什麼你不看書卻要我看?」

……

所以,作為父母,始終要明白,身教大於言傳。

為孩子提供具體的行為標準,不僅能讓孩子明白各種行為的規範,也能提高孩子的規則意識。

▶ 自然後果法

「自然後果法」是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 盧梭 在幼兒道德教育方面提出的教育方法。

理念認為,在孩子犯錯時,大人不是去限制孩子的自由,也不是跟孩子講一堆他無法理解的道理,而是用造成的過失去約束他的行為,從而使孩子從內心深處明白,他做錯了,並下定決心不會再犯。

孫儷曾經在微博上分享過她是如何教孩子學會刷牙的。

她的兩個孩子,等等和小花妹妹,不喜歡刷牙,孫儷曾多次說教但均無果,後來她找了一部不刷牙牙齒會壞掉的紀錄片跟孩子一起看,還將壞掉的牙齒圖片列印出來貼在家裡,從此兩個孩子刷牙變得格外認真。

▲ 圖片來源:孫儷微博截圖

這就是一種變相的自然後果法。體驗式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而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

把孩子養得沒規則,則是最殘忍的教育。

教男孩學會表達愛

自古以來,我們的文化裡對男性的要求就是「父愛如山」,男生要威嚴、沉穩、寡言少語。覺得男孩就應該要兇一點、調皮一點,否則長大以後就會被人欺負,許多家長對男孩和女孩的態度完全不一樣。

所以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一個或者一群穿著校服的中學生,用一隻小蟲子嚇唬同班的某個女同學,女同學被嚇哭,男生樂得哈哈大笑。

排除為捉弄而捉弄的成分,很多男孩到了青春期,對某個異性產生了好感,時常會以捉弄對方的方式,來引起對方的注意,他們還把這樣的行為稱之為「喜歡」。

現在看來可能會覺得可笑,但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愛。

他們不知道怎麼喜歡一個人。

到了青春期,爸爸就應該跟兒子坐下來聊一聊,當初選擇和媽媽結婚的原因,還要告訴兒子,媽媽身上有哪些優點,有哪些缺點,以後找對象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4-5 歲是孩子產生性別意識的時期,作為男孩的媽媽,在這個階段,要多向孩子表達自己對他的愛,這能讓男孩感受到充分的安全感。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的愛能夠得到有效互動時,他的社會情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一個沐浴在愛裡的孩子,怎麼會不知道如何表達愛?

責任意識是給男孩最好的禮物

常常聽見這麼一句話:男子漢大丈夫,要敢做敢當。可現在的父母,習慣為孩子安排好一切,這導致孩子責任意識單薄的現象越來越明顯。

男孩的責任意識單薄是很可怕的。一個缺乏責任意識的男孩,是無法健康成長的,也成不了大器。

雖說現在女性的地位越來越高,但要承認的是,現在依然是男性的天下,職場的高層,多半是男性;在家庭中,承擔主要經濟來源的也是男性。

所以,作為男孩的父母,更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在家庭中,父母要有意識地分配給孩子一些力所能及地家務勞動,比如打掃衛生、收拾房間等。

作為男孩的媽媽,有時候要懂得示弱。比如帶著孩子去逛超市,可以告訴孩子購物袋有點重,自己提不動了。這種情況能夠很有效地激發男孩的保護欲,也能在日常行為中讓孩子明白什麼是責任。

作為家長,還要告訴孩子,做一件事之前,想一想最壞的結果,如果可以接受,那麼就可以一試。這是讓孩子學著自己去承擔後果。這個教育越早越好。

倘若禹州那兩個男孩體驗過眼睛裡被強行塞紙的痛苦,他們也就不會往那個7歲的小女孩眼睛裡塞紙了。

因為,自己不經歷絕望,怎麼會在乎別人的生命?

暖心的男孩,都將是絕世珍寶

《養育男孩》中說,對男孩意義重大的一課,便是學會尊重女性。尊重女性,是最高級別的修養。

網上有個很火的視頻博主,名字叫「天天小朋友他爸」,被許多網友稱為「老公理想型」,這位爸爸,不僅幽默風趣,還說得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關鍵是,能和他的兒子「天天」像兄弟一樣相處,和他妻子恩愛有加。

▲ 圖片來源:「天天小朋友他爸」視頻截圖

這樣的男性越來越受到大眾追捧,也在告訴我們,男孩,不是一定要嚴肅的。

暖心的男孩,都將是絕世珍寶;好脾氣的爸爸,則是一家人的福氣。

希望能養育出更多暖心的男孩,也就會出現更多被精心呵護的女孩。

相關焦點

  • 爸媽給孩子最好的保護是:給女孩底線教育,給男孩陽光教育
    在媒體上,我們經常能看到許多和女孩安全事故有關的報導。如章瑩穎失蹤遇害案、福建女教師危秋潔在日本失蹤案、江蘇淮陰一名13歲女孩被65歲鄰居侵害、…… 其實,女孩安全事故的案例,遠遠不止這些。面對現實中的安全問題,父母究竟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 女兒需要底線教育,兒子需要陽光教育!這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成長。日常生活中,父母會習慣性地,給女孩買洋娃娃,給男孩買飛機模型,這種無意識的行為,恰恰反映出男孩和女孩,需要不同的教養方式。那麼應該如何選擇,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呢?
  • 養育女孩:堅持這4個「底線教育」,給她最好的保護
    可是,對女兒的保護難道只是局限於不受欺負嗎?當家裡有女兒的時候,女兒所需要的保護,不應該只在安全上,還有很多東西需要父母注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女孩子的「底線教育」,只有在這方面教育好了,才算是給了女孩子一個最好的保護教育。
  • 生女兒需要底線教育,生兒子需要陽光教育!這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世界上有很多壞人,我沒辦法永遠在身邊保護你,所以才讓你知道你的極限,你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講完這兩個故事後,羅松說了一句我非常認同的話:給女兒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02給女兒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
  • 最近大家說的保護中國女孩是什麼梗?放過中國女孩又是什麼?
    合著要是通過了這個條例,中國女孩就不能在炎熱的夏天穿小裙子,因為會被黑人玷汙? 中國女孩就不能屬於自己,怕被外國人搶走所以必須屬於中國男孩? 」中國女孩只能由我們中國男孩來保護。」 」180以下我無敵,1米8以上老子極限一換一。」 」我們中國男孩再渣,一個娶十個也輪不到你個黑巧克力豆。」
  • 懂尊重、講規矩,這些才是對男孩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家長最為關注的事情,然而,一些避重就輕的教育方式,往往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危害,甚至會讓自己的孩子做出有害他人的事情。相比於女孩來說,男孩的自我保護能力要更高一些,他們在面對某些突發狀況時,也會有更好的防禦能力,因此,這就使家長在教育男孩和女孩上會出現一些差別。而下面要說的,就是針對男孩的教育方面,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是學習嗎?
  • 「世上魔鬼太多了,媽媽拿什麼保護你!」給女兒最好的教育,是讓她...
    「世上魔鬼太多了,媽媽拿什麼保護你!」給女兒最好的教育,是讓她學會自衛!你知道危險離孩子有多近?在一個雨天的清晨,獨自走路上學。經歷這場惡夢時,那個小女孩,才8歲。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最近,應數十萬民眾請願,韓國警方終於公布了「素媛案」中,變態強姦犯趙鬥淳的長相。人們都說,「我看到了魔鬼。」
  • 早期兒童教育工作者對道德發展方面的常規概念歸納
    早期兒童教育工作者要知道在兒童道德發展方面有一些常規概念(比如說,對社會規則的理解以及對於正確和錯誤的理解)。下面將就此作一些歸納。1所有的文化都認為讓兒童了解道德標準和規則是一項基本任務,也是成人的職責。
  • 給女孩極限教育,給男孩陽光教育
    這樣的悲劇已經不止重演一次,父母們在滿滿的憤怒之外,更應該思考,對孩子的自我安全保護問題上,該怎麼教育?  一位17歲的女孩曾經在夏天的凌晨半夜才回家。過了幾天,她的父親約她外出喝酒,還對她說:「儘量喝,爸爸會負起責任帶你回家的,放心喝吧!」
  • 離婚後的單親媽媽,該如何獨自帶好男孩?
    對於離婚後的單親媽媽,作為異性,成長經歷與男性不同,該如何獨自帶好男孩?六是正確跟孩子解釋離婚的原因,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是因為不相愛了才分開的,雖然分開了,爸爸媽媽始終是愛你的
  • 教育好男孩,爸爸很重要!這是一道生物學命題
    如何教育男孩尊重女性、教會女孩保護自己,成為了家長廣泛關注的話題。還記得受害者父親的那句痛心的話嗎?「我教育了我女兒20年如何保護自己,你卻沒有1分鐘教育你的孩子不去傷害別人!」其實,在男孩的教育過程中,父親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 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陽光教育,請你要謹記3點
    常言道:窮養兒富養女,很多人總是誤以為是物質上的給予,其實這裡說的就是獨立教育。想要給兒子最好的保護,莫過於陽光教育。好的陽光教育,又都包括什麼呢?我認為這三點比較重要。1、挫折教育拳王鄒市明在《你好爸爸》中的一段話,曾經一度讓人落淚。「我不是條件最好的,但我一定是最努力的。」
  • 言出必行,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經過警察幾十分鐘的排查摸索,失蹤的小女孩終於被找到。當警察詢問小女孩:「為什麼獨自從琴行離開?」小女孩支支吾吾地說出了原因:爸爸媽媽之前答應我,周末的時候會帶我去新開的海洋公園玩。可是,一到了周末,他們還是帶我去了琴行。他們不僅不兌現去海洋公園的承諾,還給我加了一節鋼琴課。
  •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耶魯女孩培養手記
    回顧養育女兒的歷程,作者向我們展示了她對女兒:  科學的啟蒙教育——如何發現孩子的天性,如何選擇早教班等  要快樂不要成功的理性教育——允許孩子輸在起跑線,正確對待孩子的購買要求  亦師亦友的素質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尊重和熱愛生命  潛移默化的情商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禮貌習慣、堅毅的品格、社交能力  書中針對當下父母們關注的子女出國留學的熱點問題也給出了有益的建議
  • 14歲女孩墮胎後跳樓,我們拿什麼來保護我們的女孩
    想要保護我們的女孩,光是呼籲別人成為善良的人是遠遠不夠的,最關鍵是要從女孩的身上入手。1、家有女兒教育她懂得保護自己孩子慢慢長大,肯定不能時時刻刻停留在我們身邊,想要保護好女孩,最有效的方法是教會女孩學會自我保護。
  • 父母莫吝嗇教育 女孩成長需性知識疏導
    父母莫吝嗇教育 女孩成長需性知識疏導 教導女孩一些基本的性知識,接受性教育,也是一種保護女孩的方法。大哲學家羅素曾經說過:「性的好奇心與其他的好奇心一樣,一旦得到滿足,很快就會消失。」
  • 女孩「初潮」後,媽媽有4句話要講,這是對女兒最好的保護
    根據個人差異不同,女孩初潮年齡在10-16歲不等,多數都在13-15歲,如果大於16歲還沒有來例假,就應該去醫院進行檢查。你以後就是一個大孩子了,媽媽來例假的時候可沒有你這麼冷靜,你能這樣媽媽很欣慰,媽媽想告訴你,來了例假之後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就這樣寶媽除了告訴女兒基本的護理常識外,還告訴了女兒如何保護自己,有哪些行為是不能做的。
  • 女孩「初潮」後,媽媽有4句話要講,這是對女兒最好的保護
    但其實除了「姨媽巾」,我們還要告訴孩子這4句話,更好的保護她們。據統計,現在女孩初潮的年齡,比50年前提早了2歲左右。4)你該學會如何保護好自己在一次關於女童保護的調查中,有51.4%的家長表示,從未向孩子進行過性侵害方面的知識。而85.8%的家長沒有相關教育的原因竟然都是因為「孩子太小」。
  • 懸疑漫畫:男孩鼓起勇氣去保護女孩,才發現女孩是真的超級英雄
    懸疑漫畫:男孩鼓起勇氣去保護女孩,才發現女孩是真的超級英雄
  • 國際女童日|願每個女孩學會愛自己,望被世界及他人溫柔以待
    也就是說希望能在現各個領域,比如教育、婚姻、法律、醫療、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地位。待遇望男女平等。說到這裡,父母平時在生活中教育女兒的擇偶觀以及三觀需正且樂觀。最好自己足夠優秀和有一定的抗風險抗挫力才得以自己某天都變故的事情發生時能夠從容淡定又不失風度。愛自己的人,別人也會愛你,雖然這個說法不一定準確,因為你不知道對方是怎樣的人。自己要有所保留不要全部把自己打開。那女孩子們如何學會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