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病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疾病,是急性結膜炎的俗稱,即結膜的急性炎症,結膜是覆蓋在眼瞼內面和眼球前面的黏膜組織,引起急性結膜炎的原因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個因素。
急性結膜炎具有傳染性,起病急的特點,一般在感染細菌1-2天內開始發病,從幾個月的嬰兒至八九十歲的老人都可能發病,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紅眼病,常好發於夏秋季或季節交替時節,常在晨起時發現眼睛有異物感、眼睛充血、眼睛因分泌物增多而導致無法睜開,嚴重時可有畏光流淚,眼睛灼熱感等症狀,多由於不注意用眼衛生、感染所致,可通過接觸傳染,如共用臉盆、洗臉巾等。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急性結膜炎?
紅眼病多是雙眼先後發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雙眼發燙、燒灼、畏光、眼紅,自覺眼睛磨痛,緊接著會出現眼皮紅腫、眼屎多、怕光、流淚,早晨起床時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睜開。
得了紅眼病後一定要積極的進行治療,一般要堅持及時、徹底治療的原則,以免導致病情加重,引起全身性感染,同時也可最大限度的減少此病對眼睛的損害。
如果為細菌性感染,可根據檢查出的菌種選擇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藥水滴眼;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可使用抗病毒眼藥水滴眼;混合細菌感染的應結合抗細菌眼藥水聯合治療。
但是具體使用何種藥物、劑量都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要盲目私自亂用藥。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紅眼病?
注意手衛生,勤洗手,不與他人共用瞼盆、毛巾等等。注意用眼衛生,出入公共場所,如商場、泳池、公車和學校等接觸身外的事物後千萬不要用手揉眼睛。身邊患病病人所用的臉盆、毛巾、手帕等要煮沸消毒並分開放置,不能煮的用具可在太陽下暴曬,每天更換床單和毛巾,對臺面、水槽和把手等表面進行消毒,阻止進一步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