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自閉症康復機構多無資質違規經營 面臨倒閉

2020-12-20 齊魯網

  沒有「智能訓練」資質只得違規招生

  缺政策支持經營艱難多在倒閉邊緣

  1月9日上午10點,47歲的劉依瑩愁眉不展地坐在辦公室裡,手裡拿著一張新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她和朋友開辦了一家自閉症康復機構,如今,經營範圍內的 "兒童智能訓練"項目在換執照時被取消,這意味著其沒有招收自閉症兒童的資質了。

  這家名為 "金色兒童智能訓練館"的康復機構,位於市北區鎮江支路,是我市十餘家民辦自閉症康復機構中的一家。眼下,很多患兒仍然在康復機構門外排隊等候。由於缺少政府相關扶持政策,資質辦理等問題久而未決,不少民辦自閉症康復機構正面臨倒閉的危險。

  公辦只有一家其餘均為民辦

  因為是新館址,今年還沒有通上暖氣,只有康復教室裡裝著空調,劉依瑩和其他老師的辦公室裡沒有任何取暖設備。

  "我們是民辦的,所有的費用都得自掏腰包。只要別苦了孩子,其他的開支我們能省就省。"在訓練館二樓辦公室,劉依瑩苦笑著告訴記者。她穿著一件厚厚的羽絨服,鼻頭凍得有些紅,說話時哈出來的白氣清晰可見。

  在她辦公室的隔壁,23名自閉症患兒正在上課。23人的培訓規模,在我市民辦自閉症康復機構中已不算小。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公辦的專門接收自閉症兒童的特殊教育學校只有一家--青島市兒童自閉症康復中心,隸屬於市殘疾人康復職業培訓中心,能接納100餘名兒童進行康復訓練。"除這一家公辦的之外,其餘的自閉症康復機構均為民辦,經過市殘聯認證的有十餘家。"市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管艾宏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目前,我市公辦、民辦自閉症康復機構總共可接納自閉症患兒不足千人。而據市殘聯提供的數據,我市目前自閉症兒童總數應在4000人左右。有的自閉症兒童為進康復機構,需要等上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雖然是接納自閉症兒童康復教育的主體,但民辦機構的經營現狀卻不容樂觀。記者調查發現,我市民辦自閉症康復機構不少都存在運作資金短缺、師資嚴重匱乏等問題。已納入教育體系的盲校、聾校,政府每年會有固定撥款以解決學校場地費、水電煤等一系列硬性開銷,而處於教育體系和醫療體系之外的自閉症康復機構,這些花銷都得"自己想法兒".

  "訓練館面積近1000平方米,僅房租一項每年就要花近40萬元,加上教師工資、水、電、紙張等開支,已經讓訓練館不堪重負。"劉依瑩說。由於無法在民政部門註冊為社會組織,多數民辦自閉症康復機構只能在工商部門註冊為企業,並按比例繳納經營所得稅。劉依瑩向記者展示了訓練館最近的繳稅單,每月都在2000元左右。

  無培訓資質大多"違規經營"

  這一情況最近又惡化了。"我們更換個體工商執照時,被取消了自閉症康復訓練的經營範圍,面臨倒閉的危險。"劉依瑩說。

  記者現場看到,這家訓練館之前營業執照的經營範圍為 "兒童智能訓練、兒童玩具及配套設施租賃、手工藝品製作;攝影、攝像服務",而新更換的執照經營項目 "兒童智能訓練"被換成了 "兒童健康信息諮詢".

  "不能開展智能培訓,招生就屬於違規行為。"採訪中,青島牽牽手自閉症康復中心負責人王琴向記者表示。她是一名自閉症兒童的母親,"我知道自閉症家庭的苦,想幫幫他們,所以前年接手了這家康復機構。現在,我這兒的孩子有30多個,去年一年賠了11萬元。"

  "我們註冊不了非盈利社會機構,只能註冊教育諮詢公司,執照上也沒有智能培訓這一項,嚴格來說是不能招生的。"王琴無奈地說,"只要工商局不來讓我們關門,我們就先經營著。"

  記者調查發現,面臨這一資質難題的還有"幸福之家"、"聰明兔"、"博士星"等自閉症康復機構。"那麼多自閉孩子都在門外等著,年齡越大越不好康復,他們等不起啊。"王琴說。

  據介紹,康復機構特教教師匱乏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目前,青島高等教育院校裡均未開設特教專業,自閉症康復機構招收的特教老師持相關資格證的比率低,各機構裡都有大量非持證教師,有的老師是幼教專業畢業,在經過相關培訓後,參與自閉症兒童康復教育,有的老師則根本沒有教育專業背景。

  "招不到有特教教育背景的老師,又沒有資金送她們去參加專業培訓,沒辦法,我們只能先招聘幼教老師,然後教她們康復技能。其他的康復機構也都是這個路子。"王琴說。

  "千萬得讓孩子有地方康復"

  除了康復訓練機構少,學前康復教育和學齡義務教育缺乏銜接、治療費用昂貴等問題也讓自閉症患兒家長頭疼不已。

  記者了解到,雖然有極少數公辦普通小學和特殊教育學校在招收少量的輕度自閉症兒童,但是拒收自閉症兒童入學現象在我市依然普遍。在記者採訪的10多名自閉症患兒家長中,他們均表示不止被一所幼兒園或小學拒之門外。普通幼兒園和小學不願意接收自閉症患兒的原因有二:一是自閉症兒童大都存在情緒和行為問題,如果老師不給予相應地指導和特殊照顧,會影響整個課堂教學秩序;二是普通學校的老師沒有自閉症兒童教育經驗,學校裡適合自閉症教學的教材和教師極度缺乏。

  昂貴的康復培訓教育費用也讓自閉症兒童家庭難堪重負。在以琳特教幼兒園外,記者採訪到了來自城陽區的李君夢。她告訴記者,為照顧患自閉症的孩子,她辭去了工作,租住在學校附近,每月房租接近2000元,孩子在以琳的學費每月3000多元,再加上吃飯等費用,每個月花費已不是一筆小數目,這讓家人捉襟見肘。記者採訪了多位自閉症兒童家長,狀況和李君夢的境遇相差無幾。

  慶幸的是,我市去年將自閉症患者家庭每月700元的補貼標準提升到了1500元,困難家庭每月補貼3000元。救助標準的提高,減輕了不少自閉症兒童家庭的經濟負擔。

  "為了孩子,我們受再多的苦都值得,但千萬得讓孩子有地方進行康復訓練,有機會和其他孩子一樣上小學、初中、高中……只有這樣,他們的未來才有希望。"採訪結束時,李君夢的一席話,說出了眾多自閉症患兒家長的心聲。

  "星星的孩子"

  人們這樣描述自閉症兒童:他們不聾,卻對聲響充耳不聞;他們不盲,卻對周圍人與物視而不見;他們不啞,卻不知該如何開口說話。

  有人說,他們是天才,因為愛因斯坦、梵谷、牛頓等很多出類拔萃的天才生前都有怪異的行為,用現代的醫學方法去判斷,他們很可能患有自閉症。也有人說,他們是異類,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因此他們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自閉症康復機構資金短缺 自身發展困難重重(圖)
    據統計,目前全國孤獨症兒童有100多萬,青島自閉症兒童已超過5000人,並且發病率還在逐步增高。然而 ,在青島眾多自閉症康復機構大多數由於找不到「婆家」——主管部門,只好選擇在工商註冊資質。由於資金短缺、沒有統一教材、特教老師無法評職稱以及沒有主管部門難以得到相關扶持等因素,這些民營康復機構發展舉步維艱。
  • 自閉症康復機構費用上萬 多數老師沒特教資質
    信息時報記者 梁鉅聰 攝  昨日,信息時報《通宵排隊 為自閉症孩子求學位》一文見報後,在不少家長中引發共鳴。一方面是公辦的特殊學校一位難求,另一方面是目前不少民辦的自閉症康復訓練機構面臨著種種問題。近日,記者暗訪市內多家自閉症康復機構發現,動輒過萬的費用使不少家庭難以承受,師資隊伍良莠不齊也遭受家長詬病,甚至有保姆搖身一變成為機構老師。
  • 自閉症康復機構選擇的避「坑」指南
    這類機構的經營範圍沒有或者很少涉及到與自閉症康復相關的內容。還有一些是連營業執照都沒有的「家庭作坊」。由於缺乏監管,這些「家庭作坊」常常會利用其他利益家長做託來招攬學生,互相之間有利益鏈緊密往來,而這已成為自閉症康復訓練業內的「潛規則」。
  • 關愛自閉症兒童 融合教育助康復
    開展全國性師資培訓與機構援建,累計為全國各地培訓合格師資1000多人次、指導共建超過60家業內機構。以琳完善的教學體系和精湛的教學水平,得到了國內外家長的一致好評,在國際自閉症康復界同行中也引起了強烈反響。
  • 自閉症康復機構怎麼找,6個簡易步驟,就能看出康復機構好不好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聞曝光康復機構。這些行為引起大家的氣憤的同時,也引起了對康復機構資質的疑問。市面上有這麼多康復機構,良莠不齊,那家長給孩子挑選康復訓練場所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呢?不著急,我給你支招。1.機構資質很重要目前許多私營自閉症康復機構是無審批、無監管,老師資格無認證,培訓效果難明確等問題由來已久,這類機構在監管上是空白的;而自閉症康復行業魚龍混雜的現狀也令人堪憂。所以,首先營業執照要看清,其次可詢問入院前是否對孩子有進行專業評估,用的什麼量表,這樣就可以量化康復效果啦。
  • 自閉症康復機構怎麼找,6個簡易步驟,就能看出康復機構好不好!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聞曝光康復機構。這些行為引起大家的氣憤的同時,也引起了對康復機構資質的疑問。市面上有這麼多康復機構,良莠不齊,那家長給孩子挑選康復訓練場所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呢?不著急,小鈴鐺給你支招。
  • 男童殞命康復基地調查:無醫療資質 軍事化訓練
    嘉嘉生前照片  家長誓要搞清楚:為什麼沒有醫療資質的康復機構可以超範圍經營這麼多年  番禺區通報稱:已成立聯合調查組文章中,來自遼寧丹東的自閉症男童嘉嘉於今年3月被父母送到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一家叫「天道正氣」的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接受「每天拉練10到20公裡」這樣高強度的訓練。然而,經過一個月如此高強度的訓練後,4月27日晚9時許,嘉嘉出現發燒、抽搐等情況,送院搶救後於當晚11時被宣告不治身亡。  昨晚,番禺區通報稱,目前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展開調查。
  • 青島牽牽手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
    青島牽牽手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成立於2008年,是青島市殘聯自閉症兒童定點康復機構之一。園址位於青島市市北區錯埠嶺三路八號,佔地約400平米。目前機構有在職專業老師16名,可容納50名自閉症兒童進行康復訓練。 牽牽手機構成立以來,已經幫助近百名孩子做過康復訓練工作,收穫了家長的認可以及較好的社會口碑。
  • 溫州萬名自閉症患者康復機構卻只接受千餘人 咋破
    但是,在這波小高潮之後,如何對自閉症患者提供持續的、良好的康復治療,或是我們需要進一步關注的話題。  記者獲悉,按統計比例,我市隱藏著約一萬八千個的自閉症患者。但這些患者的治療及康復卻面臨著治療機構少、治療費用高、成年患者無機構收治的窘境。有些患者在缺乏持續治療的情況下,甚至惡化成精神障礙。
  • 總結推廣「青島模式」!青島打造自閉症兒童康復服務全國高地
    8月29日至30日舉行的青島市殘疾人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透露,青島市將打造自閉症兒童康復服務全國高地,開展全市自閉症康復專題調研,總結推廣自閉症康復的「青島經驗」「青島模式」「青島標準」。推動建立國家自閉症研究中心青島中心和關聯實驗室,開展「康醫一體」「康教一體」「康就一體」專業研究與實踐,探討建立自閉症患者終身關愛政策和專業人員培訓管理政策,從而形成完備的自閉症康復管理保障體系、教育科研體系、機構平臺體系和產業拉動體系,使青島市成為全國自閉症康復新高地。
  • 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師資質
    當兒童被診斷為自閉症後,很多家長會有自責的情緒,總懷疑是因為自己在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上犯了什麼錯誤,比如把孩子交給長輩撫養,而長輩性格又很保守、內向;或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玩等。而事實上,自閉症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障礙,是先天性的疾病,與父母的教育方式並無直接關係。
  • 每天穿棉衣拉練一二十公裡 3歲自閉症男童死在康復基地
    經調查,該康復基地在工商部門登記的企業號為「廣州天乃道營養健康諮詢有限公司」,經營範圍為「營養健康諮詢服務」,其能否從事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等項目的資質存疑。該機構曾對外宣稱找到了自閉症兒童康復的第三條道路,即「強化體質、重新發育」,主要內容包含「每天拉練10至20公裡」。
  • 家長在選擇自閉症康復機構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在孩子確診自閉症後,迅速地為孩子報名一家康復機構,讓孩子能夠得到及時、合理的康復治療,是每個星爸星媽最迫切的需求。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您真的了解這些機構嗎?機構採用的是什麼樣的幹預方法?機構老師是否具有相關專業資質?機構全託有哪些弊端?在康復幹預中,家長要發揮什麼作用?
  • 青島打造全國自閉症康復新高地
    5月17日,青島市殘聯透露,近年來,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全市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級殘聯和殘疾人工作者緊緊圍繞時代主題,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推動青島市殘疾人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康復大學落戶青島。2019年6月,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大會論壇上,擔負著為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光榮使命的康復大學(籌)揭牌。整合資源,打造「全國自閉症康復新高地」。在總結、推廣自閉症康復的「青島經驗」「青島模式」「青島標準」的基礎上,整合資源,推動建立國家自閉症研究中心青島中心和關聯實驗室。
  • 出國遊學經營機構多無資質 層層轉包成潛規則
    出國遊學經營機構多無資質 層層轉包成潛規則 發布時間:2013年07月13日14時32分   稿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編輯:中安在線   王興飛  接受報名的機構只負責組織學生,到了外地,活動全程是外包給當地旅行社的,而這些旅行社是否正規無從考證。
  • 4歲自閉症兒童殞命康復基地 負責人養生書五年前已列黑名單
    據廣州市番禺區通報稱,事發後該區已成立了聯合調查組,正對上述訓練基地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全面調查。封面新聞記者調查發現,該機構不僅涉嫌超範圍經營,而且其法定代表人夏德均所著的《天道康復》早在2011年就被列入不合格保健類圖書黑名單。
  • 自閉症孩子培訓歸來雙頰紅腫淤青 康復機構竟稱:教學手段
    自閉症孩子培訓歸來雙頰紅腫淤青,康復機構竟稱:教學手段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如星星般純淨  卻也如星星般沉默  他們就是自閉症患兒  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據市民張女士反映  她給患自閉症的孩子報名參加  一家市殘聯指定的康復機構  可沒想到五個月的培訓下來  孩子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受了傷
  • 如何選擇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重慶哪家好
    孩子得了自閉症,最痛苦的是家長了,「抓緊黃金期,趕緊訓練!」這句話像緊箍咒一樣盤旋在家長腦海深處。於是,在有限時間內選擇合適的機構,對孩子進行康復訓練,成為家長刻不容緩的緊急事。那麼如何選擇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重慶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有哪些?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來告訴大家吧。
  • 什麼樣的自閉症康復機構比較好?
    家長們並不了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醫生第一個建議就是「幹預」,應該如何幹預,去哪裡幹預,如果選擇一個好的幹預機構,對很多家長來說很迷茫,而選擇一家對的機構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影響很大的事。首先,國家對自閉症(孤獨症)有一定的福利政策,由當地殘聯負責給每個孩子一定的補助費用用於康復,或者有的地方是免費康復。從經濟來說,家長應該與殘聯聯繫,獲得應有的福利。
  • 自閉症康復訓練,究竟該聽誰的好?
    青島幸福之家融合教育中心的孩子們在上課。文/片 本報記者 陳之煥自閉娃欲做康復訓練,但去了四家康復機構,得到三種不同的康復訓練建議,有的機構建議側重語言訓練,有的機構建議側重行為訓練。事件 四家康復機構,評估出三種結果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今年4歲的兒子鬧鬧常常做出一些奇怪的行為,不願與人交流,且經常大喊大叫。6月,鬧鬧在青島一家醫院的神經內科查出患有自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