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看展覽 我們在美術館還能怎麼玩?

2020-12-24 大河網

鄭州美術館新館展覽記者許俊文攝影

孩子們在櫻桃美術館寫生受訪者供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珂

  幾天前開館的鄭州美術館新館,600張首日預約門票3小時被搶空,本土公眾對藝術的期待跟渴望可見一斑。

  而在城市的另一邊,順河路的鄭州升達藝術館,每周末的藝術會客廳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圈內人和圈外人。遠在「美麗鄉村」櫻桃溝的櫻桃美術館,間或有市區的藝術愛好者驅車前來,周邊村落的學校中小學生成群出現,展廳內黃土原料製作的裝置作品、畫框中的河灘地仿佛是他們熟悉的而又全然不同,好奇、觀看、臨摹,園區內駐場藝術家為孩子們做著簡短的現場解說。

  此外,鄭州市區及近郊各處、商業空間,零星散落著一些「美術館」,有的只是一套不足百平方米的單元房,展事有一搭沒一搭的,海報也只是放在自家門口,連樓上樓下的鄰居都不曉得自己身邊就藏著一座美術館。

  在雄心勃勃的國家中心城市鄭州,美術館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不妨來打望下公立美術館之外的風景。

  你逛了個「假」美術館?

  剛開始尋訪美術館,大河報記者即被內行告知:平時見到的好些「美術館」,未必真是美術館,更多的其實是畫廊。

  二者的區別在於管理批覆單位和業務範圍,以及由此而來的政策待遇。2015年,時任河南省美術館館長的化建國曾主持了一個全省民營美術場館的調研,並開展省內基層美術場館隊伍的培訓,「當時許多場館辦展覽,在專業性上都相當欠缺」。摸底調研才發現,真正註冊的民營美術館很少。

  「真正意義上的美術館,是經文化部門或民政部門批覆管轄,明確非營利性質的美術展館,應當有場館,有館藏,面向公眾辦展覽並免費開放,承擔一定的公共教育職能,常規不允許進行藝術品交易;相應的,能夠享受一些文化部主導的政策,譬如館長的專業培訓、一些項目資金補貼。」

  目前為止,鄭州符合這個定義的民營美術館有櫻桃美術館、彩虹盒子、中美術館三家。

  鄭州升達藝術館卻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它是企業家捐建,交給鄭州市美術館作為分館使用,去年底交給鄭州市文投運作,但不是公立美術館,跟省館、市館在運作上有天然差異。更多的冠以「美術館」名稱的機構、場館,嚴格意義上是畫廊或文化公司,在工商部門註冊成立,所做的也通常是商業性展覽,交易是主體業務。

  美術館還能怎麼玩?

  10天前,河南省美術館館長於會見在升達藝術館做了一期開放式對談,跟前來的藝術愛好者面對面交流藝術。

  這是升達藝術會客廳系列活動之一,該活動每周末進行,不到半年已做了幾十期。每期邀請一位或幾位藝術家與來到現場的觀眾對話。對話通常有主講藝術家的作品展同期進行。

  活動有特別冷場的、比較小眾的,也有爆滿的,「大部分都不錯,年輕人佔比較大」。

  「藝術會客廳的形式仍在摸索中,開始時我們也不知道會變成現在的樣子。」館長馮世夔說。

  起初發布在B站的是對談現場直播,兩個多小時全程,做了一段時間,點擊量停留在兩三百,「沒人看」。改,現場錄了視頻剪輯發布;後來,前期介入,到藝術家工作室去拍,跟藝術家深聊,製作短視頻發布;現場活動之後,回顧總結和提煉,繼續延展、發酵。「這已經是策展的內核了。」

  升達藝術會客廳製作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會見大地」短視頻的操盤手毛玥瑤,是團隊最年輕的成員,1997年出生,考取了倫敦大學文化遺產研究專業碩士生,因疫情延遲一年入學,加入了團隊。

  在於會見那期的視頻中,其作品並沒有出現,也沒有他的影像。「提取了於老師作品中的元素,進行了二次創作」,配合內容總監任璐所做的文案,成為一件獨立的完整的影像作品。而觀看感受跟觀看藝術家的作品是統一的、吻合的,也是強烈的。

  團隊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加入,操作中迅速吸收年輕人接受的方式,get到年輕人的點。

  「我們沒有圈子,我們是個平臺,選擇的藝術家不局限於體制內外、江湖、學院,也不框於某種形式,期期有碰撞,一直在復盤。」馮世夔說。

  藝術沒有邊界,平面到立體,單一到多元,靜態到動態,單向傳遞到互動,時間、空間、理念上,不設邊界。怎麼好玩怎麼來。「其實我們就是做了一件最簡單的事,就是美術館該幹的事情。」

  升達藝術館踐行著一位美術界前輩的話:美術館的服務對象是公眾,而不是藝術家。有這句話墊底,一切迎刃而解。

  藝術會給鄉村帶來什麼?

  從鄭州市區出發驅車一小時,即可抵達4A景區櫻桃溝,穿過櫻桃樹林之間駕駛體驗極佳的道路,一座氣息獨特的紅磚樓房在村居中間顯現——這裡就是櫻桃溝藝術園區。

  園區由一座上世紀90年代的廢舊工廠改建而成,擁有一座800平方米的美術館,13個藝術家工作室,駐場藝術家們在這裡創作、生活、辦展,並面向周邊學校開展美育公益課堂。

  園區裡的櫻桃美術館常設藝術展,除了市區來的觀眾,周邊的村民跟孩子也會前來「圍觀」。館內正在進行的「垚——黃河故事寫生展」,徵集藝術家沿黃河省內段寫生,呈現新鮮出爐的作品。

  駐園藝術家劉博主持公益課堂,在創作之外,教孩子畫畫給了他又一重身份。走在村裡,時常有村民跟他熱絡地打招呼「劉老師」;每年5月櫻桃下來的季節,村民挎一籃自家新摘的櫻桃來送給老師們吃;帶學生到林子裡寫生到中午,總有學生家長主動送飯。旁邊正瘋跑的幼童會突然在畫架前駐足,盯著看,靜默許久。許多微妙的變化每天在發生。「不敢說改變什麼,就是有那些微妙的、細微的不同,小小的驚喜、美好、小確幸。」

  美麗鄉村的美麗藝術會帶來什麼?或許並沒有什麼,藝術就像是拋下大海的漂流瓶,裡面保存了人心中最珍貴的東西,和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

  櫻桃溝藝術園區創辦人朱誌慶是藝術愛好者,園區是他的精神領地。十幾年前就開始關注藝術園區,去許多個城市考察,「一座城市需要一個這樣的存在,一個文化味道的場所」。

  受邀為櫻桃美術館策劃開館首展「80、90後藝術展——星象」的化建國說,這個園區並不大,但已是形態比較完整的藝術園區,有展館,有規範的身份,有比較專業的運營方式。美術館應當具備的公共教育、收藏、學術交流、展覽四項職能,它都具備了。它還把這些事做到了最基層,讓鄉村看到專業的美術作品,這是公立美術館做不到的。

  農民工「老萬」系列作者、大地藝術家王剛常駐北京798藝術園區,對藝術園區的生態感受深切。他表示,企業家願意投入巨大資金做藝術園區,是個很大的付出,作為展示、研究、推廣藝術的公益場所,嚴格意義上做美術館是不可能掙錢的。

  王剛認為,櫻桃溝藝術園區的可貴在於,它在鄉村這個社會最微小的細胞,優質資源難以覆蓋、抵達的地方,做最基礎的美術啟蒙。鄉村的孩子們能夠進入真正的美術館,學習、傳承,接受審美的基本教育,這是可喜的,值得推廣的。

  同時鄉村是人類文化的末梢,園區在這裡從起初的突兀,到與周邊和諧共生,營造了良好的藝術生態,它不是孤立的。有了生態,而後有萬物生長。

相關焦點

  • 關山月美術館系列展覽亮相川美美術館
    每到3月,去四川美術學員虎溪校區看油菜花,成為了很多市民在春天的休閒選擇, 如果在觀看油菜花的同時還能看到不止一場的藝術展覽,是不是更有意思呢?6日,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和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聯合主辦的「全國美術館館際交流展覽系列」在位於川美虎溪校區的川美美術館開展,《當下——2017年關山月美術館創作院作品展》《涼月清秋——陳湘波作品展》和《墨名其妙——文禎非當代水墨作品》三大展覽同時與觀眾見面,展覽將持續到3月14日結束,全程免費對觀眾開放。
  • 足不出戶,四川美術館展覽線上看
    足不出戶,四川美術館展覽線上看 本報記者   餘如波     本報訊(記者 餘如波)記者1月6日從四川美術館獲悉,四川美術館數字美術館日前正式上線。
  • 浙江美術館提醒:人數超限,看展覽先領票
    昨天晚上展覽結束後,浙江美術館緊急通知,從今天起,為了確保展品安全,將按照國際慣例限制參觀,參觀觀眾請先於2樓諮詢服務中心領取參觀券。  昨天,展覽對外正式開放是在上午11點以後,由於吳冠中的巨大吸引力,很多慕名前來的參觀者早就在浙江美術館門口等候,8點半不到,美術館工作人員還沒上班,就接到了保安的電話「門口已經有人排隊了!」
  • 今天,你到美術館看展覽了嗎?
    重慶文化有了新時尚 年輕人們流連忘返   今天,你到美術館看展覽了嗎?   展覽上,40幅英國19世紀水彩畫名家的作品,讓山城市民在家門口就看到了維多利亞時期以來各種風格的風景畫作品、人物肖像,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近年來,我市各大美術館舉辦的各類展覽受到大眾的青睞。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歡到美術館看展,並將其視為一種文化新時尚。據統計,重慶美術館自2013年10月開館以來,已經舉辦了180餘場公益性展覽,接待觀眾近120萬人次。
  • 看展覽|西岸美術館:當時間被看見,被藝術家凝固
    看展覽|西岸美術館:當時間被看見,被藝術家凝固 賈布/文 澎 湃新聞記者 丁曉文/圖 2020-04-29 15:23
  • 以美術館為參照系,看博物館展覽中審美與傳播的結合
    在中國,博物館、美術館、自然與科技館各自有著不同的行政主管單位,因此各自為陣,對話、交流明顯不足。可是基於展覽要素以及對於美的理解和意義等差異,來討論博物館策展相較於美術館的異同,能在很大程度上加深我們對於博物館策展機制的認識。
  • 親子活動的最高境界:「親子共學」,看展覽還能穿越時空去旅行
    親子活動的最高境界:「親子共學」,看展覽還能穿越時空去旅行2017-05-25 15:04:4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5月19日在義倉美術館開展的【圓明園-絕美秘境大展】,運用科普再現經典,化歷史情懷為傳承,重建燦爛年代經典建築美學與歷史實境;運用目前最受矚目的VR虛擬實境與3D立體投影劇場等高端科普展覽技術,將圓明園西洋樓宮殿以全數位360度環景方式完整重建,再搭配上老少鹹宜,能夠親子同樂的線上手遊,讓看展覽結合聲光劇場與數位感受擴增觀展全方位體驗的同時,還能讓正值學齡的孩子更樂於吸收歷史文化的內涵
  • 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未來難料,「展覽預告」顯示為空
    事實上,除了金融與地產商的身份,戴志康也一直活躍於藝術投資與收藏界,並是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現任館長。我就做美術館。然後就此來考慮我開館到底要怎麼做,原有的當代藝術這些策展人大多數都不符合我的要求了。所以為什麼難?這個東西就變成我這個局外人要去為這個事情做很大的推動工作,整個思考過程就是我自己跟他們幾個人在做。我做了幾年之後,2006年到2011年,一直都在糾結,到底要怎麼弄。館長找誰?怎麼策展?有很多可以探索的。」
  • 美術館、博物館展覽內容豐富多彩,市民流連忘返
    記者 潘寧    「本來,10月3日是星期一,美術館按慣例應該是休館的,但考慮到從長假第一天開始,每天都有1000多人的參觀流量,我們還是照常開放了。」昨天,浙江美術館工作人員這樣介紹國慶長假以來,「浙美」呈現的熱鬧場景。
  • 小編帶你看展覽之浙江美術館
    最近,我們編輯部的小夥伴們瘋狂地迷戀上了吳冠中老先生的作品,工作之餘相互安利他的文章和畫作,然後繼續沉迷。作為吳冠中老先生的頭號粉絲,我社阿里塔妹妹聽說浙江美術館今天開展的這次組合大展有吳老先生的展覽,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衝向浙江美術館,感受他老人家的藝術魅力。(出於私心補充一下,餘下的大展,特別是姜丹書的展覽,也是小編我的心頭好!)
  • 關山月美術館三大主題展覽亮相川美美術館
    原標題:關山月美術館三大主題展覽亮相川美美術館 華龍網3月6日19時50分訊(記者>張義)6日,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和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聯合主辦的【全國美術館館際交流展覽系列】——《當下——2017年關山月美術館創作院作品展》《涼月清秋——陳湘波作品展》《墨名其妙——文禎非當代水墨作品》三大主題展覽在位於大學城的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出作品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具有非常鮮活的當代氣質
  • 以東方美學著稱的日本根津美術館,展覽著許多來自中國的佛頭
    在日本坐落著大大小小很多美術館,其中創建於1940年的根津美術館是很多愛展人士到東京必定會去的一個美術館。根津美術館收藏了實業家根津嘉一朗收集的以古代美術品和茶器的是藝術品。這裡是我們我們此行東京的第一站,落於東京表參道的盡頭的根津美術館與港區之間的奢華建築顯得尤為搭配,看似不起眼的大門後隱藏著一段長長的廊道。走過這段竹子為牆,卵石做路的廊道,塵世間的一切便在這裡做了一個分割。其中最受人們喜愛的18世紀早期畫家尾形光琳的作品「蝴蝶花障子」。
  • 今年UCCA首個展覽,UCCA沙丘美術館「五一」開啟線下展覽
    終於有美術館要在線下開展了!作為2020年UCCA首個展覽,UCCA沙丘美術館將於4月30日至9月6日展出「沉睡者的抵抗」,對人類睡眠的意義及其延伸議題展開探討。UCCA沙丘美術館距北京約300公裡,隱於阿那亞黃金海岸社區內的沙丘之下。
  • 在這裡看江景、看展覽、感受生活,上海西岸美術館先睹記
    西岸美術館將於後天起正式向公眾敞開,場館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公眾不僅可以前往展廳欣賞作品,美術館其他空間,如書店、咖啡館、餐廳、酒吧等也將同時開放。這也意味著「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的開始,開館的兩場展覽為常設展《時間的形態》和特展《觀察》,展出從博伊斯、杜尚、胡安·米羅到賈科梅蒂數百位世界頂尖藝術家的作品,涵蓋各領域的創作。
  • 年終盤點|合美術館2019展覽回顧
    合美術館自開館以來,一直秉承「學術性、國際性、開創性」的辦館理念和「讓當代藝術走向大眾」的辦館宗旨,強調藝術家個案研究,側重扶持藝術創新力量。努力創辦面向未來,具有思想影響力、藝術傳播力的新型美術館。2019年合美術館共舉辦展覽16場,每一場展覽都獨樹一幟,都有其不同的風格。
  • 觀察|疫情下的美術館;展覽計劃變更與線上策劃
    這一情況迫使我們取消了原定的兩個展覽(法國藝術家群展),損失蠻大的。當然,藝術家很好,沒有認為你違約,大家都很理解。同時,目前在館內的展覽原本展期已經結束了,但是由於後一個美術館無法接收,所以展品無法裝箱、撤展。已結束的展覽還暫時停留在我們美術館。按照目前的情況,我們與藝術家商量索性計劃延長展期至3月31日,為公眾多爭取了2周的觀展期。希望剛剛能夠走出家的人們,可以到「藝術」中喘一口氣。
  • 電視美術館精彩展覽獻禮「七一」!
    恰逢「七一」來臨之際,電視美術館推出了精彩的展覽,以書寄興,以畫遣懷,表達對黨和國家的熱愛! 展覽推薦:山東廣電全媒體迎「七一」書畫名家筆會 展覽推薦:致大海·伴月灣名家美術館系列個展 ——王克舉油畫作品展
  • 陪娃看展除了打卡拍照,幹點啥事能讓TA收穫更多?
    暑期過了一半,孩子們除了穿梭在興趣班和補習班之中,在室外活動太熱,去博物館或藝術館這種室內場所,絕對是適合遛娃的好去處。最近,我陪伴女兒出去溜達的次數增多,其中一個點就是西岸美術館。好吧,我說了這些個頭銜怎麼像在打廣告,其實西岸美術館最令人我驚豔的
  • 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展覽簡介
    「創意圖像——中國當代海報設計」 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是一座將藝術名家紀念館與國家美術館各項功能相結合的現代美術館,地處充滿活力和創意的「設計之都」—深圳,它是我國國內最早關注當代設計藝術的美術館。 1999年,關山月美術館就承辦了「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 同期展覽推薦 | 龍美術館(西岸館)
    本期將介紹合作機構之一龍美術館(西岸館)及其於博覽會期間呈現的展覽。龍美術館以其私人收藏為基礎,長期致力於專業的藝術展覽、研究、收藏以及公共文化教育的傳播。以推動藝術發展和文化傳承為己任,紮根本土的同時,注重古今藝術、東西方文化的對比展示與研究,以全球性的視野呈現視覺藝術的多元性,系統地展現中國藝術的輝煌成就和當前世界藝術的新鮮活力,打造比肩世界水準的私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