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廣大來穗務工人員關注的2017年積分入戶名單終於確定,與2016年積分入戶僅需98個月醫保參保時間不同,2017年在取消計生審核後,大量原本被計生審核卡住的來穗人員得以申請,競爭尤其激烈,使醫保年限要求暴增至130個月。
此外,由於廣州市積分入戶政策計劃進行了調整,並且業已公開徵求意見,2018年廣州的積分入戶方案或將告別單純比拼醫保參保、居住證年限的方案,重新回歸到大積分時代。納稅、公益、社保、住房、學歷等都會成為積分選項,而且每分必爭。
2.2萬人角逐6000個名額
去年積分入戶競爭最激烈
據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廣州市積分制入戶於10月10日-11月8日接受網上申報,網上註冊人數3.07萬人,共有2.2萬人正式提交申請,其中1.75萬人通過初審。他們共同角逐的入戶指標為6000個,差不多一個指標有3.5人以上爭奪,是廣州設立積分入戶制度以來,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年。
根據《廣州市積分制入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統籌協調市發改委、公安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職能部門,整合和共享信息資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各區報送的申請人資料進行集中審核,於1月中旬公示了6040位排名靠前人員名單。經統計核實,現確定了6001位入戶人員名單並進行公告(最後3人均繳納社會醫療保險130個月、連續辦理《廣東省居住證》23個月,作並列排名處理,具有同等積分制入戶資格)。
省內來穗人員成功率最高
佔入戶人員總數的52%
據統計分析,2017年入戶人員來源分布廣且民族多。入戶人員分別來自天津、新疆等28個省(市、自治區),其中來自廣東省的佔總人數的52%,除廣東以外,人數最多的省份為湖南(12.5%)和湖北(7.5%);有畲族、仫佬族、錫伯族等19個少數民族。入戶人員在年齡上也很有特色,超七成人員在40歲以下。今年入戶人員中40歲及以下的人員佔總人數的76.5%,人群年齡分布較為年輕,為廣州贏得更多人口紅利。
高學歷也是今年積分入戶成功申請人群的一大特色,近八成擁有大專以上學歷,在廣州就業或創業時間較長。今年入戶人員中76%具有大專(高職)以上學歷,在本市繳納社會醫療保險的時間均在130個月及以上,最高為191個月。
超過六成在職業技能、急需工種和創新創業指標中獲得加分。在入戶人員中有3705人通過「技術能力」和「急需工種或職業資格」獲得加分,97人通過「創業創新」指標獲得加分,包括汽車駕駛員、養老護理員、民航安全檢查員等一線技術人員,推動廣州引進和培養技能人才,打造「羊城工匠精神」,營造促進高技能人才和高新技術企業、新型研發機構成長的良好環境。
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來穗人員服務管理部門將通知獲得入戶指標的申請人辦理入戶手續,為來穗人員送上新年大禮包。
今年可能啟用新政策
專家呼籲多增加名額
目前,廣州市政府業已推出推動非戶籍人員入戶方案,並提出在2020年前將戶籍人口增至920萬的目標。積分入戶一直是廣州增加戶籍人口的一個因素之一。
由於廣州市已準備對現行積分入戶方案進行修訂,並且已經公開徵求意見。從徵求意見稿的情況來看,今後的積分入戶不會再單獨唯醫保繳費年限、居住證辦理年限來決定指標的歸屬。這樣一來,積分入戶又將重歸大積分時代,諸如獻血等公益項目,住所、學歷等都會成為加分項。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積分入戶政策怎麼修訂都可以放在一旁,關鍵是希望積分入戶的名額能夠增加。畢竟單2017年一年,就有1萬多來穗人員期望入戶還未能入戶。積分入戶的剛性需求人數依然龐大。」公共政策研究員、廣州民盟社會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餘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