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 攝影 王鑫
9月,學校開學。暑假過後,校門口的馬路重見熙攘。接送孩子的家長和小朋友們,滿臉都是對新學期的期待與憧憬。
教育,乃人生大事也。也是社會的百年大計。仔細回想一下,所有的源頭,都始於「至聖先師」——孔子。
開學這天,我到山東省話劇院正在創排的話劇《孔子》排練現場探班。這部話劇,由著名藝術家張繼鋼先生親自執導。在現場看戲,一位藝術家的嚴謹細緻和卓越追求,恰是師者風度。
第一場話劇中有段歌舞表演,浣紗女腳步輕盈,婀娜多姿地走上舞臺,張繼鋼導演在臺下打著拍子,眼神聚焦到演員的每一個動作上,「動作不到位,再來」、「鋼琴伴奏彈錯了一個拍子,再來」、「情緒不應該是這樣,再來一遍」……單是走上舞臺中央的這十幾秒就反覆排了六七遍。
到了緊要處,他將雙手放在腰間,親自示範動作。踏一步,都有些不同凡響的考究。南子的扮演者陳雅斕是舞蹈專業科班出身,張繼鋼跟她說:「咱倆一起給演員示範一下這裡的身體情緒。」兩人一前一後,重現了浣紗女走上舞臺的十幾秒。
下午三點半,話劇《孔子》進行了前六場的舞臺聯排,演員們便服上場,情緒飽滿地上演了一齣好戲。所有演繹,每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音符,讓人不免泫然欲泣,久久不能平復。
舞臺聯排結束後,張繼鋼拿起話筒,首先對團隊的精彩呈現表示認可和鼓勵,繼爾便開始找不足,一絲不苟。他拿起觀演過程中記錄的筆記本,一條一條地指出演出中存在的問題,包括臺詞順序,几案、竹簡等道具的擺放,甚至連字幕切換與劇情的時間差都要分毫不差,「演老太太的演員越來越好了,但是你說錯了一個字,是一『條』喪家犬,不是一『只』喪家犬。」這種精益求精的工作狀態,正是他的日常。
三人行,必有我師。話劇《孔子》的團隊,有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好氛圍。
得知記者是個95後,張繼鋼導演笑著問:「你覺得怎麼樣?平時看不看話劇?」他這種謙和的風度,讓我真心點個讚。我看到的,只是排練場的一部分,相信在9月28日的世界首演上,主創團隊會呈現一個震撼、唯美、又創新融合的別具一格的話劇作品。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