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克斯作為拉美文學大爆炸浪潮中最閃亮的代表之一,他的《百年孤獨》因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和魔幻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沉迷於那個魔幻的開頭:
「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百年孤獨》這本書,不止在開頭充滿魔幻,還有書中運用的色彩意象也是一大特色,其中以黃顏色的意象尤為突出,它們在印證主題和營造氛圍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百年孤獨》中「黃色」意象解讀
1、黃色花朵——死亡的哀歌
書中有很多寫到黃色花朵的地方,而它們無一例外都表現了同一種含義——死亡,帶有印第安人「天人感應」的色彩。
作為布恩迪亞家族的開創者或家族預言者,他們去世時都有黃色花朵出現,在這裡「黃花」是一種令人肅穆悲傷的原始巫術祭祀儀式,用來祭奠馬孔多一去不復返的「伊甸園」歲月和歷史開創者們「死亡的孤獨」。
沉重的死亡事件就這樣被藝術化的敘事消解掉了,反而帶有淡然唯美的感受
2、小金魚——孤獨的糾纏
黃澄澄的「小金魚」無疑是《百年孤獨》中貫穿始終的最重要的黃色意象。
小金魚除了具備預言死亡的能力,也隱含了「存在的孤獨」這一主題。無論奧雷連諾上校的人生到了哪個階段,他從未停下過的事情就是製作小金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抗爭孤獨的方式,每次做到25條時,奧雷連諾就會重新銷毀,再從頭製作,他認為這是「命運帶給他的唯一愉快的時刻」。
永不停息地勞作,永不停息地抗爭,像是在抗爭那種孤獨一般,卻一次次的陷入命運的圈套。明明知道毫無結果,卻又安於這種生活,自身的存在對於他來說是痛苦的,看清了這點的上校十分平靜地走向了死亡。
3、黃蝴蝶——愛情的幻滅
我國古代出現蝴蝶都是美好愛情的存在,在《百年孤獨》中潛移默化地使用了這一隱含意義。蝴蝶是愛情,黃色是滅亡,這雙重意象的結合,就是梅梅愛情毀滅的悲劇,也是愛情的孤獨。
「愛欲是死亡的一種形式,它像是一面鏡子,反映了存在於這個世間最深的孤獨;它像是毫無希望的祈禱,不斷地求助於一種失去了的可能性。」
梅梅與毛利西奧那真摯的愛情出現,總會有蝴蝶的出現。倆人的愛情終究是拗不過現實的殘酷,。兩個相愛的年輕人就以陰陽相隔的悲劇結尾,可是他至死黃蝴蝶都沒有離開。
母親殘酷對待女兒的悲劇,我們仿佛也能看到「當一個社會普遍失去了對生命與愛情的同情與認可時,那是一場真正的災難」
4、黃金與香蕉——罪惡之源
黃金本就是一種罪惡之源。黃燦燦的金子從頭至尾貫穿整本書,第一代霍·阿·布恩迪亞本來是一個勤勞勇敢的家族開拓者,可是自從迷上鍊金術以後,就從精力充沛、衣冠楚楚逐漸變成了一個外表疏懶、衣冠不整的人。
「鍊金術」得到的財富,仍是沒有減少霍·阿·布恩迪亞內心的孤獨,他甚至意識到了這個會給家族帶帶來的厄運,但財富就是讓人嚮往,即使付出生命。
後來拉丁美洲成為殖民地之後,殖民者奴役當地的勞動力開採礦物、蔗糖或者菸草,為了掙到和黃澄澄的香蕉一樣顏色的金幣,馬孔多小鎮上的人們紛紛加入香蕉公司當工人,但是很顯然土地上一片又一片的「豐收的黃色」,並沒有給居民們帶來金子,帶來的卻是殘忍的壓榨和剝削,殖民者甚至用機槍掃射罷工的人群。
香蕉是資本、是奴役、是殖民,大片金黃香蕉的顏色預示了血流成河的死亡。燦爛美與恐怖感碰撞在一起,又是一種給人奇特感覺的死亡詩學。
黃色意象群交織在「孤獨」這一主題中,時時刻刻暗示著這種精神狀態和生存氛圍,在創作方面給了其他作家很多靈感。
例如,中國小說家莫言就吸收了這一寫作方法,在作品中大量使用色彩意象,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
我們畢竟不是生來就享受孤獨的。人不是該死的時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時候死的。
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或許會有人說它太過荒誕,太過極端,但這偏偏是它的價值所在,它的荒誕,他的魔幻,造就了它濃厚的現實意義,它豐富的想像力使它成為文壇上不朽的經典。
你若不找出孤獨的根源,孤獨將一直延續下去;香蕉固然好吃,你也不能拿它替換一日三餐。
所以,別怕去面對孤獨,去挑戰孤獨,或許你可以從這本《百年孤獨》中看到孤獨的本質,找到孤獨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