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張國榮唱歌、發掘梅豔芳的黎小田離世,捨不得這位香港音樂教父

2020-12-13 淘漉音樂

2019年12月,高以翔的離開後再一次傳來噩耗。

陪伴了幾代聽眾的香港音樂教父黎小田安詳離世,終年73歲。

說起黎小田,很多90後、00後對他都不熟悉,他監製過的歌,捧紅的明星,你們一定耳熟能詳。

黎小田在香港樂壇的地位可以對標日本的久石讓和秋元康。

被譽為80年代香港樂壇黃金時代的金手指,堪稱「全能音樂人」。

他不僅是影視劇配樂的金牌作曲人,也開啟了張國榮、梅豔芳的天王天后之路。

如今,這位樂壇大師也永遠留在了2019,去天國和他的老友們重聚了。

黎小田原名黎田英,生於藝術世家,父親黎草田是著名音樂人,母親是作家楊莉君。

妹妹黎海寧則是著名的編舞家,也是城市當代舞蹈團的創辦人之一。

在如此濃厚的藝術環境長大,他自小就學古典音樂。

後來,也不管父親是否反對,毅然決然的改去學了吉他。

由於父親在4、50年代為長城電影公司做配樂,黎小田5歲就當起童星。

第一部拍的電影是《兒女經》,之後再拍楚原導演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演藝生涯並沒有堅持很久,16歲的黎小田結束童星生涯,決定遠赴英國留學。

回國後,他參加TVB第一屆「作曲邀請賽」獲得季軍,自此展開作曲人之路。

不過,當時並未受到重視的黎小田在1975年時跳槽電視發展。

主持綜藝節目《家燕與小田》,搭檔薛家燕一炮而紅,之後發行同名唱片,聲名大噪!

除了幕前演出,黎小田創作過大量出色的流行曲。

在事業黃金時期,黎小田包辦麗的電視大部分劇集主題曲、插曲,無不膾炙人口唱到街知巷聞。

黎小田稱得上是與顧嘉輝並列的香港電視劇主題曲時代的音樂教父。

顧嘉輝包攬無線主題曲創作的同時,黎小田則囊括了亞視的半壁江山。

《天蠶變》《殘夢》《人在旅途灑淚時》及《戲劇人生》不負眾望入選「十大中文金曲」。

看到黎小田今晨過世的消息,腦海中登時飄過許多久遠的旋律。

毫不誇張地說,這其中的一些旋律承載了大家對港劇最初的記憶。

對於更多70後的影視迷來說,黎叔的音樂更是他們深藏在心間不可替代的歲月經典。

1983年,作為內地首批引進的港劇之一,《大俠霍元甲》在廣東電視臺播出,之後在中央電視臺以及各地方電視臺播放。

一時間,萬人空巷,收視爆棚,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更是紅遍大江南北,廣為傳唱。

激昂大氣、盪氣迴腸的旋律從黑白電視機裡飄揚而出,深深嵌入千千萬萬的觀眾腦海之中。

作為曲作者,黎小田賦予了這首歌極其旺盛的生命力,使其得到全球華人的一致認可與好評。

不得不說,許多老一輩香港音樂人,真的很有家國情懷,值得眼下一些香港藝人好好學習。

黎叔的過人之處,還表現在他對後輩的大力提攜。

對於張國榮,黎叔更是毫無保留。

1977年,亞視的前身麗的電視舉辦「亞洲業餘歌唱比賽」,而黎小田就是當時的評委之一。

這屆比賽,黎小田遇到了往後歲月裡的合作夥伴和摯友張國榮。

不過他倆的第一次見面可並不是心心相惜,而是互相看不順眼的。

黎小田和彼時22歲的張國榮的第一次碰面便發生了互嗆對方的小插曲。

張國榮參賽歌曲《American Pie》原版足有八分鐘之長,唱到一半時,黎小田便按鈴打斷了張國榮的表演。

「張國榮,你停下來。」

黎小田對舞臺上的年輕人說。

沒想到臺上的這位是個拗脾氣:「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首歌,唱一半就沒意義了!」

籤約後的張國榮,發行的兩張唱片《Daydreaming》和《情人箭》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

對於在西洋化環境長大的他來說,前者不適合香港樂壇,後者又為了追求接地氣而喪失了特色。

黎小田不願人才流失,不僅為張國榮譜曲、編曲、監製和把關,更對張國榮的唱腔給予了指導。

他以「貓王」普雷斯利的作品為模板對張國榮的唱腔和發聲方式進行改造,希望能達到低沉、哀婉、滄桑的效果。

使其成為張國榮獨有的特色唱腔,也將性感的男人味更加凸現出來,張國榮自然也不負眾望。

以至於後來大家對於哥哥渾厚、有磁性的唱腔印象深刻,沉醉其中,這其實都是黎小田的功勞。

黎小田挖掘出了張國榮潛質中最本色的一面,把他打造成樂壇上獨擋一面的超級巨星。

為其監製首張個人大碟《風繼續吹》,奠定張國榮在樂壇無可取代的地位。

找對了音樂路線,又找對了歌,張國榮在歌壇很快躥紅了。

其實黎小田為張國榮寫的紅歌不多,張國榮在華星唱片呆的時間也不久。

但是他為彷徨找不到方向的張國榮找準了音樂定位。

雖然合作時間並不長,可張國榮1989年告別歌壇演唱會,還是隨著黎小田的鋼琴伴奏,唱了《不怕寂寞》。

在哥哥的心裡他一直把黎小田當成恩師一樣的存在。

如果說黎小田是張國榮的伯樂,那對梅豔芳來說,他更是情深義重的恩師。

梅豔芳第一次登上電視便是在《家燕與小田》中演唱粵劇名曲《帝女花》。

聽到梅豔芳歌聲婉轉動人之後,黎小田便鼓勵她去參加TVB新秀歌唱大賽。

黎小田慧眼識人,梅豔芳更是聲名大噪,一舉奪冠。

之後黎小田所在的華星唱片直接籤下梅豔芳足足8年。

被問及為何要籤約一個新人歌手這麼久?

黎小田回答:「這不是錢的問題,是心血的問題,這樣我才會放心在你身上投資很多東西,請人來栽培你。」

在第一時間他就認準了梅豔芳是他要付出心血栽培的對象,她值得他付出,她的確足夠優秀。

梅豔芳的音樂定位也是由黎小田定下。

剛出道的梅豔芳其實遠沒有後來大姐大的風範,是黎小田為她定下了幽怨、哀婉的女低音路線。

1989年,憑梅豔芳主唱的經典作《胭脂扣》,獲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

讓她在華星唱片從選秀新人一舉躍升至全港第一天後的位置。

對香港樂壇來說,那真是一個美好的年代。

百花齊放,爭奇鬥豔,誰都在認真地對待音樂所賦予的一切,為了展現更好的音樂而努力。

如今,黎叔走了,上個時代的輝煌又落幕的暗淡了幾分。

許多人的青春與記憶也隨著逝去了。

時間總是不留情面,帶走了我們僅剩的些許記憶中的快樂。

這些老牌音樂人的離去,似乎在提醒著我們,那些曾創造一個音樂時代的殿堂級人物都老了。

他們正在一個接一個地離去……

曾經憧憬崇拜的人一點點退出歷史舞臺,換上了越來越陌生的名字和曲調。

音樂變得不再膾炙人口,複雜的電音和炫技巧讓音樂失去了最原本的美妙曾經的輝煌和燦爛被新的潮流席捲。

仔細想想,時間帶走的不僅僅是人,更是藝術,還有我們的回憶和衝動。

不禁思考,華語音樂圈到底還要經歷了幾次喪失之痛?

不知道上帝在天堂到底需要策劃一個什麼樣的音樂盛會?

以至於需要把我們心中的頂級音樂英雄,一個個帶走。

《千千闕歌》的詞作者林振強於2003年逝世;

《旋木》詞作者楊明學2004年離開;

《恰似你的溫柔》曲詞作者梁弘志於2004年離開;

《上海灘》《滄海一聲笑》《男兒當自強》曲詞作者,香港著名的音樂製作人黃霑於2004年去世;

《梅花三弄》曲作者陳志遠於2011年去世;

《敢問路在何方》詞作者閻肅於2016年去世;

與齊秦一起創建了虹樂隊的資深音樂人劉天健,因心臟病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鄧麗君的御用作詞人、留下無數經典詞作如《甜蜜蜜》、《小城故事》的莊奴老人也離開了;

還有年輕的喬任梁,他的心願是成為真正的搖滾歌手,卻在還有一個月滿29歲因抑鬱症而自殺;

第一代搖滾歌星臧天朔肝癌去世;

「吉祥三寶」永失一寶,著名音樂人布仁巴雅爾去世;

臺灣地區資深音樂製作人阿怪不幸因病猝然離世。

還有大家可能不熟悉的曾與崔健並肩戰鬥的王曉京、臺灣民歌手潘安邦、寫下《橄欖樹》等經典名作的李泰祥……

悲痛沒有停止。

可遺憾的是他們的創作就此停止,伴隨我們度過多少歲月的音樂沒有續篇,回憶就真的只能回憶。

除了留下幾張經典的作品,只剩下人們茫然失落地在他們創作出的偉大音樂中重溫過去的震撼與感動。

時間的流逝、都如同列車行駛般,不會做片刻停留。

我們能做的,就是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告別的時候好好祝福。

生命無常,但音樂不死。

經典人物總有別去的那天,但音樂和藝術永遠不會離開。

斯人已逝,只願這些老藝術家們能夠陪伴我們久一點,再久一點。

相關焦點

  • 捧紅張國榮梅豔芳的黎小田走了,港樂黃金時代徒留背影
    就好像張國榮和梅豔芳,兩個都是從黎小田擔任音樂總監的音樂比賽脫穎而出,一個拿了第二,一個拿了第一,但兩場音樂比賽,卻分別是在麗的(亞視)和無線。假設黎小田的人生故事不是這樣,1977年出現在麗的音樂比賽上的張國榮沒有按照黎小田的建議改歌,或者黎小田沒有在那一年去無線發掘梅豔芳,他們依然會嶄露頭角嗎?
  • 曾捧紅張國榮,梅豔芳的伯樂「黎小田」去見和他們相聚了
    12月1日,高以翔遺體回臺的事都還沒過去,就又傳出一噩耗——香港資深作曲家黎小田病逝。慧眼伯樂,「音樂教父」或許你不曾聽過他的名字,但你肯定聽說過他捧紅過的人,聽過他寫的歌。其實他五歲的時候便出演電影《兒女經》、《可憐天下父母心》可以說是個電影童星。1960年之後便開啟了他的音樂創作之路。1982年跳槽到華星娛樂,擔任音樂監製人。
  • 黎小田葬禮前妻關菊英未送最後一程,有心人代張國榮送花圈謝恩師
    香港知名音樂黎小田12月1日因病離世享年73歲,連日來香港各大電視臺,電臺都不約而同地舉辦了悼念黎小田的活動,共同緬懷這位音樂巨匠,而黎小田的告別儀式則是在12月15日舉辦,12月16日早上進行大殮儀式。
  • 黎小田除了捧紅梅豔芳、張國榮等明星、還為「粵語版國歌」作曲
    捧紅過梅豔芳張國榮呂方等歌手的作曲家黎小田,最經典的5首歌曲」喜歡看圖文的朋友請往下看。)這兩個月出了幾期關於著名填詞及作曲人最經典的十首歌曲,比如香港填詞第一人黃霑;香港作曲教父顧嘉輝;「詞壇聖手」盧國沾;詞聖林夕;被人遺忘的香港填詞人鄧偉雄;還有「詞匠」鄭國江。許多朋友留言說,之前說得太多了,能否介紹簡單點,讓大家安靜地聽歌;還有朋友說,之前除了顧嘉輝,介紹的都是作詞人,能否多介紹幾個作曲的?
  • 捧紅梅豔芳和張國榮,黎小田最喜歡的歌手竟是陳百強,原因有兩點
    黎小田是位全方位的藝術家,幕前幕後都表現非常出色。他不僅是影視劇配樂的金牌作曲人,曾為梅豔芳和張國榮主演的電影《胭脂扣》配樂並創作同名主題曲,拿下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曲。作為流行樂壇的一代宗師,也成功地為張國榮、梅豔芳開啟了天王天后之路。張國榮和黎小田是亦師亦友的關係,他們的合作多在80年代的華星時期。
  • 殿堂級大師,梅豔芳「最重要的男人」讓其脫衣秀身材,今肺癌與世長辭
    而完全與其並肩的便是音樂教父黎小田了。有人說,顧嘉輝和黎小田包攬了無線劇集的主題曲創作的大半江山,在當時流行曲的流金歲月,他們主宰了整整10年的樂壇秩序。黎小田,原名叫做黎田英,父親為作曲家黎草田,母親為作家楊莉君,出生於文藝世家的他,自小便有著表演天賦。
  • 黎小田葬禮張國榮署名花圈醒目,「恩重如山」致謝恩師
    12月1日,香港知名音樂人黎小田因病去世,享年73歲。 作為香港音樂史上的巨匠,黎小田在香港娛樂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離世讓很多受其恩惠的明星藝人深切緬懷。 連日來香港各大電視臺也都在製作專題節目緬懷黎小田。
  • 曾捧紅梅豔芳張國榮的樂壇大師去世!你一定聽過他的歌
    資深音樂人黎小田,於12月1日早上7時55分離世,享年73歲。黎小田出生於音樂世家,曾寫下多首家傳戶曉的名曲,其中包括《大地恩情》《胭脂扣》《人在旅途灑淚時》及《戲劇人生》......黎小田與搭檔薛家燕,二人的節目《家燕與小田》曾紅極一時。黎小田的名字你可能不熟,但受過他的恩惠的,卻有梅豔芳、張國榮等一批天王天后。黎小田與梅豔芳梅豔芳入行是參加1982年第一屆新秀,而叫梅姐參加比賽的正是黎小田。
  • 73歲香港音樂人黎小田去世:一曲《萬裡長城永不倒》曾火遍全國
    12月1日早上,香港著名音樂人、《萬裡長城永不倒》作曲黎小田去世,終年73歲。他一生捧紅了好多巨星,包括梅豔芳、張國榮和呂方等。 網友紛紛發帖追思,希望老人一路走好,在天堂與「哥哥」張國榮相逢。
  • 黎小田曾告訴年輕歌手走紅的訣竅,說張國榮梅豔芳就是這樣紅的
    曾經憑歌曲捧紅了張國榮和梅豔芳的黎小田,曾對新生歌手這樣告誡:別急著開演唱會,要有較多的積累,否則不可能紅。並且還舉例說明,說當年梅豔芳從小時候就在歌廳唱歌,她經過長期的積累才形成後來的風格,到了後來她還在尋求變化和發展。還有張國榮,沒走紅的時候面對比自己更紅的陳百強,依靠自己的實力,一步一步打拼出來。他唱的歌表達感情很直接,加上當年不像現在這麼快,有這麼多新手出來,所以當時的張國榮沒有什麼壓力,開巡迴演唱會都很輕鬆快樂。
  • 父親是裁縫、大姐是78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名校肄業張國榮愛唱歌
    (張綠萍和張國榮)張綠萍的丈夫麥法誠首任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表兄潘宗光前香港理工大學校長。女婿劉遵義 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張綠萍一門三位香港大學校長,真的是書香門第。(張國榮和大姐張綠萍。)1977年21歲的張國榮獲得麗的電視亞洲歌唱大賽香港區亞軍,進入歌壇。(張國榮參賽畫面)(香港真的是很「小」)也正是在這次大賽上,張國榮遇見了自己的貴人,一手捧紅自己的作曲家黎小田。
  • 黎小田去世 曾創作《萬裡長城永不倒》等經典歌曲
    近日,據香港媒體報導稱,著名音樂人黎小田傳出病重住院。 12月1日清晨,黎小田秘書在社交媒體平臺發文表示:「多謝各位新聞界或傳媒界的朋友的全日等候,現本人Clara.Lam以著名音樂人黎小田先生的秘書身份向外宣布,黎小田先生於2019年12月1日(即本日)早上7時55分安詳離世,根據老闆李先生生前的意願,將不會對外作任何有關病述之交代,並希望能以低調方式處理。稍後時日,我謹以秘書代理人身份代表黎小田家人向大家再作有關喪禮事宜的發布。
  • 梅豔芳模仿徐小鳳,張國榮力捧張衛健,但翻唱譚詠麟的歌手卻最多
    要知道,早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選秀節目,可是巨星出道的試金石,像張國榮、梅豔芳、張學友、黎明這些人,都是通過唱歌比賽出道。在舞臺上,歌手選歌也很重要,像這班巨星,他們最愛唱誰的歌,你知道嗎?1982年,梅豔芳參加第一屆香港新秀唱歌大賽,她憑藉翻唱一首徐小鳳的《風的季節》問鼎冠軍。當年的評委黃霑有感於梅豔芳的颱風太靚,把徐小鳳原唱中的高貴優雅,演繹得太過生動。霑叔破例給梅豔芳打了滿分。
  • 「回顧2019」悲傷的一年 多位香港前輩藝人 TVB老戲骨相繼離世
    因為在TVB飾演「上等人」而深入人心的資深演員梁舜燕,年僅11歲就加入劇社演話劇,入行62年的她,曾負責教過TVB訓練般的儀態課程,汪明荃也曾是她的學生。梁舜燕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一直在電視臺工作,見證了香港電視行業的興衰。
  • 華為音樂帶你重溫香港樂壇經典人物——梅豔芳
    今年聖誕節,唐鶴德在ins上曬出一張與哥哥張國榮的合照,一句「昔日聖誕,Merry Christmas」引無數粉絲淚目。在張國榮逝去15年後,他的愛人與歌迷卻從未忘記他。那時候紅極一時的香港樂壇,曾湧現了多少讓人記憶深刻的樂壇巨星,張國榮、譚詠麟、梅豔芳……他們都是那個時代的驕傲和豐碑,他們曾引領華語流行音樂領域出現過一種全球流行歌壇罕見的現象,一種大多數國民所聽不懂的方言成為了引領流行音樂趨勢的主流聲音
  • 張國榮背後的女人
    同名主打歌《心債》反響不錯,奪下香港電臺中文金曲榜周冠軍,梅豔芳的形象卻被媒體詬病「做作裝純,欺騙觀眾」。因為她出道前為了生計,在各大夜總會跑場唱歌,如今給大眾的感覺,仍像舞廳小歌女,和《心債》中的形象違和。
  • 張國榮陳百強梅豔芳都對她特別關照,只因她的背景一般人不敢動她
    因為何超儀的姐姐何超瓊和哥哥張國榮羅文梅豔芳都熟識,何超儀也和他們走得近,哥哥張國榮還曾在何超儀籤約滾石唱片,卻長達五年一無作為,一張唱片都沒有退出很是苦惱和尷尬,哥哥張國榮就特意過來問何超儀,「你跟滾石都籤了幾年約,唱片不是早就錄好了嗎?還不能推出,是不是這張唱片出了什麼問題?需要我幫忙嗎?轉公司也可以的。」
  • 他是肥姐 甄妮摯友,被稱為音樂教父造就經典,張學友為他抬棺!
    1989年,張國榮參加黃霑、倪匡、蔡瀾三人主持的節目《今夜不設防》,在節目上張國榮坦言自己在頒獎典禮上為何會哭,原因就是羅文嫌獲獎的歌曲太少了,所以沒去參加頒獎典禮,但是自己去了,很想獲獎,卻一個獎項也沒有,這巨大的落差對比,讓張國榮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才會忍不住哭泣!這也間接的證明了就連張國榮都敬佩的歌手,羅文在當時紅到了什麼程度!
  • 香港第一經紀人陳淑芬內疚一生,想對張國榮說: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1977年,不滿21歲的張國榮,拿著六姐給的二十塊錢(報名費五塊),報名參加了麗的電視臺舉辦的亞洲音樂歌唱比賽。在香港區決賽前排練時,因為音樂超時,他嗆了自己日後的恩師黎小田,黎小田說:「就三分鐘,你愛唱不唱!」
  • 1985年紅磡之夜,一首歌串起了整個香港樂壇的黃金時代
    一首《十分十二寸》含金量極高,它整合了當時香港最膾炙人口的20首歌。  原唱歌手中有的成名已久,有的銳不可當,其中大部分原唱也正是當晚「金曲獎」的候選得主,更有「歌神」「教父」「校長」等頭銜。  而他眾多的粵語歌曲,成為香港音樂不滅的印記。  羅文,人稱「教父」。  他最為內地所熟知的作品非《鐵血丹心》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