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宋填詞76-85 秋風多少愁 10首詞10個小故事

2020-12-20 老街味道

前言

觀宋填詞系列,算是老街一種特殊形式的讀書筆記,在讀過宋詞人的生平故事以及代表作品後,每一篇都填一首這個詞人用過的詞牌為練習之作。

為了以後方便查詢,每十首作一個小合集。今天是從觀宋填詞76-85共十首詞。

76、《臨江仙·二帝北行》

萬國鹹通成一夢,蕭條胡月荒城。杏花絕唱客心驚。愁雲無雁信,衰草踏霜冰。望斷江南煙雨路,無端空惹多情。西湖歌舞賀中興。風沙千裡外,含淚憶花燈。

讀宋詞,有一個最重大的事件是必須了解的,就是靖康之變。1127年,金兵南下勢如破竹圍困了東京汴梁,徽欽二帝被俘北上,最終老死異鄉,北宋也因此而亡。

77、《水調歌頭·和李光泊舟嚴陵》

拂袖飄然去,湖海嘆悲涼。扁舟一葉孤影,樽酒愧嚴光。沉醉江南煙柳,誰惜中原父老,仰面問穹蒼。荏苒朱顏老,風月染清霜。轉滄溟,吹玉笛,笑倉皇。柴扉半掩,留得三徑繞松篁。瘦馬瓊崖萬裡,書卷芸窗一夢,安處即吾鄉。芳草天涯客, 吟詠樂遐荒。

南宋有李綱、趙鼎、李光、胡銓四名大臣,他們都是著名的主戰派,也是秦檜的死對頭,先後因為被貶海南。

李光最有名的是一首《水調歌頭》。 創作於在其60多歲以後被貶謫的途中,其好友劉一止還唱和了一首。

老街這首詞也是次韻之作。

78、《西江月·搖首紅塵看破 》

搖首紅塵看破,垂竿學作漁翁。幾回詩酒賦春風,天與我才何用。轉瞬朱顏霜鬢,曾經壯志空空。芸窗燭火撲飛蟲,萬事一場秋夢。

邵興二十九年(1159),78歲的朱敦儒去世。 作為跨越南北宋的著名詞人,朱敦儒的影響力甚至連秦檜父子都設法拉攏。

朱敦儒在北宋時自稱「清都山水郎」,屢招不就,可惜在南宋晚節有汙,與秦檜有了一點瓜葛,秦檜死了以後,朱敦儒再次回到了山水之間的神仙生活。

朱敦儒暮年詞中常有浮生若夢的淡然, 如這首《西江月》:

元是西都散漢,江南今日衰翁。從來顛怪更心風。做盡百般無用。屈指八旬將到,回頭萬事皆空。雲間鴻雁草間蟲。共我一般做夢。

老街這首詞是次韻朱敦儒的一首習作。

79、《鷓鴣天·庭院深深對月時》:

庭院深深對月時,好風如水動羅帷。鏗然一葉三更夢,惆悵孤雲半闕詞。梧桐影,玉狻猊,陽關同唱憶相離。至今多少寒砧夜,寶鏡塵生霜鬢垂。

觀宋填詞79的故事,是秦檜手下的馬屁精周紫芝,他曾經給秦檜寫了幾十首祝壽詞。想必60多歲才中進士作官的周紫芝,早就不願意經歷無謂的風波,這些應酬之作或許不得不為之。

在他的詞中,也很少看見南宋詞人力圖恢復慷慨激昂的作品。

不過周紫芝依然是一個很優秀的詞人,老街最喜歡他的這兩句: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出自於周紫芝的《鷓鴣天》: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老街的那首《鷓鴣天·庭院深深對月時》不是次韻,是用韻。

80、《眼兒媚·讀趙佶詞有感》 :

忍聽羌笛落梅花,含淚入胡沙。江山萬裡,汴京一夢,弦斷琵琶。南枝春綻香猶在,雙燕覓誰家。西風離黍,朱欄殘闕,多少繁華。

上面說過宋徽宗父子的悲慘遭遇,宋徽宗也算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兼藝術家了。他自然也懂得倚聲填詞,他的一首《眼兒媚》,抒發了家國之痛:

玉京曾憶舊繁華。萬裡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

老街的《眼兒媚·讀趙佶詞有感》,就是指讀這首詞有感。

81、《六么令·金陵懷古》

一江橫斷,杳杳中原闊。新亭應愧,中流擊楫將軍發。潮落潮升此刻,唯有當時月。烏衣湮滅,秦淮猶唱,多少陰晴與圓缺。欲辨歸來雙燕,遷客星星發。六代如夢興亡,幾度清秋節。 可嘆東南半壁,權智還傾奪。光陰虛設 ,徽欽北狩,瀚海餐風驚霜雪。

南宋四名臣中,老街最熟悉的就是李綱,因為小時候老是聽《嶽飛傳》,所以對李綱最為熟悉。

李綱有一首《六么令 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寫在靖康之變以前,第二年他回到北宋國都,領導了第一次汴梁保衛戰,第二次保衛戰時,他被貶外地,等朝廷召回在半路時,兩個皇帝已經被抓走了。

南宋時,李綱又被小朝廷不容,75天便遭罷相,第二年竟然被貶到了海南島。

老街這首金陵懷古, 是第一次使用《六么令》這個詞牌填詞。

82、《眼兒媚》

雲散樓空笛聲寒,花影上欄杆。月華似水,好風如扇,不覺春殘。 千帆過盡滄江裡,來去幾人閒。一杯獨酌,耳聞徵雁,心在燕山。

又一首《眼兒媚 》,觀宋填詞82寫的是左譽的故事。這個詞人名氣不大,估計知道的不多。

83、 《好事近》

午靜釣絲閒,點點楊花飄落。 驀地春風吹起,過蓮塘亭閣。一池萍碎水東流,前生恍如昨。遙望鷗飛鷗滅,竟何方棲泊。

觀宋填詞83記載的是蔣雲龍,這個人的生卒年不詳, 事跡也無人知道。《全宋詞》僅僅收錄了3首詞,其中有一首《好事近》。

老街這首用其韻腳:落,閣、昨、泊。好事近這個詞牌大多用入聲韻,別有韻味。

84、《燭影搖紅·安陸浮雲樓》 :

臨遠登高,騷人俊賞誇能賦。浮雲遙對盡離杯,樓閣臨江渚。芳草參差煙樹。倚朱闌、數峰無語。煙迷柳暗,人靜春空,一川愁絮。重到須驚,潮平目斷思荊楚。鄖城一帶小南湖,題壁今何處。惆悵斜陽日暮。漫吟來、無人野渡。一襟感慨,滿眼滄桑,當時風雨。

觀宋填詞84 寫的是廖世美,這個人前面兩位一樣,名聲不顯。他有一首《燭影搖紅 ·題安陸浮雲樓》。

老街其實沒有去過這個地方,作為練習, 作了上面這首《燭影搖紅·安陸浮雲樓》。

詞中的鄖城,《水經注·溳水》載:「遼水又西南流,至安陸縣故城西,故鄖城也。」 清朝道光年間長江決堤,安陸古鄖城被淹沒,不知道在小南海湖下是否還有浮雲樓的一點遺蹟。

85、《卜算子·秋風多少愁》

秋風多少愁,目斷雲邊樹。曲盡陽關折柳時,夢裡分攜處。馬跡香隨步,孤枕鴛鴦語。千裡相思獨倚欄,愁不盡、天涯路。

老街的這首《卜算子》用了徐俯的這一體,《卜算子》一般是四十五個字,徐俯體最後一句破成了兩句,因此多了一個字 。

徐俯有個舅舅如雷貫耳: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

結束語

十首小詞,都是練習之作,附於每一篇觀宋填詞系列文章的結束語中。

目的是在閱讀古人作品時,加強記憶,同時也練習自己的創作能力。不過還是有很多詞人的故事過目即忘,甚至自己填的詞,也很快就忘記了。

有些十年前自己做的詩詞反而歷歷在目,不知道為什麼?

@老街味道

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單純寫景嗎?

黃庭堅說杜甫作詩韓愈作文,無一字無來歷,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觀宋填詞120 袁去華這三首詞,寫出了宋詞的詠物懷人之妙

相關焦點

  • 觀宋填詞131|王炎這首詞別具一格,竟然不寫風花雪月
    梅花引有單調雙調之分,王炎的這首詞是單調,常見的思婦題材。三、進士出身的婺源王炎這個王炎有《雙溪集》創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卷一百六十 集部十三》中介紹王炎和他的《雙溪集》時說:宋王炎撰。炎字晦叔,婺源人。
  • 觀宋填詞163|七分是恨,三分是淚,黃孝邁這首詞模仿蘇東坡
    他是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在1220年前後大約6年,正是金宣宗南下侵宋時期,前面一篇寫觀宋填詞162記載淮上女的故事,這是發生在這一時期。黃魯庵曾經作過國子學正、南劍州添差通判 。黃魯庵的故事不多,其子黃孝邁的故事就更少了。
  • 觀宋填詞110 魯逸仲竟然是孔子47代孫 填詞不亞於秦少遊
    淮南十裡鶯花老,月照關山笛裡愁。另有三首絕句,是寫給著名詩人李之儀的(字端叔),《陪李端叔遊潁昌西湖三首》 :霜風吹老菊離離,水外秋雲送雁飛。來伴謫仙閒杖屨,滿林丹葉襯斜暉。樓影搖波到碧空,拒霜無數隔堤紅。只應明夜關山月,憐我相思不寐中。
  • 觀宋填詞109 嶽飛的痛苦反映在這3首詞中,可以看出賦比興的區別
    只是不太理解幹嘛起了個「滿江紅」呢?在《全宋詞》中,我們可以看到嶽飛傳下來了3首詞,其中有兩首《滿江紅》、一首《小重山》。從這三首詞中,可以看出填詞的手法有和不同。一、《滿江紅·寫懷》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 觀宋填詞130|合同夫妻?趙長卿心上人被嶽母討迴轉嫁給了農夫
    但是趙長卿是個例外,他傳下來三百多首詞,但是他的故事卻少得可憐,甚至他的生卒日期也是一個迷。其實歷史上湮沒了多少人物、多少佳作,誰又說得清呢?二、趙長卿的愛情故事在清朝人胡薇元的《歲寒居詞話》中,記錄了趙長卿的一個小故事:趙長卿南豐宗室,自號仙源居士。嘗置一妾頗慧,教之學東坡字,唱東坡詞,命名曰文卿。
  • 觀宋填詞164|鈿誓釵盟何處尋,陳東甫只留下3首閨怨詞
    一、樂雷發詩中的陳東甫 陳東甫僅僅留下三首小詞,他自己的一些情況反而從他朋友的作品中略知一二。尚書鍾公是指湘潭人鍾震,這也是一個故事不多的人。在這首詩中,有「泣玉可能悲卞子」之語,卞和獻和氏璧不為人所賞識,也是懷才不遇之意。結語有「古來騷客例寒飢」之說,可見陳東甫的境況並不寬裕。
  • 觀宋填詞169|李公昴被稱為詞家射鵰手,這首詞卻虎頭蛇尾
    李昴英生有五個兒子,分別是壽道、守道、性道、由道、志道。南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高中探花,後李昴英任福建汀州推官。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後,曾任太學博士,直秘閣知贛州等職。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李昴英被丞相杜範薦任為吏部郎官。
  • 觀宋填詞187|宋度宗昭儀王清惠,填詞引文天祥汪元量唱和
    燕塵燕塞外,愁坐聽衣聲。又有《秋夜寄水月水雲二昆玉》詩云:萬裡倦行役,秋來瘦幾分。因看河北月,忽憶海東雲。水雲,是汪元量的道號。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宋恭帝(瀛國公趙顯)被元世祖派遣入吐蕃學習佛法。陪伴了南宋小皇帝十二年的汪元量請求南歸。王昭儀和當年南宋宮人一起為汪元量送行。取「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分韻題詩。
  • 觀宋填詞59 周邦彥被王國維批評與秦觀相比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前言昨天查找自己以前的作品資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上一篇觀宋填詞-58《臨江仙風箏》還是2018年7月寫完的。光陰似水,不知不覺間,一年的時間就這樣悄悄流走 。今天換一換,繼續寫觀宋填詞。後面會把《觀唐習律》和《觀宋填詞》輪流寫一寫,詩和詞還是有些不同的,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正好可以比較一下。根據《觀宋填詞》的進度,應該寫第59個詞人:周邦彥。一、王國維對周邦彥前後不同的評價喜歡詩詞的朋友大多讀過《人間詞話》,作者王國維是晚清至民國的著名學者,也是清華四大導師之一,在史學和文學上都有極深的造詣。
  • 觀宋填詞170|霧中花風前雪雨餘雲,周晉楊花詞兩用排比句
    周晉的這首詞也是如此:似霧中花,似風前雪,似雨餘雲。本自無情,點萍成綠,卻又多情。西湖南陌東城。甚管定、年年送春。薄倖東風,薄情遊子,薄命佳人。開篇三個精彩的比喻,連珠而發,分別把柳絮比作霧中花、風前雪、雨後雲,特點都是漂泊不定,難以捉摸。因此第四句說楊花無情,但是當其墜落水中時,化為浮萍,似乎其感情又有了寄託。下片回到現實中,在西湖南陌東城,年年的春天,都可以見到楊花飄落,如同送別春天。
  • 觀宋填詞177|文及翁填詞慷慨激昂,元軍兵臨城下他卻連夜遁逃
    二、當年豪氣   元朝李東有的《古杭雜記》中記錄了一個故事:  蜀人文及翁登第後,期集遊西湖。一同年戲之曰:「西蜀有此景否?」  文及翁毫不示弱,當席賦了一首《賀新郎》,在這首詞中,把臨安人好好嘲諷了一遍。只是不知道當時聽到這首詞的人,是什麼感想?  讀過這首詞,對比後來文及翁狼狽逃命的無恥,真是判若兩人。可見,文如其人實在不可信。
  • 觀宋填詞107 揚無咎4幅畫4首詞 描繪了墨梅花開花落的美好
    一、奉敕村梅北宋詞人柳永好作豔詞,引起宋仁宗不滿,傳說在進士放榜之前皇帝划去了他的名字,並說「且去填詞」,於是柳永便自號「奉聖旨填詞柳三變」。時間過去了差不多70年,又有了一個類似的故事。這回不是因為詩詞,而是因為畫。
  • 觀宋填詞168|七寶樓臺碎拆下來不成片段 吳文英的爭議
    飛紅若到西湖底,攪翠瀾、總是愁魚。莫重來,吹盡香綿,淚滿平蕪。上闕還是黃昏的樓前憑欄,下闕一下子轉到雨夜燈下。首先,吳文英不是個地位尊崇之人,宋史無傳,他還沒有姜夔寫詞序的習慣,生平事跡沒有太多的記載。其次,就是王國維與胡適等人所詬病的問題,他填詞和李商隱作詩一樣,從字面上朦朧幽深而且多歧義,難以理解和判斷。
  • 觀宋填詞合集146-155 人間何處覓風流,白了少年頭
    3、觀宋填詞148|《江城子·遊贛州鬱孤臺 》:鬱孤臺上雨初晴,暮潮平,大江橫。三水通渠,章貢繞重城。閒步蘇辛登覽處,循古蹟,感平生。 文公投筆阻刀兵,嘆零丁,炳丹青。樹杪風來,似有讀書聲。遙向宋牆懷抱裡,旗幟展,且徐行。
  • 觀宋填詞142|宋高宗趙構為俞國寶改詞,看出儒酸語和富貴語之別
    原因是他有一首詞可謂膾炙人口,關於他的宋詞選本或者關於他的故事,都會提到這首《風入松·一春長費買花錢》。因為這首詞,身為太學生的俞國寶不用參加科舉,成功解褐(解褐,脫去粗布衣服,喻入仕為官)。某日,趙構坐龍舟經過西湖斷橋,去橋旁的酒肆小坐,在這個小酒館的白屏風上看到一首詞。註:光堯,是宋孝宗為趙構上的尊號:「光堯壽聖太上皇帝」 。趙構非常欣賞這首詞,笑著說,這首詞非常好,就是結尾兩句太寒酸,於是把「明日再攜殘酒 」改為了「明日重扶殘醉,」。並且令人給這位詞人授予官職。
  • 觀宋填詞106 這首詠梅詞被誤解為朱敦儒的作品 其實作者是朱翌
    三、 被誤解為朱敦儒所作陳鵠的《耆舊續聞》中,最為知名的故事是陸遊與唐婉的愛情傳說,在這本書中他也提到了這首詞詠梅詞: 朱翌樂府。待制公十八歲時嘗作樂府云:「流水泠泠..........」詩僧覺範見到後,朱敦儒就告訴他這首詞的由來。二人一起去詢問司農朱載上,朱載上也很驚訝。等到朱敦儒二人走了以後,朱載上問兒子朱翌。知道是朱翌的作品後,朱載上把兒子說了一頓,不過心裡還是挺高興的,以為自己的兒子將來會因此而聞名。陳鵠說,很多詞集都認為這首詞是孫和仲或者朱敦儒(字希真)的作品,並非如此。
  • 觀宋填詞98 隔打直行尖曲路 蔡伸詞中寫了象棋的什麼棋子
    最有影響的《宋詞三百首》版本,由晚清四大詞人之一的朱孝臧於1924年編定,早期的版本收錄宋朝詞人85家,詞310首。兩宋詞人有1330餘家﹐詞作約 20000首,可見能夠入選的八十幾位詞人的作品必是精中選精。其中有蔡伸的兩首《蘇武慢》、《柳梢青》 。
  • 觀宋填詞162|萬傾煙波萬傾愁 戰亂中淮上一個女子的悲歌
    淮水悠悠,萬傾煙波萬傾愁。山長水遠,遮住行人東望眼。恨舊愁新,有淚無言對晚春。很明顯,元好問說的《木蘭花》不是《玉樓春》,而是《減字木蘭花》。於是金國於興定元年(1217年)夏天發動侵宋戰爭。金宣宗先勝後敗,在戰事不利準備求和的時候,南宋連金使都不接待。於是在1219年,惱羞成怒的金宣宗再次發動戰爭。從1217-1223年,6年間宋金雙方互有勝負僵持不下。1224年,金哀宗即位,遣使求和,並且表示以後不再南侵,以此緩和金宋矛盾,全力抵抗元兵。
  • 觀宋填詞165|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原來出自方嶽詩詞
    用秋風鱸膾典故,表示思鄉歸隱之意。人間俯仰陳跡,嘆息兩仙翁。兩仙翁是指蘇軾與歐陽修。楊柳不是當年,煙雨如舊,多少英雄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三、水調歌頭·九日多景樓用吳侍郎韻前面的觀宋填詞介紹過吳潛這個人,他作為曾經的宰相,受到排擠以後,竟然被賈似道的黨羽下毒而亡。
  • 李清照最好的10首詞,《如夢令》竟然無法上榜
    本文就選擇李清照最好的10首詞,與大家共賞。1,《聲聲慢·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