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知道頤和園吧,是古時候皇帝建造的私家園林,現在已經成為了一處重要的旅遊觀光景點。可能當時的皇帝怎麼也不會想到,他引以為傲辛苦打造的皇家園林,現如今竟然會被這麼多的遊人遊覽。頤和園裡面有著很多小景點,今天我是來給大家分享幾處喜歡的景觀的,嘻嘻...
萬壽山與昆明湖組成了整個頤和園,頤和園的面積有很大,其中的昆明湖就佔了頤和園一半還要多,是整個頤和園的靈魂所在。這個湖是真的很大,環繞這個湖步行一圈怎麼著也得需要兩個小時。
像很多帶湖的公園一樣,遊船是這裡最熱門的項目。若是烈日當頭時站在湖邊自然會顯得很傻,不過要是在黃昏來臨之時,涼風習習可以吹得人清醒,可能是湖面上的空氣有種特殊的魔力,讓人不自覺的就會懶散起來,身體也隨著放鬆。小船在湖面上晃晃悠悠,夕陽的餘暉斜射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很是迷人。不時的還會突然飛來一隻鳥兒往水面上蘸一下,又直衝上天去,極為有趣。
在冬至前後,這裡的景色會更加迷人。昆明湖上有著一座很長的橋,被叫做十七孔橋,因為有十七個橋洞。在冬至這幾天的黃昏時刻,這裡會有一大奇觀,而且是每年只有這幾天才會有的奇觀。陽光到了某一時刻,會直接穿過橋洞,就像是十七個橋洞發出金光一般,非常震撼。相機一定要充好電帶上,留下這麼難忘的一瞬間。
另一重要組成部分——「萬壽山」。萬壽山曾是清朝宮廷養馬的草料場,高有近六十米,是燕山的餘脈,面前則是昆明湖了。站在這裡可以看到整個頤和園,感覺很棒,可能是因為我個人比較喜歡登高俯瞰吧,這個位置真的是很好。站在這裡莫名有種皇帝附身的感覺,幻想著自己就是當時的皇帝,雙手背後,翹首遠遠望去:這!都是朕的江山。哈哈,優越感十足啊。
萬壽山上的佛香閣,是整個園中最高的建築,建在萬壽山的二十米處方形臺基上,高有四十一米,是全園最重要的一個主體建築。金碧輝煌的佛香閣共有八面三層四重簷,裡面供奉著明代的鎏金千手觀音。這所建築是乾隆皇帝為他母親做建造的,原名是「大報恩延壽寺」,一聽名字就知道了,是皇帝為盡孝道,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也是希望為母親延年益壽。佛香閣一面是昆明湖,另一側是智慧海,去佛香閣參拜之後,可以前往智慧海,之間只隔了一道牌坊。
智慧海是萬壽山最頂上的一座宗教建築。這所建築很是奇特,因為它的建成沒有用到一根梁柱,全是用磚石切成的,所以還被稱作「無量殿」(諧音)。外觀看起來就很精緻奢華,有著精美的黃綠兩種顏色的琉璃瓦,還有鑲嵌在殿外牆壁上的千餘座琉璃佛,讓整座建築都十分的有特色。雖說看起來像是木質建築,但是你絕對想不到,確實只是由磚石堆建的。不知是為了保護古建築文物還是因為建構問題,殿內十分的陰暗,一年四季都看不到陽光。殿外牆壁上的佛像只供參觀,不可褻玩的,很多佛像都慘遭毒手,身首異處,還有一些靠近地面的佛像也發黴了。
我覺得對於這些景點文物、展品以及環境,遊客應該與工作人員一同攜手保護,而不是為了方便自己,去隨意損壞,大家想一下,保存了這麼久的文物了,某些人一去就毀在那些不良人的手裡,是不是有點太不道德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