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7年開始,鄭州大學橡塑模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成型及模具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長期致力於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優化設計與製造等領域的理論、技術和數值模擬方法的研究。
經過近30年的努力,從零開始,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形成團隊,建立了我國首批利用世行貸款建設的47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的「橡塑模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以塑料成型和模具技術為特色的「材料成型及模具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材料加工工程」國家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等,已發展成為我國塑料成型和模具技術領域理論研究、技術開發、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相關產業技術發展主要基地。
「中心」現有科研及教學人員40餘人,工程技術人員50餘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12人,博士生導師5人,擁有博士學位30餘人。「中心「擁有精密模具製造設備、塑料成型加工設備、測試和測量設備等一百餘臺套,儀器設備總值8000餘萬元,模具研究大樓8100m2,實驗室1200m2,中試基地3150m2。
圍繞塑料成型及模具技術,共出版專著6部,發表學術論文35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00餘篇。相繼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2007年完成了「神七」出艙太空衣頭盔面窗和相關塑料件的研製,得到解放軍總裝備部的高度肯定,作為全國20個獲獎集體之一,榮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獎勵。
主任:申長雨教授。
塑料成型及模具優化設計專家,1990年獲大連理工大學博士學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3-2012年間曾任鄭州大學校長,目前擔任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兼任鄭州大學橡塑模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材料成型及模具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科協委員,中國力學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中國塑料》主編,《固體力學》、《應用數學與力學》、《化工學報》、《工程塑料應用》、《模具工業》、《塑料》等雜誌編委。發起和組織了SocietyofAdvancedMoldingTechnology(先進成型技術協會)。
申長雨教授長期從事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優化設計與製造等領域的理論、技術和數值模擬方法的研究,主持建立了我國首批利用世行貸款建設的47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的橡塑模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發了多項專有技術,相關技術已在百餘家企業上千副精密模具和產品開發中得到應用;發展了注塑成型充模/保壓、冷卻、翹曲變形等過程的數理模型和計算方法,解決了注塑流動/保壓過程耦合求解問題、模具溫度場求解奇異性問題和計算效率問題、以及翹曲變形的預測精度問題等,主持開發出自主智慧財產權CAE軟體,為注塑模CAE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07年完成了「神七」出艙太空衣頭盔面窗的研製,所研製的頭盔面窗具備了高低溫環境下的高抗衝擊性能、惡劣環境下的防輻射能力和高光譜透過率等特殊功能,得到解放軍總裝備部的高度肯定,所帶領的團隊,2008年作為全國20個獲獎集體之一,榮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獎勵。在此基礎上,2011年完成了神舟九號交會對接任務艙內航天頭盔面窗,目前正承擔著登月計劃等國家戰略產品的研製任務。2011年起,致力於高聚物成型跨尺度預測和模具優化設計的基礎理論與新方法的研究,作為首席科學家承擔了國家973項目「高聚物成型模擬及模具設計製造中的關鍵問題研究」。
作為第一完成人,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次、省部級科技一等獎4項,先後被授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首批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已發表論文二百餘篇,獨立或和他人合作出版《注塑成型模擬及模具優化設計理論與方法》和《橡塑模具優化設計技術》等學術專著4部。
申長雨教授至今共指導近二十名博士生,近六十名碩士生。現在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為:聚合物成型過程數值模擬、聚合物成型過程的跨尺度建模和計算、聚合物成型工藝和模具設計優化、國家戰略用聚合物製品的研製等。
常務副主任:劉春太
劉春太,男,1966生,中國致公黨黨員,博士,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目前擔任鄭州大學橡塑模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材料成型及模具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兼任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模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塑料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應用力學學報》、《模具工業》、《力學與實踐》等雜誌編委。
長期從事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優化設計與製造等領域的理論、技術和數值模擬方法的研究工作。共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SCI論文70餘篇,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以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等多項獎勵。目前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為:聚合物成型過程數值模擬、聚合物成型過程的跨尺度建模和計算、聚合物成型工藝和模具設計優化、國家戰略用聚合物製品的研製等。
個人經歷:
1983,9-1987,7 北京大學力學系讀本科,獲理學士學位。
1990,9-1993,7 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讀碩士研究生,獲工學碩士。
1999,9-2003,6 在職師從申長雨院士攻讀鄭州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6,9-2007,8 美國Ohio State Univrsity訪問學者。
1990,7-2009,5 鄭州工學院,鄭州工業大學,鄭州大學橡塑模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力學系講師,副教授(1998年),教授(2003年)。
2009,5-2015,3 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材料加工工程學科博士生導師。
2015,3-至今,鄭州大學橡塑模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鄭州大學材料成型及模具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河南鄭工橡塑模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
主持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
1. 國家973計劃:高聚物成型模擬及模具設計製造中的關鍵問題研究(2012CB025900,2012.1-2015.12, 3000萬,項目組專家,秘書長)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高性能高分子及其複合材料製品成型、成性機理與控制研究 (11432003 ,2011.01-2018.12,360 萬,與申長雨院士聯合主持)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石墨烯/熱塑性聚氨酯(TPU)導電複合材料的力-電行為研究(11572290,2016.1-2019.12, 79萬,主持)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透明聚碳酸酯注塑結構件成型-服役性能的數值和實驗研究(11172271,2012.1-2015.12, 58萬,主持)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注塑模CAE軟體ZMOLD的集成化研究(10872186,2009.1-2011.12,36萬,主持,已結題)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交叉項目:高聚物成型加工與模具設計中的關鍵力學和和工程問題(10590350,2005.5-2009.4,800萬,子項主持,已結題)
7. 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聚合物水輔注射成型裝備和成型工藝開發 (112102210459, 2012.1-2014.12,10萬,主持)
8. 河南煤業化工集團:碳纖維/聚合物導電複合材料開發及其性能強化(2011.11-2013.12,65萬,主持)
9. 高鐵項目(青島四方):時速500公裡試驗車頭燈燈罩的研製(2010.6-2012.12, 230萬,與申長雨院士聯合主持)
10. 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高速動車組CRH車燈燈罩的製造、測試和標準制定(111100211200,2011.6-2013.12,300萬,與申長雨院士聯合主持)
主要科研獲獎:
1.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基於模擬仿真的聚合物加工及模具優化設計與應用,2003
2.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注塑成型模具及製品設計與生產過程的計算機集成技術, 1996
3. 化學工業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注塑成型過程計算機模擬技術,1995
4. 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橡塑製品成型及模具設計中關鍵力學問題和計算方法,2002
5.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獎(集體獎):「神七」出艙太空衣頭盔面窗研製,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