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彩雲湖溼地公園規劃設計理念分享

2020-12-13 LAC景觀網

重慶彩雲湖溼地公園規劃設計理念分享

wenxin 2010-11-30 來源:景觀中國網

重慶彩雲湖溼地公園規劃設計理念分享

 一、項目建設背景  

  重慶市是山城,其大小不同的溪河穿流於城市之間,也是我國著名的重工城市,是我國環境汙染較為嚴重的城市之一,全市主要溪河中58.8%的水質達不到水域功能要求。桃花溪是重慶市主城區內最大的溪河之一,發源於中梁山,因兩岸盛開的桃花而得名。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到2005年的近二十年間,兩岸快速的城市化和滯後的城市建設與管理,使環境優美的桃花溪變成一條汙水橫流、垃圾成堆、臭氣刺鼻、洪災嚴重的"龍鬚溝",並成為禍及兩岸生態環境和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生活的「汙水溝」。  

  為保留住城市內這條載滿人們記憶的河流,再現昔日碧波蕩漾、垂釣泛舟的桃花溪。1999年,重慶市桃花溪流域綜合整治工程於重慶市發改委立項,是2001年11月經國務院批覆國家環保總局《三峽庫區及其上遊水汙染防治規劃》的重大項目之一,是重慶市人民政府2002年「八大民心工程」的重要內容。但是,隨著桃花溪流域的城市化,沒有活水來源的桃花溪在日後將難於維持。為此,市政府決定在桃花溪上遊利用丘陵深溝切割的地形條件,結合汙水處理廠產生的中水及地表匯水,規劃修建一個佔地約20hm2,蓄水達168萬m3彩雲湖水庫,為保障水庫的水質安全,並源源不斷地為下遊提供清潔的水源,在汙水處理廠與水庫之間,水庫的壩前規劃建設人工溼地。重慶彩雲湖溼公園從2006年啟動規劃設計,到今天初步建成,歷經五載,一個「青山綠水、市民理想休憩地」正逐步顯現出來,2009年重慶彩雲湖溼地公園申報國家溼地公園,同年底批准納入國家溼地公園建設試點。  

  二、溼地公園基址概述  

  (一)用地條件。重慶彩雲湖溼地公園地貌為淺丘地貌,由兩條衝溝、一個水庫和坡地組成,溼地用地主要分布在低洼的衝溝內。公園東西最大長度1285m,南北最大寬度620m;公園內最低海拔高程251m,最高海拔高程309m,相對高差達58m,可規劃溼地最高海拔276m。公園用地大多為菜地,部分為稻田及草坡,林地稀少,土壤為紫色土壤。公園四周高,且四面被城市所包圍,從四周可俯視公園全貌,具有典型的谷底公園的地形地貌特徵。  

  (二)水文條件。彩雲湖溼地補給水源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來自於揚聲橋汙水處理廠及西南端生態汙水處理廠生產出的中水,並向下遊河道提供0.258m3/s(其中彩雲湖提供0.17m3/s,其餘由揚聲橋汙水處理廠提供)的水量。揚聲橋汙水處理廠主要處理工業廢水,每天出水量2萬m3;生態汙水處理廠主要處理生活汙水,每天出水量1.5萬m3。兩個水廠出水均達到國家一級水排放標準,但仍含一定量的N、P、油類等。二是來自於地表雨水,地表匯水包括來自中梁山的水流及周邊城市雨水,水質也有待淨化。  

  三、公園立地條件與構建人工溼地公園的矛盾  

  彩雲湖地處山地溝谷,由於人工築壩造湖,其造園立地條件並不佳,與構建具有汙水淨化功能要求的溼地公園這一目標之間存在諸多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可建溼地用地少與水質再淨化的矛盾  

  彩雲湖溼地公園總規劃面積52.06hm2;正常蓄水位湖水面積約20.38h㎡,充分挖掘潛力,可擴大6.56h㎡梯田溼地和溪流溼地,溼地面積達26.94hm2。這與彩雲湖所需承擔的對桃花溪年均輸送清水量536萬m3是不相稱的。  

  (二)用地破碎、坡度大與功能性溼地布局的矛盾  

  城市生態環境對彩雲湖溼地的功能性要求高,然而,在城市開發建設過程中對原始山、谷的開挖和填埋,導致基址內陡坡多,且多見於溪流及湖區邊緣,給溼地空間布局和穩定發展帶來極大難度。  

  (三)現有自然植被缺失與打造良好的公園環境的矛盾  

  彩雲湖溼地公園所在地曾經是高度開墾的丘陵地帶,由於城市化推進,土地荒蕪、中雜草叢生,加之人為破壞嚴重,大多土地出現退化甚至缺失,需要對溼地周邊植被進行恢復和重建,才能為溼地公園功能的發揮提供環境保障。  

  (四)水土流失嚴重與保持良好水環境的矛盾  

  規劃用地主要分布在低洼的衝溝內,城市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建設棄土、垃圾從周邊向溝內傾倒,使原本坡度大的地方變得更陡,若遇上季節性暴雨,容易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導致溼地內泥土淤積,同時,大量的土壤營養物質進入到水體中,形成底泥,會加快水質的惡化。  

  (五)汙水處理廠定期檢修給溼地公園帶來的潛在威脅  

  彩雲湖的水源很大一部分來自汙水處理廠排出的中水,遇上汙水處理廠定期檢修,就無法對汙水進行處理,若直接排入溼地公園,後果不堪設想。  

  (六)人為幹擾對溼地水質和生態環境帶來的潛在威脅  

  公園周邊的城市建設對公園的幹擾比較大,另一方面,公園建成後,大量遊人的進入會對公園的環境質量造成影響和破壞。  

  (七)地域景觀文化消失與構建有特色溼地公園的矛盾  

  近年來重慶地域景觀文化受到了工業文明和外來文化的雙重衝擊,越來越多帶有老重慶記憶的地域性文化景觀被高樓大廈所代替,或被「一刀切」成了公式化的景觀。如何在遭遇「千城一面」的景觀發展瓶頸之時,把握機遇,深刻挖掘彩雲湖的地域景觀文化,是個不小的挑戰。  
  四、規劃定位與構思  

  (一)規劃目標。充分利用彩雲湖溼地的城市汙水淨化功能、城市防洪功能,將溼地公園建設成為長江上遊支流——桃花溪的活水源頭、九龍坡城中心區的「城市之腎」,重慶主城區的綠核;整體形象突出、基礎設施完備、溼地景觀獨特、科普教育與休閒娛樂兼備,具有濃鬱地方文化特色的重慶主城區溼地生態旅遊點;溼地資源「建設—保護-利用-提高」的國家示範點;全國城市人工溼地汙水淨化及溼地生態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示範、教育基地。  

  (二)景觀文化形象定位。設計中,營造良好的溼地生態環境,深度挖掘彩雲湖桃源的文化意境,從「溼地景觀」、「生態保護」和「桃源文化」三個層面上打造「都市桃源」,提出「彩雲湖畔桃花源」的文化設計理念。  

  (三)規劃構思  

  保護至上,修復為先:在規劃區內建立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將山體、陸地、水岸、湖泊和溼地有機結合,強化場地山水相依的自然地形結構骨架;豐富植被,修復溼地,改善水質,通過生態環境的改善逐步豐富物種多樣性,成為城市中的物種多樣性的保護地。  

  山地自流,立體溼地:在利用好自然溪流溼地基礎上,發揮公園高差大的地形特點,提出新建「立體溼地」的概念。構建立體的溼地淨化和生態景觀系統,通過「梯級淨化池(梯田)池/塘溪流」的組合,將溼地在立面上展開。  

  內外兼顧,協調發展:規劃尊重場地肌理,完善河、湖、山、谷和植被之間的生態系統,協調溼地功能發揮與市民遊賞、休閒的關係;協調發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的關係。  

  形神兼備,都市桃源:規劃設計中提取「桃林+人家+田地+溪流」等組合景觀要素,以形似「理想桃源」;在溼地外圍種植背景林帶,入口處理強化空間圍合,中部平緩地帶形成開闊空間,形成「豁然開朗」的空間關係,以神似「理想桃源」。打造外圍內闊,有依有靠,有山有水的空間格局,形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都市桃源景觀。  

  五、合理的功能分區與規劃布局  

  (一)功能分區  

  針對彩雲湖溼地公園的功能要求和資源環境條件,以溼地淨化、生態保護和綠源常存為目標,將公園劃分為以下五個功能區:  

  溼地保護保育區(核心區):主要包括彩雲湖和環湖部分區域及壩後揚聲橋汙水處理廠以下溝谷部分和河道西側部分,佔地面積25.0h㎡,佔公園總面積近50%,有利於建立安全的景觀生態格局。  

  生態緩衝控制區:主要包括公園周邊坡地林帶及核心區周邊水域,是公園溼地與城市之間的綠色屏障和保護壁壘,面積為9.36h㎡。  

  溼地功能展示區:由生態淨化水設施和設施兩側的溝谷組成,處於溼地的尾部,主要展示溼地的生態淨化功能功能,對市民進行科普教育,佔地面積約5.7h㎡。  

  遊覽活動區:包括彩雲湖南岸至公園東北端河岸以南的部分,對溼地影響較低,可開展溼地景觀觀賞、品茗、健身等休閒活動,佔地面積約11.6h㎡。  

  公園管理服務區:該區主要包括溼地公園的管理、服務機構和設施,服務區佔地面積約0.4h㎡。  

  (二)規劃布局  

  在規劃區內建立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將山體、陸地、水岸、湖泊和溼地有機結合,以山體為骨架,道路為經脈,水係為血液,植被為肌膚,文化為靈魂,形成有機衍生,立體拓展的景觀網絡體系。  

  溼地布局:溼地系統是彩雲湖公園的「血肉」,其布局順應山形地勢,在溝谷中立體化展開,形成「汙水處理廠(生態補水設施)→立體溼地→彩雲湖湖體→立體溼地→桃花溪溪流」的線狀布置形式,溼地在立面上層層疊落、環環相扣,搭建起公園溼地生態系統的同時,它亦是彩雲湖的水體淨化系統。  

  植物布局:從「水——岸——山坡——山頂」規劃設計植物,根據植物習性、功能和分布規律,不同地帶選用不同的植物和配置方式,體現植物的功能性、生態美和立體層次美。如水體的溪流部分選用淨化功能強的水生植物以梯田等多種形式種植,在開闊的湖面上布置水上花園、植物綠島(生物浮床),對水體起進一步淨化作用;水岸邊選用挺水植物、溼生植物及林帶共同構成層次分明、景觀綠化效應突出的群體植物景觀;山坡上以遊覽區為主,選用景觀樹種搭骨架,以芳香植物、觀花植物、觀果植物或竹類加以點綴;山頂部分主要是生態緩衝控制區的防護林帶,選用鄉土樹種和先鋒造林樹種,喬、灌、草有機結合,使植物自然衍替,逐漸形成穩定的生態格局。  

  立體的遊覽道路布局:半山腰、環湖的主遊覽道,深入溪流邊、溝谷內和梯田溼地植物之間的的遊步道;在溼地保護保育區,利用高架的城市汙水箱涵規劃空中遊步道,在保護溼地不受遊人影響的同時,可從空中俯瞰梯田與溪流溼地;公園南側的蟠龍大道人行道旁規劃系列觀景平臺(城市陽臺),俯視彩雲湖。  

  建築布局:以「隱」為主,「顯」為鋪。溼地公園內所有建築(單體建築和組群)的布局與其所處環境有機結合,體現巴渝民居建築風貌,做到建築與山、水體相協調。除特殊要求的景觀性建築外,其餘建築層高均控制在2層以內,以保障公園的自然景觀效果。  

  六、規劃設計對策與措施

  (一)彩雲湖水質保持工程  

  湖水人工循環:「流水不腐」,針對湖區北部兩個灣部水質狀況較差的情況,將植物淨化床的出水經過管渠輸送至各個湖灣,促進湖灣中水的流動,縮短湖灣換水周期,從而提高湖水的自淨能力,將「死」水帶「活」,防止局部形成死水。  

  人工復氧裝置:在彩雲湖湖心、湖灣處安放活水裝置。通過裝置內的螺旋槳使得水的表層和底層不斷地循環,從而使底層的水體具有充足的溶解氧濃度,避免了營養物質的釋放,增強了水體的自淨能力。  

  環湖北岸設置雨水截流生物淨化溝(滲濾溝):利用雨水截流生物淨化溝上栽種根系發達的地被植物吸收和截流雨水徑流中的懸浮物,使雨水得到淨化後再排放入湖內。  

  (二)讓地形和植物做功  

  採取「引水成梯、垂直分帶」。「引水成梯」是指利用彩雲湖水庫常水位為272米的水勢,通過管道、溝渠向水庫大壩下遊溝谷兩側270米以下、坡度小於15%坡地上引水,形成跌落的淨化池,狀如梯田,在生物淨化的同時還可增加物理淨化的作用。「垂直分帶」是根據溼地功能和河道洪水位變化的消落作用、植物的生長習性,形成不同水深和功能的溼地景觀帶,並根據不同的水深及植物生長習性種植不同的溼地植物,從溪流到山坡依次形成溪流過水帶--低沼澤帶--消落帶--緩衝帶--水土保持帶,植物景觀上形成高低層次上的變化。  

  (三)過水麵積最大化  

  溼地的生態功能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溼地過水麵積的大小。彩雲湖溼地谷底面積較小,必須儘量擴大水流的過流面積,使水體儘可能地與基質及植物根系發生作用,提高其溼地生物淨化能力。採取「立體分布、科學調節水位」的措施,即通過構築堤壩的方式抬升水位,從而擴大水域面積,在不同的高程面上形成平整的溼地淨化池,加大溼地面積,使水充分與大氣接觸,得到曝氣、充氧,從而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使水更具活力。  

  (四)對溼地內水流流速和滯留時間的優化  

  溼地中水的流速決定了水的滯留時間,影響植物的吸收淨化,據有關研究:水流流速控制在0.7m/s以內,有利於植物的生長,使水更充分地與基質、微生物和植物發生作用,得到進一步淨化。在減緩水流速度方面,主要採取三方面措施:一是根據淨化池和溪流的深度及功能,選種相應的植物品種、合理的密度和面積,通過植物的阻隔作用來限制水流的速度。二是通過地形高差和地形塑造,形成洲、島、跌池、灘地等來減緩水流速度,儘可能的消除水流的匯流效應。三是通過對跌落水池和地形限制,來改變水流方向,形成迂迴水流路線增加水在溼地中的滯留時間,增長水流線路,提高生態淨化效應。  

  (五)流量控制和均勻布水  

  溼地中應根據植物的種植面積和淨化能力分配合理的流量,一旦進水從流量分布裝置流出,進入溼地局部水池,廢水應均勻地分布在溼地的前端。彩雲湖溼地中利用管道閘閥、溝渠水壩等設施來控制調節水量的大小和水流分布使之達到均勻布水的目的。  

  (六)生態化的駁岸和田坎設計  

  利用自然山石砌築駁岸,山石勾縫採用非常規的砂漿,而是使用土壤加水泥組成的泥土砂漿進行勾縫,其效果自然,也有利於植物生長;採用山區農民修築梯田的方式修築田坎,充分保障垂直方面進行綠化。  

  結語:溼地公園的規劃設計是一項非常複雜的綜合性工程,它必須以生態學為基礎,遵循美學原理,同時要富有文化內涵。文化環境常常以生態環境為載體,使其更具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感;而生態環境由於注入了文化的內涵,更具有人文精神,充滿靈性和可親近性。規劃師應源於人類對各種自然環境與條件的適應與尊重,將溼地文化重置於場地中,並通過特定的設計手法,表現出設計場地中隱含的特質,創造出一個為群眾所共同感知和交流的視覺和精神愉悅空間。彩雲湖國家溼地公園大規模的工程建設已接近尾聲,它的功能性、景觀性與生態性正逐步顯現出來,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其規劃和建設讓複雜的生態過程為市民可見並可以理解;把隱藏和看不見的溼地淨化系統和過程顯露出來,實現了溼地景觀生態規劃的生態健康目標、景觀美學目標和文化教育目標。 

  •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

相關焦點

  • 重慶小眾旅遊景點,彩雲湖溼地公園,天然的氧吧
    觀光城市重慶吸引了國內外遊客前來打卡,除了那些火爆的旅遊景點,如洪崖洞、磁器口等,還有隱藏在重慶偏遠地區的一些小規模的旅遊景點,這些小規模的景點遊客很少去,而且基本上都是重慶人吃完飯就去的地方,比如彩雲湖溼地公園。
  • 重慶彩雲湖溼地公園秋景猶存 色彩斑斕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21日,重慶天氣晴好,彩雲湖溼地公園內的杉樹披「秋裝」,在陽光照射下色彩斑斕,美如童話。(圖/凌舸智)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21日,重慶天氣晴好,彩雲湖溼地公園內的杉樹披「秋裝」,在陽光照射下色彩斑斕,美如童話。(圖/凌舸智)
  • 彩雲湖:與城市一同「生長」的溼地公園
    美麗的彩雲湖。(九龍坡區生態環境局供圖)很難想像,這兒原本是城市邊緣的垃圾填埋場和汙水凼,堆滿了這座城市的生活、工業垃圾,還是各種汙水的匯聚地。經過規劃設計、生態淨化水處理,曾經的汙水凼在2011年成了彩雲湖國家溼地公園。
  • 九龍坡區彩雲湖——與城市一同「生長」的溼地公園
    經過規劃設計、生態淨化水處理,曾經的汙水凼在2011年成了彩雲湖國家溼地公園。儘管建成於近10年前,但彩雲湖在此期間曾多次分系統、分階段提檔升級,成為一座不斷「生長」的城市溼地公園。九龍坡區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劉斌是彩雲湖「蝶變」的參與者與見證者。如今,彩雲湖國家溼地公園不僅是主城區首個國家級溼地公園,其利用城市生活汙水,地表雨水徑流淨化處理給城市河流生態補水的做法,更是開創了我國溼地公園與城市次級河流景觀協同建設的先河。
  • 重慶彩雲湖國家溼地公園大紅燈籠高高掛 紅紅火火迎鼠年
    2020年1月20日,重慶市九龍坡區彩雲湖國家溼地公園景區內,工作人員已經安裝好大紅燈籠。隨著鼠年腳步的臨近,春節的氣息也越來越濃,一盞盞大紅燈籠成了景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重慶主城這個佔地約1605畝的溼地公園,被譽為主城的桃花源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溼地公園位於九龍坡區,是由九龍坡區和高新區分區共同建設而成,原來這裡是一個被城市包圍的臭水塘,如今已經被打造成為一個市民非常喜愛的溼地公園,還被稱為主城的「桃花源」,它就是彩雲湖國家溼地公園。
  • 重慶八大溼地公園 個個顏值爆表
    原標題:重慶八大溼地公園 個個顏值爆表華龍網7月23日16時訊 好山好水好地方,好風好景好心情,這個夏季的正確打開方式,就是帶你去重慶超美溼地公園,在那裡露營野餐郊遊,趕緊走起吧。彩雲湖國家溼地公園彩雲湖溼地公園是重慶市首個國家級溼地公園,這裡三面環水,地勢陡峭,總面積為83.1公頃,現在算得上是主城的「桃花源」了!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在彩雲湖公園內耍水,捉螃蟹,炎炎夏日,泡在水裡的感覺那是相當棒了!
  • 城市溼地公園的規劃理念是什麼?
    關鍵詞溼地公園規劃理念城市溼地公園,是指利用納入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適宜作為公園的天然溼地類型,通過合理的保護利用,形成保護、具備了城市溼地公園的所有要求,並被國家建設部批准成為國家溼地公園後,如何進行城市溼地公園規劃才是重中之重。下面是溼地公園的規劃理念: (一)首先要進行溼地公園的旅遊形象定位,然後圍繞著旅遊形象定位進行溼地公園的建設和環境美化。
  • 畢業旅行的正確打開方式,這些涼爽景美的重慶溼地公園不得不去
    這個畢業旅行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帶你到重慶最美的溼地公園。九龍坡彩雲湖國家溼地公園城區裡的溼地公園,依地勢而建,有山有湖有沼澤,有鳥有魚有螃蟹,有花有樹有竹林。乘車路線:1.在重慶紅旗河溝汽車站坐到墊江的班車,然後轉乘墊江到普順的班車。2.自駕直接走G50高速到墊江周嘉鎮下道,沿S303可到普順,然後沿迎風路直行到達公園。開州漢豐湖國家溼地公園藍天白雲、藍水白浪,有一種與世無爭的愜意感。
  • 重慶這8個溼地公園,個個給你清涼 網友:值得去
    我來告訴你去重慶這些超美的溼地公園,才是這個夏季的清涼打開方式,露營野餐郊遊,一起誤入清涼「桃花源」!彩雲湖國家溼地公園彩雲湖溼地公園是國家級溼地公園這裡三面環水,地勢陡峭總面積為83.1公頃現在算得上是主城的「桃花源」了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在彩雲湖公園內耍水,捉螃蟹炎炎夏日泡在水裡的感覺那是相當棒了地址: 九龍坡區高新區彩雲湖(近金科)
  • 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彩雲湖校區正式開工
    2020年8月29日上午,「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彩雲湖校區(暫定名)開工奠基儀式」在萬科彩雲湖項目地塊隆重舉行,標誌著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彩雲湖校區正式進入建設階段,九龍坡彩雲湖片區教育事業掀起了新的篇章。
  • 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彩雲湖校區奠基儀式盛大舉行
    8月29日上午,「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彩雲湖校區(暫定名)開工奠基儀式」在萬科彩雲湖項目地塊隆重舉行,標誌著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彩雲湖校區正式進入建設階段,九龍坡彩雲湖片區教育事業掀起了新的篇章。學校先後被評為重慶示範小學、重慶市綠色學校、市精神文明單位、市紅領巾示範校、市德育先進集體、市十佳書香校園等榮譽稱號;學校以「森林綠心,生活化人」為辦學理念,以「擁抱森林每片綠」為校園文化主題,構建了以「綠」為基調的教育生態圖。
  • 重慶市溼地公園、保護區
    (原標題:重慶市溼地公園、保護區)
  • [分享]楊凌渭河溼地公園設計資料下載
    :PDF 圖紙張數:108張 景觀設施:平臺•棧道•汀步,駁岸•擋土牆,雕塑,水景設計,景觀照明,鋪裝設計 知名地產類型:森林公園 內容簡介:[陝西] 西安灃渭河谷溼地公園項目概念性規劃方案(PDF+158頁) 目錄:設計願景、項目區位分析、鳥瞰圖、設計願景、設計目標、案例解讀、基地分析、交通規劃分析、平面圖、鳥瞰圖、設計方案、效果圖等,共158張文本。
  • 綠廊串起溼地公園和虎丘風景區 為蘇州再添兩張靚麗名片
    中國園林網4月7日消息:虎丘溼地公園完成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經過新一輪建設後,將與虎丘風景區連為一體,真正成為蘇州北部「城市綠肺」和市民的「後花園」。
  • [分享]國家農業公園規劃案例資料下載
    關鍵詞: 景觀方案文本 城市溼地公園景觀設計 公園規劃設計方案 溼地公園景觀規劃
  • 國際森林日 重慶130處市級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免費耍3天
    15日下午,重慶市林業局就2017「國際森林日」主題宣傳活動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為了迎接第五個「國際森林日」, 3月19日—3月21日,全市130處市級以上的森林公園、溼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等森林旅遊地將向市民免費開放。
  • 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彩雲湖校區開工建設
    今年重慶九龍坡區有四校建設完成,另又啟動四校建設。」在萬科彩雲湖項目地塊舉行,標誌著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彩雲湖校區正式進入建設階段。啟動建設:江州小學建設,石新路小學擴建,石坪橋小學教輔用房,森林小學彩雲湖校區建設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彩雲湖校區為萬科彩雲湖項目東南側的一塊小學教育用地,由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領辦,重慶萬科代建,建成後將交付區教委使用。
  • 重慶最美公園驚現大學城 風景美侖美奐惹人嘆(圖)
    ,她開啟了重慶複合休閒公園的新時代、新生活。而按照規劃,大學公園所在區域大學城還將修建「中央公園」、「大成湖公園」和「木魚石公園」等六大主題公園。此外,雲集在周邊的眾多生態小區也進一步為大學公園營造了一個綠色低碳的人居環境。而大學公園之美,除了體現在上述外在的大環境之外,更多的則是蘊含在大學公園的內在之美。該公園背靠縉雲山,前臨虎溪河,依山傍水,環境宜人。
  • [分享]西安灃河溼地生態公園資料下載
    這是西安生態建設的又一樣板工程,3000畝水面碧波蕩漾,魚翔淺底,蘆葦、香蒲、河柳等植物鬱鬱蔥蔥,白鷺悠然棲息,構成一幅美麗、靈動的溼地生態畫圖。上萬名市民來到這裡,目睹令人嚮往的城市溼地公園的芳容,體驗溼地旅遊的樂趣。灞橋生態溼地公園位於西安市灞河城市段中遊,北起東城大道華清橋,南至藍田縣界,毗鄰西安世博園。規劃全長15公裡,總面積6.75平方公裡,分兩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