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記杜仲培育與利用創新團隊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0年第9號公告公布了2019年度林木良種名錄,其中「華仲5號」至「華仲14號」等10個杜仲良種通過國家林木良種審定。這是杜仲良種選育來之不易的豐收季。
一個林木良種的誕生,要經過系統的測定、篩選,更要有長期堅持、辛勤勞動的耕耘者。中國林科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杜紅巖研究員帶領的杜仲培育與利用團隊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走進中國林科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杜仲良種、杜仲基地、杜仲茶、杜仲雞蛋、杜仲膠等照片十分醒目。杜紅巖的辦公室同樣滿眼杜仲,杜仲書籍、杜仲產品擺滿了辦公桌、茶几、沙發和書櫃。
「挖掘杜仲的最大潛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讓杜仲產業為人類造福,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工作動力。」近年來,杜紅巖帶領團隊潛心研究,全面突破了杜仲育種、高效栽培與全產業鏈利用的關鍵技術。
2019年,杜仲培育與利用團隊成功入選全國林草科技創新人才計劃創新團隊。
瞄準杜仲良種選育
杜仲是國家戰略資源樹種,是維護基礎工業安全的「戰略樹」、保障生態安全的「生態樹」和精準扶貧的「致富樹」。我國杜仲研究起步較晚,生產上一直沿用實生苗造林,苗木良莠不齊,嚴重影響杜仲產業發展。
「生長好的杜仲大都在深山裡,為了尋找一株杜仲樹,往往要徒步好幾十公裡的山路。」杜紅巖說,團隊瞄準杜仲良種選育,多次赴貴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陝西等杜仲主產區收集種質資源。渴了就飲涼白開水,餓了就啃幾口自帶乾糧。冬天樹葉掉落,採集困難,就自製夾子,夾出石縫裡的杜仲葉。
1995年,杜紅巖主持選育出我國首批5個杜仲良種「華仲1號」至「華仲5號」。目前,全國共選育出不同用途杜仲良種30個,其中14個國審良種由杜仲培育與利用團隊主持選育,並在我國杜仲主要產區推廣應用,佔我國全部杜仲良種推廣面積的90%以上。
在良種選育的同時,杜仲培育與利用團隊還完成了世界上首個杜仲全基因組精細圖繪製,初步解析出杜仲環境適應、系統進化及杜仲膠生物合成等分子基礎;創新了杜仲規模化機械化高效播種育苗技術,播種成本降低75%以上,播種效率比人工提高1000倍;突破了杜仲良種規模化嫁接繁育關鍵技術,嫁接成活率超95%。
突破杜仲高效培育技術瓶頸
杜仲渾身是寶,果皮、樹皮、葉等部位均含有豐富的天然橡膠,是我國獨有的、極具發展潛力的珍貴優質橡膠資源。
1990年以前,我國杜仲生產基本沿用傳統藥用林栽培模式,橡膠產量極低,綜合效益差,嚴重製約了杜仲產業發展。杜仲培育與利用團隊圍繞增產、提質、增效等目標,提出用杜仲果皮提取橡膠,果用、雄花用、藥用、果材藥兼用的杜仲高效培育新思路。
查閱科研資料、撰寫研究方案、開展野外調查……20世紀90年代初,杜紅巖帶領團隊日夜奔波探究,首創了杜仲果園、雄花園、短周期葉皮材兼用林、果材藥兼用國家儲備林栽培等栽培模式及系列技術,大幅提高了杜仲果實產量與綜合效益。
其中,杜仲果園化栽培模式,產果量比傳統栽培模式提高40倍,杜仲橡膠每公頃產量達600公斤,實現了杜仲培育技術歷史性突破。高密度葉皮材兼用林每公頃產杜仲葉超15噸,杜仲橡膠每公頃產量超450公斤。
杜紅巖欣慰地說:「我們的研究成果得到國務院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2014年,《國務院關於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將杜仲列為重點支持的木本油料樹種。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啟動天然橡膠生產能力建設規劃。2016年,《全國杜仲產業發展規劃(2016-2030)》發布,我國杜仲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推動杜仲全樹綜合利用
2017年,「杜仲產業發展工程」被列為「十三五」全國林業產業重點建設工程。這讓杜紅巖信心滿滿,他率領團隊繼續從多角度創新推進杜仲全樹產業化。
「杜仲已由單一的藥用植物迅速發展成為杜仲橡膠、木本油料多用途的國家戰略資源。」杜紅巖介紹,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支持下,杜仲培育與利用團隊系統開展了杜仲果實、雄花、葉、皮等綜合利用研究,獲得20餘項國家發明專利,研發出20多個專利產品。
如今,杜仲雄花茶已成為保健品市場熱銷產品。以杜仲油為原料開發出的杜仲α-亞麻酸軟膠囊等系列產品,成為綠色降血脂、降血壓的最佳產品之一。擁有國家發明專利的杜仲功能飼料及其無抗肉蛋奶養殖技術,應用後能夠明顯改善畜禽肉質,提高畜禽免疫力。
目前,杜仲培育與利用團隊已為杜仲成果轉化探索出一條有效途徑。在我國杜仲主要產區建立杜仲良種示範、高效栽培與產業開發、成果轉化基地26個,推廣杜仲良種10萬公頃,建立杜仲產品生產線10多個,帶動河南、山東、山西、湖南、貴州、陝西、甘肅等地10萬多人脫貧。
「研究是我最大的樂趣,看著團隊的累累碩果,除了幸福、興奮,還有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杜紅巖和杜仲培育與利用團隊的研究工作仍在繼續。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來源:滁州林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