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古代哪些優美詩句描寫四月

2020-12-13 晞念的餘生

一說到四月芳菲,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先想到那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詩詞。

《大林寺桃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那麼,古代人描寫四月,還有哪些詩詞呢?下面我將所收集到的詩詞,做了整理,和大家進行分享。

第一首:

《鄉村四月》

年代: 宋 作者: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第二首:

《漁家傲·四月園林春去後》

年代: 宋 作者: 歐陽修

四月園林春去後。深深密幄陰初茂。

折得花枝猶在手。香滿袖。

葉間梅子青如豆。風雨時時添氣候。

成行新筍霜筠厚。題就送春詩幾首。

聊對酒。櫻桃色照銀盤溜。

第三首:

《漁家傲·四月芳林何悄悄》

年代: 宋 作者: 歐陽修

四月芳林何悄悄。綠陰滿地青梅小。

南陌採桑何窈窕。爭語笑。亂絲滿腹吳蠶老。

宿酒半醒新睡覺。皺鶯相語匆匆曉。惹得此情縈寸抱。

休臨眺。樓頭一望皆芳草。

第四首:

《四月》

年代: 唐 作者: 李賀

曉涼暮涼樹如蓋,千山濃綠生雲外。

依微香雨青氛氳,膩葉蟠花照曲門。

金塘閒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

墮紅殘萼暗參差。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描寫四月的詩句,如:

〔宋〕陸遊《四月》:四月江南暑尚微,虛堂初換葛衣時。

〔唐〕李頎《送陳章甫》: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元〕王冕《四月十二日書懷》:轉首不知春已去,閉門只覺樹陰多。

〔宋〕陳宓《四月中浣流惠亭見蓮》:何似水花秋更好,才逢四月已開荷。

〔唐〕杜甫《梅雨》: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唐〕白居易《詠興》:四月池水滿,龜遊魚躍出。吾亦愛吾池,池邊開一室。〔宋〕李義山《祝英臺近·四月初》:夏初臨,春正滿,花事在紅藥。一陣光風,香霧噴珠箔。

〔宋〕陸遊《夏四月渴雨恐害布種代鄉鄰作插秧歌》:浸種二月初,插秧四月中,小舟載秧把,往來疾於鴻。

相關焦點

  • 描寫四月的優美句子迎接四月句子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四月的詩詞
    三月悄然而去,四月翩然而來,帶著春天燦爛的氣息。時光如水,靜默不言。長溝流月去無聲。時光總是這樣,靜靜地流走,將過往變成回憶,留在身後。描寫四月的優美句子,敘述你心中的那一抹春天。  四月,美好的四月,春天中的春天,就這樣又一次無聲無息地滑過,滑過指縫,滑過夢想,滑過寂寞,滑過悲傷。  四月美在燕子坐實了新家,開始溫馨的生活;四月美在高飛藍天的風箏,那是理想在翱翔;四月美在春耕的身影,田野有了動人的春色。最美人間四月天,請細細品味,讓它與你一起美麗。  終於熬到人間四月。
  • 2020,人間四月芳菲始
    四月,本是芳菲盡,奈何芳菲始四月,那是春暖花開的延續,也是春意盎然走向萬木蔥蘢的四月。我們記憶中的四月是春暖花開的四月,是紅情綠意的四月,是鶯歌燕舞的四月。四月本是人間四月芳菲盡的四月,奈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的四月變得不再尋常。
  • 四月: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人間的四月,應該是春天的末尾,不久便是進入夏天,但如今的四月,卻讓我感受到了12月的寒冷。雨,下不停,路上一片溼漉漉,映照出了路邊樹的倒影。晾在陽臺上的衣服,好幾天都不幹這是我在人間見過的四月的樣子,美不美,算不上,卻樸實無華。而詩詞裡的四月,我見過最美的,也就在這裡。
  • 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表現山地的垂直分異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在眾多經典的古詩詞中也蘊含了很多的地理知識,之前我們介紹了唐朝詩人劉禹錫的《竹枝詞》,詩中「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語句,描寫了在小範圍區域短時間內,天氣陰晴雲雨反覆變化的天氣現象。
  • 組圖:人間四月芳菲盛 北京群花爭豔忙
    組圖:人間四月芳菲盛 北京群花爭豔忙 2013年04月18日 15:0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與你用不舍的文字,與芳菲的四月說再見
    四月份,是今年一個非常特殊的月份,它不但擁有既往的芳菲誘人的氣息,更是給因疫情消除後人們的人們一種失而復得的感覺,更是促使人們在疫情之後,更加的珍惜生命,注重健康,更加的珍惜與身邊人好好相處的時光。對於我們這一些還能夠看到春天百花盛開、四月芳菲吐盡的美好時光的人們,這是何其的幸運!而對於那一些無辜犧牲的、再也看不到新的太陽升起的人們來說,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他們跟我們一樣、也曾經盼著天亮,跟我們一樣,還有很多很多的嚮往。只可惜,他們再也看不到了,留下的他們的家人更是飽受生死離別的痛苦。
  • 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關於三月的詩句 2020描寫三月春天詩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關於三月的詩句 2020描寫三月春天詩詞 煙花三月下揚州,多麼美麗的三月呀,古人的三月總是充滿了詩情畫意。三月的春天桃櫻盛放,落英繽紛,吹得眾人一身美。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詩詞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四月芳菲,春遊固鎮」 固鎮一日遊路線發布
    今日上午,固鎮縣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發布「四月芳菲,春遊固鎮」一日遊路線,楚漢文化大成之地的固鎮縣的大好時光正在等待讀者及網友的光臨。據了解,固鎮縣將從楚漢文化遊、賞花休閒遊、農事採摘遊、特色小吃品來立足。 楚漢文化遊具體為垓下遺址、谷陽城遺址公園和許慎文化公園。
  • 幾首名不見經傳的小詩,寫出最美人間四月天
    散有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又云:最美人間四月天。春時匆匆,到舊曆四月,桃李皆凋零,那這最美的人間四月天,又體現在怎樣的景致上呢?循例,我們依然循著古詩詞的脈絡,去尋找那些散落在四月天裡的美好。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 優美的古風詩詞名字,讓名字中也能有詩和遠方
    優美的古風詩詞名字,讓名字中也能有詩和遠方「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梅雨》唐·杜甫原詩描寫的是梅雨時節的紛紛小雨,雲霧瀰漫,雨水綿延,頗有江南春季的風情,從詩句中提取名字「易疏」,易的表字有三層意思,一為容易,二為和藹可親,和顏悅色,三為轉變,改變,疏有疏通,通暢,傳達,散開的意思,名字寓意雨後初晴,重見光明。
  • 人間最美四月天,細讀那些寫給四月的詩詞
    古羅馬的四月,正是大地回春,鮮花初綻的美好季節。英文四月April便由拉丁文Aprilis(即開花的日子)演變而來。Aprilis又來源於aperio---開花的意思。四月(April)來源於單詞aperire,表示「開」,可能意味著植物在春天開始生長。
  • 人間四月盡芳菲,月下梨花雨中梅
    女兒跟著我讀著詩句,雖然現在她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並不妨礙她去記憶與觸摸詩詞的柔美。桃與杏,花期相近,三月裡就開始爭春鬥豔,吐蕊含馨。如今花瓣不似初綻時的嬌羞,可是色彩還是那麼的鮮豔,更添一種成熟的嫵媚。
  • 芳菲四月奉送幾句關於婚姻的古詩句
    在這春暖花開的四月,想來聊一聊關於結婚的事情。人生有三喜: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結婚在人生中算是頭等大喜事。婚戒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婚姻概念:婚姻的——意義,中國古代「崇嫁娶之要」,婚姻處於極高的地位。《禮記·昏義》說:「昏禮者,禮之本也。」
  • 踏春|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中五月花正豔
    踏春|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中五月花正豔 2020-05-02 0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沒有前三月的「陰雨連綿「,哪來四月的「人間芳菲「
    林徽因對徐志摩說:「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四月,草長鶯飛,花鳥纏綿,春意盎然地讓人想放飛自己。四月像一個魔術師,把此前的種種陰鬱都翻了篇,不斷地散發著春天的色彩。但是,若是沒有前三月的"陰雨連綿",哪有四月的"人間芳菲"。
  • 四月已至,來詩詞裡玩一場關於「四月」的飛花令吧!
    她啊,藏在「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江水裡,藏在「人間四月芳菲盡」的桃花裡,她在生活裡,也在詩詞裡。她無跡可尋,卻又處處可見。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間的四月正是平地上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而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剛剛盛放。2.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客中初夏》司馬光四月天氣已是清明和暖,雨過天晴,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淨了。
  • 四月芳菲,人間仲春,約上好友到這些地方去賞油桐花吧~
    四月芳菲,人間仲春,約上好友到這些地方去賞油桐花吧~ 2020-04-15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詩詞: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花」字飛花令開滿人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我國古代有很多詩句,其中有許多描寫花的詩,太美了!一、花的品種;A、 桃花:1.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代悲白頭翁/劉希夷2.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 四月芳菲,人間仲春,約上好友到這些地方去賞油桐花吧
    四月芳菲,人間仲春,約上好友到這些地方去賞油桐花吧 > 四月芳菲,人間仲春, 油桐花開正當時, 在桃紅梨白的燦爛褪去之後, 州內各地的油桐花姍姍而來,競相綻放。
  • 「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林徽因,原名林徽音,是詩人、作家,曾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在詩歌、小說、散文、繪畫、翻譯等領域成就斐然;也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師,和丈夫梁思成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林徽因與建築學的淵源,是從16歲隨父親遊歷歐洲開始的。那時,他們在倫敦的房東是個女建築師,沒事的時候,林徽因經常跟著房東在屋外的草坪上畫畫或是外出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