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理想 獻身科教——記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2020-12-14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簡介:袁亞湘,男,漢族,1960年1月生,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科院院士。他在科研工作中銳意創新,在非線性優化計算方法及其理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他投身教育事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業績,贏得了同事和學生廣泛好評。曾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一等獎、「馮康科學計算獎」「中國青年科學家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國數學會「陳省身數學獎」、「蘇步青應用數學獎」、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數學獎以及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突出貢獻獎」,榮獲「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央國家機關優秀黨員」等稱號。2017年,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愛好攝影的袁亞湘

學術科研銳意進取 克難創新佳績頻傳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袁亞湘具有深厚的學術功底,能夠將學科知識與教育理論有機結合,在本職崗位中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他在科研工作中銳意創新,在非線性優化計算方法及其理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他的貢獻主要集中在信賴域法、擬牛頓法和共軛梯度法三個方面。在信賴域法算法設計和收斂性分析方面所做的工作是開創性的,特別是對於非光滑優化信賴域方法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收斂性定理,給出了超線性收斂的充分必要條件;給出了雙球信賴域子問題的最優性條件,證明了截斷共軛梯度法的「1/2 猜想」。在擬牛頓方法的理論研究方面,他和美國科學家合作證明了一類擬牛頓方法的全局收斂性,這是非線性規划算法理論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在共軛梯度法方面,他和學生合作提出的方法被國際同行稱為「戴-袁」方法,被收錄於優化百科全書。他還首創性地提出了用信賴域方法和傳統的線搜索方法的結合來構造新的計算方法,開創了利用非二次模型信息構造二次模型子問題的方法,提出了非擬牛頓方法。近年來,他提出和深入研究子空間優化方法;在正交約束優化、計算複雜性、隨機梯度法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國外同行稱袁亞湘在信賴域方法領域取得的成就是基石性的成果,他的貢獻對最優化領域是至關重要的,他的結果被國際同行稱為「袁氏引理」。

數十年來他勤奮求實、銳意進取,不僅取得了多項受到國際一致認可的重大成果,而且獲得了國內外數學界的廣泛讚譽,因此他先後擔任中國運籌學會理事長、國際運籌學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數學會理事長以及中國科協副主席。他還先後當選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會會士(SIAM Fellow)、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數學會會士(AMS Fellow)、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7年5月,在西班牙瓦倫西亞召開的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理事會上,袁亞湘被選為主席(任期為2019-2023),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重要國際數學學術組織中當任主席。這是我國數學界的一個重大突破。

工作中的袁亞湘

傳道授業甘於奉獻 無私育人勇於擔當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近年來,袁亞湘更是投身於本科生教學,堅守在新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教育第一線。他給大一新生講授微積分課,要在正常科研工作之外貢獻出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來備課和授課。為了不耽誤給學生上課, 有一次,他周一上午下課之後直接驅車去機場趕飛機飛往上海,周二在上海參加一天的學術會議之後當晚就坐飛機飛回北京,周三一大早八點繼續給學生上課。為了兼顧學術交流活動與本科生教學,他經常不辭辛勞,連續幾天奔波於北京與外地之間;他精心設計教案,注意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只要不出差,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11點,學生總能在辦公室找到他。他雖然是院士、數學家,但在國科大,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大學教師,而他的授課對象正是學校招收的首屆本科生。作為導師,袁亞湘指導研究生已有20多年,但為了給本科生上好課,他還是虛心學習, 做足了功課,曾和一位在法國的學者討論課程大綱和教學實施方案,互通了20多封電子郵件。而熬夜寫教學講義、備課、為學生答疑,也已是家常便飯。有時,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一個數學概念,他會構造一些直觀、巧妙的例子,讓大家通過這些例題充分感受到數學的威力與魅力;聽到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和建議,他會立即和助教們商議,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和內容。

袁亞湘還給國科大2014級的四個本科生擔任學業導師。對這四位同學,他全程細心指導,從思想道德、學習目標、學習方法、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關心培養他們。他與他們經常開小組會,面對面答疑給予指導。這四個同學學習成績優秀,其中三人已經獲得了免試推薦攻讀研究生的資格,將在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

袁亞湘作科普報告

以德修身恪守理想 以德育人桃李芬芳

袁亞湘在傳授數學專業知識的同時,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他關心學生成長,在培養學生健康人格、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成績突出。實實在在做人、勤勤懇懇做事是袁亞湘同志最好的寫照,他總是按「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要求自己。他善於培養學生獨立科研的能力,注重學生科研素質的全面培養。他所指導的研究生在國內外眾多高校或科研機構任職,其中已有兩人獲得 「中國青年科技獎」、兩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兩人獲得「國家優秀青年基金」、一人獲得「中國女青年科學家獎」。

袁亞湘在科研工作和教育工作崗位上,以勤勉嚴謹的科研精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正直包容的人生態度,實踐著自己的理想。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一名科研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誓言:堅守理想、獻身科教、執著追求、甘於奉獻。

相關焦點

  • 想考研,了解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這一期,給大家介紹一個夢想的院所-----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成立於1998年12月,是由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建於1952年)、應用數學研究所(建於1979年)、系統科學研究所(建於1979年)及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關於2021級推薦免試研究生選拔工作的通知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由四個研究所(數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系統科學研究所、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整合而成,是國內最具影響的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生培養基地。
  • 【北京】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所招聘啟事
    招 聘啟示項目秘書1名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所根據工作需要,擬招聘高級項目秘書一名試用期三個月,優秀者可長期聘用5、具有數學專業背景者先。二、應聘材料個人簡歷、本人照片、家庭情況、重要證書複印件(包括學歷、學位、英語等級和獲獎證書)、聯繫方式.
  •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2016年推薦免試生招收簡章   一、申請條件  凡在高等院校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均可申請推薦免試攻讀我院碩士研究生或直博生。
  •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2015考研複試時間及安排
    作者: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2015年考研複試時間基本上是每年3
  •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機恆通聯合實驗室入駐懷柔科學城產業研究院
    12月7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懷柔科學城產業研究院暨魏橋國科研究院入駐儀式,在懷柔科學城創新小鎮舉行。懷柔區委副書記 區長於慶豐、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副書記 常務副校長王豔芬、懷柔區委常委 副區長郭文杰、懷柔科學城黨工委委員 管委會副主任丁明達、中國科學院地理所副所長劉衛東、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聯合國環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主任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張林秀、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主任白國剛、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楊國強、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董紀昌、魏橋國科研究首席專家兼魏橋國科科創基金董事合伙人丁曉東
  • 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2016年推薦免試生招收簡章 一、申請條件      凡在高等院校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均可申請推薦免試攻讀我院碩士研究生或直博生。
  • 張鐵銳研究員榮獲「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
    來自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的張鐵銳研究員由於在研究生培養工作中成績突出,榮獲2017年度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
  • 【校友風採】從青年教師到世界知名青年科學家——記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長江大學第二屆傑出校友呂金虎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IEEE Fellow、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重點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負責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獲得者、兩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獲得者、世界工程領域ISI Highly Cited
  • ...7月20日至21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
    招生信息一手掌握  屆時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位招生老師將親臨直播間,為各位考生全面介紹合肥研究院概況、人才培養特色、科研實力、獎助學金體系等,幫助考生快速了解合肥研究院招生與培養信息。  歡迎大家收看~  關於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強基計劃解讀:中科大數學科學學院,培養世界級數學精英人才!
    開展強基計劃重點班優秀人才培養,深入實施「科教結合、理實結合、所繫結合」與「長周期、個性化、國際化」的創新培養模式,培養世界級數學精英人才。數學科學學院利用各方優勢資源,與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聯合創辦了中國科學院英才班計劃建設的第一個項目—「華羅庚數學科技英才班」,與法國科學院、巴黎高師等高校合作,創辦了「中法數學英才班」。中國科大數學專業將借鑑世界名校培養數學精英人才的經驗,進一步探索數學專業精英人才培養的中國方案。
  • 中國科學院大學懷柔科學城產業研究院正式運行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2月7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懷柔科學城產業研究院攜6個創新型項目及國科大科創空間入駐懷柔科學城創新小鎮,標誌著該研究院自5月掛牌後,正式投入運行。當天入駐的6個項目包括聯合國環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雁棲湖辦公室、國家生態科學數據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中機恆通聯合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學智能成像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懷柔科學城產業研究院柔性電子研究中心、國科懷棲(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此外,國科大科創空間將為這些項目提供孵化服務。
  • 北京泰聖康源生物醫學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籤署...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2020年12月9日,北京泰聖康源生物醫學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在泰聖康源生命科學館舉行了籤約儀式。北京泰聖康源生物醫學研究院董事長於福江、院長柏雪峰、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孫中生教授等雙方代表出席了籤約儀式。
  • 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汪壽陽:優勢特色相結合 英才...
    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 汪壽陽    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與高校合作辦學的試點始於2009年,開創了我們與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強強聯合    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先後與中國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山東大學聯合創辦了華羅庚英才班。經過前期調研,既考慮了國家戰略需求,又與高校的優勢特色相結合,因此三校的華羅庚英才班定位各有側重。
  • 中國科學院院士林群:教育和科普都是報國之道
    科學家從事教育和科普,就是傳遞科學和文化的接力棒,從而提升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林群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提出,投身教育和科普事業,正是科研人員的報國之道。 林群認為,把科研和教學融合在一起是當務之急,也是大勢所趨。「這樣做的效果就是,不僅培養了學生,也培養了科研隊伍。」
  • 丘成桐領銜 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成立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近日,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在懷柔區正式成立。這是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北京市科委會同懷柔區牽頭推進,依託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數學學科資源優勢單位,由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領銜籌建的新型研發機構。
  • 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布首屆本科畢業生去向:僅7人直接就業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國科大本科教學委員會主任席南華院士,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國科大副校長蘇剛教授、副校長楊國強教授,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教育處副處長刁麗穎,國科大本科部、招生辦、相關學院負責人以及12名2014級本科生代表,共同回應公眾對於國科大本科生教育的廣泛關切。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2020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科技強國建設的根基,希望藉此次學術研討,為推動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助力。本次活動同時邀請到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嚴加安,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鄂維南,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湯善健,山東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山東大學數學學院院長陳增敬,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宋永生,進行專題學術報告。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2020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未來科學大獎希望獎勵對社會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啟蒙科學精神,喚起科學熱情,影響社會風尚,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於科學。山東大學樊麗明校長提到,山東大學數學學科取得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突破、夏道行函數與夏不等式,Peng最大值原理、哈希函數標準等一系列重大成果。山東大學牽頭建設的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正式揭牌,開啟了數學科學研究發展的新篇章。
  • 上海交通大學吳文俊數學中心成立
    13位中科院院士、近90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交大,共同緬懷紀念吳文俊先生的數學成就與科學精神,並就中國數學發展之路展開研討。開幕式上,旨在打造中國數學學科創新高地的「上海交通大學吳文俊數學中心」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