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
當孩子步入校園以後,家長都會告訴他們「多交點朋友」,和大家搞好關係,以後也有個照應,當然,孩子們也比較聽話,各種各樣的朋友交了一堆,好的壞的不計其數,在結交良師益友的過程中也走上了歪路,一般孩子高中階段都是住校,脫離了父母的視線,更容易出現問題。
上了高中等於半隻腳邁進了大學,在這個關鍵階段,父母很擔心孩子會早戀,這種朦朧的愛意很美好,但卻發生在錯的時間,許多家長「手把牢」的看著孩子生怕他們誤入歧途,不光影響學習成績,還可能傷害身體。
但在孩子身邊有一種「毒友誼」比早戀還可怕,孩子們樂在其中,分辨不出,就連家長都沒有理由拒絕,一旦孩子身邊出現這種朋友,很可能耽誤孩子的一生,家長一定要及時幹預,幫助孩子識別「假朋友」。
故事分享(粉絲投稿)
樂樂今年上畢業班,高三最後衝刺階段,緊張又勞累,但好在成績不錯,媽媽也很驕傲,每周末孩子放假,媽媽都會做些甜品讓樂樂帶給小夥伴們一起分享,隨後樂樂也把自己換新同桌的事分享給媽媽。換桌很正常,媽媽也沒多問。
過了一段時間,媽媽發現樂樂開始說髒話了,行為舉止都很不雅,不再像之前的乖女孩,學習成績也下降了很多,整天痞裡痞氣媽媽都不敢認自己的女兒,月考過後樂樂考砸了,媽媽非常著急,就來到學校想和老師溝通一下,結果她卻看見了女兒和幾個問題少年混在一起,衣衫不整,沒有學生的樣子,後來媽媽才知道其中一位正是女兒的新同桌。
樂樂媽氣急敗壞「揪」回了女兒,看著也跟過來的同桌,媽媽苦笑了。雖然臉上表現得很熱情,但心裡一萬個不願意,她並不是不讓女兒交朋友,而是因為這位朋友女兒被「拉下水」了,相信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十年寒窗苦讀只為高考一展鋒芒,最後衝刺階段非常重要,怎能輕易放棄呢?
積極引導
進入青春期後,孩子面對充滿誘惑的世界沒有抵抗力,也不會分辨是非,這時家長應該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但並不代表著家長要為孩子做選擇,關鍵決定還要交給他們。
並不是讓孩子斷絕社交,而是引導孩子結交良師益友,這樣才會互相成就,才能越來越優秀。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同樣的道理。
決定權交給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比較激動,如果家長直接禁止孩子做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只會激怒他們的叛逆心理,家長不要態度過於強硬,往往效果不會太好。
關鍵時期就需要找對辦法,即便孩子做得不對,但家長也不能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思想走,孩子分辨不出來,但家長可以作為好朋友幫他們分辨,另外家長不能只關注孩子的學習,還要注意心理健康或者他們的煩惱,全面發展才會讓孩子更健康。
本文聲明:文字純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