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永輝超級物種五角場萬達店鮭魚工坊 每經記者 陳祺欣攝
每經記者 陳祺欣 每經編輯 賈運可
超級物種是永輝超市的新業態,主打「超市+餐飲」模式,集合永輝生活APP的綜合體。永輝超市CEO張軒寧曾公開表示,超級物種既像餐廳,又像超市,又像倉庫。早上當早餐,中午當正餐,晚上再當正餐。再晚一些,就當酒吧。
那麼,其場景消費體驗具體如何?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上海永輝超級物種五角場萬達店進行了實地體驗。超級物種母公司永輝雲創品牌公關表示,預計2018年,超級物種將超過100家。
不支持現金支付
從地鐵10號線江灣體育場站1號口出站,走上不到500米,就到了超級物種五角場萬達店。黑色的門面,襯託得四個白字「超級物種」分外明顯,在附近一眾門店中,有很高的辨識度。
門店分兩層,推門而進可以看到麥子工坊,主要出售點心、麵包、飲料。進門左側是鮮花區域,再往前走是生活果坊。二樓是盒牛工坊、沙拉工坊、波龍工坊和鮭魚工坊,中間是餐桌和椅子,桌上貼有「掃碼點餐,無需排隊」,但需要下載永輝生活APP。盒牛工坊主打牛羊肉,波龍工坊主打海鮮,鮭魚工坊主打刺身、日料。可以看出,生鮮產品還是佔據了永輝超市很大一部分。
消費者可選購新鮮食材現場加工,工坊根據商品的種類、重量、加工難度的不同收取不同程度的加工費。記者購買了一塊260g的谷飼西冷牛排,現場加工費為10元。各個工坊是獨立結算支付,在支付方式上,微信和支付寶都可以,但不支持現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隨機採訪了幾位消費者,來店理由多樣。有的是因為家住附近恰好又和朋友有約,才選擇來此處體驗;一對年輕夫妻表示他們只是路過,進來吃點東西,感覺味道不錯;另一對夫婦則表示是店裡的常客,因為喜歡吃店裡的沙拉。另外,部分消費者向記者表示,來超級物種重在體驗。
門店已擴大到36家
資料顯示,永輝超市創辦於2001年,在諸多擁抱新零售的傳統商超中,永輝無疑是關注度較高的,其中生鮮是永輝最大的特色,記者梳理發現,僅生鮮及加工產品這一項,便佔據著永輝超市總營業收入的43%~45%。
超級物種母公司永輝雲創品牌公關向記者表示,超級物種是從永輝門店內的生鮮工坊演化而來的,「我們發現這種小的物種、工坊集納整合,形成生鮮餐飲+零售的體驗式混合業務形態,受到用戶歡迎。所以,超級物種是永輝業務進化的自然結果。」
如今,距永輝超市2017年1月在福州推出首家新業態「超級物種」,已經一年有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如今超級物種門店擴大到了36家,覆蓋福州、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南京、廈門等11座城市。
資深零售專家丁利國向記者表示,傳統商超一般有著強大的供應鏈,永輝在生鮮的供應鏈具有明顯的優勢。永輝超市擁有線下幾百家的門店資源,在過去10幾年的發展過程中,這給永輝帶來了比較穩定和忠實的客流。在永輝超市運用數位化去改造門店後,能比較容易將這些客流從線下引流至線上。但與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這種具有強大網際網路基因的企業相比,數位化、人工智慧等方面是永輝的弱勢。
線下競爭優勢明顯
作為新零售下的新業態,無論從門店數量還是體量,以及發展現狀來看,超級物種與盒馬鮮生都不相伯仲,業內也普遍認為二者互為對方最大競爭對手。超級物種的新零售打法是線下至線上,盒馬鮮生明顯是由線上至線下,但兩者都成為了新零售領域較為成功的案例。那麼,業內是如何看待二者?長遠看,哪種模式更吸引消費者?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永輝已經擁有非常成熟的全國供應鏈體系以及存量門店,可以通過對現有門店的升級迅速開出超級物種。但相較於盒馬鮮生,永輝最大的劣勢也在於此。因改造大量的存量門店,勢必會影響頂層設計。而盒馬是從零開始,不受任何限制。從中短期看,超級物種足以滿足現有的用戶需求。但從長期看,盒馬的模式更超前一些,如果保持現在的迭代速度,盒馬鮮生的生命力會更頑強。
丁利國則認為,盒馬鮮生在行動支付、人工智慧等技術方面可能比永輝超市更具優勢,但門店管理、供應鏈是盒馬的弱勢,這使得盒馬在線下擴展門店時,會面臨較大的挑戰。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永輝擁有堅固的供應鏈和人才管理體系,這樣的企業能夠長久經營下去。在中長跑的路上,永輝超市會有更多的優勢。
前述永輝雲創品牌公關人士向記者表示,「2018年,永輝將會持續發力新零售,這其中包括新零售業態的擴張:預計2018年,超級物種將超過100家;永輝生活超過1000家。在零售體驗的打造上,進一步優化商品和服務,繼續智慧零售體驗創新,以線下門店結合線上永輝生活APP、小程序等,不斷創新和優化消費體驗。」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