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身披紗巾的遊客坐在西湖邊自拍。(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 陳中秋 攝 |
|
杭州水警周翔軍自製「手機吸附杆」幫遊客撈手機
記者 鄭億 通訊員 張丹
「西湖撈哥」這名號,這幾年越來越被西湖景區裡各種各樣的工作人員所熟知。
「現在湖邊隨便一個保安師傅,要是看到有哪個遊客手機掉進西湖里了,馬上就會跑過去建議人家打110,點名找水警幫忙。」56歲的周翔軍笑起來臉上已經有了不少皺紋。近年來,光是遊客不小心掉進西湖里的手機,他平均每年總要幫著撈上來10多部。
「也就是四五年之前,智慧型手機普及了,掉進西湖的手機也跟著突然增多,每個月總會接到那麼一兩起,春秋景區旅遊旺季的時候,可能一星期就有一次。」
周翔軍每次幫人撈起手機,總要細細問清這手機是怎麼下去的。事實證明,絕大多數把手機掉進西湖的,都是自拍中的女性。
「自拍的時候,很多姑娘兒喜歡把手機拿得老遠,這樣大概顯得臉小一點,這時候手腕的姿勢都不大自然,一個沒拿穩,手機就下去了。」
早幾年,手機掉進西湖,會想到打110求助的遊客比較少,周翔軍也只是偶爾碰到這樣的警情。雖然是群眾求助,但幫人撈手機,並不在民警的職責範圍之內,周翔軍說,剛開始也是看那些掉了手機的年輕人失魂落魄的樣子,於心不忍,這才奮勇下湖一試。
「下湖撈了幾次,我覺得方法得改進。一方面我雖然水性還可以,但西湖邊有些地方,比如各個遊船碼頭附近,水深都近4米,更不要說還有深一腳淺一腳、厚度可能沒過你腰的湖底淤泥,沒有專業設備就這麼下水,危險性還是有的。再一個就是用手撈效率低,經常耗了1個多小時還沒進展,冬天在西湖水裡泡著,我自己身體也承受不了……」
周翔軍開始想新招。
第一個想到的是磁鐵,他找來好多廢舊手機,各種牌子都有,又買來一塊巴掌大的強力磁鐵來試。無論什麼款式的手機裡多少都有金屬零件,基本都吸得起來,他自己畫了幾張設計圖,交給五金店師傅,打造了幾件專屬新裝備:一根杆子能隨意伸縮、頭上焊著一塊大磁鐵的「手機吸附杆」,一根尖頭是一個四爪小鉤子也能伸縮的「皮包鉤」。
靠這幾件裝備,周翔軍的「打撈功夫」越來越精純,行動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我一般是開小船到事主說的手機落水位置,然後整個人趴在船舷上,把工具伸進湖底。接著就是用工具在湖底來回探索,仔細感受杆子的微小振動,人趴著,感覺會更敏銳些。」周翔軍笑說,只要杆子尖端的強磁鐵吸住了手機,他瞬間就能感覺到。
「當然說說容易,做做還是困難重重的,湖底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比如啤酒瓶、飲料罐什麼的,都可能干擾你的感知,有幾次我還在湖裡吸到過榔頭,還有自行車零部件之類的……總之熟能生巧,現在我撈手機,基本都能成功,每次耗時大概在40分鐘左右。」
當然,除了各色手機,DV、iPad,周翔軍也都幫遊客撈起來過,前兩年,他還用自製的伸縮皮包鉤,在柳浪聞鶯的金牛池裡,幫一個在湖邊擺pose拍照的小夥子打撈起一隻皮包,包裡有5000元現金和蘋果手機,小夥驚喜不已,樂得撲過來擁抱周翔軍。
「皮包算是我撈過的比較重的東西了,撈過最輕巧的是車鑰匙。有個小夥子摟著女朋友坐在湖邊,談情說愛到一半,褲袋裡車鑰匙滑進湖裡了,還好那個鑰匙也能用磁鐵吸住……總之記住一條,東西掉進湖裡了,千萬不要自己亂撈,要看清楚落水的位置,儘快給我們打電話,希望總還是有的!」
昨天,周翔軍和我談了些在西湖里撈東西的事,又跑回他的小船檢查裝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