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坤在40萬人觀看的直播間裡直接把喊麥歌曲《驚雷》批得一文不值,隨後歌曲原創MC六道也火速趕來為自己聲辯,兩人在網上一招一式誰也不相讓。楊坤在直播時直接說聽不懂《驚雷》唱的是「神馬東西」「太難聽」「噁心」,原創也不甘示弱,隔空喊話「音樂沒有貴賤,只要有人喜歡就是好音樂,《驚雷》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近日權威媒體新京報就《驚雷》的熱議做出回應,直接藉助MC六道的辯白內容擬了一篇文章,題目是:音樂不分貴賤,但分經典與糟粕。這件事也讓我們想起了當年天佑的《一人我飲酒醉》,讓喊麥文化火爆全國,如今的《驚雷》堪比《飲酒醉》,更是傳唱人間,不過同樣沒逃過被職業歌手質疑的命運。
楊坤不比其他歌手含蓄,直接在直播間裡質疑《驚雷》的舉動也「驚」了我們一下,喊麥作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本身就是滿身話題,再加上之前的下架管制行動已經讓這種文化滿目瘡痍,這次楊坤出手再加媒體點名批評,不知道喊麥文化還有沒有未來。
在媒體插手之前,雙方粉絲就已經開始網絡互掐了,不但在兩人的直播間裡辱罵詆毀,兩人的社交媒體下邊也是波濤洶湧,還有網友製作了短視頻互相內涵。楊坤在此事中也展示出自己作為有音樂人的態度,直接借用當年周立波的咖啡和大蒜回應對方,表示「咖啡我可以喝,大蒜我也愛吃,喊麥就算了。」粉絲表示楊坤這一戲劇性的回應太過「真實」。
隨後新京報也發文刺向喊麥歌曲的文化痛點,確實喊麥文化沒有太多的樂理知識和創作要求,只要有節奏,能刺激聽眾的感觀就算成功,但是這不是我們主流文化所需要的內容。所有的喊麥歌詞都是以發洩、對仗為出發點,不在乎事實和邏輯,也無關創作,雖然能夠瞬間給人們「洗腦」,但是它們就像是異常生活中的邂逅一樣,人們很快就會被其它內容吸引。
喊麥歌詞並不能帶給我們有意義的內容和情感,聽眾在欣賞的時候大都不會去關注歌詞想要表達的意思,因為創作本身就是蒼白無力的。2018年「下架」風波給喊麥直播潑了一盆冷水,也肅清了許多無營養的直播內容,雖然做了整頓,但喊麥文化在民間根系龐大,竟然又順著短視頻平臺悄悄回歸。
儘管無法讓這種大眾文化消失殆盡,但是隨著觀眾們對文化藝術作品要求的提高,專業音樂的主流地位也是越來越不可撼動,楊坤能夠直接指出《驚雷》不入流,也體現了職業音樂的自信這。輸贏已經不是問題的著眼點,如何讓觀眾學會判斷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才是這件事真證需要我們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