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劇如果這麼寫,打賭收視翻三倍

2020-12-11 王小葉兒

今天心情好,想寫點東西。

出於主業工作性質,必須看當下各大平臺播出的網絡劇,本部就是片單中的一個。比較艱難地看到九集以後,突然發現後面提升了一大截,但這是很可怕很可怕的。在這個網劇前三集定生死的時代,等於吃了啞巴虧,前三集的收視播出直接影響平臺的後續資源。天天給封推刷屏和點好幾下才能看到頁面能一樣嗎?不禁感慨,其實這戲本可能紅的,奈何世上沒有後悔藥,今天就說說化腐朽為神奇的收視翻三倍的做法。

1、經典王道模板套路的三個層次。

先前三集或者前八集弱在哪裡呢,可以說它把以往國產古裝玄幻/奇幻/魔幻/仙俠題材「王道套路」的「底層設計」都用遍了,偏偏核心沒用上,結果就會有一種挑不出太大毛病卻又很不出挑的尷尬感,在當下的網劇時代,中規中矩真的不是個好詞。

什麼是王道套路,王道套路就是無論你啥時候用,都很好使的套路。

這種套路看似很俗,但其實有極其精髓的內核,本質很高級。一些經典王道套路:傳統女頻瑪麗蘇套路,男頻傑克蘇後宮套路,《流星花園》式二男爭一女套路,《惡作劇之吻》死纏爛打互相暗戀套路,以及類似《秘密花園》身份互換、女扮男裝套路等等很多很多。

然後再說說什麼是王道套路的底層設計。

大家都知道金字塔結構,我們把金字塔分三層,每一個王道套路都分三層:底盤的底層設計,中間部分的核心支撐和塔尖的頂層設計。底層設計是套路模板的外殼和基礎,必須有,也是創作者可以集中體現創新的點,像一個人的衣服;中間支撐是劇情的核心內容,像一個人的血肉;頂層設計是模板最動人的故事核精髓,像一個人的骨架和靈魂,這個一定要保留,能不改就不改。

但偏偏本劇在底層設計上毫無改進,偏偏把頂層設計的精髓處改得不倫不類。拿本劇底層設計來舉例,以往同類劇有的梗它一個不少——

世界觀上。

△三界老是有矛盾。

△三界總是要在一場大戰才能重歸平靜,平靜之下又總暗流湧動。

△故事一開場總要有場不知所云對戰,或是莫名其妙的對話,仿佛很深奧,但其實故弄玄虛,等於什麼也沒說,特別想讓人快進。

△主角正式登場前,總要搞點事情,要麼是場大戰,要麼是個大場面,反正人越多越好。本質就是越窮的劇組越心虛越想搞事情。

△說到結界,結界就是為了打破用的……

人設上。

△主角人設要麼有牛逼的缺陷,要麼是個惹禍精。總之,不是個正常人。

△主角要麼沒爹要麼沒媽,要么爹媽都沒有。越慘說明前世和現世都會越牛B。其他主角家人要麼和和美美負責逗比,要麼身份顯赫負責裝B。

△每個人都對主角感興趣,愛ta、寵ta或要殺ta。

△總有人為主角莫名犧牲。

△主角總有很多內心OS,各種碎碎念,還總做夢,夢見的總是不好的。

△全世界都在找主角。

△越是不讓幹的事情,主角越要幹;越是萬萬不能做的,主角一定會做。

…………

條條都中,毫無創新。

這個鍋嗎,編劇總是要背的,畢竟拍得好是導演的功勞,收視一般甩鍋給編劇是這行的潛規則。

但是我也想說,這個鍋也不能全讓編劇來背。

資方有套路,編審有套路,平臺有套路,連拍攝造型都有套路,項目各種被蹂躪,最後必然是一個套路大全手冊,大家都懂。

SO SO SO——

打碎套路,刻不容緩。套路一破,收拾翻三。廢話不說,來,我們上乾貨。

2、關於打破套路,你可能有誤解。

一直想撥亂反正一個點,大家都喜歡說打破套路。但其實所謂打破套路,不是不用,事實上,恰恰相反,要認真嚴肅地用。上面就說了,打破套路是在底層設計,而不是在頂層設計。但很多人,對,我說的就是那些半吊子,就是琢磨不透這點。

在套路的頂層設計層面,強烈建議大家要本著徹底的(厚臉皮)精神,怕丟人就先輸了。其次,別半用半不用,那等於沒用,既沒有效果,又充滿似曾相識的痕跡,掉價。就像吃藥治病,一天三次,一療程七天。你偏偏吃兩次,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毫無用處,還不如不吃。

什麼是一個經典套路的頂層設計呢?

傳統瑪麗蘇套路的頂層設計不在於一女配多男,這個表象。精髓的核在這些男花式比拼誰比誰更愛女主,付出更多,重要的是這個過程,過程也包括女主角拒絕男二到男十八號要得體自然,既要可以被理解又能保持曖昧,這個過程寫不好,就會讓大家覺得反感,覺得女主傻白甜白蓮花,那就完蛋了。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瑪麗蘇劇裡的官配男主一定要吐血啊,為女主受很重的傷啊,被雷劈啊,斷胳膊啊等等,女主角一定只愛男主角,為了男主角也可以不顧一切啊。

《流星花園》式套路頂層設計不在於一女四男下的一女兩男,其核心精髓的地方在於女主角為什麼在兩個主角之間徘徊不定,為什麼一開始喜歡男二後來喜歡上男一,又能讓男二不討人厭,讓觀眾分別站CP,還能顯得女主並不那麼biao,這是精髓的點。

《惡作劇之吻》套路頂層設計不是女追男,一個女生對男生死纏爛打,無條件付出,更在於男主角其實一直喜歡女主角,這個是精髓的爆點,是個互相暗戀的核。然後它還有一個牛逼的「次要頂層設計」,就是兩個人住在一起的同居設計。看似無關緊要,少了這個,就會大打折扣。《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裡就在這個經典套路下做了一個變種——鄰居,兩個人仍舊可以一起上下學,在樓下遇到,被家人神助攻等等。但是如果沒有這個,這個經典套路就不成立了,就會塌掉,雖然很多人覺得這個其實無關緊要,但細節就是這樣決定成敗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但笨的人總覺得別人設計的這些細節都是隨便寫的,可有可無的。

科普:看到這裡,大家可能就發現,頂層設計不是一個單獨設定,頂層設計是有無數個「次頂層設計」組成的,就像人的骨架也分脊椎、四肢等等。後面我會找時間拆解每個套路下頂層設計的樹狀圖。

包括身份互換、女扮男裝套路等等,在每個套路下面,都有個自精髓的套路細節,所謂王道就是為了照搬,傻瓜相機一樣,但缺點就是發揮空間小,如果胡亂折騰,就會大打折扣。

拿本劇開頭來說,人物很像金庸武俠小說裡的主角。在行事作風和性格上,有韋小寶的影子;外形上有楊過出場的調調。說話還帶點ACG遊戲風格,有李逍遙的氣質;情節上又有《捉妖記》裡宋天蔭的遭遇。作者很有野心,而且顯然想要抓住的是喜歡看奇幻、武俠、仙俠等男性受眾的心,但也因為如此,哪個也沒抓住。

上面這幾個人物都是極其極其典型的,都各有其自己的套路,顯然作者忽略了這一點。本劇的男主角缺乏韋小寶的好色,在相對真實的歷史背景下被命運推著走的設計;也缺乏楊過悲慘身世下的求而不得的專情;缺乏宋天蔭失去父親追逐身世真相的宿命感。反正每每淺嘗輒止,不夠極致。

最重要的是,無論是韋小寶還是楊過,都是大男主的設計,一男多女,並且人物成長線是故事的推進主線,其他人物都是階段性出現,並且不會搶去主角光環。偏偏本劇前面只用了人設,沒用故事核。名字叫《鍾馗捉妖記》,然而男主角的戲份不突出,感情不突出,反而楊蓉和李子峰的戲份非常搶(會)戲(撩),最要命的是,前面八集一直在雙線並行,世界觀陰謀線不斷分散注意力,使得男主角進一步沒了存在感。

所以這部劇更準確的名字應該叫:《鍾馗捉妖記之史上最沒存在感的男主角》。

類似《雙世寵妃》這種甜寵向小而美的,使用套路很是精髓,往往效果很好,但越是投資不大不小的,既有熱血又有勵志又要事件又要懸念又要談戀愛的,越容易尷尬。本劇前面就是要的東西太多,且散,沒遵照套路設計來走。

所以,關於保證收視率的兩條最重要規則就是:優先選用王道套路,這是收視保證;用王道套路千萬抓住頂層設計,別瞎發揮。

套路用好,爆款王道。

套路不好,慘被吐槽。

3、如果故事從第九集開始,打賭收視點擊翻三倍。

下面再說說,為什麼從第九集開始,人物和情節都有了極大轉機,堪稱「驚天逆轉」,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脈。

3.1 第一倍,王道設計。

首先,第九集開始,故事重啟並進入了一個極其王道的設計——拜師學藝,闖關升級。這實在太經典了。作者一定擔心和很多戲撞所以不敢用在本劇開頭,但恰恰就可惜在了這裡。

在影視劇中,一個最經典的套路就是過五關斬六將拜師學藝,或者廣義理解為在牛逼的人或組織身邊成長。這套路屢試不爽。

《花千骨》、《三生三世》、《楚喬傳》啊,包括早前的《旋風小子》,金庸的《神鵰俠侶》《神鵰俠侶》等等,甚至追溯很以前的《少林寺》,在國外還有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呢。這是一個爍古震今的套路,歡迎大家努力用起來,你就看吧,咋用咋火。

3.2 第二倍,文題合一。

名字叫《鍾馗捉妖記》,聽起來就像是個大男主的戲,至少應該以男主為主吧,本劇似乎為了避免和其他劇集雷同,刻意把其他人做得很豐富詳細,打造多角色,讓人一度覺得女一和男二才是真正的男主角和女主角。但這樣就有一種文不對題的違和感。而直到第九集這裡,戲份終於開始向男主角集中,四個人的命運才擰成一股,男主角才有被動轉為主動,從物理聯結變成化學聯結,並且男主角和其他人終於有了一個共同且明確的長線目標,讓人對情節有所期待。才有一種想看下一集的衝動。所以,其實不一定一集中的全部戲份都給男主角,但是起碼一集的戲眼要多給男主角。

科普:關於「戲眼」就引出一個新問題,就是為什麼有些演員總能接到一些爛戲,明明看上去賣相挺好的啊。還有的演員戲紅就是人不紅,癥結都在這裡。不是誰戲份多就一定好一定紅的,戲眼既能決定一個角色的好壞,直接關乎一個演員的魅力。而在演戲過程中能否抓住戲眼也直接影響演員的演技發揮。

3.3 第三倍,也是最重要的,人物情感情緒迸發。

從第九集開始,人物終於跳出了表象的插科打諢,有了內在情緒內心的展露。男主角對魔女的一見鍾情,男主角和青梅竹馬的感情隨之才提升議事日程,而女一楊蓉和男二李子峰也建立起了「我的師傅也是嶽父」的宿命牽連。讓人突然有了讓人吃著小龍蝦配花毛一體看樂子的興致,尤其男二號的內心層次也開始突出出來,每個人都開始走心。

說到這裡,大家發現沒有,3.1、3.2、3.3是三位一體的,說到翻三倍,其實遠不止如此。雖然只列到3.3,這三者不是簡單的加法和乘法而是指數。

如果沒有王道設計,人物情感情緒是根本沒有前提和基礎的;如果繼續文不對題,大家根本不會把注意力放在人物和人物情感上,搞不好仍在糾結糊弄玄虛的世界觀,不斷出戲。人物性格和人物關係意外地好看了起來,因為有了共同的目標,人物關係就緊密,人物互動也開始小情小調,氣質氣韻出來了,劇就有了魂。互相助力,相輔相成。而且從這集開始,連世界觀陰謀線都自然地融入到了故事主線之中。

這一切使得第九集開始面貌一新。而後可以想像,圍繞男一與魔女和青梅竹馬,就會產生「紅玫瑰和白玫瑰」的新套路;圍繞女一與男二的情感,就會產生「互相暗戀卻不捅破」的甜虐新套路。有沒有覺得,從第九集開始看,怎麼看怎麼high;從第九集開始寫,怎麼寫怎麼有。

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而你有沒有發現,這個文分三部分,其實也是有套路的……你瞧,「套路」雖然可恥,但是非常有用。

未完,待續…………

最後,打個廣告。本人主業做製片,副業常年做影視策劃、劇本醫生,歡迎各位編劇老師、片方和資方找我聊天,讓我們一起愉快地去工體咖啡店聊幾個億的項目吧。畢竟,花小錢辦大事兒也是一個超級經典的套路呢。

相關焦點

  • 收視翻了14倍!最後被車教授圈粉太可愛了
    這段臺詞老長了啊!!金珠英認為殺死慧娜的份兒也有郭美香,正是因為她處處逼著慧娜,才導致慧娜跑去跟自己做交易,這才導致了慧娜的死亡加速,而郭美香一直撇清自己的關係,金珠英一句一句的直逼真相,若不是你做母親的自私怎麼會讓悲劇發生??
  • 一家三口打賭拼炒股,10年資產翻20倍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成都的三口之家,這一家子都炒股,但操作風格大不相同,並且十幾年來,誰也說服不了誰,一直到現在也是各自為政,一起來看這一家人的故事。20年各炒各的誰也不服誰43歲的李曉棟在四川土生土長,他的父母目前住在成都郊區一個環境清幽的小區,一大早,李曉棟和妻子開車去給兩位老人送東西。
  • 一周美劇收視:NBC「風城」三劇交叉收視大漲
    一周美劇收視:NBC"風城"三劇交叉收視大漲   搜狐娛樂訊 (文/iCraig)四月末五月初,美劇電視螢屏收視率總體依舊呈現下滑趨勢上周公網劇集有兩大事件備受矚目,收視也是水漲船高——一是《實習醫生格蕾》兩小時「最後的送別」特別集;另一個是NBC的《風城烈焰》、《風城悍警》和《法律與秩序:特殊受害者》的三劇交叉。本周NBC宣布下季度「風城」系列劇集再添一員,《風城醫情》(Chicago Med)正式獲得了續訂,「系列」的另兩部劇集成員將會出現在本劇中。
  • 《天國餐館》:石原裡美加帥哥的收視大法失靈,這劇到底差在哪裡
    最近日劇的基本盤面整體趨冷,這對夏日劇來說是個很不尋常的現象,尤其讓人意外的,是由石原裡美搭配兩位帥哥演員出演的《天國餐館》,在播出三周後,收視不升反降,口碑也大跳水。本劇是由漫畫劇改編,猶記當初朝五晚九石原搭配山P同樣是漫改,卻贏得口碑大爆,後來校對女孩搭配菅田將暉,是叫好又叫座,Unnatural搭配井浦新,高收視貫徹始終,更拿下日劇學院賞,石原大法在日劇圈基本上屬於通法,這回竟居然失了靈!就連福士蒼汰和志尊淳兩位帥哥的加盟也難以挽救,這真是不可思議,不親眼瞧一瞧,怎麼能知道這劇到底差在哪呢?
  • 韓劇收視:《太陽》霸榜 tvN臺慶劇引期待
    金土劇方面,接檔《Signal》,tvN迎來另一部十周年特別企劃劇《記憶》,該劇因類似《未生》般的人生寫實故事受到觀劇人熱議。  《Good bye Mr.black》開播不利 水木收視再墊底  開播之前被媒體評價為「靠視覺就贏一半的電視劇」 《Good bye Mr.black》,本周終於迎來首播。
  • 2020三臺收視最好泰劇,看上去太慘,bella依舊是扛把子
    三臺的新劇《我的下下籤》播出幾集了,收視連2都沒有突破,那個數據不是一般慘。我們來看看2020上半年3臺收視最好的泰劇。1.天生一對收視7.5,目前第一,一個重播了好多遍的泰劇,居然超過了這麼多新劇,拿了冠軍,三臺不應該反思一下嗎?
  • 《好先生》收視口碑雙領跑 樂視出品引觀劇風向
    《好先生》收視口碑雙領跑 樂視出品引觀劇風向 來源:紅網綜合 作者: 編輯:胡弋 2016-06-24 15:19:42
  • 泰星Mark新劇《法定丈夫》爆紅,有望成為今年三臺電視劇收視年冠
    今年泰國三臺播出的泰劇收視都不是很理想,之前剛完結不久的兩部泰劇《前世的詭計》和《宛如我心》都遭遇了滑鐵盧,這兩部泰劇都是今年三臺寄予厚望的劇集,演員都是旗下的當家小生與花旦,是投入資金很高的大製作,奈何在播出後收視都一直在下位圈,現在這兩部劇暫時排在今年三臺已播出泰劇收視的倒數前兩名
  • 三部帶有行業背景的大劇都已陸續上星,你為哪部劇貢獻了收視?
    最近,三部帶有行業背景的大劇都已陸續上星,看看你為哪部劇貢獻了收視呢?李易峰、江疏影《我在北京等你》律師/時尚《我在北京等你》許肇任、鄢鉕、解航、陳宥良執導,李易峰、江疏影、蔣夢婕、胡宇威領銜主演的都市愛情創業劇。講述熱血律師徐天、新銳設計師盛夏等海外遊子從異鄉到故土,一路勇敢追夢、無畏前行的故事。
  • 張栢芝《如果愛》首播收視超《溫暖的弦》,網友:韓劇翻拍好狗血
    由張栢芝、吳建豪、徐志賢和倪景陽主演的大型都市愛情電視劇《如果愛》今晚在湖南衛視黃金檔首播了,該劇講述了一家三姐妹不同性格導致不同婚姻及生活狀態,要麼勵志完美逆襲,要麼暖情治癒的故事。網友表示「韓劇翻拍好狗血」;「看了一點,也太狗血了吧,這麼多年的偶像劇,能換個套路嗎?」;「張栢芝為什麼要接這樣的劇,狗血套路」。4、當然也有不少網友覺得其實主題曲也是很好聽的。
  • 盤點TVB歷年最高收視劇集
    評價一部好的劇集,雖然要從劇情、演員、收視、觀眾評價多方面來進行評定,但最為直觀的就是收視成績。如果一部劇集的收視高,註定會引發熱議帶來更多的關注度。因此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近十年來,每一年TVB的收視冠軍劇集,看看你都追過哪一部呢?
  • 日劇一周收視:慈善特別劇引發爭議
    另一方面上戶彩主演的人妻豔情出軌劇《晝顏》,最新一集收視成績直接打破自身最高紀錄。上周(8月28日-9月3日)播出的日劇中,日本電視臺一年一度的24小時愛心節目的特別劇《小花的味增汁》,拿下了22.3%的收視成績,成功佔據了收視榜單的亞軍位置。而第一名當然還是雷打不動的《花子與安妮》,並且最新一周的最高一集收視率成功回到了24點以上。
  • 吳秀波叔的《軍師聯盟》強力打入臺灣熱劇收視排行榜
    號稱要「消滅超級長壽劇」的《一家人》,說到做到,半年就完結了,1月9日迎來大結局,收視率飆升近三成,高達4.39全劇以一場兩代人的婚禮作為大結局但是呢,就算是4.39這樣逆天的收視率,也沒能敵過這半年一直是臺劇強勢第一名的《
  • TVB推收費平臺放棄收視?兩大臺慶劇成為犧牲品
    總體來說TVB今年在劇集上依舊給大家帶有驚喜,先不說收視成績是否理想,但從演員陣容已經看得出大臺有誠意;例如現正熱播的臺慶劇《使徒行者3》及《踩過界2》,兩劇無論是題材或是製作上都投入了很多心思
  • 如果,《觸及真心》是一部國產劇
    再看一眼國產偶像劇,經典如《王子變青蛙》評分7.6,小說改編《杉杉來了》7.4,甜愛無腦《雙世寵妃》6.2……如果《觸及真心》是一部國產劇,它還會這麼優秀嗎?該劇男主由李棟旭飾演,女主扮演者是劉仁娜。眼尖的觀眾也應該看出來了,這是借著之前《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陰間使者和Sunny積攢下的CP人氣,再收割一波收視的意思。
  • 韓劇一周收視:《Iris》終奪冠 開年劇紛紛出爐
    KBS2大劇《Iris》終於在奮鬥兩個月後以大結局出色的收視打倒冠軍常青樹MBC的《善德女王》,帶著不少謎底結局的《Iris》在最後吐氣揚眉。越來越精彩的SBS《天使的誘惑》也臨近尾聲,在多部劇集結局前後,觀眾更期待的是2010年開年大劇之鬥。
  • 韓劇《匹諾曹》:多個鏡頭創收視紀錄,戚薇葉一茜等成追劇狂人
    如果您是一位韓劇迷,那您一定聽說過《匹諾曹》這部劇的名字。當年,這部由韓國SBS電視臺出品的電視劇一經播出,便引發了強烈反響,那群敢於直面現實的勇敢記者,直到現在也依舊讓人念念不忘。這是因為金敏貞曾出演過趙秀沅導演的《岬童夷》,二人因此結緣,故而金敏貞爽快地答應可以在劇中使用她的照片。其實不光是金敏貞,很多知名演員都以不同方式客串了這部作品。同樣是第三集,演員李寶英因為與趙秀沅導演合作《聽見你的聲音》結下深厚情誼,在劇中以彗星導航語音的形式特別出演,而尹相鉉更是以《聽見你的聲音》中律師車貫宇的身份客串出演。
  • 2018日本全年收視最高電視劇排行出爐,松本潤的劇奪冠!
    一起來看看2018全年日劇收視TOP10吧!※NHK&跨季劇&深夜劇不在列科搜研之女18期朝日秋季檔木8主演: 澤口靖子 / 內藤剛志 / 若村麻由美 / 金田明夫主演: 二宮和也 / 竹內涼真 / 葵若菜 / 倍賞美津子收視:13.7_12.4_12.1_13.1_13.4_13.0_13.0_16.6_16.2_18.6,平均收視14.21BG~身邊警護人~朝日冬季檔木9
  • 《新兵日記》刷新收視紀錄 姚元浩「鹹魚翻生」
    繼首集創下8.58的高收視率之後,臺灣艾傑比尼爾森媒體研究公司再度公布該劇近三個月來的收視數據,其平均收視率已達10.19,最高甚至飆升至13.88。這意味著,臺灣地區同時收看該劇的人數達到了400多萬。該劇的爆紅,也令劇中一眾「新鮮臉孔」由三線演員一躍跳上一線,苦熬八年不紅的男主角姚元浩更是「鹹魚翻生」,交出了入行以來最亮眼的成績單。
  • 《壯士出川》亮相電視雙節 國產抗日劇收視口碑雙贏
    林江國最近還在趕拍電視劇《李先念》、《天天有喜》等劇,為了參加第十七屆上海電視節特地請假趕來,他覺得《壯士出川》這部劇太符合「中國夢」的理念了。作為抗日戰爭中一支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隊伍,川軍的故事此前一直很少被影視作品提及,而《壯士出川》則最大範圍地還原了這段血腥、殘酷但也可歌、可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