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學而思在京召開發布會,推出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內容的中學新課程體系。新課程體系把傳統教學的知識點不斷細分為學科素質「切片」,同時融入了大量熱門的科技元素,力求平衡學生短期學習需求與長期能力培養的關係,從而為全日制教育提供有益的補充。
近年來,「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成為新一輪教育改革的關鍵詞。2014年,教育部發布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要研究制訂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和學業質量標準,把核心素養落實到各學科教學中。2016年,教育部發布的新高中課程標準樣稿中再次提出「各學科以核心素養為統領」的要求,這些都意味著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考察已成為中學教育的主旋律。
「今天的學習除了應對中考和高考,到底對孩子們未來發展有什麼幫助,這是我們這次課程改革最核心的問題,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學而思培優北京分校校長、全國中考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專家張明頌在發布會上說。
為此,學而思基於十餘年教研產品的研發積累,以核心素養為主線,對整個中學課程的內容進行了升級,在行業首次推出了核心素養課程體系。據學而思中學理科產品部負責人曹政介紹,以初中數學課程為例,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一共有6個,比如直觀想像、數學運算、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分析,「數學學習不單純是學習知識點,而是為了培養學生這六個學科核心素養」。學而思將初中數學課程標準應掌握的知識切分為441個素養切片,再將切片分類對應6個核心素養,最後將每個核心素養中的知識切片按照3個學業質量水平進行劃分,從而搭建了以核心素養培養為主的新課程體系。通過素養課程體系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在短期內掌握課程知識,完成中考高學習要求,還能在長期內形成對於某個學科的核心素養,讓他們終身受益。
據了解,融入最新科技成果,是核心素養課程的一大亮點。整個課程體系採用數據驅動學習的理念,嘗試把更多科技應用融入傳統教學和學生學習中。教師可以將互動多媒體課件展現在課堂上,並通過相應的學習系統和答題器記錄學生的學習數據和學習軌跡,給予學生實時反饋。新課程體系還會針對性的給學生推送薄弱環節的練習與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APP系統則為學校、教師和家長之間建立起另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
原北京中考命題人、中學教育專家範宏儀表示,近年來,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已經成為高考改革的重點目標,單純考察知識逐漸被綜合能力的考察所取代。學而思推出核心素養課程體系,將知識匹配到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上,無疑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