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劇《三十而已》迎來大結局,女主之一的王漫妮選擇了去英國留學。
電視劇把去留學寫的好像很輕鬆隨便,但現實中的留學卻是非常殘酷的。
就像一位網友留言:「10萬塊夠去哪裡留學,有點不現實啊。」
恕我直言,10萬塊錢確實沒辦法去英國留學,至少得準備30萬,這還是非倫敦地區,要是選擇去倫敦讀書,一年保守估計40萬。
當然,很多人確實那麼多錢,就像前幾天一個大三學生私信我,家裡只支持15萬,能去哪留學?我告訴他,雖然去不了英國,但是北歐可以考慮一下。
北歐留學一般指瑞典,挪威,丹麥,芬蘭四國。在這幾個國家裡面,瑞典由於其工業體系最完善,學校選擇相對多,畢業後就業政策相對友好,也是北歐四國留學中最熱門的。
10萬一年的留學費用,性價比極高
北歐四國的留學成本相對英美澳來說相對還是比較低的。不過現在除了挪威,慢慢的也都也開始對非歐盟學生收學費了。在沒有獎學金的情況下大概10w上下一年。
但是與之配套的獎學金也很快推出,申請難度比起英美澳來說要容易得多。比如說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雖然理論上全自費要10萬左右每年,但是由於絕大多數人都能獲得75%的學費減免,所以每年學費其實非常低,就3萬多塊錢。(我說的是人民幣)
除了花費少,北歐的教育質量也很高。現在大多數的世界名校都把重點放在科研方面和弱化了教學,因為科研做得好可以快速提高世界排名,拿到更多經費。但是北歐很多學校和現在絕大多數學校偏科研輕教學的方式不同,他們非常重視教學。
一方面無論什麼級別的教授都會給本科生和碩士生上課,另一反面也給博士生更多的時間和資源在教學工作上。每門課定期派學生代表進行評估,並作為改進教學的重要依據。教學工作的好壞會給教師的考評有重大的影響。
當然,如果考慮回國就業,北歐學校的知名度相對美國名校估計還是會弱一些。但是北歐高校在業內的口碑卻非常好,比教育產業化的某些國家要好得多。
如果打算在當地就業,可以說北歐要比英國相對容易留下來。北歐由於人口密度低,當地政府非常希望吸引更多的移民,不像英美對工作籤要求很高,北歐各國政府對移民就業基本和本地人平等態度,只要找到工作就可以去申請籤證,沒有任何特殊要求。
北歐經濟一直還不錯,工業體系也比較完善,製造業比較發達,人均跨國公司比例極高,工程師在當地是比較緊缺的。當地公司也不存在英美澳那種公民>綠卡>工作籤>無工作籤的鄙視鏈,而主要是看申請者的工作能力。
全英語教學,留學生活簡單
去留學很多人比較擔心的就是語言,德國、義大利等國家需要學習相關的德語、義大利語。北歐學校雖然也是當地語言授課但主要是本科,所有的碩士及以上課程全部都是英語教學,這一點比德法意好。
而且北歐人的英語說實話比英美澳容易懂,因為非母語,所以說得比較慢,發音很清晰,對於英語起步者非常有利。
北歐的留學生活還是比較簡單的,因為中國留學生群體本來就少,大部分人就是學習和旅遊,基本可以遊遍歐洲。相對於北美中國留學生基本上就自己扎堆的情況來說,在北歐相對簡單一些。
由於歷史原因,英美澳等國家由於移民眾多,已經形成了各國移民各自扎堆的情況,社交上的交叉相對比較少。而北歐國家由於移民和留學生太少,有時候不得不去融入異國文化。而當地人對於移民的接納程度也相當高。
QS全球排名TOP200,北歐有12所大學
北歐的大學並不算多,但每個國家都會有幾所世界名校。比如丹麥的哥本哈根大學,瑞典的隆德大學,芬蘭的赫爾辛基大學,瑞典的奧斯陸大學。
丹麥教育資源:哥本哈根擁有歐洲最古老最優秀的大學之一的哥本哈根大學、北歐三大頂尖理工大學之一的丹麥科技大學、 歐洲最優秀的商學院之一,排名世界前10的商學院——哥本哈根商學院,全球殿堂級的設計學院——哥本哈根互動設計學院、全球最古老的藝術學院之一的丹麥皇家建築藝術學院、丹麥皇家音樂學院以及哥本哈根設計與技術學院、奧爾胡斯大學(哥本哈根校區)、奧爾堡大學(哥本哈根校區)。
瑞典教育資源:斯德哥爾摩擁有眾多世界聞名的高校,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卡洛琳斯卡醫學院了,這所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大學,是瑞典最古老的醫學院,在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常年位於歐洲前3,世界前10,是目前世界上最優秀的醫學院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北歐最優秀的綜合類大學——斯德哥爾摩大學,歐洲頂尖的理工學院之一的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瑞典皇家音樂學院,瑞典皇家美術學院。
挪威教育資源:奧斯陸大學是挪威是挪威最大,最悠久的大學,也是挪威綜合實力最好的一所大學。而挪威科大則是挪威全國最好的理工大學,與丹麥科技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同屬歐洲頂尖理工大學。
最後總結來說就是,北歐留學優點是成本低待遇好,就業相對容易,缺點是留學生相對較少,所以日子可能會比較平靜,另外就是知名度不如英美等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