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活動>頌古揚今讀端午·化繭成蝶悅語文 ——記大連市第七十七中學「悅讀——端午詩文誦讀會」

2021-02-22 大連市第七十七中學

「天節當重午」,在「艾香蒲綠,暑風清序」之時,大連市第七十七中學語文教研組舉辦的「基於核心素養的語文課程活動之悅讀——端午詩文誦讀會」完美落幕。初一、初二年級的學子們在悅讀經典詩文中感受端午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華夏文人所共有的氣節、情懷和精神。

本次活動由二年五班張傲博同學主持。

參加本次悅讀大會的嘉賓有77中學中小聯盟組——新甘井子小學、育新小學相關領導和語文教師;76中學特色聯盟組——76中、18中、19中、30中、博思中學相關領導和語文教師;77中學部分家長代表。

活動分為「序篇」、「端午風物篇」、「端午熱愛篇」、「端午銘記篇」、「端午懷念篇」、「尾篇」六個篇章。

「序篇」開始,悠揚的樂聲響起,由姜校長、薄主任、殷書記和熱愛語文的程宇、逄晨、張藝凡、週遊老師以及全體語文組老師,共同朗誦的《橘頌》率先登場,這篇代表著屈原「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堅貞精神的詩篇,經學校領導及老師們聲情並茂地演繹,一下子把觀眾帶到了動蕩的戰國時代,人們眼前仿佛站著的就是那個正當少壯,意氣風發的少年。

在隨後的「端午風物篇」中,一年六班王丹同學關於端午風物的介紹,引出了含有「鬥百草」「佩香囊」「榴花映日」「龍舟競渡」等端午傳統風物的古詩詞的吟誦。一年二班的秦榕、一年五班的紀雨彤、一年三班的盧若曦、一年四班的韓雨萌這四位悅讀者以動情的聲音,誦出了華夏兒女對端午最真情的告白。觀眾們眼前有各種風物,耳中有詩詞歌賦,心中有對端午傳統文化最美好的想像。

愛國是端午節永恆的主題。在「端午熱愛篇」中,來自一年六班的龐雅文和一年一班的張慧鋆同學朗誦了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和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兩位同學的精彩表現使現場觀眾仿佛穿越了時空,看到兩位胸懷天下,躊躇滿志的偉大形象。

愛國亦愛家,愛小家愛大家,學校就是我們的家。《帶不走的光陰》一詩由語文組孫丹丹老師原創,由二年一班馬澤旭、韓天悅、二年二班王昱興、二年五班李奕璇、一年一班王梓博、張慧鋆以及一年六班王丹等七位同學真情朗誦,字裡行間,話裡音外抒發了全體師生對學校的熱愛、用責任共同託起七十七中明天希望的決心。

在「端午銘記篇」中,二年二班歐陽晚晴、二年三班唐芮、二年六班張源麟同學合作吟詠了聞一多先生的《祈禱》,二年五班的盧昊同學動情朗誦了艾青的《吹號者》,他們用堅定鏗鏘的聲音重現了那個紛亂年代的悲壯影像,抒發了中國人輩輩相傳的家國情結,告訴後來者銘記歷史,效法先輩,不忘初心。

懷念是為了更好地前行。在「端午懷念篇」中,二年四班的孟憲慧同學和二年一班的趙悠枚同學分別朗誦了余光中先生的《淡水河邊吊屈原》、谷禾的《懷念一個人》,緬懷前人傲骨,執著追求美善。端午是一種懷念,更是一種情結,她們的朗誦還喚起觀眾們對過往溫暖時光的追憶。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由馬澤旭、孫尉峰、董豐瑞、劉軒麟、王梓博、劉世一等初一初二年級二十幾名同學共同朗誦的《少年中國說》將活動推向高潮。鏗鏘有力的聲音,陽剛熱血的形象,抒發了七十七中少年勇於擔當,立志圖強的氣概,他們就是希望,他們就是未來,興校強國的重擔就在他們肩上!

本次活動,老師、同學們提前做了充分準備,開篇播放的花絮視頻,激發了同學們的活動熱情。

活動過半,主持人開始進行端午知識有獎競猜,同學們積極參與,踴躍競答,氣氛熱烈,興趣盎然,表現出篤實厚重的積累功底,這也是日積月累之後的華彩綻放。

活動接近尾聲,校領導和全體語文教師給所有演員送上端午節的小禮物,也送出了心中的祝福,孩子們沉浸在喜悅和幸福中。

本次活動的亮點還有,學生朗誦的配樂多數是學生現場樂器伴奏。她們是二年六班齊思涵和初芊葉、一年一班的牛伊凡、一年二班的劉曉同、一年三班的李靜言、一年四班的沈鈺涵、趙格章、一年六班的王姝涵、孫瑀璠、趙忻瑤同學,感謝她們為悅讀者帶來的美妙樂音,提升了朗誦的效果。

活動結束之際,姜孟鴻副校長代表學校講話,首先表達感謝之意,感謝百忙中光臨現場參加活動的家長朋友、77中學中小聯盟組的領導和老師、76中學特色聯盟組的領導和老師;還要感謝七十七中語文組的精心鑽研和團結協作;更要感謝本次活動的總策劃者——語文教研組長馮妍老師;其次表達期待之情,期待語文組能繼清明節、中秋節、端午節三次傳統節日活動之後,堅持研究探索,把語文學習和生活緊密結合,給學生呈現更多的傳統文化盛宴,讓更多的孩子藉此機會登上舞臺,提升素養,鍛鍊能力;期待七十七中校園書香永存,悅讀永在;最後送上深深的祝福,祝全體老師、同學、家長、聯盟校的來賓端午安康、永遠安康!

「我愛語文,從未離開」。「悅讀——端午詩文誦讀會」是七十七中學基於核心素養的語文經典文化課程系列活動之一,學校語文教研組將語文與生活聯繫起來,將語文與傳統文化結合起來,精心設計了系列語文課程,讓七十七中學子在文學、文化的浸潤下,長於積累,敢於挑戰,勇於表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活動海選條件之一是沒有登臺表演經驗的同學機會優先,又一批默默無聞的同學勇敢面對挑戰,展示自我,化繭成蝶。這正是:頌古揚今讀端午,化繭成蝶悅語文;系列課程煉心智,走上舞臺強自我!

撰稿:馮妍

審稿:姜孟鴻

攝影:張藝凡、孟巖

視頻製作:車馨瑞、馮妍

編輯:殷璐

相關焦點

  • 「悅讀黃河」主題頌讀會舉行:誦出心中對祖國的讚歌
    日前,內鄉縣湍河岸畔南湖灣廣場,隨著豪邁壯闊的《黃河大合唱》響徹雲霄,內鄉縣2020菊鄉書聲「悅讀黃河」主題頌讀會拉開了帷幕。唱響黃河頌,誦出我們心中的讚歌。整個頌讀會以「悅讀黃河」為主線,通過「黃河頌歌」「中原崛起」「活力內鄉」三個篇章,用朗誦樂舞、情景展示等藝術形式進行精彩演繹,令人頓生豪情、盪氣迴腸。城關鎮各學校學生紛紛登臺。宛梆藝校的學生伴著美妙悠長的戲韻音樂,用婀娜舞姿藝術表達了傲霜鬥雪、寒梅報春、百花盛開的詩情畫意。
  • 蒙自惠民小學「悅讀最美」讀書活動打造書香校園
    8月13日,記者從蒙自市惠民小學了解到,該校開展「悅讀最美」活動,「聘任」老師和學生分別成為最美領讀人和小小領讀人,打造書香校園,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帶動並形成全民閱讀氛圍。  惠民小學校長李玉娟介紹,學校加大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倡導「讀好書,做儒雅好少年」,一棵棵悅讀樹、一面面悅讀牆、一個個小書吧等從環境上給師生營造了閱讀的氛圍,促進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與激情。
  • 「文明城市創建看蒙自」惠民小學「悅讀最美」讀書活動打造書香校園
    8月13日,記者從蒙自市惠民小學了解到,該校開展「悅讀最美」活動,「聘任」老師和學生分別成為最美領讀人和小小領讀人,打造書香校園,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帶動並形成全民閱讀氛圍。惠民小學校長李玉娟介紹,學校加大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倡導「讀好書,做儒雅好少年」,一棵棵悅讀樹、一面面悅讀牆、一個個小書吧等從環境上給師生營造了閱讀的氛圍,促進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與激情。
  • 小學經典詩文誦讀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所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也提出了「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階段目標」中更明確要求「誦讀、背誦優秀詩文,小學階段不少於160篇(段)。」  由於 現代 文化中傳統文化的元素越來越少,致使大部分小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知之甚少。長此以往,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底蘊,必將變得越來越膚淺,直至消失殆盡、蕩然無存。
  • 廈城市誦讀節暨湖裡悅讀季啟動 活動將持續到11月
    廈門晚報訊 (記者 汪燕妮 通訊員 洪重華 陳瑜瑾)詩文誦讀節目表演、好書集市惠民行動、閩南講古鬥陣聽、樂樂趣「聽小月姐姐講故事」……儘管雨下不停,但精彩的活動仍吸引了很多市民。23日,第八屆廈門(湖裡)城市誦讀節暨2016湖裡悅讀季在忠侖公園啟動。
  • 讓書香滿校園│懷集一中舉行第七屆「讀經典•誦華章」詩文朗誦匯演
    原來,由懷集縣文明辦和懷集縣教育局聯合主辦,懷集一中承辦的「讀經典,誦華章」詩文朗誦比賽正在上演。這一充滿傳統文化氣息的活動,至今已經到了第七屆,深刻影響了一屆又一屆的一中學子。▲七B4班韓嘉辰同學誦讀《嶽陽樓記》
  •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開展「端午記」詩文海報徵集活動
    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們國家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為傳承端午文化習俗,培養青年大學生民族文化自信,土木工程學院於6月25日開展「端午記」詩文海報徵集活動。活動發出後,同學們踴躍參加,有的通過文章來表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有的通過詩詞表達內心感受;有的通過海報表達自己與端午節的情結。
  • 感受經典魅力,啟迪人生智慧——鄂爾多斯市經典詩文誦讀比賽紀實
    感受經典魅力  啟迪人生智慧----鄂爾多斯市第三屆「中華頌」經典詩文誦讀比賽活動圓滿結束必須充分認識到,作為「中華頌」主題系列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在復興和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更需要從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角度來看待中華文化的繼承和弘揚,讓語言文字和優秀文化互為載體,共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文化生產力,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 我們的節日·端午丨品詩詞、享民俗……過一個有文化詩意的端午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來之際,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揮民族傳統節日思想薰陶和文化教育的功能,6 月 24 日,榆中縣圖書館聯合金崖中學舉辦了 "2020 我們的節日 · 端午 " 主題活動,該校 300 多名中學生參加了活動。在當天下午的活動中,首先舉行了榆中縣圖書館 " 金崖中學閱讀點 " 授牌儀式,並向該校配送了學生讀物 500 餘冊。
  • 何時讀?讀什麼?讀多少?如何讀?關於詩詞誦讀的秘訣都在這場分享會...
    10月18日上午,由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四川辭書出版社承辦的「誦讀經典,傳承文脈——《中華經典古詩詞誦讀寶典》新書分享活動」在成都購書中心舉辦。活動開始前,一群小朋友的詩詞快板表演和閱讀倡導,引得不少觀眾駐足,為新書分享進行了預熱。本次活動聚焦經典古詩詞,在八名小朋友和兩位家長飽滿深情的詩歌誦讀聲中拉開了帷幕。
  • ...讓夢前行」——婁底一中附屬星星中學舉行第一屆經典詩文誦讀...
    (婁底一中附屬星星中學舉行第一屆經典詩文誦讀大賽總決賽) (婁底一中附屬星星中學副校長禹媚娥) 古詩詞是華夏文明的象徵,是璀璨奪目的瑰寶。
  • 古詩誦讀訓練營第五天:學詩成果驗收,範讀的詩文你都會了嗎?
    古詩誦讀訓練營第一期 跟著國寶級大師學古詩,既美育心田又提升孩子語文素養! 每天一首傳統節日主題古詩,從「詩歌朗誦」、「詩文今說」、「詩詞故事」、「詩詞趣味運用」四大板塊,讓小朋友全方位理解詩歌,遠離死記硬背! 今天是我們古詩誦讀訓練營第一期的最後一天打卡,想一想這幾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傳統節日相關的古詩呢?
  • 東陽市郭宅小學開展經典詩文誦讀活動
    10日,在湖溪鎮郭宅二村石洞書院內,不斷傳出誦讀古詩詞的聲音,原來是郭宅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正在開展誦讀經典活動。 近年來,郭宅小學為進一步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提升欣賞品味、誦讀經典詩文的能力,積極開發校本課程,將經典誦讀課程化,以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藝術。
  • 北京實驗中學舉辦詩文吟誦教學專題講座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吟誦作為一種美讀詩文的方法,受到學生和老師的歡迎。日前,拉薩北京實驗中學邀請拉薩北京中學譚瀛老師為全校語文老師進行詩文吟誦教學講座,旨在進一步增強語文教學針對性,豐富語文教學手段,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切實為教師搭建教學實踐與共同成長的平臺。
  • 花垣縣華鑫學校在省小學語文誦讀活動中被評為「最美誦讀校園」
    為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文化和祖國語言文字的學習熱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2020年3月至5月,湖南省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委會組織舉行了湖南省小學語文統編教科書下冊課文及傳統優秀經典誦讀公益活動,並在全省範圍內評選出50所「最美誦讀校園」。
  • 篤志不移 點亮閱讀星火 ——記優秀教師朱麗芳
    於是,她開始嘗試研究「兒童閱讀課程化」教學,並於當年9月在班級推出「經典古詩文課程」,計劃三年內,藉助《三字經》《弟子規》《唐詩三百首》《大學》《論語》這些傳統文化書目,循序漸進開展經典詩文教學,摒棄以題型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以讀促悟,以讀促練,讓語文回歸閱讀,讓閱讀成為自然。「兩個月後,利用每周一節經典誦讀課和早讀時間,第一本『童蒙養正』讀物《三字經》全部讀完」。
  • 振華學子赴臺參加第九屆兩岸(蘇州•臺北)中小學生中華經典詩文誦讀交流活動獲「最佳誦讀獎」
    2010年開始,在臺北舉行的首屆經典誦讀交流活動中,蘇州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與(臺北)中華經典文化教育協會雙方便約定:「每逢奇數年來蘇州,偶數年到臺北,一年一屆蘇州與臺北輪流舉辦以』齊誦中華經典,共傳中華文化'為宗旨的中小學生中華經典誦讀交流活動」。在兩岸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這每年一屆的經典誦讀交流活動,已成為兩岸傳統文化交流的品牌項目。
  • 第872期:「詩意語文•悅讀經典」欄目第十六期海報
    欄目內容:共讀中外教育家經典著作,匯報「悅」讀成果,概括教育思想,闡述教育主張,梳理教育思路,碰撞思想火花,尋找契合做法。在吉林市教育局舉辦的「說課」活動中被評為一等獎;《虞美人》教學設計被中國教育學會評為一等獎;編寫《高中語文》一書在吉林出版集團出版;參與編寫董一菲老師《同課異構與點評》一書,在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現代教育出版社出版;2017年跟隨董一菲老師編寫名著導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威海:開展未成年人經典誦讀活動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一是堅持日常誦讀與節日誦讀相結合,以班級為單位,利用早間課前誦讀、誦讀課、學科滲透等形式深入開展日常誦讀;在傳統節日和重要節慶紀念日集中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二是結合校本課程開發和建設,把經典誦讀和欣賞納入學校課程,同時利用威海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在青少年宮、社區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和鄉村學校少年宮等課外陣地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三是在開展威海市中小學生讀書活動的基礎上,組織經典誦讀和演講比賽。
  • 「悅」讀越快樂!家門口的書會,真熱鬧
    「悅」讀越快樂! 昨天,在陣陣家書誦讀聲中,一年一度的「文化周浦 全民『悅』讀」閱讀活動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