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援律師代辦制度有效緩解了案件多骨幹少的矛盾,提高了維權效率,改善了維權服務,『湖湘方案』值得學習借鑑。」 近日,一位曾到湖南維權的軍事法官對筆者感慨道。
湖南是兵員大省,湘籍現役軍人近13萬人,軍屬近百萬人。湖南又是駐軍大省,境內「拳頭」部隊、重點軍事科研單位多,涉軍維權案件基數大。
近年來,長沙軍事法院堅持問題導向,積極開拓創新,協調軍地維權部門引入法援律師代辦涉軍案件機制,高效化解矛盾糾紛,推動維權落實,為強軍興軍戰略目標提供有力司法保障。長沙軍事法院先後被評為全國涉軍維權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法院先進集體。
戰區法院院長譚嶽華到駐湘部隊調研涉軍法律援助工作
從「無償包辦」到「有償代辦」
2017年1月,駐桂某部湘潭籍戰士小李父親在長沙購買學區房,支付30萬元首付。一年後,因房價暴漲,開發商將房屋另賣他人。小李父親多次協商未果,訴至法院。數月仍無進展,只得向組織申請維權。
「像這種案件,過去我們可以指導督辦。『三個規定』(《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出臺後,無論誰過問案件都得留痕,上級督辦就很少了。」考慮到小李家經濟困難、弟弟升學在即,長沙軍事法院派人與當地政法委、法院等部門協調,得到的答覆幾乎一樣。
這起案件引發了長沙軍事法院法官的思考:隨著官兵民主法治意識的增強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軍人法治需求和維權案件日益增多,以及軍地編制機構改革後,人員普遍精減,維權部門事多人少矛盾更加凸顯,靠組織出面等老辦法維權,究竟還能走多遠?
面對新形勢新問題,該院圍繞「形勢怎麼看、今後怎麼辦」深入討論,圍繞律師代辦的制度支撐、人才隊伍和社會氛圍等,在上級法院的指導和軍地維權部門的支持下,會同省司法廳、省軍區政治工作局,深入全省各地和湖北、海南等省開展可行性調研。
使命呼喚擔當。2017年7月,長沙軍事法院協調湖南省司法廳和省軍區政工局出臺《湖南省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實施辦法》,建立法律援助律師代辦維權案件機制,推動律師指派規範化、辦案有償化、處理快速化。
法律援助律師在軍事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接待軍人軍屬
從「臨時應急」到「常態長效」
2017年10月,駐瓊海軍某部懷化籍幹部王某父親騎車搭載其妹發生交通事故,父亡妹傷。正參加南海遠洋訓練的王某悲痛欲絕、無心「戀」戰。由於交通事故涉及責任認定、保險理賠、侵權賠償等法律問題,該院欲指派律師代辦,但翻遍「通訊錄」也難覓「好人選」。
文件已經出臺,但急用時卻仍找不到律師。長沙軍事法院調研發現,領導組織、隊伍建設、保障激勵未完全落地,工作落實受到影響,亟需健全完善法援律師各項機制。
為此,該院健全機構隊伍,在省、市、縣和駐軍團以上單位以及湖南天地人等多家知名律師事務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鄉(鎮)武裝部、營連部分隊設聯絡點,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網絡,解決「誰管援」的問題。要求省、市、縣法律援助工作站分別配備不少於40名、5名、2名專業律師。按照自願報名、司法行政部門審核、維權領導小組決定、省涉軍維權辦聘任的程序,遴選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擁軍情結濃的482名刑民、行政律師服務團隊,實現地域全覆蓋、專業全涵蓋。
在此基礎上,該院明確援助對象、援助事項等,結合湖南實際降低法律援助經濟困難審查標準、拓寬援助範圍,解決「能援誰」的問題。一方面,對「三類人員」(義務兵、供給制學員及烈士、因公犧牲軍人遺屬)免於經濟困難條件審查,其它軍人軍屬經濟困難標準,按照市縣人民政府確定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3倍執行,各地還可適當放寬。另一方面,將優撫待遇、婚姻家庭、人身財產損害賠償、農村土地承包等案件納入援助事項。同時,將法援律師代辦拓展到所有案件,協調司法行政部門與駐地律師事務所籤訂協議,實行優惠代辦,按照軍屬自願指派,做到「能援盡援」「減收費不減服務」。
長沙軍事法院組織人員走訪慰問家庭困難軍屬
此外,該院注重加強隊伍管理,確保有力、有心「強力援」。他們採取參觀見學、專題集訓、研討交流等形式,定期組織法援律師學習涉軍案件辦案程序、保密規定等,掌握相關要求,提升維權能力;完善考評機制,結合維權年度考評對律師辦案數質量、軍屬滿意程度進行測評,工作質效納入績效補貼獎勵、年度評優評先。近年來,該院共發放補貼獎勵15萬餘元,8名工作突出律師受到湖南省司法廳表彰。
從「簡單粗放」到「精準高效」
「我家的案子有結果了嗎?能不能快點啊?」「我有個維權案件要到你們法院協調,大門哨兵不讓進啊!」這是近年來軍屬維權的縮影。進入新時代,軍屬維權既求「好」結果,又盼「高」效率;既可隨時「鍵對鍵」,又能想見「就可見」,怎麼辦?
「既要『坐堂待』又要『開門迎』。」該院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筆者,「『面對面』既是對官兵的基本態度,也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為此,長沙軍事法院利用臨街門面,建設集立案受理、法律諮詢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訴訟服務大廳,指派法援律師值班,受理糾紛案件、解答法律疑問、宣傳法規政策。建立法援律師、維權骨幹微信群,開通法律熱線,做到「服務天天在線」。
法律援助律師開展「送法進軍營」活動
在協調解決個案的同時,長沙軍事法院還對執行不能、家庭困難的軍屬開展救助。今年1月,戰士吳某因發燒咳嗽在醫院不治身亡。痛失獨子的吳某父母多次與醫院協調未果。長沙軍事法院啟動法援機制,指派醫療事故專業律師代理此案。最終,吳某父母獲賠80餘萬元。「太感謝了,軍事法院是真心實意幫我們,也從未見過這麼好的律師!」吳某父母感動不已,專程致謝、贈送錦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強化軍人軍屬法治觀念,長沙軍事法院還定期組織優秀法援律師,圍繞官兵家庭常見涉法糾紛開展「送法進軍營」活動,協調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司法廳(局)在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開設「法治講堂」,為街道(社區)軍人軍屬進行普法宣傳。
長沙軍事法院院長劉立輝告訴筆者,近年來,法院組織法援律師開展送法、普法活動20場,提供法律諮詢1000餘次,審查法律文書100餘份。今年3月,長沙警備區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站被評為「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是唯一獲此殊榮的涉軍法律援助機構。
文圖:黃民漢
編輯:葉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