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南沙文化體育場所、景區逐步恢復開放,市民的工作與生活逐漸回歸正軌,許多南沙市民也趁著春光走出家門享受戶外的春天。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南沙區內的景區、文體旅場所,除了市民入內必須嚴格執行佩戴口罩、測量體溫並出示穗康碼等流程外,區內景區、文體旅場所等均對入場人數有所控制,區內文化體育旅遊景區正在逐步恢復中。
南沙溼地景區
南沙溼地景區對入園人員密度進行實時控制,按不超過日最高承載量50%、瞬時最大承載量40%來接待,限流後為每天限制接待4500人次。景區每天都要對遊船等交通工具進行多次例行消毒,並將單次搭乘人員限制在可承載量的一半以下。
自2月26日恢復開放後,南沙溼地景區吸引了不少觀鳥發燒友前來,但遊客人數與往常相比還並不多,平日約有百餘名遊客,周末參觀遊客數將近1000人。隨著疫情陰霾漸漸散去,南沙溼地景區擬在五一舉辦「溼地候鳥來相繪」親子科普活動,通過互動遊戲方法傳遞愛鳥護鳥意識。
天后宮
南沙天后宮自2月27日恢復開放以來,周六日日均客流在2300人次左右,由於天后宮廣場、殿堂等民間信仰場所及室內區域暫不開放,遊客們基本集中於海灘區域。1月起在景區內投放布置的哈囉共享單車、萌媽號小火車等代步工具均已恢復使用,成為遊客們輕鬆遊覽的第一選擇。
為進一步推介南沙天后宮旅遊產品,南沙天后宮還舉辦了主題為「弘揚媽祖大愛精神,共同抗擊新冠疫情」主題攝影大賽,邀請廣大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踴躍投稿。面向市民徵集深刻反映媽祖大愛、共同抗擊疫情及南沙天后宮景區內容的攝影作品。
圖書館
南沙區圖書館實行預約制,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限制50人進入。記者了解到,圖書館正在「回熱」,特別是周末的100人預約額基本都會預約滿。市民提前一天預約後,在進入圖書館時需要測量體溫、出示旅行軌跡和穗康碼。圖書館開放時間為早上9:00-12:00,下午13:00-17:00,每天工作人員都會在館內多次嚴格消毒。
記者看到,對於留在圖書館內看書學習的市民,工作人員會引導讀者實行「一人一桌」或「一家一桌」。疫情防控時期,圖書館工作人員還建議讀者在借還書後儘量避免在館內逗留過長時間。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耿旭靜 董業衡 通訊員 郭雯珺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耿旭靜 董業衡 黎旭陽 通訊員 南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