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關於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的概況

2021-02-07 燕大元照法學教室

2021年1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即將施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並對加強民事司法工作、提高辦案質量和司法公信力、及時完善相關民事司法解釋、統一民事法律適用標準等提出明確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專門成立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全力抓好民法典學習貫徹和實施準備工作。


在這一過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依法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權利保護理念融入審判執行各個環節;堅持確保統一正確適用民法典,對標民法典立法精神和法律規定,全面清理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堅持問題導向,立足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重點開展了一批社會關注度高、實踐急需的司法解釋修改制定工作。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孫若豐 攝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萬明、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賀小榮、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出席發布會並介紹相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李廣宇主持發布會。賀榮說,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立法機關有力指導、各有關方面大力支持、各級法院全力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廣泛徵求了社會公眾意見,審判委員會多次討論,如期完成了各項重點任務,取得了重要工作成果:全面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清理工作;修改制定了第一批與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開展了全國法院的全員學習培訓和普法宣傳。下面,我著重通報一下司法解釋全面清理工作和第一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制定情況。

一,對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全面清理工作的整體情況

經前期梳理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自2020年6月份以來,最高人民法院進行了全面清理。 


清理的原則是:凡是與民法典規定不一致的,堅決廢止;同時,立足司法審判實踐,該修改的修改,該重新制定的重新制定。確保司法解釋符合民法典規定,確保法律適用標準統一。


清理結果具體包括三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共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第二種情況是,對標民法典,需要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的共111件,經修改頒布後自明年1月1日施行;第三種情況是,決定廢止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116件,自明年1月1日失效。


後面兩種修改制定和廢止的情況,這次發布會上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審議通過的廢止決定和修改決定的形式統一發布,116件決定廢止的文件目錄也同時公布。


我們還根據同樣的清理原則,對2011年以來發布的139件指導性案例進行了全面清理,決定2件案例不再參照適用。

二,關於廢止的116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情況

這裡面有兩種情況。一個是直接廢止。這類情況共89件。廢止的原因主要是:有的司法解釋發布時間較為久遠,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有的司法解釋主要內容已經被民法典及相關法律、新制定的司法解釋吸收或替代,可以直接援引民法典及相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解決。比如,1990年發布的《關於銀行工作人員未按規定辦理儲戶掛失造成儲戶損失是否承擔民事責任問題的批覆》,相關問題可以直接援引民法典關於違約責任、侵權責任的規定解決。


還有一種廢止情況是「廢舊立新」。這類共計27件。其中,有24件在廢止的同時,重新制定了相應司法解釋,另有3件廢止之後,我們將根據新的實踐需要,及時制定相應的司法解釋。

三,關於修改的11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情況

這種情況共分為5類:包括民事類27件、商事類29件、智慧財產權類18件、訴訟類19件以及執行類18件。


對這些司法解釋和相關規範性文件的修改,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比如,在對食品藥品糾紛司法解釋、醫療損害責任司法解釋修改中,明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可以作為相應的侵權責任主體。再比如,貫徹綠色原則,對環境侵權司法解釋進行修改時,增加「修復生態環境」的責任形式;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中進一步明確有權提出民事公益訴訟的機關,增加生態環境的違法成本,以司法力量守護綠水青山。

最高人民法院按照「統一規劃、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點推進」原則,制定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這次一併發布,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第一件是關於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新的法律只對其施行後的法律事實產生約束力,對施行前的法律事實無溯及力,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作為適用民法典的第一部司法解釋,在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上著重解決民法典與合同法、物權法等九部法律的新舊銜接適用問題,依法嚴格明確了溯及適用這一例外情形的適用條件,統一裁判尺度,確保民法典正確實施。


第二件是關於適用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擔保制度對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民法典對擔保制度進行了重大完善,我們在清理廢止以往與擔保有關的9件司法解釋的基礎上,為切實規範擔保交易秩序,減輕融資成本,促進資金融通,擴大增信手段,保障債權實現,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新制定了關於適用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


另外五件分別涉及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工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按照清晰、簡明、針對性強的原則,在廢止原有眾多司法解釋的基礎上,根據民法典的新精神,新修改制定為5件相應司法解釋。比如,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家庭文明建設,樹立優良家風,在廢止原7件有關司法解釋基礎上,分別制定了適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和適用民法典繼承編等2件司法解釋。其中,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依照民法典的規定對親子關係確認和否認之訴作了相應完善。再比如,為強化民生司法保障、維護和諧勞動關係、維護建築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在廢止原7件有關司法解釋的基礎上,分別制定了勞動爭議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等2件司法解釋。還比如,物權編司法解釋,相應增加了民法典物權編規定的「居住權」等新型用益物權。


除上述7件司法解釋,我們還對《民事案件案由規定》進行了修改。按照民法典規定的新制度,增加聲音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居住權、保理合同等案由,用以規範和指導民事審判工作。


當然,這只是第一批與民法典配套實施的司法解釋。我們將以準確理解和適用法律為原則,按照解釋民法典的整體適用問題、解釋民法典某一編的法律適用問題、解釋某類具體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的思路,構建緊緊圍繞民法典的分層次、多元化的民事司法解釋框架體系。比如,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民法典的一大亮點,民法典人格權編規定了人格權的內容、權利邊界、行使方式、保護規則,完善了人格權請求權的基礎規範,為法官處理人格權糾紛案件提供了更為明確的裁判依據,有利於裁判規則和裁判尺度統一。作為重要的新增立法內容,下一步我們將對有關重點熱點問題加大調研力度,及時制定相應的司法解釋或者規範性文件,加強對下指導,加強人格權的司法保護。


賀榮特別強調,這次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全面清理和第一批配套司法解釋制定工作,我們得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及時指導,得到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支持配合,得到其他有關中央國家機關以及法學理論界的支持幫助,也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新聞媒體朋友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持。藉此機會,表示衷心的感謝!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頒布實施,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解決了民事法治建設的所有問題,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檢驗、探索,還需要不斷配套、補充、細化。」民法典施行在即,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切實實施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公正司法、司法為民,多措並舉確保民法典統一正確適用,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最高法發布首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 涉及婚姻家庭等方面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 (薄晨棣)「經前期梳理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自2020年6月份以來,最高人民法院進行了全面清理。」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發布會,最高法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介紹了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的相關情況。
  • 最高法:廢止司法解釋103件 明確現行有效的司法解釋561件
    繼2011年司法解釋集中清理工作後,最高人民法院又一次全面清理司法解釋。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68次會議審議通過,形成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部分司法解釋(第十三批)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了廢止司法解釋103件。經過此次清理,明確現行有效的司法解釋561件。
  • 最高法院:民事司法解釋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來源 | 《中國審判》雜誌2020年第17期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司法解釋清理制定穩步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及時完善相關民事司法解釋,使之同民法典及有關法律規定和精神保持一致,統一民事法律適用標準。
  • 為確保民法典實施 最高法清理現行司法解釋等擬廢止116件
    來源標題:為確保民法典實施 最高法清理現行司法解釋等擬廢止116件 中新網北京12月28日電 (記者 張素)記者28日從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獲悉,在民法典頒布以後,該院對現行有效的591件司法解釋和相關規範性文件,以及139件指導性案例進行全面清理
  • 最高法:群眾最關心什麼,司法解釋就回應什麼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在司法解釋中全面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規劃(2018-2023)》。今天,就規劃的起草背景、意義和主要內容等,《法制日報》記者採訪了最高法研究室負責人姜啟波。姜啟波:黨的十八大以來,最高法啟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司法解釋全面集中清理工作,對最高法自1949年建院至2011年底單獨或聯合有關部門制定的3351件司法解釋和指導性文件進行了清理,決定廢止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文件715件,決定560件司法解釋、1532件司法指導性文件繼續有效。
  • 【關注】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最全梳理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第一批共7件新的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已全面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其中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對標民法典,需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的111件,經修改頒布後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決定廢止的116件,自
  • 最高法就仲裁司法審查案件兩項司法解釋答問
    ,2017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仲裁司法審查案件報核問題的有關規定》(以下簡稱報核問題司法解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仲裁司法審查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仲裁司法審查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負責人接受了記者採訪,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民法典》相關司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性質文件彙編
    為保障《民法典》的正確實施,自2020年6月份以來,最高人民法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進行了全面清理。其中,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共364件,未作修改、繼續適用;對標民法典,需要對名稱和部分條款進行修改的共111件,經修改頒布後自2021年1月1日施行;決定廢止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116件,自2021年1月1日失效。
  • 直通部委|最高法清理廢止103件司法解釋 人社部:國企和政府項目...
    最高法清理廢止103件司法解釋據新華社報導,記者18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為適應形勢發展變化,保證國家法律統一正確適用,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和審判實際需要,最高法決定廢止103件司法解釋。決定自2019年7月20日起施行。據悉,這是最高法開展的第二次司法解釋全面清理工作。經過清理,確定廢止司法解釋103件,明確現行有效的司法解釋561件。
  • 中國發布丨最高法:準確適用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 推進民法典統一...
    中國網1月5日訊(記者 張豔玲)記者從最高法獲悉,4日,全國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會議以視頻方式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出席會議並講話。周強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確保民法典正確貫徹實施。
  • 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8000多條?剛剛!最高法院法官闢謠
    (一)司法解釋清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民法典施行日,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等9部法律將被廢止,以這9部法律為依據制定的大量民事司法解釋急需清理。一是司法解釋清理工作有序進行。此次司法解釋清理工作工程浩大,需要將建國以來到目前所有現行有效的591件司法解釋及139件指導性案例、公報案例進行全面清理,工作任務十分繁重。清理工作分三個階段推進:第一階段,梳理清理名錄。
  • 民法典正式實施,首批司法解釋來了!
    △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  對這一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延續了現行婚姻法司法解釋相關規定。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 最高法:適時完善司法解釋,支持正當防衛!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發文指出,要在司法解釋中大力弘揚正義、公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適時完善司法解釋,支持保護正當防衛,進一步體現司法的人文關懷。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負責人指出,近年來,個別司法解釋條文的適用效果欠佳,在社會上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
  • 最高法劉貴祥:《民法典》施行後,原司法解釋如何銜接適用?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法律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從而避免了因《民法典》的實施而給司法實踐帶來過大的衝擊和不適。例如,由於《民法典》的編纂僅僅是對上述九部法律進行了適當修改,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原來根據上述九部法律制定的司法解釋在《民法典》施行後並非當然失效,只要是不與《民法典》相衝突的規定,就仍然可以繼續適用。
  • 最高院裁判觀點:當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釋有不同規定時,應以司法解釋作為裁判依據
    司法解釋可以在裁判文書中作為法律依據直接引用,其效力優於司法政策。當兩者有不同規定時,應以司法解釋作為裁判依據。最高人民法院認為,關於龍升公司、華洋公司應向新興公司償還1,012,581. 36元本息款項,以及孫橋鎮政府在本案中應承擔的清理責任問題,因相關義務人未申請再審,且江蘇省髙級人民法院對該問題的判處並無不當,故本院對此予以維持。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24日公布了《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自2013年1月1日起與修改後刑事訴訟法同步施行。        《解釋》根據修改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實際,在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及其他司法解釋、規範性文件的基礎上,重點針對修改後刑事訴訟法新增加或者有所修改,與審判工作相關,需進一步明確的有關條文作了解釋;同時,對原有關刑事訴訟的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進行了集中清理、整合,對經實踐證明存在問題的條文作了完善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原標題: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健康,是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
  • 民法典實施前後將出臺那些司法解釋?
    來源:《中國審判》雜誌2020年第17期,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司法解釋清理制定穩步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及時完善相關民事司法解釋,使之同民法典及有關法律規定和精神保持一致,統一民事法律適用標準。
  • 最高法發布海洋損害糾紛司法解釋
    最高法發布海洋損害糾紛司法解釋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1月05日 17:56 A-A+ 《關於審理海洋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司法解釋共13條,分別規定適用範圍、訴訟管轄、索賠主體、公告與通知、訴訟形式、責任方式、損失賠償範圍、損失認定的一般規則與替代方法、損害賠償金(給付)的裁判與執行、訴訟調解、其他實體與程序問題的法律適用、時間效力。
  • 民法典實施前後將出臺哪些司法解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及時完善相關民事司法解釋,使之同民法典及有關法律規定和精神保持一致,統一民事法律適用標準。(一)司法解釋清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民法典施行日,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等9部法律將被廢止,以這9部法律為依據制定的大量民事司法解釋急需清理。目前,該工作按照計劃紮實有序推進。一是司法解釋清理工作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