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特約記者林恩9月3日報導】在2020年「文化中國·水立方杯」海外華人和港澳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賽巴塞隆納賽區初賽中,張辰和歐怡韻分別獲得成人組的冠軍和亞軍。
全職媽媽張辰目前正在學習西班牙語和加泰隆尼亞語,在與當地人交流的過程中,她希望藉助中文歌曲,架起彼此文化溝通的橋梁。
華文教師歐怡韻讓《童年》、《泥娃娃》、《踏浪》等中文歌曲成為華裔青少年和西班牙當地人學習中文的工具,她也用中文歌曲表達對家鄉的思念。
中文歌曲寄託相思
因為婚後家庭團聚的原因,張辰2018年來到西班牙巴塞隆納定居。由於語言障礙,她的社交範圍很窄。「剛剛來到這裡時心裡感到不安,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很少出門。」
雖然剛剛生完小孩幾個月的時間,身體尚處於恢復之中,但是張辰依然渴望投入到比賽的準備之中,從選歌、練歌到錄視頻,她希望通過唱歌表達自己的感情。「無論美聲、民族、通俗唱法的歌曲我都喜歡唱幾句,唱歌成為我在西班牙重要的心靈寄託。」
「這可能是我目前表達對家鄉思念之情唯一的方式。」張辰參加這次比賽時選擇了歌曲《一杯美酒》、《我愛你中國》等歌曲。「美聲唱法需要運用氣息、控制氣息,但是以我目前的身體狀態這是很大的挑戰。」
「說來也奇怪,以前在國內(中國)的時候我喜歡唱英文歌曲,現在在西班牙反而喜歡唱中文歌曲。在海外越久越想念家鄉,尤其是很久沒有吃到家鄉美食的時候。」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初賽搬到了網上進行。歐怡韻喜歡那種在家安安靜靜演唱和錄製歌曲《小幸運》的感覺:「我聽見雨滴落在青青草地,我聽見遠方下課鐘聲響起……」
2013年,正在上海讀研的歐怡韻有機會通過漢語教師外派項目的方式來到西班牙馬拉加。在那裡十個月的時間,她被當地的陽光和海水深深吸引,研究生畢業後她回到馬拉加,攻讀博士項目,希望能夠更深入地體驗西班牙風情和文化。
無論是讀博期間還是畢業之後,教授中文課程一直是歐怡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不分國界,讓歌曲成為當地學生學習中文的窗口。」歐怡韻舉例,有一首歌叫《對不起,我的中文不好》,其中有歌詞涉及「睡覺」和「水餃」發音引起的誤會問題,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聽西班牙小朋友唱中文歌,那種感覺非常奇妙。」
歌聲架起文化交流的橋梁
在和西班牙當地朋友交流時,張辰會提到自己喜歡唱歌的愛好,並且即興給他們唱中文歌曲。「《千古絕唱》會讓他們感受東方韻味;延邊朝鮮族歌曲《長鼓敲起來》、家鄉四川的山歌讓他們感受不同民族風情。用美聲唱中文歌曲他們非常喜歡,中國戲曲融合當代音樂元素的歌曲,也很受歡迎。」
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張辰也會聽西班牙歌曲。「當地歌手會將自己的生活感受融入歌曲創作之中。聽著他們的歌曲,感受著他們的心聲,好像在認識一個新的朋友。」
歐怡韻還記得在一次當地舉行的歌唱比賽上,有來自各個國家的選手參賽,很多人選擇節奏歡快的英文、西語歌曲。「輪到我的時候,伴奏音樂響起,氣氛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我唱起了抒情的《我是真的愛你》。我相信這一刻,他們一定能夠感受中文歌曲的美。」
在中國有一首歌曲叫《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後來歐怡韻才知道這首歌其實是翻唱的西語歌曲《愛的故事》。「當我在西班牙聽到這首歌的西語版本時,覺得特別親切。美好的旋律不分國界,藉助歌曲我們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渴望體驗不一樣的人生,看看不一樣的風景。」 歐怡韻還願意與西班牙的朋友分享中國的美食與美景。
張辰希望學好語言,更好地融入當地生活,未來能夠參與到中西文化交流的工作中來。「比如把西班牙的音樂人介紹到中國,把西班牙的音樂元素帶到中國,碰撞出更多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