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給年輕人挖的最大的「坑」是什麼?這個問題我舉例3條。
1:父母說:好好學習,以後考上一個好大學,考上好大學後每天就可以吃喝玩樂,談戀愛,而且畢業後就能分配工作,走上人生巔峰。小時候父母經常這樣對我說,我也這樣做了,整整奮鬥10多年,高考成績也很不錯,直接被一所985學校錄取。可是去了大學我才發現,現實並不是這樣,不是你考了一個985就能找到好工作,只是起點高一點罷了,沒那麼玄乎。大學畢業後也沒分配啊,雖然最後我也進了一個國企,但是奮鬥幾年月薪也就5000左右,房,車都沒有,平時在外人面前看起來牛氣哄哄的,985畢業,又是國企,其實心裡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2:父母說:只要考個公務員,人生從此生活無憂。這是我高中一個老師說他哥哥從小特別聽話,感覺父母說的都是對的,本來他的興趣是從事計算機行業。大學上的211大學,然後大學畢業以後估計開始自己的夢想,但是父母讓考公務員,說只要考了公務員多牛多牛,結果老師哥哥直接通過考試,就回到老家小縣城,當了公務員,每月拿著不到3000的工資,開了一輛7000塊買的二手的夏利汽車,就這樣憋屈地幹了7年。最後看到當時一起畢業的大學同學,年收入幾百萬,幾千萬的大有人在,於是直接果斷辭職,開始自己的當初創業夢想。
3:父母:年收入幾百萬,幾千萬,不如有個月收入2000塊的鐵飯碗。這個事例是大二那年,我回老家的一個飯店打暑假工,遇到一個很低調的富二代大學生,現在我們也是最好的朋友。他當時來飯店體驗生活來了,說自己現在吃點苦,以後準備創業。打工45天,最後才知道他們家是做房地產開發的,他爸是一個開發商,年收入大家腦補。但是這個朋友的奶奶每天憂心忡忡的,經常說我朋友的爸爸:「你別看你現在年收入幾百萬,幾千萬,有啥用,你歲數大了,掙不了錢了,咋辦?還不如有一個月收入2000塊的鐵飯碗,退休了老有所養,還有退休工資!」
但是朋友爸爸,一個月收入就比很多普通人一輩子掙的錢還多,很多事情根本不用愁。其實對於這件事怎麼說呢,老一輩的老人他們當年都生活在按勞分配的年代,物質極其匱乏,所以能有一份鐵飯碗工作,就可以衣食無憂,這種思想完全根深蒂固了,以至於老一輩人現在還這樣要求下幾代人,但是這種思想早已不適合現在這個年代,所以有時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有點相形見絀。
以上三點就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三點,大家對此有啥看法呢,歡迎大家評論,關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