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的高中畢業生來說,每一年的夏季都是結算收穫季節。老師、學生及家長的心情都是忐忑不安,在期望中焦急地等待,如坐針氈。
臨沂市的高考在這個夏天與煙臺市一樣引起了更多的關注,只是評價正好相反,使得相關人員背負相當的壓力。希望大家都客觀理性對待,正視問題,積極尋找原因,揚長避短。
先看2020年高考成績:
臨沂市進入全省前50人為0,前100名1人,而且是壓線進入。
老百姓對這個成績很不滿意,矛頭直指一些重點中學。他們認為當年把最優秀的學生送進來,三年後卻輸出這樣的結果,是誤人子弟。甚至有人說某些高中名不副實,年年倒退。這也導致了一些學校的口碑直線下降,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今年優質生源的外流。
那麼,在臨沂市,到底哪些高中是高考大戶,老百姓期待較大呢?
這是一所始建於1903年的百年老校,省重點中學,省級規範化學校。
這所歷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在當地老百姓心中是最好的學校。一批批優秀的學子從這裡出發,走向北大清華等國內名校,奪取過無數次的市高考文理科狀元。優異的成績也贏得了社會的認可與信任,當地的家長想方設法地把自己的孩子託付給學校。
但是,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高考成績放榜後,把一中推到了風口浪尖。原因是成績沒有達到預期,老百姓不高興了。
當真是很不堪嗎?我們來看看一中的成績。
參加高考3077人,680以上的1人,600分以上共有367人,佔所有考生的11.9%。1702人通過了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上線率55.1%。一段線2703人,上線率近90%。
乍一看,尤其與同類學校相比,差距真的遠。但是這只是學生成績的一部分,還有其他途逕取得的成績。
2020年,臨沂有2位學生被成功保送清華大學,他們都是來自於臨沂一中,佔山東省保送奧賽生的20%。另有2人通過自主招生資格審查,北大清華有望6人。
可以看出,學校對於如何讓家鄉優秀子弟走向名校非常用心,他們認為國家提倡素質教育,是學校發展機遇,於是為了搶佔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制高點,他們讓尖子生另闢蹊徑,走競賽和自主招生以達到與高考一樣的結果。
實際上,學校在這一塊的工作算是卓有成就,連續多年進入中國自主招生500強中學,並且位列第7名。大批學生通過自主招生獲得加分,進入理想的大學。
因此,大家關注的尖子生是因為走了競賽渠道,他們沒有在高考50強的名單上,而是在競賽優勝者的行列裡,成功保送的兩位同學都是全國物理奧賽金牌的獲得者。
當然,問題不是沒有。作為一個地級市最好的學校,資源相對優質,而且曾經也創造過高考的輝煌,本應該一如既往地優秀下去,但是680-690分以上人數太少。希望領導正視不足,重視人民關切,為了自己的生存與發展,也為了千萬個家庭的期望,認真反思並整改吧!
我們老百姓也不要以點概面,相信學校是好的、老師是優秀用心的,給點機會和寬容,因為今年真的衝擊非常大,相信他們不會無動於衷的。
地處沂水縣,始建於1952年。省級規範化學校。
這所高中在2020年高考中佔盡了風頭,原因是作為一所縣級高中,卻取得臨沂市高考最高分693分,是臨沂市唯一一所闖入全省100強的學校,唯一闖入全省100名的學生,她叫黃一凡。
此外-李紫凡以691分的好成績進入省122名。
這個成績是偶然的嗎?一點也不。因為,2019年高考臨沂市最高分也來自於沂水一中,他就是李政睿,以697的高分獲得臨沂市高考理科狀元。
創辦於2003年,原名為羅莊區實驗中學,省級示範性高中。
這所建校不長的學校卻是典型的後浪,發展勢頭強勁,我們還是以成績說話。
2019高考,北大清華錄取4人,最高分 690分,全市第三名,與全市第一名693分只差3分。667分以上4人。一段線進線961人。
2020年高考,該校學生張溪以690分獲得臨沂市第三名。
總體來說,與其他市比,今年臨沂市高考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希望每一個學校發揮自己的才智,群策群力,明年重現昔日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