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國際交流社團裡的年輕人-青年參考

2020-12-17 青年參考

他們的背後,既有不同尋常的經歷,也有響噹噹的頭銜,用「青年精英」、「校園領袖」定義他們,並不突兀——

高校國際交流社團裡的年輕人

實習生 單鵬 本報記者 沈夢菲 《 青年參考 》( 2015年01月07日   10 版)

    高校國際交流社團負責人在培訓活動現場進行熱烈討論。

    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國際交流社團負責人因為共同的興趣和志向,聚在北京,聚成一團火。

    高校國際交流社團負責人走進央企,來到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總部。這是學生向該集團負責人提問。本版圖片 王偉偉攝

    剛剛過去的2014年12月,對於50所高校的75名年輕人而言,似乎沒有了嚴寒。他們因為共同的興趣和志向,從四面八方聚在了一起,聚在北京,聚成一團火。

    2014年12月24日,第三屆中國高校國際交流社團骨幹培訓班在北京開班。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辦、中國青年報社、中國高校國際交流社團聯誼會承辦的培訓活動,引起了全國各高校國際交流社團的極大興趣和關注。

    所有參加活動的年輕人,都來自同一個組織——中國高校國際交流社團聯誼會(China Alliance of Campus International Societies,簡稱CACIS),他們所在高校的國際交流社團,是聯誼會的會員單位。在為期3天的培訓中,社團骨幹們拜訪外交部、與青年外交官面對面、參觀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總部、參加主題講座、進行社團展示……活動安排緊湊,異彩紛呈。

    參加活動的莘莘學子們,是活躍在各高校國際交流社團的負責人,為和他們一樣的年輕人搭建「溝通世界,傳播中國」的橋梁,是他們努力的方向。他們的背後,既有著不同尋常的經歷,也有著響噹噹的頭銜。用「青年精英」、「校園領袖」來定義他們,並不顯得突兀。他們眼中的世界,已經超出了大多數同齡人的想像——在他們看來,世界不是圓的,而是平的。

    鍛造社團領袖領導力

    來自外交學院英語系大二年級的學生李龑,是參加培訓活動的代表之一。儘管在讀大二,他已經是外交學院時事研究會的會長了。

    他說,剛上大一時,一位學長深深地影響了他,讓他做出了加入社團的正確選擇。「學長對時事研究會愛得深沉,他是時事研究會唯一的『終身會員』。儘管他既不是會長,也不是副部長,卻對時事研究會的工作充滿了激情。」李龑說,受到學長的鼓舞,他決定加入這個在學校有著極大影響力的社團。加入社團一年後,李龑通過競選當上了會長。

    當上會長的李龑並不輕鬆。「以前在學術部的時候,我只需要把觀點表達清楚就行,但是現在,領導4個組、80多名會員,如何協調、調動他們,如何觀察、布局,成了一個巨大的挑戰。」李龑說,「對於會長一職,相比學術素養、協調能力,感染他人的能力是作為會長應該具備的,要發揮『粘合劑』的作用。」

    和李龑一樣,當年鄒湘寧也是靠著一股「粘勁兒」,「粘」住了他的社團成員,「粘」住了他們學校的留學生。

    鄒湘寧是東南大學國際交流協會的主席。自動化專業的工科背景,並不能阻擋他對多元文化和國際交流的熱情。

    國際交流協會是一個面向在華留學生的社團,為幫助初到中國的留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中國的文化和生活,社團向他們提供服務,組織一些有關中國文化、禮儀方面的培訓活動。同時,為了豐富留學生的生活,社團還舉辦一系列交流活動。

    「我們的活動有定期活動和不定期活動。定期活動包括中外交流舞會、世界文化節、迎新年遊園會,等等;不定期活動,是那些有特殊背景或者特殊節日的活動,比如『呼籲和平』詩朗誦等。」

    大一結束後,鄒湘寧先後辭去了三個社團的職務,一心一意地經營國際交流協會。他告訴記者,他所領導的社團目前有70人,「但是,剛開始時,有些同學的積極性並不高。」

    「當初有人看到『國際交流協會』這個名字,就會聯想到發達國家,抱著接觸發達國家留學生的目的,加入了這個社團。但是實際上,在我們學校,許多留學生來自發展中國家,當現實與初衷起了衝突,有些人的動力就沒有了,有些成員甚至接受不了這些國家的語言和文化。」

    經過與有消極思想的社團成員進行談心,鄒湘寧最終說服了他們。

    去年11月舉行的中外交流舞會,鄒湘寧領導的國際交流協會從暑假就開始籌備。但當一切都準備充分的時候,場地出了問題。

    「那就把舞會改成派對!」鄒湘寧說。然而,天公並不作美。活動當天,天氣驟變,突然下起了大雨。但是,活動還是照常進行。在這場派對中,他們不僅保留了舞蹈,還加入了與留學生的互動遊戲。

    「中外學生通過此活動,進行了有效的交流與溝通。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做社團的價值和意義!」鄒湘寧說。

    三天,一個裡程碑

    模擬聯合國大會(簡稱「模聯」),是風靡眾多高校的跨校際的交流活動。

    在鄭州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主席楊康的眼中,模聯能夠培養青年人的國際視野,鍛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河南省是『模聯』的一塊窪地。」他說。

    大一以來,多次赴外地參加模聯大會的楊康發現,鄭州大學模聯乃至河南省整體的模聯水平,都遠落後於東部發達地區的高校。

    「首先是語言障礙,語言是模聯面臨的問題。除了發達地區高校舉行的高水平的模聯外,很多地方高校舉辦的模聯都存在這個問題。」按照規則,模聯分為場上交鋒和場下博弈,「由於水平有限,有些代表場上交鋒講英文,場下博弈說中文。在場上即使是說英文,也存在你說你的、我說我的這種現象。」楊康說。

    除了語言外,對國際關係、國際問題缺乏基本的認知,也是模聯發展面對的難題。「有的代表隨意發揮,不顧現實。」

    即便如此,楊康還是非常想把模聯做下去,因為他深知模聯對於大學生的價值之所在,那就是要培養青年人的國際視野、鍛鍊交流溝通的能力。

    談到在北京舉行的這次培訓活動,楊康說,「這次培訓,開闊了我的眼界,方方面面得到了鍛鍊,我見到了許多『大神』級的校園領袖,我們相互溝通,相互學習,受益匪淺。」

    鄒湘寧談起這次培訓,也非常有感觸。他說,「去年,我有一個學長參加了培訓班。回來後,他對我說,這個培訓班,會成為你人生中的一個裡程碑。當時我無法相信,還在想:3天,能夠幹什麼!」

    但來到北京後,鄒湘寧的想法變了,「3天,的確是一個裡程碑!」

    「例如,聽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講座,到央企學習國家的對外經濟戰略,拜訪外交部,等等。這一系列活動,在我心中湧起了強烈的愛國情緒,我突然感到青年人要有更多的擔當。」

    鄒湘寧說,中國外交官的核心價值觀——忠誠、使命、奉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覺,重任就落在我們的肩上」,他笑著說,「也許這看上去有些自信心『爆棚』,但這是我內心的真實感受。」

    在培訓班上,李龑的最大收穫是「交到了一批朋友」。

    李龑說,「聯誼會是一個為青年提供機會、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地方。這條路,不是為誇誇其談的人或者好高騖遠的人準備的,它永遠青睞兼具夢想家與行動家特質的人。」

    剛剛過去的2014年12月,對於50所高校的75名年輕人而言,似乎沒有了嚴寒。他們因為共同的興趣和志向,從四面八方聚在了一起,聚在北京,聚成一團火。

    2014年12月24日,第三屆中國高校國際交流社團骨幹培訓班在北京開班。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辦、中國青年報社、中國高校國際交流社團聯誼會承辦的培訓活動,引起了全國各高校國際交流社團的極大興趣和關注。

    所有參加活動的年輕人,都來自同一個組織——中國高校國際交流社團聯誼會(China Alliance of Campus International Societies,簡稱CACIS),他們所在高校的國際交流社團,是聯誼會的會員單位。在為期3天的培訓中,社團骨幹們拜訪外交部、與青年外交官面對面、參觀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總部、參加主題講座、進行社團展示……活動安排緊湊,異彩紛呈。

    參加活動的莘莘學子們,是活躍在各高校國際交流社團的負責人,為和他們一樣的年輕人搭建「溝通世界,傳播中國」的橋梁,是他們努力的方向。他們的背後,既有著不同尋常的經歷,也有著響噹噹的頭銜。用「青年精英」、「校園領袖」來定義他們,並不顯得突兀。他們眼中的世界,已經超出了大多數同齡人的想像——在他們看來,世界不是圓的,而是平的。

    鍛造社團領袖領導力

    來自外交學院英語系大二年級的學生李龑,是參加培訓活動的代表之一。儘管在讀大二,他已經是外交學院時事研究會的會長了。

    他說,剛上大一時,一位學長深深地影響了他,讓他做出了加入社團的正確選擇。「學長對時事研究會愛得深沉,他是時事研究會唯一的『終身會員』。儘管他既不是會長,也不是副部長,卻對時事研究會的工作充滿了激情。」李龑說,受到學長的鼓舞,他決定加入這個在學校有著極大影響力的社團。加入社團一年後,李龑通過競選當上了會長。

    當上會長的李龑並不輕鬆。「以前在學術部的時候,我只需要把觀點表達清楚就行,但是現在,領導4個組、80多名會員,如何協調、調動他們,如何觀察、布局,成了一個巨大的挑戰。」李龑說,「對於會長一職,相比學術素養、協調能力,感染他人的能力是作為會長應該具備的,要發揮『粘合劑』的作用。」

    和李龑一樣,當年鄒湘寧也是靠著一股「粘勁兒」,「粘」住了他的社團成員,「粘」住了他們學校的留學生。

    鄒湘寧是東南大學國際交流協會的主席。自動化專業的工科背景,並不能阻擋他對多元文化和國際交流的熱情。

    國際交流協會是一個面向在華留學生的社團,為幫助初到中國的留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中國的文化和生活,社團向他們提供服務,組織一些有關中國文化、禮儀方面的培訓活動。同時,為了豐富留學生的生活,社團還舉辦一系列交流活動。

    「我們的活動有定期活動和不定期活動。定期活動包括中外交流舞會、世界文化節、迎新年遊園會,等等;不定期活動,是那些有特殊背景或者特殊節日的活動,比如『呼籲和平』詩朗誦等。」

    大一結束後,鄒湘寧先後辭去了三個社團的職務,一心一意地經營國際交流協會。他告訴記者,他所領導的社團目前有70人,「但是,剛開始時,有些同學的積極性並不高。」

    「當初有人看到『國際交流協會』這個名字,就會聯想到發達國家,抱著接觸發達國家留學生的目的,加入了這個社團。但是實際上,在我們學校,許多留學生來自發展中國家,當現實與初衷起了衝突,有些人的動力就沒有了,有些成員甚至接受不了這些國家的語言和文化。」

    經過與有消極思想的社團成員進行談心,鄒湘寧最終說服了他們。

    去年11月舉行的中外交流舞會,鄒湘寧領導的國際交流協會從暑假就開始籌備。但當一切都準備充分的時候,場地出了問題。

    「那就把舞會改成派對!」鄒湘寧說。然而,天公並不作美。活動當天,天氣驟變,突然下起了大雨。但是,活動還是照常進行。在這場派對中,他們不僅保留了舞蹈,還加入了與留學生的互動遊戲。

    「中外學生通過此活動,進行了有效的交流與溝通。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做社團的價值和意義!」鄒湘寧說。

    三天,一個裡程碑

    模擬聯合國大會(簡稱「模聯」),是風靡眾多高校的跨校際的交流活動。

    在鄭州大學模擬聯合國協會主席楊康的眼中,模聯能夠培養青年人的國際視野,鍛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河南省是『模聯』的一塊窪地。」他說。

    大一以來,多次赴外地參加模聯大會的楊康發現,鄭州大學模聯乃至河南省整體的模聯水平,都遠落後於東部發達地區的高校。

    「首先是語言障礙,語言是模聯面臨的問題。除了發達地區高校舉行的高水平的模聯外,很多地方高校舉辦的模聯都存在這個問題。」按照規則,模聯分為場上交鋒和場下博弈,「由於水平有限,有些代表場上交鋒講英文,場下博弈說中文。在場上即使是說英文,也存在你說你的、我說我的這種現象。」楊康說。

    除了語言外,對國際關係、國際問題缺乏基本的認知,也是模聯發展面對的難題。「有的代表隨意發揮,不顧現實。」

    即便如此,楊康還是非常想把模聯做下去,因為他深知模聯對於大學生的價值之所在,那就是要培養青年人的國際視野、鍛鍊交流溝通的能力。

    談到在北京舉行的這次培訓活動,楊康說,「這次培訓,開闊了我的眼界,方方面面得到了鍛鍊,我見到了許多『大神』級的校園領袖,我們相互溝通,相互學習,受益匪淺。」

    鄒湘寧談起這次培訓,也非常有感觸。他說,「去年,我有一個學長參加了培訓班。回來後,他對我說,這個培訓班,會成為你人生中的一個裡程碑。當時我無法相信,還在想:3天,能夠幹什麼!」

    但來到北京後,鄒湘寧的想法變了,「3天,的確是一個裡程碑!」

    「例如,聽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講座,到央企學習國家的對外經濟戰略,拜訪外交部,等等。這一系列活動,在我心中湧起了強烈的愛國情緒,我突然感到青年人要有更多的擔當。」

    鄒湘寧說,中國外交官的核心價值觀——忠誠、使命、奉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覺,重任就落在我們的肩上」,他笑著說,「也許這看上去有些自信心『爆棚』,但這是我內心的真實感受。」

    在培訓班上,李龑的最大收穫是「交到了一批朋友」。

    李龑說,「聯誼會是一個為青年提供機會、為國家培養人才的地方。這條路,不是為誇誇其談的人或者好高騖遠的人準備的,它永遠青睞兼具夢想家與行動家特質的人。」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學首屆學生社團國際交流營簡介
    (一)活動簡介青年創造未來」--武漢大學首屆學生社團國際交流營(以下簡稱「交流營」)由武漢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主辦,將於2010年7月11-18日在武漢大學隆重舉行。
  • 首屆海峽兩岸青年棒球社團文化交流活動在楚門中學舉行!
    7月16日上午,來自寶島臺灣的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和臺中市葳格高級中學來到楚門中學,共同舉辦兩岸青年校園棒球交流活動。       上午九點半,在楚門中學校園裡,海峽兩岸(玉環)青年首屆棒球社團文化節開幕式正式開始。玉環市領導、臺灣學生代表和楚門中學學生代表分别致辭。
  • 秋季社團點將(五):中日交流協會—開拓友誼新渠道
    秋季社團點將(五):中日交流協會—開拓友誼新渠道 狂言、寸劇、茶道、插花……在歌舞伎婉轉抑揚的聲韻中,在茶室裡飄出的淡淡抹茶香中,中日青年交流協會攜手東方茶文化研究會和日本語俱樂部
  • 首屆三湘高校社團交流論壇在湘潭大學開幕
    首屆三湘高校社團交流論壇在湘潭大學開幕 來源:紅網 作者:丁寧 向俐霖 編輯:劉惟烜 2016-04-11 14:59:02
  • 新時代高校文學社團:做青年作家的「孵化器」和時代記憶的「儲存器」
    2月5日,由南邊文化藝術館、北方文學創作與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首屆新時代高校文學工作三十人論壇」成功舉辦,來自全國60餘所高校文學組織負責人圍繞「新時代高校文學社團發展與文學生態」以及三大主題進行線上研討。這是一次疫情中的特別論壇,也是一次見證智慧碰撞,共享社團發展經驗的文學盛宴。
  • 王正:推動兩岸青年交流的八點建議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世新大學助理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博士王正日前在「兩岸青年交流回顧與前瞻」研討會上表示,兩岸青年交流的形式與內容應交由青年人來設計,體驗式交流中體驗和交流缺一不可,未來兩岸青年交流要轉變成兩岸青年交流和兩岸青少年交流共同並進的格局。
  • 全國高校百強學生社團名單公布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小松 見習記者 陳茜內蒙古科技大學礪劍社團在進行沙漠拉練。馬明浩/攝影近日,由中國青年報社主辦、歷時8個月的「尋找全國高校百強學生社團」活動落幕,100個獲獎學生社團及10個最佳組織高校名單正式出爐。
  • 第六屆全國高校社團評選結果公告
    北京2013年12月2日電 /美通社/ -- 由東森國際傳媒集團主辦、東森校園全國高校社團評選組委會評選的第六屆全國高校社團評選結果今日新鮮出爐。此次評選自2013年3月15日在北京啟動,2013年11月15日截止報名,經過組委會專家團的提名、審核、並聽取各方建議之後,最終評選出第六屆全國高校十佳社團聯合會、全國高校十佳社團獎項、全國優秀指導教師獎項。
  • 西安交大學生社團召開交流會熱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4年6月11日,西安交通大學學生理論及社科類社團舉行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果研討交流活動。此次研討交流會是由西安交大理論及社科類社團發揮其群眾性和專業性的特點,從當代青年視角深入學習和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次主動嘗試,充分反映了當前高校90後青年學子對民族命運的熱切關心、對國家前途的責任擔當,顯示了當代大學生是可貴、可信、可愛、可為的一代。
  • 社團 | 學術科技&創新創業社團介紹
    同時,協會與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協會以及上海大學生綠色論壇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並多次協助他們參加由團市委主辦的各項活動,如:「上海青年風尚節」(閔行體育公園),「我與節約同行」(人民廣場)等。這就是充滿無限遐想的生命與自然協會,生命的律動在這兒起舞,自然的韻味在這兒流露。何不加入我們,一起去感受生命與自然的魅力呢?
  • 晉江舉辦首屆國際社團大會 成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
    晉江舉辦首屆國際社團大會 成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
  • 陝西精武國術聯盟會 2019年高校武術社團高層交流大會 暨高校武術聯合會動員大會
    陝西精武國術聯盟會2019年高校武術社團高層交流大會暨高校武術聯合會動員大會金秋十月,丹桂飄香香萬裡。
  • 國際交流活動上中外大學生差別大
    日前,在復旦大學舉行的第四屆「全球治理創新青年設計大賽」(YICGG)的現場,評委向來自國際關係學院的參賽團隊發問。團隊的中國學生們正在用視頻、PPT和海報向評委介紹日本捕鯨業的現狀,讓人聯想到獲得今年奧斯卡獎的紀錄片《海豚灣》。當天的許多參賽提案都面對了類似的問題,參賽的中國學生發現,自己雖然關注到「問題在哪裡」,卻很難說出「我們能怎麼做」。
  • 高校們驚呆了!西安交通大學紅十字協會在兩岸161所高校的519個大學生社團中脫穎而出••••••
  • 淮安促兩岸青年交流 高校設立臺創學院
    據了解,「臺創學院」的成立將充分發揮淮陰工學院的科教人才資源優勢,努力創建蘇臺兩地高校和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合作的示範性綜合服務平臺。  淮陰工學院副校長王冬冬表示,淮陰工學院作為淮安唯一一所工科類本科院校,始終堅持紮根淮安辦大學,立足淮安謀發展,主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
  • 山東省大學生公益志願類社團優秀項目成果競賽在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承辦的山東省大學生公益志願類社團優秀項目成果競賽暨山東省大學生公益志願類社團發展論壇成功舉行,來自全省30所高校的百餘名師生參加了活動。  競賽以「青春攜手新時代 共展志願新風採」為主題,旨在更好地推動全省志願服務專業化、項目化、規範化發展,打造志願服務精品活動和亮點品牌,推動公益志願服務項目的成果轉化,為高校公益志願類社團搭建學習交流和爭先創優的雙效平臺
  • 香港青年暑假內地交流忙
    探訪內地歷史古蹟,感知當地風土民情,領略華夏山河如畫,了解國家發展歷程……這個暑期,形式多元的香港青年內地參訪活動如約而至。凸顯人文特色,注重交流體驗,主題活動讓香港年輕人受益良多。特區政府致力培養下一代成為具備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對社會有承擔的公民,並大力支持年輕人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拓寬視野。她寄語年輕人在參與交流活動時主動學習,積累寶貴的經驗,好好裝備自己,為將來投身社會以至國家發展做好準備。國家發展為香港繁榮和青年創業提供強大底氣和寶貴機遇,「一帶一路」倡議為香港騰飛創造廣闊空間。
  • 復旦大學創新大學生理論型社團建設工作格局著力完善青年馬克思...
    學校為理論型社團創造軟硬體條件,創辦了「俱進論壇」、「焦點沙龍」等時政講習互動,邀請一批國內外交官、國際關係學者、新聞傳播專家等,先後為學生講解科學發展觀、中美關係、兩岸統一、社會公平、三農問題等時政熱點。創辦一批理論專欄專刊,提升學生理論表達水平。
  •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舉行高校學生社團工作交流會
    為進一步規範我院社團聯合會的管理,提高學生社團的工作水平,增進與兄弟院校社團的互動交流, 日前,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舉行第十一屆社團聯合會第一次全體大會暨高校學生社團工作交流會。    據悉,本次活動分為主會場與分會場,主會場旨在對各社團聯合會過去一年的工作進行總結與回顧,聘任社團指導教師,搭建平臺,謀求社聯工作更好更快發展;分會場旨在就社聯、社團管理及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探討與交流,集思廣益,共同開闢社團發展新思路。
  • 甘肅省高校棋類社團建設座談會在蘭舉行
    2016-11-15 09:22來源:蘭州日報 記者徐曉君   每日甘肅網11月15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日前,由甘肅棋院舉辦的「支持高校棋類社團建設座談會蘭州大學、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蘭州城市學院等27所高校的棋類社團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並就高校棋類社團建設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此次活動將對進一步加強蘭州高校棋類社團建設,引導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座談會以「支持社團、以棋會友,完善自我、共同提高」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