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之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綜述與簡介
走馬觀花看專業之九(23)
寫在前面的話
教育部於2020年3月發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老頭計劃在2020年高考前完成對《目錄》中包括的12個門類、92個專業大類,共703個本科專業(不包括軍事類),按專業大類進行綜述和簡介。以供學生和家長在志願報考時參考。
如果您對內容覺得有不恰當的地方,歡迎通過評論或者私信指出來!
希望得到大家的關注和鼓勵!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全社會都很重視,但是近幾年本科就業難度很大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卻是環境的日益惡化,大家乃至全世界都越來越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環境治理工作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共設置了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工程、環保設備工程、資源環境 科學、水質科學與技術等7個專業。
環境科學與工程是本大類的基礎專業,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包括了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兩個方面,主要研究內容是環境汙染控制、環境技術開發、環境科學研究、環境監測、環境管理與規劃等方面的問題;
環境工程側重於環境科學技術在工程方面的應用,比如給水排水工程領域的科研、工程設計和管理等,主要集中在是工程建設領域;
環境科學主要從事環境領域的科學研究,如環境管理、環境政策的研究和制訂、環境評價、環境監測等相關領域,偏重於理論方面的研究,部分學校授予理學學士;
環境生態工程的主要研究方面是在農、牧、林、水、土地資源管理等行業的資源利用、生態保護與建設方面的工作,側重於生態環境和生態保護;
環保設備工程的主要工作範圍是環保設備的設計、製造、研發和環保工程建設與管理,以設備及工程施工為主;
資源環境科學的研究領域是資源的高效利用及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偏重理論的應用,根據學校的專業側重點不同,授予工學或理學學士;
水質科學與技術的重點是水質科學研究、水處理系統設計、水質監測與控制、材料腐蝕與防護,水處理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和新工藝的研發和生產。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簡介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082501)
環境科學與工程以研究與解決環境問題為核心任務,主要研究領域是大氣汙染防治、水汙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置與資源化、噪聲控制,以及光、熱、放射性和電磁輻射汙染與防治等。它是環境類專業的基礎學科。
本專業培養具備城市和城鎮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汙染防治和給排水工程、汙染控制規劃和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環境工程學科工程技術人才。
從當前對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市場需求情況來看,真正能進入政府環保部門、規劃部門、建設管理部門的只是少數,原因主要是受到機關及事業單位人事制度的影響,如人事編制和指標控制等方面。當前環保企業(如汙水處理、固廢處理等)對於專業人才有一定的需求,遺憾的是它們的需要的與畢業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本科畢業生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相反,某些高職院校畢業生因為實際操作能力比較強,更受歡迎。
這個專業比較全面而且側重於理論,建議進一步深造。
環境工程專業(082502)
環境工程是環境科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和從事防治環境汙染和提高環境質量的工程技術。由於環境工程的學科發展時間比較短,本學科的領域還在發展,其核心是環境汙染源的治理工程。
本專業培養具備城市和現代工業環境保護方面的水、氣、聲、固體廢物汙染防治、環境規劃、資源保護、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能夠在環保部門、工礦企業、科研單位、火力發電廠等從事規劃、設計、管理和研究開發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環保行業曾經被人們評為21世紀的熱門行業,但是現實的環境治理行業,往往是投入大於產出,贏利微小;除環保諮詢業務與環保技術服務業每年有一定的盈利外,其他部門普遍虧損,造成了環境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很嚴峻。
目前環境工程的主要工作方向是是通常所說的三廢處理:水處理、垃圾處理和煙氣處理。其中水處理分為汙水和給水處理,涉及行業門類較多,就業適用面較廣;煙氣處理相對比較熱門;在固體垃圾處理方面,國家正從傳統的填埋處理向垃圾分類、垃圾焚燒發電等無害化處理方式轉變,也值得期待。
環境科學專業(082503,工學或理學學士,四年或五年)
環境科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發展活動與環境演化規律之間相互作用關係,尋求人類社會與環境協同演化、持續發展的途徑與方法的科學,包括了環境的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四個部分的綜合、定量的跨學科研究。
本專業培養具備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環境科學偏重於環境問題的研究,側重於理論,適合進一步深造,如果能堅持不懈的讀到博士,相信會有很好的發展。
環境生態工程專業(082504)
環境生態工程是一個比較新的專業,是在環境工程以及生態工程的基礎上,通過與其他學科交叉,用生態學的原理和工程學手段來防治汙染、保護環境的複合型技術學科。
本專業培養具有環境科學、生態學的理論基礎、知識和技能,適合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從事科研、教學、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等工作的專業人才。
環境生態工程專業是教育部2012年新開設的專業,2013年高校開始招生,2017年第一批本科生畢業,開設本專業的院校多為農業類及師範類院校。環境生態工程是一個朝陽專業,但是相對於環境類其他專業來說比較冷門,就業前景目前不太明朗。環境生態工程相關的領域有環境生態修復、土壤修復、土壤汙染治理、三廢處理等。
環保設備工程專業(082505T)
環保設備工程專業為2011年新增專業,是環境工程與環保機械設備設計與製造的交叉學科。
本專業培養掌握機械設計原理、環境工程原理等基本理論,掌握環保設備的設計、製造理論與技術,能夠從事環保設備的設計、製造、運營管理與研究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
環保設備是環保產業中的基礎和重點,是環保工程類專業和機械製造類專業的複合型專業,單純從環保設備生產這個行業來說,在整個機械製造行業很小眾。
資源環境科學專業(082506T,工學或理學學士,四年或五年)
資源環境科學是一門從生態環境的角度出發,將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保護運用到生產和環境建設領域的綜合性學科。
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生物學和生態環境學,生態農業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保障的實踐能力,能在資源與環境科學領域前沿承擔創新研究和管理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2012年,教育部將原來的「資源環境科學」和「資源科學與工程」合併為資源環境科學專業。本專業屬於環境、生態兩大方向的複合型專業,可惜本科生專業對口就業比較的尷尬。
水質科學與技術專業(082507T)
水質科學與技術專業是研究水在社會循環過程中的水質變化規律和水質控制技術的綜合性交叉學科。
本專業培養具有化學、化工、材料、電子、計算機、儀器儀表和自動控制等學科的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知識,掌握各工業領域的水質控制技術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技術,具備水處理工藝、設備和系統的設計、研究和開發能力,能在相關領域從事水質科學研究、水質工程規劃、水處理系統設計、水質監測與控制、材料保護、水處理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的開發,以及在相關企業從事生產運行管理的專門人才。
本專業屬於環境工程類專業中專門研究水處理方面問題的冷門專業。水的質量問題是制約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不管是環境工程、環境保護、汙水處理廠還是大型企業的環保部門,以及食品、衛生行業都需要對水的質量進行處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