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金昌故事5部宣傳片重磅出爐!
為大力宣傳「中國鎳都·絲路明珠」金昌城市名片,充分展現金昌魅力,反映城市新貌,擴大金昌對外知名度、影響力和美譽度,精心製作了5部以「講好金昌故事 助推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金昌城市形象系列宣傳片,分別是:
城市故事《站在祁連望金昌》
農業故事《北緯38°金昌·收穫》
工業故事《孔雀石》
文化故事《聖容寺塔與小雁塔的對話》
旅遊故事《遇見金昌》
今天推出第二部:農業故事《北緯38°金昌·收穫》。
北緯38度,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神秘的緯度。它有著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海溝、最多的文明古蹟和最佳的農業種植區,被譽為黃金緯度。
在這條黃金維度上,坐落著全國文明城市和首批農產品質量安全城市——金昌。
北緯38度.金昌.收穫
金昌市位於河西走廊中部,北緯37°至北緯39°之間。在祁連山的護佑之下,沙漠與綠洲、戈壁與草場、山地與平原相間排列。在中國,還沒有一座城市擁有這樣極端對立且多樣的地形地貌。
這裡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富硒的祁連冰川融水滋潤著廣袤的戈壁綠洲。複雜的地形地貌,使這裡農作物呈現多樣性,是著名的河西糧倉和優質高原夏菜產地,出產的富硒有機農產品正在走上世界的餐桌!
這是祁連冰川融水獻給人類的聖潔禮物!
這是北緯38度金昌送給世界的健康祝福!
王飛賢的每一天都是從灶臺上開始的,他經營著一家規模不大、口碑卻極佳的飯店。
中國人對美食有著近乎執著的追求,餐桌上不僅能滿足口腹之慾,也是一種最佳的交流方式。在推杯換盞之間,美食總能將氣氛推向高潮。
好味道總會有著獨特的秘訣。王飛賢的秘訣就隱藏在遠離市區的農村中。
只有好食材才能烹飪出好的美食。金川東村富硒的水土資源、傳統的耕作方式成就了王飛賢的飯店口碑。
在城市裡,總有一道美食讓人心生歡喜,這裡出產的有機蔬菜經過煙火的洗禮,徵服了最為挑剔客人的味蕾。
煎炸烹炒,讓食客體味到了高原上極鮮的滋味。健康、營養、美味的秘訣就是金昌北緯38度自然的饋贈。
金川東村坐落於金川峽水庫之上,金川河河水與祁連山上融化的雪水在這裡匯聚,優越的地理環境孕育了淳樸的民風和豐富的物產。
今年59歲的田忠成世代生活在這裡,胡蘿蔔等蔬菜種植是這裡的傳統農業。
富含硒元素的祁連山冰川雪水和地下深層泉水,讓這裡成為了全國最好的胡蘿蔔種植區。
大暑過後,胡蘿蔔迎來豐收時節。
這裡出產的胡蘿蔔品質極佳,紅皮、紅肉、紅心,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含糖量高,被稱為水果蘿蔔。
胡蘿蔔改變了金川東村傳統的耕作方式。像田忠成這樣的金川東村人只負責種植和田間管理,節氣一到,客商紛湧而至,以畝為單位將地裡還未成熟的胡蘿蔔買斷,採收、運輸、冷藏、加工都是客商自己的事情。金川東村人只負責享受豐收的喜悅。
土地從來不會讓人失望,幾千年來,土地承載了中國人的夢想,也成就了我們順應自然的生存之道。
小滿,小麥還未成熟,高原上的氣候總是寒涼一些。在金從玉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裡,13000餘畝菜心卻長勢喜人,廣東人陳名新正在指導工人們採收菜心。
2018年,金昌市金川區招商引資項目,敦煌種業金從玉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項目投產。陳名新作為總經理助理也跟隨企業來到這裡開始了職業菜農的生活。
為了保證最佳的口感,菜心在收割時只保留最為鮮嫩的部分。採收的菜心將會源源不斷地從田間通過冷鏈物流直接運輸發往南方。
兩天後,廣州香港的消費者就能享受到高原的美味。
每一道美食,都是一方熱土對於人類無私的給予。社會經濟的發展打破了地域的隔閡,讓南方的城市也可以第一時間享受的西北高原的風味兒。
永昌縣紅山窯鎮,是金昌市海拔最高的鄉鎮,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病蟲害和汙染少,種出的蔬菜品質極佳。
來自貴州的阿城正和妻子正在搶收娃娃菜。每年大暑前,阿城都會像候鳥一樣,遵照節氣帶著妻子從遙遠的貴州來到金昌採摘高原夏菜。
每採摘一顆娃娃菜,阿城都會有兩毛錢的收益,速度決定著夫妻倆的收入。一棵棵娃娃菜在夫妻倆的手中迅速漏出最為鮮嫩的部分。現場立刻進行包裝保存,否則高原上熾熱的陽光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讓菜品失去水分。
金昌的菜農通過種植高原夏菜實現了增收,貴州的阿城也通過自己的辛勤付出獲得了收益。高原夏菜將遠隔千裡的兩個城市緊緊的連接起來。
萬畝菜花也在酷熱的大暑節氣中成熟了。
對於有些蔬菜,強烈的光照反而成為了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中午,工人們細心地給每一棵等待採摘的高原菜花戴上帽子,否則,高原上的陽光會讓菜花迅速變黃影響觀感和口感。
每一棵菜花都帶著田間的露水和北緯38度的健康祝福迅速裝車。經過採收、檢測、包裝、製冷等程序,一車車胡蘿蔔、娃娃菜、西蘭花等高原夏菜以「優質、綠色」的品牌形象直達廣州、杭州、港澳等地的高端蔬菜市場並出口東南亞等國家。
永昌縣是金昌市高原夏菜的核心種植區,是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這裡出產的高原夏菜獲得了甘肅省農業博覽會金獎。
高原上純淨的空氣,清冽的雪山融水、透氣的沙質土壤,讓蔬菜健康有機的成長,寒涼的氣候和晝夜溫差讓蔬菜生長緩慢,有充足的時間聚集養分從而口感純正。
依靠北緯38度的天然優勢,金昌市適度巧妙的利用自然,大力發展有機綠色蔬菜產業,為世界的餐桌奉獻了一道鮮美的有機菜品,讓世界品嘗到了北緯38度金昌的陽光味道。
在歐洲,幸運草的傳說極為盛行,而這種幸運草其實就是苜蓿。
朱王堡鎮位於金昌市的最東部,這裡是金昌市最為幸運的鄉鎮,中國品質最好的紫花苜蓿在這裡茁壯成長。
苜蓿含有豐富的植物粗蛋白、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被譽為牧草之王。
朱王堡鎮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180 毫米的降水量 ,長達186 天無霜期,都極為適宜苜蓿的生長。
芒種,正是一年盛夏時節,永昌縣頭茬苜蓿正在收割。
在甘肅楊柳青牧草永昌分公司的試驗田裡,經理慄志正在反覆觀察苜蓿的長勢。收割太早,蛋白積蓄不夠,收割太晚苜蓿纖維粗硬影響口感。在極短的時間裡,精準的判斷才能產出優質的飼草。
這裡出產的苜蓿乾草粗蛋白含量可以達到18% —20% ,與世界上最為優質的美國的一級飼草品質相當,得到了國內各大奶牛養殖企業的普遍認可,也是馬術隊和動物園的優選飼草。
中國是世界上苜蓿最大進口國。隨著世界最優苜蓿品種在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金昌已成為甘肅省最大商品苜蓿種植基地和國內優質牧草的重要產地。
牧草產業的不斷發展,有力帶動了畜禽養殖、物流交通、飼料加工等相關行業發展,成為金昌地區農民增收致富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
迎著日出的晨光,常貴大爺將家裡的50多隻羊趕上山進行放養,這種養殖方式讓北緯38度的金昌農村多了一些山水詩意的暈染。
金昌,曾是匈奴的放牧之地,出產的羊肉名揚天下。
常貴大爺所說的這種草學名叫做沙蒿,常見於金昌的半荒漠草原。戈壁荒漠上富含鹽鹼,這裡生長的植物呈弱鹼性,這種鹼性飼草可以參與到羊的消化代謝中,去除羊肉中帶有的強烈羶味物質的脂肪酸。
肉羊吃的是北緯38度金昌荒漠中盛產的沙蔥、沙蒿、甘草、蕨麻等鹼性飼草,飲的是純淨、富含硒元素的祁連冰川融水。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金昌本地的羊肉只需要用最簡單的方式就可以烹飪出鮮香的滋味。
金昌市城郊馬家崖子村,人們將這裡稱為羊肉一條街。遍布的羊肉館滿足了人們對美味好奇。
在這裡,有一道羊肉美食正等待著客人的品嘗。
將本地羊肉切段,佐以鹽、花椒等少量調味品,燜至八成熟,在將做好的花卷放在肉上。經肉湯浸潤沸煮的面卷有羊肉之鮮美,更有河西優質麵粉的筋道嚼頭,相得益彰、剛柔並濟、鮮香撲鼻。
這就是金昌名揚四海的美食——羊肉墊卷子,也是這片熱土上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相互融合的佐證。
在金昌市這座「中國羊肉美食文化名城」裡,人們懷著對美食的追求,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求將自然的饋贈轉化為美食的靈感。
這種充滿想像的搭配手法,一直流傳下來,生機勃勃。
祁連山下、金川河畔,金昌市享受著自然的恩寵。
高原夏菜、永昌羊肉、雙灣食葵等多種農產品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每年5月至10月間,田間地頭充滿豐收的喜悅和繁忙的景象。
40多萬畝色澤鮮亮、菜香濃鬱、富含營養物質的高原夏菜,25萬畝富含粗蛋白的中國最為優質飼草以及10餘萬畝瓜果競相成熟。吃鹼性飼草,飲富硒雪水的268萬頭(只)畜禽等待出欄。
高原陽光、祁連雪水、富硒土壤、晝夜溫差,成就了金昌有機綠色的農業產業格局。
北緯38°看似平凡的數字,卻串起了令人驚訝的神奇與壯美。
這一獨特地理位置,聚集了地球強大的能量,全球最充沛的光熱資源以及最多變的地形地貌,孕育出了高品質的各類農業產品。
這是自然的恩賜,金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用最原生態的風光、最淳樸的民風、最地道的農業產品,為神秘的北緯38度增添神奇與壯美。
這是神奇的緯度。
這是富饒的熱土。
充足的光熱資源,純淨的高原空氣、富硒的冰川融水,透氣的砂質土壤。
好山好水好產品,北緯38度 ——金昌!
編導:朱寶寧
來源:金昌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講好金昌農業故事——《北緯38度金昌·收穫》》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