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善治生態宜居產業新城漸成

2021-01-09 信息時報
  九江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通訊員供圖   讀書驛站很好地滿足了不同群體的閱讀需求。通訊員供圖

  □信息時報記者 邱作霖

  通訊員 白煜光 梁平

  

  西江水川流而過,在岸邊是延續了幾百年的桑基魚塘,優美的生態還造就了其他地方所豔羨的鷺鳥天堂,在不遠處是正不斷完善的醫衛用無紡布產業,百年僑鄉的故事更讓南海九江這片土地增加了不少韻味。記者了解到,去年九江連續三年挺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鎮」排行榜,多項經濟指標增速良好,圍繞「善治生態宜居產業新城」目標所開展的工作都取得相應的成效。與此同時,鄉村振興戰略正在這片土地上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這片土地的各方各面,讓九江的發展更具魅力。

  連續三年入選全國百強鎮

  數據顯示,2017年九江共實現工業總產值298.94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1.5億元,增長9.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3.42億元,增長17.44%。國、地兩稅實現入庫14.93億元(含申報免抵數),增長32.36%。全年落實投資項目38個,涉及投資總額84億元,同比增長20.8%。在成績繼續增長的同時,九江更是連續三年挺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鎮」排行榜,「善治生態宜居產業新城」取得階段性的成效。

  記者了解到,在專注構建醫衛用無紡布產業的基礎上,九江相應產業的引資捷報頻傳,醫衛用無紡布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彰顯。同時,綠色建材、智能家居、生物科技等綠色、新興產業的轉型與升級,讓九江的經濟發展更有質量。

  另外,去年共有10個鄉村公園攜手12個「森林家園」扮靚農村面貌,讓這片魚米之鄉的鄉村環境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生態環境、宜居環境持續優化。在此基礎上,九江也重點打造煙橋古村和海壽島等自然景點,不斷擦亮九江「生態+文旅」的獨特招牌。

  和諧的社會環境離不開基層的善治,去年「九江先鋒」黨建品牌發布之後,通過深化「駐點聯繫+黨員戶聯繫+網格化」的基層治理新模式,累計完成巡查任務近26萬條,上報事件共19594件,辦結率97.10%。一次很好的覆蓋基層治理的各方各面,化解基層矛盾,讓整體社會生活更加安定和諧。

  核心價值觀引入,打造美麗文明村居

  阡陌交通,雞犬相鳴,耕牛在農田上穿行,一脈西江緩緩流過,分割出海壽島這一處世外桃源,這片小島在美麗文明鄉村的創建工作中,綻放出全新的風光。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島上的景觀節點、旅遊設施、人居環境不斷完善,以往的鄉村小路變成了林蔭大道,村容村貌有了極大的提高。並成功啟動中國首個詩歌島建設,打造詩歌特色文化品牌,讓村居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融合,成為佛山美麗文明村居創建中的一大亮點。

  據悉,近年九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美麗文明村居創建中,緊緊圍繞下東、水南、璜磯、煙南以及海壽村的市級美麗文明村居示範點創建工作,塑造文明創建品牌,全面提升城鎮的文明程度、市民道德素質,並成功創建獲評「廣東省文明鎮」。

  數據顯示,目前九江已建成26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鎮覆蓋。組織各類道德模範人物進村居、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20多場,參與群眾近20000人次。在村居廣泛開展道德講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40多場活動。同時全鎮共有22個村居成為區級文明村居,並評選出兩萬戶「文明家庭」。

  「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宜居環境是我們不懈的追求。」九江鎮鎮長張厚祥在年初的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指出,下階段九江還將繼續在美麗村居的創建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強化村(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構築宜居、宜業、宜養、宜遊的美麗新城。

  15座讀書驛站,將文化送到家門口

  在門口刷一下身份證,就可以走進知識的海洋,種類豐富的圖書資源、舒適靜謐的閱讀環境、30秒即可完成的自助借還設施,成功地將知識通過一座座讀書驛站送到九江居民的家門口。記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9月,15間這樣的讀書驛站已經覆蓋了九江的居民小區、商場、街區公園、工業園區等人員密集場所。這些讀書驛站有效的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需求,以吳家大院內的讀書驛站為例,自2016年初開放運營至今年4月,已有5.2萬人次走進這裡,借閱圖書冊數達6.8萬冊,這兩項數據均排名全區鎮街第一,並連續兩年獲得了南海區年度「十佳讀書驛站」稱號。

  在「善治生態宜居產業新城」的目標下,公共文化建設可謂是十分重要的一環。通過對讀書驛站的嘗試,九江在有效提升全民閱讀的同時,每個讀書驛站擁有的2500冊圖書、逾3000冊電子書還可以滿足了讀者的個性化需求。按照規劃,今年九江還將新增3家讀書驛站,繼續完善廣覆蓋、寬領域、高標準的智慧圖書館服務網絡。

  此外,九江煙橋村近年來先後建起了煙橋古牌坊、村史館、圖書館、鄉賢館,打造出「正道成人禮」品牌活動;九江雙蒸博物館成功創建國家AAA旅遊景區。這些都構建起九江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讓群眾的文化生活都得以同步提升。

相關焦點

  • 邯鄲邯山區宜居新城快速推進
    邯鄲日報訊(魏曉光)邯山區通過加快舊改步伐,建設兩大新城,加強城區管理,完善基礎設施,打造環境更加宜居魅力新邯山。    該區堅持高站位搞好規劃,按照「整體規劃、分期實施、有序推進」的思路,推動舊城舊村成方連片開發改造,抓好南湖周邊開發建設。突出宜居、宜業兩大主要功能,建設凸顯文化、濱水、夜經濟三大特色的現代化新型城區。
  • 【印象羅東】2、生態羅東 宜居新城
    羅東鎮堅持按照「生態羅東,宜居新城」的定位,重基礎、強配套、優環境、快推進。中心起步區規劃面積3k㎡,規劃投資58億元。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工業園區日臻成熟,石材工藝、家俬製作、木材加工等多種企業良性發展,佔地面積3500畝的新雨亭工業項目區正與梅山工業項目區連片整合,規劃面積1500畝的家俬工業項目區正致力於打造集研發設計、生產製作、產品展示於一體的海西現代化家俬生產基地基地。
  • 遂寧卓達生態產業新城啟動
    鹹嘉卓達生態產業新城區位圖  6月26日,遂寧卓達生態產業新城正式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遂寧,卓達將以年產3000萬平方米綠色建築產能新型材料產業園、年產100萬噸竹鋼的竹產業園、近50平方公裡現代富硒反轉基因綠色農業園區等產業板塊,在「成渝之心」打造一座全新的生態產業新城,推動當地40萬農民就地城鎮化。同時開發遂寧得天獨厚的巴蜀山水文化資源,打造中國西南宜居宜業宜遊的休閒旅遊度假名城、國際養生養老之都。
  • 河北大廠建設幸福宜居產業新城
    京東新城,幸福大廠。十年來,在挖掘自身特色和借鑑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大廠產業新城開創出一條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雙輪驅動、生態建設和民生保障雙管齊下的發展新路。大廠產業新城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守住發展、生態、民生三條底線,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步伐,著力優化生態環境,全面提升民生福祉,發展成果惠及了萬戶千家。
  • 贛江新區儒樂湖新城打造宜居宜業的「創新園區、健康城區、生態...
    國際在線消息:春節假期結束以來,儒樂湖新城的建設進度也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中。作為國家級新區,江西贛江新區重點打造的集中起步區儒樂湖新城,是贛江新區的核心發展區域,將高起點、高規格、以未來新城的思維打造融居住、休閒、度假、康養、創業、博展、金融等功能於一體的未來生態城市。
  • 廣水致力打造中等生態宜居新城 建設十大市政重點工程
    楚天快報訊 (記者朱道全 特約記者李明清)昨從廣水市住建局獲悉,今年到2021年,該市將集中力量建設印臺山文化生態園等十大市政重點工程,打造中等生態宜居新城。據介紹,印臺山文化生態園是該市「一河兩岸」景觀帶建設的「重中之重」,總用地面積1500畝,分鳳凰湖、杜鵑谷、百鳥園等九大景區,建設期2年,預計2019年元旦開園。
  • ...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
    原標題:活力濱城 開啟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   五年,放諸時代長河只是一瞬;五年,投射城市年輪不過一環。
  • 為美好而來,溫泉養生之地,霸州打造生態宜居新城
    近年來,霸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加大力度推進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著力建設起一座生態宜居新城。依地熱之勢,造溫泉之鄉正所謂「春日沐浴,生陽固脫;夏日沐泉,暑溫可祛;秋日泡泉,肺潤腸蠕;冬日洗池,丹田溫灼」,根據時節的不同,溫泉養生也有不同的功效。
  • 京南固安,森林中的生態宜居新城
    擁有櫻花大道的萬畝花田步行公園,綠樹成蔭、生機盎然的孔雀大湖公園等景色迷人;建有園林小品、觀鳥體驗區、歡樂草坪等活動場所的濱河生態運動公園,城市的天然氧氣製造工廠中央公園等林木茂盛……河北省固安縣正在成為一座美麗的森林之城、生態之城。
  • 你好,這裡是榮盛玉田產業新城
    榮盛產業新城追逐城市所向,洞悉時代發展遠見,見證一座又一座城市的發展奇蹟。2017年,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喚醒玉田產業新城通往未來的夢想,一座宜業宜居的新型城市耀目升起。榮盛產業新城全國布局圖榮盛產業新城已在京津冀區域和長江經濟帶打造十餘座宜居、宜業、宜遊的新型城市發展範本。
  • 圖文:融入長江經濟帶 建鹹嘉臨港新城
    鹹嘉臨港新城,鹹寧的門戶城市,正在加緊建設。  為什麼要建新城?  —鹹嘉臨港新城建設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就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心而言,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東,本世紀初看濱海,新時代則要看長江流域和中部地區。習總書記視察湖北時強調,長江流域要加強合作,把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湖北要「建成支點,走在前列」。
  • 天津濱海新區兩大園區打造南港宜居新城
    首頁 >> 新聞 >> 濱海新聞 天津濱海新區兩大園區打造南港宜居新城日前,根據市政府正式批覆的《天津南港工業區總體發展規劃(2009—2023年)》和《天津南港工業區分區規劃(2009-2020年)》,石化產業及中下遊產業鏈的形成將帶動南港地區大批就業,創造直接就業崗位約20萬個,預計未來將有近50萬人聚居南港生活區,為生活在南港的市民打造一座宜居新城已經列入規劃。
  • 溧水空港新城發布最新規劃——七大功能板塊打造宜居宜業新城
    其中核心區規劃面積22.7平方公裡,規劃中央商務區、會議展貿區等7大功能板塊,打造宜居宜業空港新城。   今年2月獲批的國家級南京臨空經濟示範區,規劃面積81.84平方公裡,空間布局規劃為「一核一帶兩翼六區」,即以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為核心,依託秦淮河綠廊等方面打造的生態保護帶,包含江寧和溧水兩個片區、發展臨空產業等六個承載區。    南京臨空經濟示範區溧水片區位於溧水經濟開發區,與溧水空港新城重合。
  • 米爾頓·凱恩斯新城的成功要素:規劃先行 打造生態新城
    新城開發成本中,英國政府直接出資佔49%,地方政府投資佔21%,其餘30%部分由私人投資。02、規劃先行,打造生態新城米爾頓·凱恩斯新城發展過程中,最大的優勢就是高質量的前期建設規劃。03、依託優質資源,打造產業集群,實現跨越式發展早在新城設立之初,規劃者預測未來製造業會逐漸走向萎縮,服務業將是新城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因此,米爾頓·凱恩斯新城依託自身區位優勢,將金融以及現代物流作為其主導產業,大力引進和發展信息、零售、科研等機構,而這些均是與其周邊倫敦以及伯明罕高度相關的服務性產業。
  • 惠州南站新城打開深惠宜居新空間
    交通與產業共同騰飛,是惠陽當前發展面貌的真實寫照。事實上,早在2013年便啟用的廈深鐵路惠州南站,已經成為深惠兩地通勤的重要交通樞紐。如今,先行享受同城化利好的惠州南站新城片區,碧桂園正著力將其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立體生態城,打開深惠同頻共振的宜居新空間。
  • 河東:沂沭河之間崛起的生態新城
    生態宜居。2017年12月,全市啟動新一輪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研究,首次提出「在沂沭河流域建設國際生態新城,打造臨沂未來之城」的發展構想。去年4月,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工作動員大會正式提出在沂沭河之間謀劃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國際生態新城,加快了由沂河「一河為軸」邁向沂沭河「兩河時代」的城市東進步伐。立足這一戰略定位,河東區提出打造「現代化生態宜居中心區」的戰略目標,以嶄新的姿態崛起在沂沭河之間。
  • 永和鎮精心勾勒生態宜居小鎮美麗藍圖
    今年以來,永和鎮以「聯甬橋頭堡、生態宜居鎮」為發展理念,精心勾勒生態宜居小鎮的美麗藍圖,全力打造功能便民環境美、共享樂民生活美、興業富民產業美、魅力親民人文美、善治為民治理美的美麗城鎮,為上虞「美麗東窗口」建設增色添彩。「美麗城鎮建設,不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簡單升級版,而是小城鎮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版。」
  • 打造生態宜居焦作 億祥置業率先發力
    東方今報記者田建波/文圖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焦作市市長張文深談到今後五年主要工作目標時指出: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焦作,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快生態系統建設……到2018年,焦作青山相擁,綠水環繞,城在林中、景在城中,
  • 環京宜居新城,生態美麗固安(AD)
    在固安產業新城的品質建設下推動了固安縣域經濟總量實現了幾何級增長,也促進了固安城市底板的日臻完善。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固安不斷從生態、教育、醫療、民生等方面多維發力,固安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花園城市,1公裡1公園。
  • 天津港東新城規劃草案公示 定位智能生態宜居新城
    根據「草案說明」,港東新城規劃人口24萬,規劃總建築量控制在1600萬平方米以內,定位為智能健康、文化休閒、生態宜居新城。港東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附圖此舉旨在促進大港地區發展,提升南翼片區的生活性綜合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