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記者 邱作霖
通訊員 白煜光 梁平
西江水川流而過,在岸邊是延續了幾百年的桑基魚塘,優美的生態還造就了其他地方所豔羨的鷺鳥天堂,在不遠處是正不斷完善的醫衛用無紡布產業,百年僑鄉的故事更讓南海九江這片土地增加了不少韻味。記者了解到,去年九江連續三年挺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鎮」排行榜,多項經濟指標增速良好,圍繞「善治生態宜居產業新城」目標所開展的工作都取得相應的成效。與此同時,鄉村振興戰略正在這片土地上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這片土地的各方各面,讓九江的發展更具魅力。
連續三年入選全國百強鎮
數據顯示,2017年九江共實現工業總產值298.94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1.5億元,增長9.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3.42億元,增長17.44%。國、地兩稅實現入庫14.93億元(含申報免抵數),增長32.36%。全年落實投資項目38個,涉及投資總額84億元,同比增長20.8%。在成績繼續增長的同時,九江更是連續三年挺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鎮」排行榜,「善治生態宜居產業新城」取得階段性的成效。
記者了解到,在專注構建醫衛用無紡布產業的基礎上,九江相應產業的引資捷報頻傳,醫衛用無紡布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彰顯。同時,綠色建材、智能家居、生物科技等綠色、新興產業的轉型與升級,讓九江的經濟發展更有質量。
另外,去年共有10個鄉村公園攜手12個「森林家園」扮靚農村面貌,讓這片魚米之鄉的鄉村環境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生態環境、宜居環境持續優化。在此基礎上,九江也重點打造煙橋古村和海壽島等自然景點,不斷擦亮九江「生態+文旅」的獨特招牌。
和諧的社會環境離不開基層的善治,去年「九江先鋒」黨建品牌發布之後,通過深化「駐點聯繫+黨員戶聯繫+網格化」的基層治理新模式,累計完成巡查任務近26萬條,上報事件共19594件,辦結率97.10%。一次很好的覆蓋基層治理的各方各面,化解基層矛盾,讓整體社會生活更加安定和諧。
核心價值觀引入,打造美麗文明村居
阡陌交通,雞犬相鳴,耕牛在農田上穿行,一脈西江緩緩流過,分割出海壽島這一處世外桃源,這片小島在美麗文明鄉村的創建工作中,綻放出全新的風光。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島上的景觀節點、旅遊設施、人居環境不斷完善,以往的鄉村小路變成了林蔭大道,村容村貌有了極大的提高。並成功啟動中國首個詩歌島建設,打造詩歌特色文化品牌,讓村居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融合,成為佛山美麗文明村居創建中的一大亮點。
據悉,近年九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美麗文明村居創建中,緊緊圍繞下東、水南、璜磯、煙南以及海壽村的市級美麗文明村居示範點創建工作,塑造文明創建品牌,全面提升城鎮的文明程度、市民道德素質,並成功創建獲評「廣東省文明鎮」。
數據顯示,目前九江已建成26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鎮覆蓋。組織各類道德模範人物進村居、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20多場,參與群眾近20000人次。在村居廣泛開展道德講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40多場活動。同時全鎮共有22個村居成為區級文明村居,並評選出兩萬戶「文明家庭」。
「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宜居環境是我們不懈的追求。」九江鎮鎮長張厚祥在年初的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指出,下階段九江還將繼續在美麗村居的創建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強化村(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構築宜居、宜業、宜養、宜遊的美麗新城。
15座讀書驛站,將文化送到家門口
在門口刷一下身份證,就可以走進知識的海洋,種類豐富的圖書資源、舒適靜謐的閱讀環境、30秒即可完成的自助借還設施,成功地將知識通過一座座讀書驛站送到九江居民的家門口。記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9月,15間這樣的讀書驛站已經覆蓋了九江的居民小區、商場、街區公園、工業園區等人員密集場所。這些讀書驛站有效的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需求,以吳家大院內的讀書驛站為例,自2016年初開放運營至今年4月,已有5.2萬人次走進這裡,借閱圖書冊數達6.8萬冊,這兩項數據均排名全區鎮街第一,並連續兩年獲得了南海區年度「十佳讀書驛站」稱號。
在「善治生態宜居產業新城」的目標下,公共文化建設可謂是十分重要的一環。通過對讀書驛站的嘗試,九江在有效提升全民閱讀的同時,每個讀書驛站擁有的2500冊圖書、逾3000冊電子書還可以滿足了讀者的個性化需求。按照規劃,今年九江還將新增3家讀書驛站,繼續完善廣覆蓋、寬領域、高標準的智慧圖書館服務網絡。
此外,九江煙橋村近年來先後建起了煙橋古牌坊、村史館、圖書館、鄉賢館,打造出「正道成人禮」品牌活動;九江雙蒸博物館成功創建國家AAA旅遊景區。這些都構建起九江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讓群眾的文化生活都得以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