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女博士發11篇SCI論文,坦言剛讀研時自己也很迷茫

2020-12-13 教育看濰坊

近日,2019年度山東大學「學術之星」評選結果揭曉。其評選結果充分體現了目前學校研究生的最高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每年全校不超過十人獲此殊榮,微電子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孫嘉敏就是其中一員。

孫嘉敏就讀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導師為楊再興教授,研究課題為III-V族納米線基光電探測器。圍繞本課題實現了超高空穴遷移率GaSb納米線快速響應紅外探測器,以及非極性無晶體缺陷高電子遷移率的InP納米線光探測器等研究成果。

碩博連讀至今共發表SCI論文11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6篇,包括ACS Nano(影響因子13.903)、Nano Letters(影響因子12.279)、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影響因子7.430)等,共參與科研項目7項。獲評2018年度山東大學學生年度人物之學術科研類、山東大學優秀學術成果獎一等獎、2019年度山東大學「學術之星」等榮譽。

01、選專業:從最初的一知半解到產生興趣

從本科到博士,孫嘉敏學的一直是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至於為什麼選這個專業,孫嘉敏回答說:「我可能不像有些同學一樣在大學剛入學的時候就明確自己的想法,我當時高考志願是報的物理學,最早對微電子專業是不太了解的。」

這個專業原先屬於物理學院,在孫嘉敏讀研第一年,微電子學院成立。入學以後隨著對專業方向的了解和對行業的觀察,孫嘉敏漸漸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而且值得人們探索的專業。

02、獲成果:積極探索與踏實是根本

一年前,博士一年級的孫嘉敏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態參評了2018年度山東大學「學術之星」,但由於研究工作做得不夠豐富和系統,她落選了。不過孫嘉敏並沒有對這個結果感到遺憾和不甘,反而覺得自己收穫很多。

「在評審階段看到其他同學的工作和成績,一方面讓我的眼界更加開闊了,知道自己需要更努力向優秀的同學看齊,對以後的科研工作更有動力,另一方面看到山大有這麼多優秀的老師和同學,對我們學校更加熱愛了,相信學校的學科建設和總體發展會越來越好。」

孫嘉敏一直感恩於課題組導師楊再興的指導和同學們的幫助。楊再興老師經常對孫嘉敏他們說,「搞科研就是要耐得住寂寞」,「要珍惜大家在實驗室的每一天,因為做實驗是最幸福的一件事」,課題組一直以來這種積極探索、腳踏實地和嚴肅活潑的氣氛,不斷影響著孫嘉敏。

孫嘉敏(左三)及其所在科研團隊

在整個團隊共同努力與合作下,孫嘉敏今年又取得了新的成果,包括「超高空穴遷移率GaSb納米線快速響應紅外探測器」、「非極性純相無缺陷的電子遷移率接近理論極限的InP納米線及光探測器」以及「III-V族納米線紅外探測器綜述」。孫嘉敏以此成果參評了2019年度「學術之星」,導師楊再興叮囑她說:「去學習就行,放平心態。」,這一次她成功了。

對孫嘉敏來說,2019年度學術之星這項榮譽來之不易,但這並沒有過多地影響她的心態。因為不管是去年,還是今年,孫嘉敏都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參加評比,她最希望的就是能夠得到老師們的指點,認識新的朋友,相比之下,結果反而不太要緊了。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手頭上的事情,安心地、耐心地、專心地把科研工作做好。」在過程中好好完成自己的事情,一切自會結果。

03、出困境:從讀研的迷茫到井然有序的科研

剛開始讀研的時候,孫嘉敏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當前專業,也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在科研這條路上走多遠。「但是既然選擇了,就想盡全力試一試,在每個選擇的岔路口都想再往前走一走。」

這麼好的實驗環境和氛圍、這麼多老師同學的幫助,孫嘉敏看在眼裡,記在心底,她時刻提醒自己:「如果不踏踏實實做事情、不堅持下去的話,應該是很不甘心的吧。」道路是曲折的,但是當她終於做出一點令人興奮的研究結果之後,就會更有興趣和信心,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但是要明白,不管是生活還是科研,肯定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當我們堅持走下來一段路再回頭看的時候,一切困難都會顯得微不足道了,我們會感激當初那個堅強堅定的自己。」

實驗室的孫嘉敏

孫嘉敏覺得協調安排時間是一種能力。在她剛開始讀研做實驗的時候這種能力很欠缺,常常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的亂七八糟,吃飯和睡覺時間都很不固定。這段時間的科研並沒有什麼進展,而且整個人狀態也不好。

「其實這是對自己的實驗和科研的把握還不夠,當慢慢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工作之後,就能清楚安排出輕重緩急,自然而然地合理劃分時間了。」

「對了,一定要留出時間好好吃早飯呀,對身體的好處就不說了,早飯帶給我們的幸福感是一天元氣的開始。」她的課餘時間可能跟很多人一樣,看電影、逛街、畫畫、享受天氣和美食。如果狀態不好了,一般就是約上好朋友、或者帶上爸媽去吃好吃的,一邊填飽胃,一邊聊聊天傾訴一下,哪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和看不開的事兒。

在不斷學習和成長中,孫嘉敏收穫頗多,對於科研也有許多切身的感受。很多時候,她的實驗結果不會朝預想的方向走,這時,她也會經常感到苦悶。但她卻不會放棄,而是認為這正是實驗和科研的魅力所在:「因為有時候我們想不到下一刻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就像我們想不到下一刻會出現什麼樣的驚喜一樣。所以遇到不順利,千萬別放棄,多思考、多分析,也許接下來就會柳暗花明。」

對於以後的規劃,孫嘉敏打算繼續專心於科研這條道路上:「畢業之後的路還沒有想好,但是一定還會從事微電子方向的研究工作,如果將來能為我們國家微電子事業的發展貢獻一點點力量,我會覺得是一件很有意義和令人自豪的事情。」

「我堅信,千千萬萬中國基層科研者必砥礪前行,早日做出中國芯。」 作為一名微電子專業的學生,她選擇這一方向最主要的原因是立志為中國芯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來源:山東大學官網、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團委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對小編的文章感興趣,請關注"教育看濰坊",也感謝您的分享、收藏和評論。轉發本文只作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創,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上海復旦碩導為追女博士送5篇sci論文引熱議,這些論文價值幾何?
    愛情是無價的,所以上海復旦碩導為追女博士送房送車還送5篇sci論文都不為過,問題是,女博士只是利用他,沒有真正愛他,因此這5篇sci論文的價值變成了零,一文不值。當然如果這5篇sci論文用在應該用的地方,那將會有巨大價值。
  • 復旦回應博士生和研究員感情糾葛 五篇SCI論文是什麼意思?
    近日復旦女博士同時和四位男博士(其一為碩導)交往引發熱議。之所以熱議不斷,一方面是情感問題,更重要的是碩導「送」了5篇sci論文。相比於金錢車房,送5篇SCI意味著什麼?相當於多少的物質和地位?7月27日零點,復旦大學官方回應「女博士同時和4位男博士交往」事件。
  • sci到底難發不難發,有什麼玄妙招數?
    要知道90年代,很多畢業的博士都沒聽說這高科技,很多院士都沒發過sci。等中國高校都意識到這個法寶後,紛紛要求博士畢業都得發sci。基本上可以說現在只要是985頂級博士,發論文水平都超過了七八十年代的院士了。不發表個十篇八篇sci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優秀博士。
  • 網傳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研究員送5篇SCI論文給女博士 SCI論文...
    事件回顧日前,網傳復旦大學女博士捲入情感糾紛,導致一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青年研究員自殺未遂。網傳女博士照片這位自殺未遂的研究員曾發文稱自己曾送5篇SCI論文給該名女博士,同時為其拋妻棄子。網傳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研究員網傳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研究員朋友圈截圖對此事件,網友們紛紛發表評論,有人表示能送5篇SCI論文,絕對是真愛!還有很多人表示自己檸檬了,別人輕而易舉收5篇SCI論文,而多少人擠破頭也發不了一篇。
  • 復旦女博士「騙來」的5篇SCI有多值錢?可以在清華博士畢業5次!
    網傳復旦女博士照片這位自殺未遂的研究員曾發文稱自己曾送5篇SCI論文給該名女博士,同時為其拋妻棄子。網傳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研究員選擇服安眠藥之前的朋友圈截圖那麼,5篇SCI到底有多值錢?我們先看網友在復旦大學官文下面的評論:竟然是真的......五篇sci,羨慕了!
  • 復旦女博士情感糾紛中讓網友們很檸檬的5篇SCI論文,到底是啥?
    網傳女博士照片   這位自殺未遂的研究員曾發文稱自己曾送5篇SCI論文給該名女博士,同時為其拋妻棄子。   在刊發論文時,作者們會根據各自的參與度和貢獻度按順序進行署名,論文署名一般劃分為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含金量」最高。丁裕森表示如果對論文或研究成果沒有任何貢獻,卻在論文中「掛名」,這種行為屬於學術不端。   而影響因子則是另一個評價SCI期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
  • 復旦女博士與中山醫院醫生情感糾葛?網友:5篇SCI論文好好查查
    近日,網傳復旦女博士與中山醫院醫生情感糾葛一事引發網友熱議。據網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醫生陸某為了和復旦大學女博士李某在一起,給她買房買車並署名 和刊發5篇高質量醫學文章(其中包括一篇發在《自然》子刊的論文) ,不料李某卻和他分手。
  • 女博士同時交往4個對象,一男友送5篇SCI論文,還送出國呢?
    近日,復旦大學女博士同時交往4位男博士,其中一男友陸炎博士,送5篇SCI論文給李敏博士。為了李敏博士,陸炎博士放棄了原有美好的家庭,並為李敏博士買房、包包、車等貴重物品,並且已經為她離婚了。陸炎博士卻得知,李敏博士在和他談戀愛的時候,還和其他三個男人在談戀愛。
  • 復旦女博士與中山醫院醫生情感糾葛?校方凌晨回應!網友:5篇SCI論文...
    近日,網傳復旦女博士與中山醫院醫生情感糾葛一事引發網友熱議據網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醫生陸某為了和復旦大學女博士李某在一起,給她買房買車並署名和刊發5篇高質量醫學文章(其中包括一篇發在《自然》子刊的論文),不料李某卻和他分手。
  • 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
    發sci論文,要匹配sci期刊。大多數sci期刊的語言要求是英文,這讓英文不行的作者很是困惱,擔心自己寫作的sci論文會因自己的英文不行而無法發表。那麼,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對我國作者來說,英文不行是發sci論文路上的絆腳石,解決不了英文語言問題,就無法保證文章的質量,成功發表就變得非常渺茫。而解決英文不行的方法,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但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來不及;二是找英文好的人來翻譯潤色,比如有過發表sci論文經驗且英文水平高的人。簡單地說,就是自己英文不行,找英文行的人來做。
  • 他讀研3年發16篇SCI!西安交大直接發他博士證?
    8篇、EI會議論文4篇,並在會議上發表學術演講。另外,他還以其餘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EI會議2篇。想要一年5篇,除非他把精力同時用在兩篇論文上。但是,如果他的論文20多天就能被接收呢?關於這個研究方向,孫光宇所在的課題組已經發表了不少論文,而他要做的,就是通過編程將其復現出來。談到這段經歷,他說:「對剛開始從事科研工作的人來說,模仿是很重要的過程。
  • 復旦女博士情感糾紛牽出學術不端 5篇SCI到底是啥
    事件回顧日前,網傳復旦大學女博士捲入情感糾紛,導致一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青年研究員自殺未遂。網傳女博士照片這位自殺未遂的研究員曾發文稱自己曾送5篇SCI論文給該名女博士,同時為其拋妻棄子。網傳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研究員網傳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研究員朋友圈截圖對此事件,網友們紛紛發表評論,有人表示能送5篇SCI論文,絕對是真愛!還有很多人表示自己檸檬了,別人輕而易舉收5篇SCI論文,而多少人擠破頭也發不了一篇。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復旦大學「劈腿」事件女博士的5篇SCI論文曝光!確定是真愛無疑
    就在昨日,一則關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女博士的劈腿八卦在朋友圈流傳,女主同時劈腿四個男博士,並導致其中一人服安眠藥自殺(未遂)。作為一個專業的學術公眾號作者,我的關注重點顯然不在男主為女主買房買車拋棄家庭什麼的,而是八卦裡提到,自殺的這位男主作為單位的科研達人,送了女主5篇SCI論文,其中還包括一篇Nature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論文!朋友們,如果這都不算愛,什麼才是愛?!
  • 比送5篇sic還過分!3800元買下論文第一作者,網友:太便宜了
    近日,俄羅斯一家網站出售論文作者身份的新聞讓所有人大跌眼鏡。據悉,這些論文已經獲得發表在幾家期刊上的資格,論文作者的價格根據論文所屬類型不同,例如化學類期刊第一作者售價35000盧布,約合人民幣3800元,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第四作者分別售價:3500元、3345元、3041元。
  • 復旦女博士出軌背後:5篇SCI論文傍身,評副教授年薪50萬
    近日,網傳一復旦女博士李某與四名男博士同時交往,並在交往期間騙取中山醫院研究員陸某五篇SCI論文,其中一篇還發表在《自然》子刊。事情發酵後,「五篇SCI論文」激起了學術圈熱議,因為這不僅關乎學術造假,還牽扯到一些重要的榮譽利益,甚至個人的前途發展。
  • 碩士生沒發過論文,考博有希望嗎?聽聽導師怎麼說
    剛在評論中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小西想划過去的。但是,看到有朋友回復了這個評論,並期待有人能給予解答,就點進來說一說。首先,解決不少朋友的一個疑惑:未發表科研小論文,碩士生能畢業嗎?常見情況是導師要求最為嚴格,如"雙一流"大學明確發表1-2篇sci論文,這對於不少碩士生來說壓力不小。之前,不少研究生常埋怨"導師不讓畢業"的主因,尤其是在自身已滿足學校、專業的最低要求後。除非是學位論文盲審/送審未過,或未達到學校畢業最低標準,否則導師們都不會讓碩士生延期的。因此,也就誕生了那句經典的"沒有畢業不了的碩士"。
  • 「送」5篇SCI論文,意味著什麼?
    作者| 程唯珈這兩天,上海某高校「青椒」被女博士劈腿的新聞在學術界引發廣泛關注。不過,相比男主的送房、送車,大家更關心的是他「送」了5篇SCI論文給女主。對於頭懸梁錐刺股、只為發表一篇SCI論文的博士們來說,5篇SCI論文真的太有震撼力了,其中還包括一篇發在《自然》子刊的論文。
  • 復旦劈腿女博士,SCI論文為碩導代寫,學術造假為何如此猖狂?
    我們先不說早期翟天臨學術風波,就說說最近這件「復旦大學女博士一人劈腿四男博士」的醜聞吧!很多人在討論這位女博士的個人修養問題,可是令小編震驚的卻是這位女博士的畢業論文是她的一情郎男博士給她碼出來的。如果,真實的情況真的是這樣,那麼,她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真實性與含金量就有待考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