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自我藥療有誤區,分清症狀再用藥

2021-01-21 雲南中醫

本公眾號為雲南省中醫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雲南中醫」進行關注。


▶本文為《養生有道》欄目第97期內容,請轉發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傳播養生正能量,悅享健康好生活!



夏季氣溫逐漸升高,多種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易引起腹瀉。腹瀉由於病因不同,症狀也會不同,治療方法也因之而不同。如果不具備相應的醫學知識,就可能走進藥物治療腹瀉的認識誤區,危害身體健康。




老張感冒後出現水樣便腹瀉,他想,拉肚子是小事,根本不用吃藥,過兩天就好了。可沒想到的是,腹瀉不僅沒有馬上好轉,還出現了發熱和腹部疼痛。


專家點評:確實,大多數急性腹瀉不用吃藥就可以自愈,尤其是胃腸明顯受到寒冷刺激引起的腹瀉,一次或兩三次水樣糞便後嘎然而止,不留「後患」。但是,有一部分急性腹瀉要給予相當重視,必須接受藥物治療。下列線索可供參考:①病毒性腹瀉常呈單純水樣便。②沙門菌感染性腹瀉常伴發熱,較少出現腹部絞痛和黏液血便。③產腸毒素性大腸桿菌感染通常排大便次數頻繁,呈水樣便,無高熱和嚴重腹部絞痛。④志賀菌感染性腹瀉有30%~50%病人出現發熱、腹部絞痛、裡急後重等症狀,50%的病人大便帶黏液,40%的病人大便帶血。⑤葡萄球菌感染常有嘔吐而無發熱,腹瀉較少;梭狀芽胞桿菌感染有嚴重腹部絞痛和腹瀉,但較少發熱。



小李去海邊旅遊,因擔心「路邊攤」的海鮮不乾淨,一直不敢吃。臨上飛機前,她實在忍不住了,便去海鮮大排檔大快朵頤。沒想到剛回家,便開始拉肚子,她趕緊開始吃止瀉藥。


專家點評:發生急性腹瀉立即想到止瀉,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尤其是在旅途中,腹瀉更是不便和痛苦。但是,腹瀉又可以看作是排出腸道細菌的保護機制。因此,如果條件允許,例如在居家情況下,不忙用止瀉藥,先解幾次大便,以利於腸道細菌和毒素排出,對於腹瀉早愈也不無益處。當然,如果大便次數過於頻繁,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時,要及時補充液體。



周末,小劉和同學聚餐,飲酒、吃菜較多,回家後出現腹痛、腹瀉。小劉家人趕緊來到藥店,要求購買止痛藥。藥店藥師了解小劉的病情後,勸告他家人,不要用止痛藥止肚子痛。


專家點評:急性腹瀉時,腹部絞痛是因為腸道平滑肌發生了強烈痙攣,與感冒時的頭痛、肌肉痛機制不同,所以用解熱鎮痛類藥物是沒有用的,有時反而會加重胃腸黏膜的炎症性損傷。其實,大多數腹瀉時的腹痛在排便後都會緩解或消失。因此,在出現劇烈腹痛、嘔吐時,可以用阿託品這一類膽鹼能神經拮抗劑,最常用的是易蒙停膠囊、654-2針劑等。



小胡的兒子3歲,早晨開始拉肚子。小胡媽媽看見小外孫拉肚子很緊張,馬上讓小外孫禁止食用牛奶和麵包,同時和小胡一起把小孫子送往醫院,並要求醫生儘快給小外孫輸液。


專家點評:頻繁地解出大量稀便會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表現為全身無力、頭暈、口渴、心跳加快。這種情況一旦出現,最有效的治療措施當然是靜脈補液。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口服5%的葡萄糖鹽水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脫水和電解質丟失,完全不必去醫院輸液。這對於要繼續隨隊行動的旅遊者來說,特別適宜。


至於腹瀉期間可不可以吃東西,要因人而異。一般清淡新鮮而易於消化的食物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有些身強力壯的小夥子,平時體內儲備不少,又年輕氣盛,適當禁食沒什麼關係,有時好得還快些。



季女士家的「家庭小藥箱」備用最多的藥物是抗生素。要說她的抗生素用途還真大,不管家人是感冒還是腹瀉,季女士統統讓其服用抗生素,她的理由是,腹瀉時服用抗生素,可以防止感染發生。


專家點評:的確,許多腹瀉與腸道細菌感染有關,特別是夏季腹瀉。因此,在病因判斷有困難的情況下,應用抗生素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與食物中毒有關(很多共食者同時發病)的腹瀉,不用猶豫。但是,如果是單純性水樣便,估計因受冷或病毒引起,則不必使用抗生素。




郭老太身體消瘦,每每飲食不當,就會出現腹瀉。這時,郭老太都會自用止瀉藥和抗生素,一用就是兩三周。她的理由是,抗生素用得時間長一點,腹瀉好得快一點,還不會轉成慢性腹瀉。


專家點評:有的人認為「抗生素用得時間長些,可以避免急性腹瀉變慢性腹瀉」,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急性腹瀉隨著腸道細菌排出體外,症狀迅速減輕,很少會變成慢性腹瀉。因此,急性腹瀉應用抗生素的療程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囑咐,不要自作主張。除非是痢疾桿菌感染,一般不主張腹瀉止住後再使用抗生素。



飲用清潔水。夏天,家庭最好選用小桶裝飲用水,可以避免開封後長時間不能喝完而受到汙染。在旅途中購買瓶裝水,一定要檢查生產廠家、出廠日期、水的純淨度。儘量不要吃甜品冷飲,如冰淇淋等,因為細菌最容易在這種冷飲上繁殖。


食物要衛生。冷凍食品並不是無菌食物,只是在冷凍條件下,細菌生長繁殖比較緩慢。做好的菜放在冰箱裡,也只能保證在短時間裡不變質,門診經常碰到因為吃了隔夜菜而腹瀉就診的病人。涼拌菜最好不要吃,因為得不到加熱滅菌,最易被細菌汙染,吃下去全靠胃腸免疫功能抵禦,一旦年老體弱抵抗力下降,難免遭受腹瀉之苦。


保護好肚臍。這點對年輕女孩特別重要。現在低腰褲和超短上衣流行,毫無防備的肚臍眼暴露在風寒之中,令人擔心。這些女孩子是容易腹瀉的群體,因為肚臍是中醫要穴「神闕」部位,一定要保護好,免受外邪所侵。


空調房溫度不能太低。睡前一定要調好溫度,蓋好空調被,尤其要蓋住腹部、遮住腳心。因為人在睡熟以後代謝減慢,胃腸易受涼氣侵犯,發生腹痛、腹瀉。


【本文選自中國中醫藥報,作者/蘇湖,由雲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編校發表,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編 校/雷婕 陳思思 排 版/高海燕


投稿郵箱:ynzywx@qq.com



歡迎大家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微社區參與話題討論!


點這裡請您挪動手指點擊大拇指讚一個唄!

相關焦點

  • 日本疫情風險升高,日本議員倡議自我藥療
    在日本,政府採取多方面舉措遏制疫情擴散的同時,也呼籲人們根據自己掌握的醫藥知識對一些常見病進行「自我藥療」,以減輕醫院負擔。自我藥療(self-medication)是指在沒有醫生或其他醫務工作者指導的情況下,恰當地使用OTC(非處方)藥物,用以緩解輕度的、短期的症狀及不適。
  • 嬰幼兒用藥誤區有哪些媽媽了解這五個誤區
    但藥這種東西,吃對了才算藥,吃不對就是毒。近日,網上一段名叫《因藥致聾女孩的無聲訴說》的視頻看哭了無數媽媽,片中的小浠諾正因發燒後用藥不當,漸漸失去聽力。這也告訴各位媽媽,千萬不能隨便給寶寶用藥!那嬰幼兒用藥誤區有哪些?哪些藥絕不能給寶寶吃?趕緊來看看!
  • 拉肚子用藥有哪些誤區?不可濫用抗生素
    原標題:拉肚子用藥有哪些誤區?   腹瀉俗稱「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黏液。拉肚子多是由於感染或食物中毒導致,治療多是藥物治療,但是拉肚子服藥有很多誤區。   1、認為拉肚子是小事不用吃藥。
  • 「安全用藥常識」!她這麼說:「將藥掰成兩半要慎重、購買藥品時...
    那麼,對於最常見的感冒來說,市民朋友們在用藥上一般都有為什麼吃了藥病情不見好轉?幾種感冒藥一起吃行嗎?……等疑問。劉俊宏給出了解答:多種藥物:如果開了多種藥物,一定要注意,不能一起服用,最好至少間隔十分鐘以上,避免藥物之間相互影響,同時也避免傷害到肝臟,重複的藥物不要服用多種,否則適得其反。
  • 跟著廣告買藥和用藥 這些誤區你「躺槍」沒
    隨著大家對健康的日漸關注,不少家庭都有備小藥箱的習慣,一旦發生感冒、發燒、咳嗽等常見病時,就自己在藥箱裡找點藥吃吃,或是臨時到藥店買。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公告,稱我國居民用藥安全存在嚴重誤區。據說中國每年有20萬人死於「吃錯藥」,還有250萬人因吃錯藥而導致健康受損。  生病吃藥,這是常識。但怎麼吃,確實很有講究。
  • 輪狀病毒腹瀉治療誤區 八大治療誤區你知道嗎
    在生活中,相信很多的家長都還不了解輪狀病毒腹瀉,輪狀病毒是秋季好發的病毒性感染,很多的孩子都得過輪狀病毒。對於一些治療的誤區大家是否知道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輪狀病毒腹瀉治療誤區有哪些吧。它多發生在秋冬季節,所以叫也叫秋季腹瀉。它的主要症狀是急性胃腸炎,表現為水樣腹瀉,伴有發燒、嘔吐和腹痛;有些寶寶在出現消化道症狀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腹瀉物多為白色米湯樣或黃綠色蛋花樣稀水便,有惡臭,但不含血或黏液,這點明顯有別於細菌性腹瀉。
  • 治腹瀉的藥有哪些 腹瀉的藥物治療
    其中消炎藥有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助消化藥主要有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還有止瀉藥,常用的主要是思密達。對於腹瀉的治療,一般常用的止瀉劑通用名為蒙脫石散,這類藥物本身不被吸收,口服後藥物附著在腸壁,以此來減緩腸蠕動而達到止瀉的效果,對於成人及兒童各種原因導致的急性慢性腹瀉都適宜。而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所以是最常用的腹瀉之藥。
  • 十大用藥誤區需警惕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鹹澤日前在2017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啟動儀式上表示,隨著我國藥品可及性的基本解決、藥品質量與療效的逐步提高,藥品使用環節是否安全合理,已經成為影響公眾用藥安全的重要因素。
  • 感冒與肺炎的9個用藥誤區,別再踩坑了!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感冒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小兒肺炎則是另一種家長朋友們關心的兒童常見病,這幾種疾病在兒童用藥方面有哪些誤區應當規避呢?
  • 孩子亂用藥危害大,家長常見的5大用藥誤區
    因用藥不當,每年約有30000兒童,導致耳聾。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的更是難以計數!只要是親身照顧寶寶的家長們,幾乎都會跟各種各樣的藥品打交道,包括治感冒的、治發燒的、治腹瀉的等等,家長如果能夠學習一些用藥知識,將會對照顧生病的寶寶帶來極大的便利。在這裡列舉出一些容易被疏忽的用藥知識,希望能引起家長的重視。
  • 盤點:女性黴菌性陰炎根治誤區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女性黴菌性陰炎根治誤區。其一,患者過分依賴藥物,口服藥物是很多患者在治療疾病時的首選方式。但是西醫藥物大多為了加強藥效而大量使用各種激素,激素不僅會使患者產生過分的依賴性,還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副作用,患者使用藥物時症狀就轉好,停藥時症狀就又凸顯出來。
  • 河北啟動「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這些用藥常識請記好!
    11月9日,河北省藥監局在全省啟動以「安全用藥、戰疫同行」為主題的2020年「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是我國藥品安全領域重要的品牌宣傳活動,自2007年起已連續舉辦13屆。安全、合理用藥有哪些注意事項?又有哪些用藥誤區?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寶寶用藥誤區的排行榜,媽媽你掉入陷阱了嗎?
    據《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中國14歲以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更是達到4倍;超八成家長給孩子用藥存安全隱患。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在解剖、生理方面有自己的特點,臟器、系統結構功能發育尚未完善,藥物在體內的代謝不同於成年人,對神經系統藥物尤為敏感。
  • 兒童感冒用藥誤區
    兒童感冒用藥誤區目前,我國對兒童感冒的治療有些誤區,如濫用抗菌藥物、濫用退燒藥及動輒用靜脈滴注等。感冒藥包括緩解鼻黏膜充血藥、抗組胺藥、鎮咳藥和祛痰藥,單獨或聯用這些藥物可暫時減輕兒童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 寶寶經常腹瀉 七大誤區媽媽千萬要注意!(全文)
    誤區三:寶寶一拉稀,父母就立即自行給藥 醫學觀察: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腹瀉,馬上會使用藥物,這些藥物來自:上次腹瀉時沒有吃完的藥物;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藥店的推薦自行購藥等事實上,每一次腹瀉的病因、症狀、治療方法都可能不同,父母是沒有能力總結和辨別的。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而且,不要僅僅盯住止瀉藥,換了一種又一種,白白花錢,孩子受罪。瀉是結果,不是病因,所以應治本,不是僅僅止瀉。 誤區四:拉稀是病從口入,限制飲食就天經地義了 醫學觀察:嬰幼兒腹瀉不提倡限制食量,更不能限制飲水。
  • 夏季用藥誤區 藿香正氣水不能和它一起使用
    很多疾病也伴隨著夏季而到來,人們也準備各種應對高溫的藥品,但夏季用藥也會有很多的誤區。那麼,夏季用藥誤區有哪些?家庭夏季必備藥品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夏季用藥誤區此時天氣持續高溫,為了防暑降溫驅蚊,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成了家庭常備藥,而近日網上有傳言說,藿香正氣水與頭孢一起服用會致命,傳言是真是假呢?相關專家表示,這種說法並不是危言聳聽,人們確實要把這兩者分開使用。
  • 感冒、咳嗽、腹瀉……用藥需謹慎!「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發布!
    患輕中度急性疾病者、有發熱症狀者建議症狀消退後再接種。 03 感冒用藥須謹慎,安全合理是關鍵 當兒童有痰咳嗽時,家長應牢記優先「安全祛痰」的原則,使用祛痰藥促進痰液排出,避免同時使用強力鎮咳藥,防止出現痰液難以咳出、阻塞呼吸道的情況。如果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要及時就醫,給予適當的抗感染治療,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 寶寶腹瀉,用藥都不好?小心抗生素性腹瀉!嬰幼兒是重災區
    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是指應用抗生素後發生的、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的腹瀉。抗生素引起腹瀉,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腹瀉出現用藥在幾小時至幾天內,慢性腹瀉出現在幾周,一般最遲不超過6周。據報導有約1/2—1/3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患者常發生於臨床使用抗生素後4一10天。
  • 兒童腹瀉吃什麼藥 兒童腹瀉注意事項
    兒童腹瀉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引起這種情況的原因也比較多,所以要多加注意觀察,而不能夠盲目的用藥,是藥三分毒,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盲目的用藥容易使藥物的副作用對人體產生傷害,這個要引起高度的重視,那麼出現兒童腹瀉之後需要怎麼進行治療呢。
  • 這些用藥誤區,很多媽媽都有
    如果孩子感冒了,在家給孩子吃藥要謹慎,科學用藥、安全用藥是關鍵。以下用藥誤區應杜絕:誤區1:感冒不用吃藥平時總聽周圍家長說,感冒能自愈,不需要特殊治療,這種說法有些偏激。因為如果是普通感冒且症狀較輕,可以通過多休息、多喝水等慢慢自愈;但是如果是流行性感冒且比較嚴重的話,則需要及時治療,否則會引發一些併發症,如肺炎、中耳炎等,所以要及時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