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還是不燒,這是一個問題。雞湯教主們每天都在告訴我們要對自己好一點,所以買上一副好耳機來保護自己的耳神經總算不是什麼錯事,但「一入燒圈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的古訓卻還在我們耳邊徜徉,成為我們脫離「木耳」之名的最大阻力。不過好在世間萬事總是遵循一個循序漸進的道理,就像一個剛考下駕照的司機縱使壕擲萬金買下一輛F1賽車,也無法在真正的賽道上跑完一圈一樣,對於初入燒海的萌新玩家,「價低質廉」的初燒級耳機才算得上是一塊上好的敲門磚,而索尼MDR-1AM2便算得上是近兩年這一領域中的代表之作。
一口氣兒能戴四小時!
在對待專業音頻設備這事兒上,索尼可以說是非常沉得住氣,畢竟1AM2的前輩索尼1A誕生至今也已經有四年之久。實際上如果強行給遮住它們刻在頭梁處的型號,大多數吃瓜群眾都很難辨別出兩者之間的區別(通過顏色分辨是犯規行為)。
索尼1AM2依舊沿襲了家族一貫的那種索尼味兒,無論是耳罩處的半環形支架設計,還是頭梁鉸接處的隱藏式伸縮處理,很容易的就能在這幅耳機上找到一些時下流行的設計元素,與那些傳統耳機廠商相比,索尼這種在外觀設計上不落俗套的形式,也總是我們津津樂道的所在。
索尼表示他們的設計並不只是流於表面,3D立體剪裁的耳墊配合全仿皮材質包裹的頭梁,1AM2在佩戴時的舒適性自然無需多言。相對於前輩索尼1A,這代產品從用料配置上似乎略有縮水,比如耳墊厚度更小,體重也縮減到187g(索尼1A重量225g)。
不過就佩戴體驗來看,1AM2的包裹性和舒適性依舊保持在優秀水準,而配合輕量化的耳機機身,日常上下班佩戴自然不會給頭部造成什麼壓力,即使是上班時間一邊欣賞音樂一邊工作,長達3、4個小時的連續佩戴也不會帶來太多困擾。
而在線材方面,索尼也算是下了一番功夫。除了採用防纏繞的材質和紋理處理外,索尼也像最初的1A那樣提供了3.5mm和4.4平衡連接線兩款線材。對於初燒的玩家,這顯然是一個開始接觸中、高端前端設備的不錯的機會,而平日用3.5mm接頭直插手機進行欣賞也完全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