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阮芝芳 蔣明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女人們都希望自己能擁有Q彈白嫩的肌膚、S型的身材曲線、年輕無痕的臉蛋。有的人願意花重金去購買化妝品,做美容,其實這種做法有些「杯水車薪」。在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坐診的婦科名中醫何賽萍教授看來,女性的美應該由內而外煥發,擁有健康的卵巢是關鍵。卵巢越健康,女性看起來越年輕,越是充滿活力。
潮熱、失眠、膚色差
30歲女白領提前「變老」
30出頭的王女士是一家公司白領,這兩年一直在備孕,卻怎麼都沒有結果。「越是懷不上,越是著急,脾氣變差還經常出現潮熱、心煩、失眠,整個人像是一下子老了。例假也很紊亂,甚至有幾個月『大姨媽』兩三天就沒有了。」王女士說,疫情過去了,終於鼓足勇氣來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是卵泡發育不好,一側卵巢已經出現萎縮跡象,診斷為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
何賽萍介紹,卵巢是一個和年齡密切相關的內分泌器官,一般女性在49歲左右出現生理絕經期,意味著卵巢生理功能衰退。而在一些特定條件下,卵巢也會提前「退休」, 月經越來越不規律,繼而出現懷孕懷不上了,臉色越來越差等情況。臨床上,在40歲之前出現月經異常,激素水平檢測雌激素呈下降趨勢,卵泡刺激素高於正常值一倍,就稱為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若不及時治療發展到閉經並伴有不同程度的圍絕經期症狀,就叫做卵巢早衰。所以在早期抓緊治療很有必要。
「卵巢健康,對於正常的生育和美麗的容顏來說是一個必要條件。」何賽萍說,卵巢除了產生並排卵外,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分泌了雌激素。雌激素作用於女人的全身,就像汽車上使用的潤滑油,雖然很少,但可以增強人的活力,有效預防各種零部件的磨損和老化。
何賽萍在看門診
00後出現卵巢功能問題
五個信號提示卵巢「亮紅燈」
「隨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工作生活節奏加快,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精神因素的影響,極易導致卵巢功能不全等問題。」何賽萍介紹,在她的門診裡有不少卵巢功能不全、卵巢早衰的患者,其中已經有不少「00後」。
「醫生,請你幫我看下,怎麼就卵巢早衰了,還有沒有辦法補救?」在何賽萍的診室裡,「00後」的小錢拿著一摞化驗單正在諮詢。經過檢查和詢問,何賽萍告訴小錢,卵巢早衰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她過度節食造成的。
「像小錢一樣,現在很多女孩子習慣每天不吃主食,只吃一點薩拉或者水果、代餐代替,覺得這是綠色飲食。其實呢,這是個很大的誤區。」何賽萍說,對於女性來說,這樣的節食減肥會導致體內脂肪下降,而合成雌激素的主要原料就是脂肪。體內脂肪不足,就會導致雌激素合成不足,雌激素減少又會引起月經紊亂,甚至出現閉經,容易造成卵巢功能早衰,若治療不及時,甚至會造成女性不能生育。卵巢早衰又會反過來加重月經紊亂,如此一來,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此外,濫用緊急避孕藥、經常熬夜、經期同房、久坐不動等壞習慣都會傷害卵巢。
何賽萍強調,正確認識卵巢功能不全的原因和危害,早防早治,尤為重要。如果女性出現懷孕困難、不正常痛經、慢性腹痛腹脹、長期長痘、月經不調等5種情況,就提示卵巢亮了「紅燈」,就要對卵巢功能問題引起注意。
中醫藥調理可改善卵巢功能
良好生活規律是最好卵巢保養
一般情況下,卵巢其實沒有必要做什麼特殊的保養,完全可以順其自然地等待絕經期的到來。但是,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在40歲不到就出現卵巢功能不全的問題,就需要進行醫學幹預。
何賽萍說,從醫近40年,她一直與女性卵巢打交道。她說,在中醫裡實際上沒有卵巢這個概念。中醫通常把卵巢、子宮都歸於女子胞。中醫學也沒有「卵巢早衰」病名。但和古代醫學描述的「月水先閉」、「經水早斷」類疾病相吻合,可歸屬於「閉經」「血枯」「血隔」「經斷前後諸症」「不孕症」等範疇。
她認為,中醫治療卵巢功能不全治「瘀」是關鍵。她主張祛瘀通絡法,並結合病情的輕重,月經周期的特點分別與疏肝、補血、補腎、活血等藥物配伍使用,對改善頭暈、胸悶、心悸、出汗等「更年期」症狀,恢復卵巢功能等取得較好的療效。同時,相較於西醫的治療方式,中醫藥治療會大大減少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於日常調養,何賽萍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平時注意良好的生活和飲食規律就是對卵巢最好的保養;每年體檢的注意盆腔B超檢查;月經不調三個月要及時去醫院診治;不要迷信一些不良商家的精油按摩「卵巢保養」。何賽萍還強調:加強運動對於維持卵巢健康,保持女性魅力非常重要。尤其建議久坐的白領每周運動5次,每次30分鐘以上。推薦輕快步走,既安全又實用。
何賽萍 主任中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
從事中醫工作近40年,在長期的教學、科研、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中醫治病經驗。長期致力於人體代謝失調疾病、抗衰老和婦女保健的研究,尤其對常見婦科疾病,如卵巢早衰、排卵障礙、子宮內膜異位病、更年期綜合症、先兆流產、月經不調等的治療形成獨特的認識和經驗,臨床療效受到患者的肯定。
門診時間:周一下午
地點:浙中醫大二院門診樓四樓405室何賽萍中醫婦科工作室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