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2020年12月31日,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發展論壇在閔行校區霞光樓召開。出席活動的嘉賓有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吳旦、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賈金平和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路慶華、院工會主席王新靈以及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教師。會議由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路慶華主持。
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賈金平致辭。他深情回憶徐僖先生對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高分子系早期初建的巨大貢獻,讚揚徐僖先生學術高、品德高的高尚精神。賈書記講述到,徐僖先生是第一位教育部獲批的雙聘院士,但是先生只拿一份工資,在交大的工資一分未動,主動要求作為獎學金、獎教金助力人才培養。賈書記談到,我們今天共聚一堂,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更要學習先生科研報國,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精神品格,投身科研,積極奉獻,為上海交通大學化院、高分子學科貢獻力量。
王新靈教授介紹徐僖先生生平和傑出貢獻。王新靈教授帶領大家回顧了徐僖先生情注交大的濃厚感情。徐僖先生從1983年結緣交大,徐僖先生作為培育者、建設者和領導者,幾十年如一日致力於交大高分子材料學科的建設,如今,交大化學學科已入圍ESI世界學科排行榜前千分之一,這一切都離不開先生孜孜不倦的奉獻。徐僖先生多次促成交大承辦國際高水平學術會議,有效提升上海交大高分子學科的學術水平和國際知名度,注重人才引進和培養,為交大學科發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礎。
在交流座談環節,張勇、鄭思珣等老師紛紛發言,回憶與徐僖先生共同工作的時光,分享曾經作為晚輩,接受先生的諄諄教誨和幫助。大家表示,舉辦這樣的紀念活動,一方面是紀念和致敬徐僖先生,感謝他為高分子學科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另一方面還要傳承徐僖先生發展科學事業的決心、勇攀科學高峰的信念。在交流中,各位老師也對高分子學科的未來發展出謀劃策。大家表示,高分子學科作為交大優勢學科,在未來的建設和發展中,要進一步明確高分子學科的建設目標,應該著眼於國家發展戰略和需要,開拓研究思路,充分發揮出高分子學科在交叉研究領域的特色和優勢,保持交大的研究品牌和學術領先地位;在師資建設上加強頂層設計,堅持引育並舉,精準施策,充分發揮團隊和平臺的作用;在新的發展階段,更好地完成人才培養、科研創新與攻關兩大主體任務。
吳旦教授做總結講話。吳旦教授深情回憶了徐僖先生致力於高分子材料、應用化學的建設歷程,為交大化學化工學院起步建設奠定了堅實的人才、科研基礎。先生牽頭建設中心實驗室,重視先進設備的引進,這些先進設備遠超同時期其他高校,奠定了交大化院建設一流的基礎;先生尤其重視人才培養,關心青年人的成長,多次召開青年教師座談會幫助中青年同志迅速成長,鼓勵他們擔負起科教興國的責任。吳旦教授談到,今天我們在此,共同緬懷徐僖先生對交大高分子學科做出的貢獻,更要學習先生的品德,學習先生對科研的追求和孜孜不倦的對學術的嚴謹,鼓勵大家以徐僖先生為目標,樹立科研報國、教書育人的堅定決心,做不負時代的奮鬥者和奉獻者,將交大高分子學科發揚光大。
徐僖(1921.1.16-2013.2.16),江蘇南京人,高分子材料學家、高分子材料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88年,任上海交通大學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長。
1944年(中華民國三十三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工系獲學士學位,1948年獲美國里海大學科學碩士學位, 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1981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僖長期從事高分子力化學、高分子材料成型基礎理論、油田化學以及輻射化學等領域的研究。採用超聲波等力化學方法合成了一系列難以用一般化學方法合成的具有特殊結構性能的有應用前景的嵌段和接枝共聚物。提出通過氫鍵複合可以有效降低導電材料的結晶度,提高材料導電率,推動了快離子導體研究。獲得發明專利26項。
編輯:晴什
(本文轉載自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公眾號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繫13331155713)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採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