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懿宗年間,奇女子黃梓瑕由破案神探變成殺人兇手,親人中毒慘死,而她亡命天涯。在夔王李舒白的庇護下,搖身一變成為小宦官楊崇谷,屢屢勘破奇案,揭開看似歌舞昇平的大唐王朝盛景下的暗流湧動,窺探無人敢提起的皇家辛密,最終洗清自己的冤屈,查出滅門仇人,將王朝之密道出,與愛人李舒白攜手餘生。
01第一卷許是設計最完美的。
無論是案件的遞進關聯還是作案手法動機,甚至埋下暗線「雲韶六女」。案件背後隱藏的故事,令人震撼也心碎。 悲劇可以說是所有人的一念之差所釀製的。而對於梅挽致而言,如果她沒有在榮華富貴面前動搖自己的初心,如果沒有出於彌補之心讓自己的女兒雪色進京,如果因為顧念一些姐妹舊情而沒有痛下殺手;如果她真能狠下心來與往事斷絕;對於小施而言,如果她沒有代替姐妹來到長安,沒有出於私心想要霸佔屬於姐妹的姻緣;對於陳念娘,如果她沒有下定決心冤冤相報,是否一切都會有所不同?而最無辜的犧牲品雪色,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由於所有人的錯誤而被害得與心上人擦肩而過乃至身首異處,徒留風華絕代引人常懷,如同命運的作弄,讓人不勝唏噓,深深的無奈與無力之感也油然而生。
她們是否後悔過,又是否帶著歉意度過餘生,觀眾無法得知,冤冤相報,因果輪迴,這一切的悲劇都是因私心而起,再無挽回之路。
02第二卷的案件是最令人感動的。
「憑什麼皇帝的女兒,只因為心情不好,就可以隨意擺布我女兒的命運,將我的女兒打落地獄?十七年,我用十七年時間,把自己的女兒從那麼小的一個嬰孩,養到這麼好的一個女子……我這一輩子,就這麼一個孩子,我只是個最低賤的手藝人,給不了她高貴的門第,給不了滔天權勢,給不了滿堂富貴……可我,就算賠上自己的命,也一定要讓自己的女兒,好好活下去!」呂父含辛茹苦養大的女兒遭人踐踏時,他的心在滴血,卻被無力感侵襲,無處控訴,難以尋仇。他對黑暗強權社會的抨擊和對女兒深沉笨拙的父愛令人心碎,平民如螻蟻,而螻蟻卻可搬動自身幾十倍的重物,父愛亦可不顧一切,拼著老命向強權勢力對抗,他已做好付出生命的準備,為女兒鋪好後路再孤身復仇。
一個是不言於聲不行於色,卻打心底呵護疼愛女兒的父親;一個是願讓女兒享盡榮華富貴,事事順意溺愛著她的父親;一個是在最貧困潦倒時賤賣女兒換取錢財而富貴時想尋回女兒表達歉意的父親。三個身份,三種父愛,在一個案件中緊緊串聯起來,展現出人間百態,父愛之深。
03第三卷開始了黃梓瑕的洗清冤屈之路。
那個最美好的年紀,最純淨的初戀,最幸福的一段時光,在禹宣的背叛中支離破碎,將她閃閃發光的少女時代用鮮血浸染,充滿絕望崩潰。在經歷了這一切後,黃梓瑕亦破繭重生,縱使傷痕累累,但不愧於心。兇手卻難以讓人痛恨,他的美好與殘忍背後亦是可憐。黃梓瑕第一次踏入的案件,讓她揚名,讓禹宣失去了親人,在恐懼麻木中成長,「如果,你不會破案,多好啊」,他的恩人在瞬間變為仇人,純淨的愛意中滋生了邪念,終釀成又一悲劇,緣分、命運,如流水讓人參不透摸不著。
04第四卷涉及皇位之爭,也破解最大的疑團。
神秘的阿伽什涅為這起案件增添了些許玄幻與宗教色彩,一種足以令人的微小執念不斷放大至癲狂的小紅魚,就像一個發散的函數,也如同一時慾念,只要開始,便永不會收斂與停歇,直至生命終止。皇權鬥爭歷來腥風血雨,兄弟鬩牆親人反目的戲碼從來不缺,文中將小紅魚的魔幻刻寫的栩栩如生,執念私慾被無限放大,最終吞噬理智,將一切凌駕於偏執之上,最好的兄弟最信任的朋友,屢屢將利劍刺向自己,真相似乎也變得不那麼重要了,皇位強權也並不是人人都想追求。李舒白也終得知符咒真像,一切詛咒也只是為了「恐嚇」,太過荒誕又太過無情。
故事仍在繼續,謎底待去解開。這不販賣廉價情愛的故事,終歸是好故事。一樁樁奇案,閱盡人間百態。如花的少女,還有陌上的少年郎,未必一定要言盡風花雪月,也許這步步成謎的人生,這環環相扣的故事,才是簪中錄。
書中人物的刻畫也是非常成功,美麗、聰明、堅強、勇敢的女主角黃梓瑕,巾幗不讓鬚眉,對真相執著追求、對信念勇敢堅持、對愛人永遠追隨,不畏強權,不懼黑暗,也只有如此佳人,方能得到驚才絕絕、權傾一時而高貴清冷的大唐夔王李舒白傾心愛慕。此外,熱愛驗屍的中二熱血「官二代」「國民好閨蜜」周子秦,時而溫文爾雅時而腹黑陰狠的「未婚夫」王蘊,亦正亦邪令人捉摸不透的「小紅魚飼養愛好者」王宗實公公等人物都描寫得活靈活現,印象深刻。
《簪中錄》本為大女主文,但在影視中無法詳細表現主人公的心理描寫,編劇難免將一些本該有的戲份修改刪減,而為了電視劇的完整性,自然會權衡各角色之間的關係。
若說魔改劇本,模糊番位,也只有劇組知道真相如何,演員粉之間不該互相對立,而是等待劇組回應,粉絲說得再多做得再多也沒有用,團隊自有考量,電視劇還在拍攝中,男女主粉絲便先吵得不可開交也不利於宣傳,演員七個月的努力不能白費時間也不能白搭,若有不妥是否會考慮及時止損?